CN203690661U -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0661U
CN203690661U CN201320854046.0U CN201320854046U CN203690661U CN 203690661 U CN203690661 U CN 203690661U CN 201320854046 U CN201320854046 U CN 201320854046U CN 203690661 U CN203690661 U CN 203690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type plug
core cable
line car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540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I Q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I Q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I Q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I Q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540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0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0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06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涉及一种信号转接线。它的四芯线缆四个芯线两端分别与USB-A型插头及USB-Micro型插头对应的铜触片焊在一起;USB-A型插头部分中第一内衬在第一外壳中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一端,第一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一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二端侧伸出;USB-Micro型插头部分中第二内衬在第二外壳中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二端,第二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二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一端侧伸出;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是一体化整体;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也是一体化整体。其两端的插头部分都不会发生外壳与内衬分离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转接线。
背景技术
现有一端带USB-A型插头、另一端带USB-Micro型插头的信号线中,USB-A型插头部分有USB-A型插头芯子、第一外壳、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四个零部件;USB-Micro型插头部分有USB-Micro型插头芯子、第二外壳、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四个零部件。USB-A型插头芯子的内部有一个长条形绝缘材料制成的主板,该主板上表面沿宽度方形间隔地设有四根弹性的铜触片,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短压板放在主板的中部并压住各铜触片的腰部,一个矩形的金属扁外套围住主板和短压板,只露出主板后部及各铜触片的后部。USB-Micro型插头芯子的内部有一个长条形绝缘材料制成的主板,该主板上表面沿宽度方形间隔地设有五根弹性的铜触片,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短压板放在主板的中部并压住各铜触片的腰部,一个凸字形的金属扁外套围住主板和短压板,只露出主板后部及各铜触片的后部。
装配时:第一步,将第一外壳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一端侧。第二步,将第一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一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二端侧伸出。第三步,将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一端的端头分别与USB-A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四步,在注塑机上对USB-A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一端包敷软塑胶形成第一内衬。第五步,在第一内衬的后部涂刷粘合剂;第六步,将第一外壳和第一线卡推向第一内衬,并使第一外壳包住第一内衬及USB-A型插头芯子的后部;第一内衬后部的粘合剂将它与第一外壳及第一线卡固定在一起。第七步,将第二外壳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二端侧。第八步,将第二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二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一端侧伸出。第九步,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二端的端头分别与USB-Micro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十步,在注塑机上对USB-Micro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二端包敷软塑胶形成第二内衬。第十一步,在第二内衬的后部涂刷粘合剂;第十二步,将第二外壳和第二线卡推向第二内衬,并使第二外壳包住第二内衬及USB-Micro型插头芯子的后部;第二内衬后部的粘合剂将它与第二外壳及第二线卡固定在一起。
但是,在使用中不论是四芯线缆第一端侧的第一外壳和第一线卡与第一内衬之间,还是四芯线缆第二端侧的第二外壳和第二线卡与第二内衬之间都有可能因为粘合不牢固而存在脱落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其两端的插头部分都不会发生外壳与内衬分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一端带USB-A型插头、另一端带USB-Micro型插头,USB-A型插头部分有USB-A型插头芯子、第一外壳、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一端的端头分别与USB-A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一内衬在第一外壳中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一端;第一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一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二端侧伸出;USB-Micro型插头部分有USB-Micro型插头芯子、第二外壳、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二端的端头分别与USB-Micro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二内衬在第二外壳中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二端;第二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二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一端侧伸出;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也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
由于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一端的第一内衬充满第一外壳的内腔;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二端的第二内衬充满第二外壳的内腔。所以其两端的插头部分都不会发生外壳与内衬分离的现象。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USB-A型插头部分的第一线卡的外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和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该第一凹槽对与该第二凹槽对相垂直;所述USB-Micro型插头部分的第二线卡的外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三凹槽对和相互平行的第四凹槽对,该第三凹槽对与该第四凹槽对相垂直。
这可以允许位于第一线卡轴线位置的四芯线缆第一端侧相对第一外壳摆动,增强USB-A型插头与四芯线缆第一端之间的弯折次数寿命。同时,允许位于第二线卡轴线位置的四芯线缆第二端侧相对第二外壳摆动;增强USB-Micro型插头与四芯线缆第二端之间的弯折次数寿命。
进而:所述USB-A型插头部分第一线卡外周的第一凹槽对和第二凹槽对分别有两组;所述USB-Micro型插头部分第二线卡外周的第三凹槽对和第四凹槽对分别有两组。
这样一来,位于第一线卡轴线位置的四芯线缆第一端侧更易于相对第一外壳摆动;位于第二线卡轴线位置的四芯线缆第二端侧更易于相对第二外壳摆动。USB-A型插头与四芯线缆第一端之间的弯折次数寿命可以进一步提高;USB-Micro型插头与四芯线缆第二端之间的弯折次数寿命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将包裹USB-A型插头中的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改成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将USB-Micro型插头中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也改成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不再使用粘合剂固定,从根本上避免了四芯线缆第一端侧的第一外壳和第一线卡与第一内衬之间,因为粘合不牢固而存在第一外壳与第一内衬之间脱落的隐患。以及四芯线缆第二端侧的第二外壳和第二线卡与第二内衬之间,第二外壳与第二内衬之间,因为粘合不牢固而存在第二外壳与第二内衬之间脱落的隐患。这种结构的改动直接导致生产工艺步骤的简化,可以减少装配工人的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产品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插头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的向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插头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向的向视图。
图6为图1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请参看图1。它的四芯线缆4的左端是USB-A型插头、四芯线缆4的右端是USB-Micro型插头。
参考图2、图3、图6和图7:USB-A型插头部分有USB-A型插头芯子1、第一外壳2和第一注塑件3这三个主要零部件。USB-Micro型插头部分有USB-Micro型插头芯子5、第二外壳6和第二注塑件7这三个主要零部件。
USB-A型插头芯子1的内部有一个长条形绝缘材料制成的主板11,该主板11上表面沿宽度方形间隔地设有四根弹性的铜触片13,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短压板14放在主板11的中部并压住各铜触片13的腰部,一个矩形的金属扁外套12围住主板11的左半部和中部以及短压板14,只有主板11后部(图6和图7中主板11的右侧)及各铜触片13的后部(图7中主板11的右侧)露在扁外套12外面。
第一外壳2呈矩形管状,第一外壳2的内孔前部(图6和图7中第一外壳2的左侧)尺寸较大,可以容纳扁外套12的后端部;第一外壳2内孔后部的上下两侧逐渐向轴线缩小。第一外壳2后部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外凸部21。
参考图4、图5、图6和图7:USB-Micro型插头芯子5的内部有一个长条形绝缘材料制成的主板53,该主板53上表面沿宽度方形间隔地设有五根弹性的铜触片55,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短压板54放在主板53的中部并压住各铜触片55的腰部,一个凸字形的金属扁外套52围住主板的前部和中部以及短压板54,只有主板53后部(图6和图7中主板53的左侧)及各铜触片55的后部(图6和图7中主板53的左侧)露在扁外套52的外面。扁外套12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弹片51。
第二外壳6呈矩形盒状,第二外壳6的前端面(图6和图7中第二外壳6的右侧)和后端面(图6和图7中第二外壳6的右侧)各开一个连通其内部空间的窗口,USB-Micro型插头芯子5的扁外套52可以从前侧窗口中穿过。第二外壳6内部空间的后部的上下两侧逐渐向轴线缩小。第二外壳6后部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各有一个外凸部61。
装配的过程中:
第一步,将第一外壳2穿套在四芯线缆4的左端侧,第一外壳2的内孔前部应位于左侧。
第二步,将四芯线缆4四个芯线42在左端的端头分别与USB-A型插头芯子1对应的铜触片13后部焊在一起,并用金属卡子41将四芯线缆4与USB-A型插头芯子1固定在一起。
第三步,沿着四芯线缆4向左将第一外壳2推向USB-A型插头芯子1,并使第一外壳2的内孔前部包住USB-A型插头芯子1扁外套12的后端部。
第四步,在注塑机上对第一外壳2内部USB-A型插头芯子1后部和四芯线缆4左端部周边的空间以及第一外壳2右侧方环绕四芯线缆4左侧的模腔注塑软塑胶形成第一注塑件3,第一注塑件3位于第一外壳2之内的部分是第一内衬32,第一注塑件3位于第一外壳2之外的部分是第一线卡31。第一内衬32在第一外壳2中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1后部和四芯线缆4的左端;第一线卡31穿套在四芯线缆4左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2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4的右侧方向伸出;第一线卡31的外周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311和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312,该第一凹槽对311与该第二凹槽312对相垂直。
第五步,将第二外壳6穿套在四芯线缆4右端侧,第二外壳6的内孔前部应位于右侧。
第六步,将四芯线缆4四个芯线42在右端的端头分别与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对应的铜触片55后部焊在一起。
第七步,沿着四芯线缆4向右将第二外壳6推向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并使第二外壳6的前窗口包住USB-Micro型插头芯子5扁外套52的后端部。
第八步,在注塑机上对第二外壳62内部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后部和四芯线缆4右端部周边的空间以及第二外壳6左侧方环绕四芯线缆4右侧的模腔注塑软塑胶形成第二注塑件7,第二注塑件7位于第二外壳6之内的部分是第二内衬72,第二注塑件7位于第二外壳6之外的部分是第二线卡71。第二内衬72在第二外壳6中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后部和四芯线缆4的右端;第二线卡71穿套在四芯线缆4右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6后端的窗口向四芯线缆4的左侧方向伸出;第二线卡71的外周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711和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712,该第一凹槽对711与该第二凹槽712对相垂直。
装配后:第一外壳2穿套在四芯线缆4的左端侧,第一外壳2包住USB-A型插头芯子1扁外套12的后端部。四芯线缆4四个芯线42在左端的端头分别与USB-A型插头芯子1对应的铜触片13后部焊在一起,金属卡子41将四芯线缆4与USB-A型插头芯子1固定在一起。第一外壳2内部以及第一外壳2右侧方环绕四芯线缆4左侧注塑软塑胶形成第一注塑件3,第一注塑件3位于第一外壳2之内的部分是第一内衬32,位于第一外壳2之外的部分是第一线卡31。第一内衬32在第一外壳2中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1后部和四芯线缆4的左端;第一线卡31穿套在四芯线缆4左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2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4的右侧方向伸出;第一线卡31的外周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311和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312,该第一凹槽对311与该第二凹槽312对相垂直。
第二外壳6穿套在四芯线缆4右端侧,第二外壳6包住USB-Micro型插头芯子5扁外套52的后端部。四芯线缆4四个芯线42在右端的端头分别与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对应的铜触片55后部焊在一起。第二外壳62内部以及第二外壳6左侧方环绕四芯线缆4右侧注塑软塑胶形成第二注塑件7,第二注塑件7位于第二外壳6之内的部分是第二内衬72,位于第二外壳6之外的部分是第二线卡71。第二内衬72在第二外壳6中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5后部和四芯线缆4的右端;第二线卡71穿套在四芯线缆4右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6后端的窗口向四芯线缆4的左侧方向伸出;第二线卡71的外周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711和两组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712,该第一凹槽对711与该第二凹槽712对相垂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一端带USB-A型插头、另一端带USB-Micro型插头,USB-A型插头部分有USB-A型插头芯子、第一外壳、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一端的端头分别与USB-A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一内衬在第一外壳中包裹USB-A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一端;第一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一端侧并穿过第一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二端侧伸出;USB-Micro型插头部分有USB-Micro型插头芯子、第二外壳、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四芯线缆四个芯线在第二端的端头分别与USB-Micro型插头芯子对应的铜触片后部焊在一起,第二内衬在第二外壳中包裹USB-Micro型插头芯子后部和四芯线缆第二端;第二线卡穿套在四芯线缆第二端侧并穿过第二外壳后端的过孔向四芯线缆第一端侧伸出;其特征在于:第一内衬和第一线卡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第二内衬和第二线卡也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化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A型插头部分的第一线卡的外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对和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对,该第一凹槽对与该第二凹槽对相垂直;所述USB-Micro型插头部分的第二线卡的外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三凹槽对和相互平行的第四凹槽对,该第三凹槽对与该第四凹槽对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A型插头部分第一线卡外周的第一凹槽对和第二凹槽对分别有两组;所述USB-Micro型插头部分第二线卡外周的第三凹槽对和第四凹槽对分别有两组。
CN201320854046.0U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0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4046.0U CN203690661U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4046.0U CN203690661U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0661U true CN203690661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2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540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90661U (zh) 2013-12-23 2013-12-23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0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5568A (zh) * 2013-12-23 2014-06-11 厦门立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5568A (zh) * 2013-12-23 2014-06-11 厦门立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55568B (zh) * 2013-12-23 2016-09-07 厦门立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5568A (zh)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4905525U (zh) 耳机插头
CN203690661U (zh) 一种两端带插头的信号线
CN209217383U (zh) 一种新型数据线
CN205123963U (zh) 耳机插头
CN204216164U (zh) 具有塑胶支架的聚合物电池
CN206673180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333364U (zh) 一种卡连接器及其接触端子
CN203056201U (zh) Usb2.0超短焊线式a型公头连接器
CN203911067U (zh) 一种网络连接器
CN202373712U (zh) 一种改良的micro usb连接器
CN203589261U (zh) 一体埋入式hdmi连接器
CN201904496U (zh) 电源线母插座
CN202042672U (zh) 电连接器
CN203911050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usb插头
CN202259795U (zh) 一种改进型micro usb连接器
CN103035862B (zh) 一种内置边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3660110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04464591U (zh) Usb a型母连接器
CN201742653U (zh) 双材料结合件
CN203967368U (zh) 一种新型usb防水连接线
CN215732000U (zh) 一种新型挤塑电池组外壳
CN203193025U (zh) 连接器
CN202167917U (zh) 一种定子线圈塑封组件
CN202454811U (zh) 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