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90604U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90604U
CN203690604U CN201420024049.6U CN201420024049U CN203690604U CN 203690604 U CN203690604 U CN 203690604U CN 201420024049 U CN201420024049 U CN 201420024049U CN 203690604 U CN203690604 U CN 20369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guiding walls
card connector
accepting groove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40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胜
郑大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240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9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9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906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从而在电子卡插入时,可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以接收电子卡的卡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遮盖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形成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
现有大多数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都是呈细条状设计的,只不过是在接触端面做不同形态的变化。如:将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计成突起的弧状,以方便电子卡的插入与退出;将导电端子设计为尾部向上斜起状,最末端呈横平状等。
但是,对于导电端子接触端设计成突起的弧状的卡连接器,插卡时,在电子卡将导电端子接触端向下压的过程中,接触端会优先与PCB板发生干涉而造成卡没安装到位接触端就已抵接到PCB板,从而发生简支而导致无法插卡。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卡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可以有效地防止简支,从而插卡顺畅。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固持部朝向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以使得电子卡插入时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壁设有倾斜的导引面,以在插卡时所述电子卡优先与所述导引面接触,并在所述导引面的导引作用下将所述接触部下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设有沿垂直于插卡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沿退卡方向突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背离所述插口的另一侧边沿插卡方向也突伸形成有所述导引壁,且所述导引壁的截面呈V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接触部的位置处延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立设在所述底壁周围的侧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收容槽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连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且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下方,以避免插卡时电子卡与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遮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上开设有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外壁面上对应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卡持收容于所述开槽内,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遮蔽壳体发生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呈半球状设置,且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持部所在平面形成一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上设置突伸入第一收容槽内的导引壁,同时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从而在插卡时,电子卡会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推杆、制动块及托盘共同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的侧视图。
图7是图2所示遮蔽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用以插接电子卡2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SIM卡)。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以及遮覆在所述绝缘本体10外侧的遮蔽壳体30。
如图3与图4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用以收容所述电子卡200的第一收容槽13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底部的底壁11,所述底壁11的周围立设有侧壁12,以使得所述第一收容槽13由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2围设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12为3个,所述底壁11的其中一侧边不设有所述侧壁12,以便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一端形成供所述电子卡200插入的插口50。所述绝缘本体10内还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20的第二收容槽14,所述第二收容槽14上下贯穿所述底壁11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相连通设置,从而便于所述电子卡200与所述导电端子20对接而达到电性连接。
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壁12上沿所述卡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凹陷有凹槽121,且所述凹槽121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相连通。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12的外壁面上分别凸设有若干凸块122,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侧壁1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三个凸块122。所述绝缘本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12上还突伸有一呈圆柱形的凸柱15,且所述凸柱15在位于远离所述插口50一侧的所述侧壁12上。
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推杆16和制动块17。所述推杆16包括大致呈V型设置的第一推动部161和第二推动部16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部161和所述第二推动部162并呈一字型设置的连接部163,以使得所述推杆16大致呈“弓”字型设置。所述绝缘本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12上凹陷有供收容所述推杆16的收容腔123,所述连接部163卡持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23内并可在所述收容腔123内沿电子卡200插拔方向移动。
所述制动块17包括与所述第一推动部161相抵接的第一制动部171和自所述第一制动部171末端向外延伸并使得所述制动块17大致呈V型设置的第二制动部172,所述第一制动部171与所述第二制动部172的连接处开设有供所述凸柱15穿过的穿槽173,从而所述制动块17可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绕所述凸柱15旋转。
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用以放置电子卡200的托盘40,且所述托盘4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所述托盘40上开设有供放置电子卡200的放置槽41,所述放置槽41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相连通,以使得电子卡200既能稳定放置于所述放置槽41内,又能与所述导电端子20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盘4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放置槽41,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可同时插入两个电子卡200。
在所述托盘4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时,所述第二制动部172的一侧边与所述托盘40相接触,另一侧边与设置所述凸柱15的那个侧壁12相抵接。从而在退卡时,推动所述第二推动部162,使得所述连接部163在所述收容腔123内沿插卡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推动部161推动所述第一制动部171绕所述凸柱15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制动部172推动所述托盘40退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3,便于退卡;而在插卡时,只需推动所述托盘40,使得所述托盘40推动所述第二制动部172绕所述凸柱15旋转并最终与设置所述凸柱15的那个侧壁12相抵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制动部171推动所述第一推动部161,并使得所述连接部163在所述收容腔123内沿退卡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推动部162突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0,以便于下次退卡。
如图5与图6并结合图2与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内并固持在所述底壁11上的固持部22、自所述固持部2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收容槽13突伸以与电子卡200相对接的接触部21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0的焊接部23。所述固持部22呈平板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4内,所述接触部21自所述第二收容槽14倾斜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以与电子卡200电性连接。
所述接触部21呈半球状设置,且所述接触部2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持部22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夹角,从而从侧面看,所述接触部21向上微微翘起。
所述固持部22上形成有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的导引壁221,所述导引壁22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21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221相较所述接触部21靠近所述插口50设置,从而在电子卡200插入时,可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221而促使所述接触部21靠近所述插口50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11的上表面以下。
所述固持部22设有沿垂直于插卡方向延伸的主体部220,所述导引壁221是自所述主体部220靠近所述接触部21的位置处延伸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持部22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均形成有所述导引壁221,且其中一个所述导引壁221是自所述主体部220靠近所述插口50的一侧边沿退卡方向突伸而成,另一个所述导引壁221则是自所述主体部220背离所述插口50的另一侧边沿插卡方向突伸形成。所述导引壁221设有倾斜的导引面2211,以在插卡时所述电子卡200优先与所述导引面2211接触,并在所述导引面2211的导引作用下将所述接触部21下压。
所述导引壁221的截面呈V型,且所述导引壁221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底壁11的上表面下方,以避免插卡时电子卡200与所述导引壁221的下边缘接触。从而,在插卡时,电子卡200不会触碰到所述导引壁221的下边缘,进而可防止电子卡200在插拔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导电端子20在所述第二收容槽14内前后晃动,同时也可防止所述导电端子20在电子卡200插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即:可避免跪Pin现象的发生。
将插卡时电子卡200与所述导引面2211的接触点定义为初始接触点b,将所述接触部21的最高点定义为球头顶点c,则在插卡时,所述初始接触点b位于所述球头顶点c的后侧,而随着电子卡200的插入,电子卡200会从所述初始接触点b逐渐向所述球头顶点c移动,以将所述接触部21充分下压,实现电性连接。而由于所述接触部21呈半球状,且所述接触部2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持部22所在的平面形成一夹角,则在插卡时,所述接触部21不会与PCB板发生干涉而造成卡没安装到位就已抵接到PCB板,避免了简支现象的发生,插卡顺利。
如图7并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0包括基部31和自所述基部31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32。所述基部31呈平板状,且所述基部31上对应所述凸柱15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所述凸柱15突伸出的穿孔311,通过所述凸柱15突伸入所述穿孔311内,可限制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30于前后、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
所述扣持部32上开设有开槽321,所述开槽321呈口字型设置,所述凸块122卡持收容于所述开槽321内,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30在上下、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移。自所述基部3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边还向下弯折延伸有卡持片34,所述卡持片34呈L型设置,从而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30组装配合时,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两侧会被所述卡持片34卡持抵顶,以进一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30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
自所述基部31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边还向下弯折延伸有弹片33,所述弹片33包括平板部331和自所述平板部331的末端呈V型折弯的弯折部332。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遮蔽壳体30组装配合时,所述弹片33收容于所述凹槽121内,同时所述弯折部332自所述凹槽121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以与所述托盘40相抵顶,进而可限制所述电子卡200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左右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通过在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2的两侧边设置导引壁221,从而在插卡时,电子卡200会优先与所述导引壁221接触,接着再沿着所述导引壁221逐渐将所述接触部21下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固持部朝向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以使得电子卡插入时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壁设有倾斜的导引面,以在插卡时所述电子卡优先与所述导引面接触,并在所述导引面的导引作用下将所述接触部下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设有沿垂直于插卡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沿退卡方向突伸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背离所述插口的另一侧边沿插卡方向也突伸形成有所述导引壁,且所述导引壁的截面呈V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接触部的位置处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立设在所述底壁周围的侧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收容槽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且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下方,以避免插卡时电子卡与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遮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上开设有开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外壁面上对应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卡持收容于所述开槽内,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遮蔽壳体发生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半球状设置,且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持部所在平面形成一夹角。
CN201420024049.6U 2014-01-15 2014-01-15 卡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4049.6U CN203690604U (zh) 2014-01-15 2014-01-15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4049.6U CN203690604U (zh) 2014-01-15 2014-01-15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90604U true CN203690604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12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4049.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90604U (zh) 2014-01-15 2014-01-15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906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24A (zh) * 2014-01-15 2014-04-2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TWI577089B (zh) * 2014-08-06 2017-04-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卡連接器
CN114421198A (zh) * 2021-12-28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6224A (zh) * 2014-01-15 2014-04-2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TWI577089B (zh) * 2014-08-06 2017-04-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卡連接器
CN114421198A (zh) * 2021-12-28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06097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2167647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203690604U (zh) 卡连接器
CN203367567U (zh) 电连接器
CN103746224B (zh) 卡连接器
CN201130793Y (zh) 电连接器
CN204465324U (zh) 电源适配器
CN203983634U (zh) 电连接器
CN201041872Y (zh) 电连接器
CN205543399U (zh) 电连接器
CN203690560U (zh) 卡连接器
CN103746209A (zh) 卡连接器
CN201112967Y (zh) 电连接器
CN201450143U (zh) 卡连接器
CN201315361Y (zh) 电路板连接器
CN203895695U (zh) 电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03193044U (zh) 卡连接器
CN203674433U (zh) 电连接器
CN203589309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076477U (zh) 一种具有功率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CN201352640Y (zh) 电连接器
CN203774513U (zh) 电连接器
CN102570139B (zh) 电连接器相互插接的公座和母座
CN202058965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