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80594U -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80594U
CN203680594U CN201420071184.6U CN201420071184U CN203680594U CN 203680594 U CN203680594 U CN 203680594U CN 201420071184 U CN201420071184 U CN 201420071184U CN 203680594 U CN203680594 U CN 203680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ection bar
preparation facilities
infrared heating
shaping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71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DA HUANMEI RENEWABLE RESOUR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DA HUANMEI RENEWABLE RESOUR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DA HUANMEI RENEWABLE RESOUR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DA HUANMEI RENEWABLE RESOURC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071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80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80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805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加热管、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成型模块,每个成型模块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第二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成型模腔,成型模腔与所述成型模块数量一致且位置对应,以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时成型模块与成型模腔相配合;在第二模具内,靠近每个成型模腔处均设置有红外加热管。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可以显著缩短型材的制备时间,并大幅度降低制备型材时的能源消耗。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能够以塑料、金属、果壳、秸秆、砂石等为制备原材料来制备型材,变废为宝。

Description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型材的制备设备一般都是以挤出和注塑为主要制备方法的装置,例如塑料型材的制备,制备时间很长,制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极大,导致型材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升高,已经严重束缚了型材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目前的型材制备装置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旨在解决制备型材过程中制备时间长和能源消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加热管、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成型模块,每个所述成型模块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所述第二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与所述成型模块数量一致且位置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闭合时所述成型模块与所述成型模腔相配合;
在所述第二模具内,靠近每个所述成型模腔处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设置有加热管洞,所述红外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洞内。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模具内,所述成型模腔底部和成型模腔隔板均内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可选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设备,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与所述红外加热管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外和所述第二模具外均包裹有保温层。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一模具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二模具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液压控制设备,所述液压控制设备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
可选的,所述成型模腔为4~8cm×7~11cm×1~5cm的成型模腔。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液压油缸以及第二液压油缸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为金属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可以取得的积极技术效果是:红外加热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加热至成型温度,从而可以显著缩短型材的制备时间,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闭合后可以将原材料成型为型材;第一模具设有多个数量的成型模块和第二模具设有多个数量的成型模腔,如此结构不仅可以一次成型更多数量的型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大模具的加热面积,有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制备型材时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红外加热管内置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不仅可以快速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进行加热、缩短型材的制备时间,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模具的热量散失,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降低型材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操作容易,从而更加适用于工业化和大规模化的型材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红外加热管;20-第一模具;21-成型模块;22-加热管洞;30-第二模具;31-成型模腔;32-成型模腔隔板;40-液压油缸;5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该制备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加热管10、第一模具20以及第二模具30;
所述第一模具2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成型模块21,每个所述成型模块21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10;
所述第二模具3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成型模腔31,所述成型模腔31与所述成型模块21数量一致且位置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模具20和所述第二模具30闭合时所述成型模块21与所述成型模腔31相配合;
在所述第二模具30内,在靠近每个所述成型模腔31处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可以取得的积极技术效果是:红外加热管10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第一模具20和第二模具30加热至成型温度,从而可以显著缩短型材的制备时间,第一模具20和第二模具30闭合后可以将原材料成型为型材;第一模具20设有多个数量的成型模块21和第二模具30设有多个数量的成型模腔31,如此结构不仅可以一次成型更多数量的型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大模具的加热面积,有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制备型材时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型材的生产成本;红外加热管10内置于第一模具20和第二模具30中,不仅可以快速对第一模具20和第二模具30进行加热、缩短型材的制备时间,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模具的热量散失,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降低型材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操作容易,从而更加适用于工业化和大规模化的型材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20和所述第二模具30均设置有加热管洞22,所述红外加热管10位于所述加热管洞22内,使红外加热管10的安装更加方便,既有利于保持红外加热管10的位置更加稳定,又可以防止红外加热管10会受到损坏。另外,还有利于防止红外加热管10的热量散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模具30内,所述成型模腔31底部和成型模腔隔板32(成型模腔隔板32位于所述成型模腔31的两侧)均内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10,在成型模腔31的三面都设置红加热管10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加热的花费时间和提高型材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提高热量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使源消耗比现有的油加热的热熔机相比节能60%以上,热能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设备(未示出,下同),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与所述红外加热管10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20和/或所述第二模具30上。
由此,温度探头可以准确检测到模具的温度,温度控制设备可以准确控制红外加热管10的加热温度,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模具的温度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型材的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防止能源浪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型材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20外和所述第二模具30外均包裹有保温层(未示出,下同),保温层可以增强模具的保温效果,既可以有利于在更短时间内使模具温度加热至成型所需温度,又可以有效防止模具的热量散失,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40和第二液压油缸(未示出,下同);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40与所述第一模具20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二模具30连接。
由此,液压油缸可以带动模具移动,使第一模具20和第二模具30闭合,将原材料成型为型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还包括液压控制设备(未示出,下同),所述液压控制设备与所述液压油缸40连接,所述液压控制设备可以准确控制液压油缸40的压力,从而可以准确控制型材成型时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型材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出残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所述成型模腔31为4~8cm×7~11cm×1~5cm的成型模腔。
由此,4~8cm×7~11cm×1~5cm的成型模腔所制备的型材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装饰行业,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架50,所述第一模具20、第二模具30、第一液压油缸40以及第二液压油缸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50上,从而使型材的制备装置更加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型材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出残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为金属模具,金属模具更加结实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可以取得如下所述的至少一种积极技术效果:
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具有制备周期短、成本低、产品出残率低的优点,并且能源消耗比现有的油加热的热熔机相比节能60%以上,热能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生产率更高,例如每小时生产6cm×9cm×3m的型材数量可以超过30根。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能够以塑料、金属、果壳、秸秆、砂石等为制备原材料来制备型材,原材料来源极其广泛,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对制备原材料的纯度要求不高,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备原材料有杂质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和产品的出残率增高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的制备装置,所制备型材的应用场所极其广泛,例如可以替代木方广泛应用在建筑和装饰行业中,该型材具有木方可钉、可刨等几乎所有的特性,并且具备木方不具备的可防水、防蛀以及添加阻燃剂即可防火的优点,还可以做成路边石、护坡石或地砖等。
为了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下列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为市售可得的。
实施例1
将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和秸秆以质量比5:1的比例混合,混合材料装入模具中,以160~180℃的温度持续加热20~30分钟,待自然降温至130~150℃时,以2000MPa左右的压强加压定型10分钟,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出模,制得有机物复合型材。
实施例2
将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砂石(粒径5mm~10mm)以质量比5:2的比例混合,混合材料装入模具中,以160~180℃的温度持续加热20~30分钟,待自然降温至130~150℃时,以3000MPa左右的压强加压定型10分钟,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出模,制得塑料无机物复合型材。
实施例3
将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铁屑以质量比5:3的比例混合,混合材料装入模具中,以160~180℃的温度持续加热20~30分钟,待自然降温至100~120℃时,以2000MPa左右的压强加压定型10分钟,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出模,制得塑料金属复合型材。
相关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将塑料、秸秆、果壳、金属等更多种类的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并添加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原材料,例如具有防火、发光、耐磨、磁性等特殊功效的原材料,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红外加热管、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成型模块,每个所述成型模块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所述第二模具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与所述成型模块数量一致且位置对应,以使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闭合时所述成型模块与所述成型模腔相配合;
在所述第二模具内,靠近每个所述成型模腔处均设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设置有加热管洞,所述红外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洞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具内,所述成型模腔底部和成型模腔隔板均内置有所述红外加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设备,所述温度控制设备与所述红外加热管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设备包括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外和所述第二模具外均包裹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一模具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二模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设备,所述液压控制设备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腔为4~8cm×7~11cm×1~5cm的成型模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液压油缸以及第二液压油缸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为金属模具。
CN201420071184.6U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0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1184.6U CN203680594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71184.6U CN203680594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80594U true CN203680594U (zh) 2014-07-02

Family

ID=5100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7118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80594U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805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9082A (zh) * 2014-11-20 2016-06-15 北京兴达环美再生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板材或型材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9082A (zh) * 2014-11-20 2016-06-15 北京兴达环美再生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板材或型材及其加工方法
CN105669082B (zh) * 2014-11-20 2019-02-15 北京兴达环美再生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板材或型材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7095U (zh) 一种热塑材料共成型模具
CN203680594U (zh) 一种型材的制备装置
CN206335766U (zh) 一种塑胶压铸模具
CN204919848U (zh) 一种无机材料包裹聚苯颗粒注塑复合保温板
CN203093001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
CN203697429U (zh) 一种抗老化管材生产系统
CN202839171U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预烘箱
CN204773441U (zh) 一种可辅助散热的加热圈
CN205097513U (zh) 新型水冷式挤出机冷却装置
CN203210496U (zh) 一种发泡水泥板试模
CN202781508U (zh) 塑料模具
CN104494089A (zh) 一种塑料仿真艺术藤条的制作工艺
CN205553269U (zh) 一种热挤拉模具保温恒温装置
CN204272414U (zh) 木塑挤出机及其电磁加热器
CN204894394U (zh) 一种自带锁紧装置的电缆附件中间接头成型模具
CN215750624U (zh) Pvc型材节材共挤设备
CN203580074U (zh) 一种内共挤模具
CN203592671U (zh) Pvc异型材内冷装置
CN203527714U (zh) 一种鞋底成型模具上的隔热装置
CN203357907U (zh) 一种制备聚合物超临界发泡材料的设备
CN203062995U (zh) 长寿命高精度模具螺纹型冷却结构
CN202781575U (zh) 一种滚塑成型模具
CN101585220B (zh) 工程塑料型无塔供水罐的制作方法
CN206201370U (zh) 一种注塑模具模具头
CN202672577U (zh) 一种塑木中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