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6557U - 多功能电动椅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电动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6557U
CN203676557U CN201320678458.3U CN201320678458U CN203676557U CN 203676557 U CN203676557 U CN 203676557U CN 201320678458 U CN201320678458 U CN 201320678458U CN 203676557 U CN203676557 U CN 203676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center
plate body
articulated
transverse axis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784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富强
郑忠明
季磊
黄�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3206784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6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6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65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椅,包括靠背以及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搁脚板和坐板,所述的靠背由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上靠背和下靠背构成,所述的上靠背之间通过第二横轴定位连接,下靠背之间通过第一横轴定位连接;所述的第一横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七横轴连接;所述的坐板与上靠背之间设置有上联动机构,所述的上联动机构一端与坐板枢接,另一端与上靠背枢接;所述的搁脚板和下靠背之间设置有下联动机构,所述的下联动机构一端与搁脚板枢接,另一端与下靠背枢接。本实用新型满足了不同客户使用椅子的舒适度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靠背的后仰,搁脚腿的前伸以及坐板的抬升等的先后顺序。

Description

多功能电动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一款舒适的多功能电动椅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市面上现有的电动椅子虽然能够提供三种功能:靠背后仰,椅腿前伸,座部抬升,但是电动椅使用时,靠背,椅腿和座部的运动有着严格的限制,先后顺序分明,无法自行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动椅使用时靠背,椅腿和座部的运动先后顺序分明、无法自行调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满足不同客户使用椅子的舒适度要求、不受已有的电动椅子运动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靠背的后仰、椅腿的前伸以及座部的抬升等先后顺序的多功能电动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电动椅,包括靠背以及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搁脚板和坐板,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的前端枢接在前撑杆上,所述的坐板的后端与后撑杆刚性接触,所述的前撑杆和后撑杆分别固定在底部的四边形框架上;其特征在于:
平行的所述的坐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四横轴和第六横轴定位连接;所述的靠背由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上靠背和下靠背构成,所述的上靠背之间通过第二横轴定位连接,下靠背之间通过第一横轴定位连接;所述的第一横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七横轴连接,所述的第七横轴通过第二板体固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上;
所述的坐板与上靠背之间设置有上联动机构,所述的上联动机构一端与坐板枢接,另一端与上靠背枢接;所述的搁脚板和下靠背之间设置有下联动机构,所述的下联动机构一端与搁脚板枢接,另一端与下靠背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体、滑块、滑杆、第五板体,所述的第五板体枢接在所述的坐板上,所述的滑杆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上,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滑杆上且可相对滑杆作相对运动,所述的滑块上分别枢接有第三横轴和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的上靠背枢接,所述的第三横轴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五横轴连接,所述的第五横轴通过第五板体固接在所述的坐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下联动机构包括推杆、套筒、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的第四板体的下端枢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上,中部枢接有所述的套筒,上端与所述的第三板体的一端枢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搁脚板枢接,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的推杆枢接,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下靠背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六横轴、坐板的前端、前撑杆以及搁脚板枢接在一起;所述的上靠背、下靠背、第四横轴以及坐板的后端枢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上设有第六轴心和第七轴心,所述的第七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坐板和前撑杆,所述的坐板的前端通过第七轴心枢接在所述的第六横轴上,所述的第六轴心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
所述的上靠背上设有第三轴心、第十五轴心以及第十七轴心,所述的第三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所述的第十五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板体,所述的第十七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二横轴;
所述的下靠背上设有第一轴心、第二轴心以及第三轴心,所述的第一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推杆,所述的第二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横轴,所述的第三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
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上端和坐板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轴心和第五轴心,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上端通过所述的第四轴心和第五轴心枢接在所述的坐板上;所述的滑杆和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十二轴心和第十三轴心,所述的滑杆通过所述的第十二轴心和第十三轴心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下端;所述的滑块和第一板体上分别设有第十四轴心和第十五轴心,所述的滑块通过所述的第十四轴心枢接有第三横轴上,所述的滑块通过所述的第十五轴心上枢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与下靠背下端设置有第十六轴心,所述的第一板体通过第十六轴心与所述的上靠背枢接;
所述的第二板体上设有第八轴心,所述的第七横轴通过第八轴心与所述的第二板体连接;
所述的第四板体上设有第九轴心、第十轴心以及第十一轴心,所述的第九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四边形框架,所述的第十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套筒,所述的第十一轴心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来调整搁脚板,坐板和靠背的运动,可根据不同客户的喜好来调整运动顺序。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搁脚板前伸阶段,坐板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第一电动推杆缓慢收缩,由于第八轴心相对静止,第二轴心与第八轴心之间的距离缩短,带动第一横轴运动。同时,下靠背在第一横轴的带动下,绕着第三轴心开始作顺时针转动。推杆通过第一轴心与下靠背枢接,下靠背的转动带动了推杆的运动,推杆一端平面与套筒平面重合,进而带动套筒运动。进而,套筒带动第四板体绕着四边形框架转动,第四板体推动第三板体运动。最后,第三板体推动搁脚板绕着第七轴心转动。整个过程中,下靠背与搁脚板之间进行联动,上靠背静止不动,搁脚板和下靠背都运动到极限位置;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搁脚板和下靠背都回复到初始位置。
上靠背后仰阶段,坐板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第二电动推杆缓慢收缩,由于第十二轴心相对静止,第十四轴心与第十二轴心之间的距离缩短,带动第三横轴运动。第三横轴与滑块在第十四轴心处枢接,因此,第三横轴的运动带动滑块沿着滑杆相对运动。滑块与第一板体在第十五轴心处枢接,滑块的运动带动了第一板体的运动。第一板体与上靠背在第十六轴心处枢接,因此,第一板体的运动带动了上靠背绕着第三轴心运动。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上靠背回复到初始位置。
坐板抬升阶段,搁脚板、下靠背保持在初始位置,按动电控开关,第一电动推杆缓慢伸长,由于第八轴心相对静止,第二轴心与第八轴心之间距离伸长,带动第一横轴运动。同时,上靠背在第二横轴的带动下,绕着第三轴心开始作逆时针转动。由于上靠背上部表面与坐板表面重合,因此带动坐板绕着第七轴心转动。坐板绕着第七轴心的转动实际上就是坐板的抬升过程。当坐板运行到极限位置时,控制电控开关,整体结构运动与上述相反,坐板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满足了不同客户使用椅子的舒适度要求,不受已有的电动椅子运动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靠背的后仰,椅腿的前伸以及座部的抬升等的先后顺序;克服了原来电动椅子各方面的缺陷,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的侧面剖视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搁脚板前伸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靠背后仰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搁脚板前伸和靠背后仰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坐板抬升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多功能电动椅,包括靠背以及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搁脚板16和坐板,所述的搁脚板16和坐板6的前端枢接在前撑杆17上,所述的坐板6的后端与后撑杆23刚性接触,所述的前撑杆17和后撑杆23分别固定在底部的四边形框架1上;
平行的所述的坐板6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四横轴11和第六横轴15定位连接;所述的靠背由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上靠背5和下靠背4构成,所述的上靠背5之间通过第二横轴7定位连接,下靠背4之间通过第一横轴3定位连接;所述的第一横轴3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和第七横轴19连接,所述的第七横轴19通过第二板体18固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1上;
所述的坐板6与上靠背5之间设置有上联动机构,所述的上联动机构一端与坐板6枢接,另一端与上靠背5枢接;所述的搁脚板16和下靠背4之间设置有下联动机构,所述的下联动机构一端与搁脚板16枢接,另一端与下靠背4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体8、滑块9、滑杆12、第五板体41,所述的第五板体41枢接在所述的坐板6上,所述的滑杆12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41上,所述的滑块9设置在所述的滑杆12上且可相对滑杆12作相对运动,所述的滑块9上分别枢接有第三横轴10和第一板体8,所述的第一板体8与所述的上靠背5枢接,所述的第三横轴10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3和第五横轴14连接,所述的第五横轴14通过第五板体41固接在所述的坐板6上。
进一步,所述的下联动机构包括推杆24、套筒22、第三板体20和第四板体21;所述的第四板体21的下端枢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1上,中部枢接有所述的套筒22,上端与所述的第三板体20的一端枢接,所述的第三板体20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搁脚板16枢接,所述的套筒22与所述的推杆24枢接,所述的推杆24与所述的下靠背4枢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六横轴15、坐板6的前端、前撑杆17以及搁脚板16枢接在一起;所述的上靠背5、下靠背4、第四横轴11以及坐板6的后端枢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16上设有第六轴心30和第七轴心31,所述的第七轴心31枢接有所述的坐板6和前撑杆17,所述的坐板6的前端通过第七轴心31枢接在所述的第六横轴15上,所述的第六轴心30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20;
所述的上靠背5上设有第三轴心27、第十五轴心39以及第十七轴心42,所述的第三轴心27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11,所述的第十五轴心39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板体8,所述的第十七轴心42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二横轴7;
所述的下靠背4上设有第一轴心25、第二轴心26以及第三轴心27,所述的第一轴心25上枢接有所述的推杆24,所述的第二轴心26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横轴3,所述的第三轴心27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11;
所述的第五板体41的上端和坐板6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轴心28和第五轴心29,所述的第五板体41的上端通过所述的第四轴心28和第五轴心29枢接在所述的坐板6上;所述的滑杆12和所述的第五板体4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十二轴心36和第十三轴心37,所述的滑杆12通过所述的第十二轴心36和第十三轴心37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41的下端;所述的滑块9和第一板体8上分别设有第十四轴心38和第十五轴心39,所述的滑块9通过所述的第十四轴心38枢接有第三横轴10上,所述的滑块9通过所述的第十五轴心39上枢接有第一板体8,所述的第一板体8与下靠背4下端设置有第十六轴心40,所述的第一板体8通过第十六轴心40与所述的上靠背5枢接;
所述的第二板体18上设有第八轴心32,所述的第七横轴19通过第八轴心32与所述的第二板体18连接;
所述的第四板体21上设有第九轴心33、第十轴心34以及第十一轴心35,所述的第九轴心33枢接有所述的四边形框架1,所述的第十轴心34枢接有所述的套筒22,所述的第十一轴心35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2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来调整搁脚板16,坐板6和靠背的运动,可根据不同客户的喜好来调整运动顺序。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搁脚板16前伸阶段,坐板6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第一电动推杆2缓慢收缩,由于第八轴心32相对静止,第二轴心26与第八轴心32之间的距离缩短,带动第一横轴3运动。同时,下靠背4在第一横轴3的带动下,绕着第三轴心27开始作顺时针转动。推杆24通过第一轴心25与下靠背4枢接,下靠背4的转动带动了推杆24的运动,推杆24一端平面与套筒22平面重合,进而带动套筒22运动。进而,套筒22带动第四板体21绕着四边形框架1转动,第四板体21推动第三板体20运动。最后,第三板体20推动搁脚板16绕着第七轴心31转动。整个过程中,下靠背4与搁脚板16之间进行联动,上靠背5静止不动,搁脚板16和下靠背4都运动到极限位置;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搁脚板16和下靠背4都回复到初始位置。
上靠背5后仰阶段,坐板6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第二电动推杆13缓慢收缩,由于第十二轴心36相对静止,第十四轴心38与第十二轴心36之间的距离缩短,带动第三横轴10运动。第三横轴10与滑块9在第十四轴心38处枢接,因此,第三横轴10的运动带动滑块9沿着滑杆12相对运动。滑块9与第一板体8在第十五轴心39处枢接,滑块9的运动带动了第一板体8的运动。第一板体8与上靠背5在第十六轴心40处枢接,因此,第一板体8的运动带动了上靠背5绕着第三轴心27运动。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上靠背5回复到初始位置。
坐板6抬升阶段,搁脚板16、下靠背4保持在初始位置,按动电控开关,第一电动推杆2缓慢伸长,由于第八轴心32相对静止,第二轴心26与第八轴心32之间距离伸长,带动第一横轴3运动。同时,上靠背5在第二横轴7的带动下,绕着第三轴心27开始作逆时针转动。由于上靠背5上部表面与坐板6表面重合,因此带动坐板6绕着第七轴心31转动。坐板6绕着第七轴心31的转动实际上就是坐板6的抬升过程。当坐板6运行到极限位置时,控制电控开关,整体结构运动与上述相反,坐板6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5)

1.多功能电动椅,包括靠背以及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搁脚板和坐板,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的前端枢接在前撑杆上,所述的坐板的后端与后撑杆刚性接触,所述的前撑杆和后撑杆分别固定在底部的四边形框架上;其特征在于:
平行的所述的坐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第四横轴和第六横轴定位连接;所述的靠背由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上靠背和下靠背构成,所述的上靠背之间通过第二横轴定位连接,下靠背之间通过第一横轴定位连接;所述的第一横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七横轴连接,所述的第七横轴通过第二板体固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上;
所述的坐板与上靠背之间设置有上联动机构,所述的上联动机构一端与坐板枢接,另一端与上靠背枢接;所述的搁脚板和下靠背之间设置有下联动机构,所述的下联动机构一端与搁脚板枢接,另一端与下靠背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体、滑块、滑杆、第五板体,所述的第五板体枢接在所述的坐板上,所述的滑杆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上,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滑杆上且可相对滑杆作相对运动,所述的滑块上分别枢接有第三横轴和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的上靠背枢接,所述的第三横轴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五横轴连接,所述的第五横轴通过第五板体固接在所述的坐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联动机构包括推杆、套筒、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的第四板体的下端枢接在所述的四边形框架上,中部枢接有所述的套筒,上端与所述的第三板体的一端枢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搁脚板枢接,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的推杆枢接,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下靠背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横轴、坐板的前端、前撑杆以及搁脚板枢接在一起;所述的上靠背、下靠背、第四横轴以及坐板的后端枢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脚板上设有第六轴心和第七轴心,所述的第七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坐板和前撑杆,所述的坐板的前端通过第七轴心枢接在所述的第六横轴上,所述的第六轴心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
所述的上靠背上设有第三轴心、第十五轴心以及第十七轴心,所述的第三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所述的第十五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板体,所述的第十七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二横轴;
所述的下靠背上设有第一轴心、第二轴心以及第三轴心,所述的第一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推杆,所述的第二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一横轴,所述的第三轴心上枢接有所述的第四横轴;
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上端和坐板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轴心和第五轴心,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上端通过所述的第四轴心和第五轴心枢接在所述的坐板上;所述的滑杆和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十二轴心和第十三轴心,所述的滑杆通过所述的第十二轴心和第十三轴心枢接在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下端;所述的滑块和第一板体上分别设有第十四轴心和第十五轴心,所述的滑块通过所述的第十四轴心枢接有第三横轴上,所述的滑块通过所述的第十五轴心枢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与下靠背下端设置有第十六轴心,所述的第一板体通过第十六轴心与所述的上靠背枢接;
所述的第二板体上设有第八轴心,所述的第七横轴通过第八轴心与所述的第二板体连接;
所述的第四板体上设有第九轴心、第十轴心以及第十一轴心,所述的第九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四边形框架,所述的第十轴心枢接有所述的套筒,所述的第十一轴心枢接有所述的第三板体。
CN201320678458.3U 2013-10-30 2013-10-30 多功能电动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6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8458.3U CN203676557U (zh) 2013-10-30 2013-10-30 多功能电动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78458.3U CN203676557U (zh) 2013-10-30 2013-10-30 多功能电动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6557U true CN203676557U (zh) 2014-07-02

Family

ID=5099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7845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6557U (zh) 2013-10-30 2013-10-30 多功能电动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65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0397A (zh) * 2015-01-16 2015-06-24 浙江工业大学 分动式沙发椅
CN105536149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旋磁器及旋磁座椅结构
CN105726257A (zh) * 2016-02-03 2016-07-06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旋磁按摩椅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0397A (zh) * 2015-01-16 2015-06-24 浙江工业大学 分动式沙发椅
CN105536149A (zh) * 2016-02-03 2016-05-04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旋磁器及旋磁座椅结构
CN105726257A (zh) * 2016-02-03 2016-07-06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旋磁按摩椅结构
CN105536149B (zh) * 2016-02-03 2019-03-08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能旋磁器及旋磁座椅结构
US10940326B2 (en) 2016-02-03 2021-03-09 Hey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Device with high energy rotating magnet and massage chair structure with rotating magne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4965U (zh) 按压式背部按摩椅
CN203676557U (zh) 多功能电动椅
CN204170010U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104398033A (zh) 联动式升降椅
CN204394824U (zh) 一种简易康复轮椅
CN104306117A (zh) 一种具有起身功能的多功能座椅
CN103598748A (zh) 老人椅
CN103876500A (zh) 电动式分动休闲椅
CN203341951U (zh) 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
CN203633787U (zh) 升降式躺椅
CN203676560U (zh) 电动老人椅
CN104545060A (zh) 多姿势休闲分动椅
CN103876499B (zh) 多功能休闲椅
CN203676556U (zh) 老人椅
CN204936876U (zh) 一种主驾驶座椅位置调节开关
CN204635613U (zh) 一种防倾翻支架
JP3157571U (ja) 変位作動可能なマッサージ機構
CN102415724B (zh) 休闲按摩椅
CN104161416A (zh) 一种电动床
CN108578165B (zh) 按摩行程长的按摩椅
CN203000027U (zh) 椅背连动式办公休闲椅
CN103598751A (zh) 升降式躺椅
CN204889250U (zh) 一种电动沙发架
CN204352058U (zh) 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助力装置
CN103919657A (zh) 一种按摩椅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