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0429U -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0429U
CN203670429U CN201420048761.XU CN201420048761U CN203670429U CN 203670429 U CN203670429 U CN 203670429U CN 201420048761 U CN201420048761 U CN 201420048761U CN 203670429 U CN203670429 U CN 203670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bush
joint
link
degre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487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震隆
王涛
李光明
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0487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0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0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04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其中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内衬套,所述接头本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衬套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内衬套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内衬套在所述装配孔中窜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结构简单,其内衬套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接头本体装配在一起,第二连接件通过与内衬套的内孔的配合和第一连接件装配在一起,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装配方便,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紧密,因此不易产生碰撞,无异响。

Description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选换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接头及连接汽车选换挡操纵机构和变速器的拉索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选换挡系统可实现变速器的选换挡,以使汽车加速或减速,其选换挡操纵机构与变速器之间通过拉索接头连接。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选换挡操纵机构和变速器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拉索接头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拉索接头1′其自身与拉索杆12′固定连接,选换挡摇臂2′上的拉锁销21′与拉索接头1′上的安装孔11′相配合,且拉锁销21′上设置有销孔22′,通过锁销23′穿过销孔22′将拉锁销21′和拉索接头1′固定在一起,防止拉锁销21′与拉索接头1′松脱。但这种连接方式的拉锁销21′及锁销23′在选换挡操作时易与拉索接头1′碰撞产生异响,影响使用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方便、无异响的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和内衬套,所述接头本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衬套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内衬套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内衬套在所述装配孔中窜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内衬套的一端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装配孔的边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卡爪,所述卡爪的一端与所述内衬套固定连接,所述卡爪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突起和配合部,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装配孔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内衬套在所述装配孔中窜动,所述配合部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中窜动。
更优选地,两个相邻所述卡爪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衬套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豁口和所述间隙沿所述内衬套轴向方向上的高度相等。
更优选地,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
更优选地,所述配合部包括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卡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中窜动。
更优选地,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夹角的面和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壁形成夹角的面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接头,提供一种拉索连接机构,具体为:包括选换挡摇臂、拉索销、拉索杆和上述接头,所述拉索销和所述选换挡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拉索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索销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内衬套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结构简单,其内衬套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接头本体装配在一起,第二连接件通过与内衬套的内孔的配合和第一连接件装配在一起,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装配方便,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紧密,因此不易产生碰撞,无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换挡操纵机构和变速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头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的内衬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索连接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索连接机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标示如下:
拉索接头-1′,安装孔-11′,拉索杆-12′,选换挡摇臂-2′,拉锁销-21′,销孔-22′,锁销-23′,接头-1,接头本体-11,装配孔-111,内衬套-12,内孔-121,翻边-122,卡爪-123,间隙-1231,限位突起-1232,配合凸起-1233,豁口-124,选换挡摇臂-2,拉索销-3,卡槽-31,拉索杆-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1包括接头本体11和内衬套12,所述接头本体11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内衬套12的内孔121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内衬套12与第二连接件可通过过盈配合等配合方式来连接;所述接头本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衬套12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装配孔111;所述内衬套12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接头本体11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内衬套12在所述装配孔111中窜动。
装配时,接头本体11与第一连接件可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焊接或注塑一体成型等,内衬套12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在接头本体11的装配孔111中,再将第二连接件插入内衬套12的内孔121中,即达到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接头1连接的目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头可根据需求应用在任何两个零部件需要连接的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第一限位部可为翻边或卡扣或凸台等多种结构,为了便于内衬套12的制备,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内衬套12的一端的翻边122,所述翻边122与所述装配孔111的边沿相配合,翻边122的具体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卡爪123,在图2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包括六个卡爪123,且六个卡爪123对称设置;所述卡爪123的一端与所述内衬套12固定连接,所述卡爪12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突起1232和配合部,所述限位突起1232与所述装配孔111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内衬套12在所述装配孔111中窜动,所述配合部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12的内孔121中窜动,这样通过限位突起1232和配合部将内衬套12和第二连接件的位置限位,避免了第二连接件与其它零部件碰撞而产生异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所述卡爪123间设置有间隙1231,所述内衬套12上设置有豁口124,所述豁口124与所述间隙1231相连通,这样在内衬套12插入装配孔111时,卡爪123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从而使内衬套12更方便地与接头本体11的装配孔111装配在一起。更优选地,为了使卡爪123可变形的同时具有更大的强度,延长卡爪123的使用寿命,所述豁口124和所述间隙1231沿所述内衬套12轴向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此外,为了保证限位突起1232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突起1232与所述内衬套12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即图4中α角的范围为130度至14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包括配合凸起1233,所述配合凸起1233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卡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12的内孔121中窜动,此外,配合凸起1233也可与第二连接件过盈配合,以有效限制第二连接件经所述装配孔111沿第二连接件插入的反方向窜动。
为了提高内衬套12与装配孔111间及配合凸起1233与第二连接件间的限位效果,所述限位突起1232与所述内衬套12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配合凸起1233与所述内衬套12的内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限位突起1232与所述内衬套12的外壁形成夹角的面和所述配合凸起1233与所述内衬套12的内壁形成夹角的面相垂直。以图4为例,限位突起1232与内衬套12的外壁形成的夹角为α,配合凸起1233与内衬套12的内壁形成的夹角为β,限位突起1232与内衬套12的外壁形成夹角的面和配合凸起1233与内衬套12的内壁形成夹角的面所构造的夹角为γ,γ角为同一个卡爪123上的面形成的夹角,上述α角和β角的范围为130度至140度,γ角为90度,这种结构的卡爪123能够将限位突起1232与装配孔111的边沿配合时形成的力有效传递至配合凸起1233,以使内衬套12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异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拉索连接机构,包括选换挡摇臂2、拉索销3、拉索杆4和上述公开的接头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接头1不仅限于在拉索连接机构中使用,也可应用于两个零部件需要连接的其它结构中。所述拉索销3和所述选换挡摇臂2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11与所述拉索杆4固定连接,所述拉索销3与所述内衬套12的内孔121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拉索销3和选换挡摇臂2、接头本体11和拉索杆4都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
内衬套12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塑料等,优选地,所述内衬套12可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以起到减震降噪,衰减从拉索杆4传递到选换挡摇臂2的振动量的作用,更优选地,可选用TPEE或TEEE或TPVC。
以图5和图6中实施例为例,先将拉索杆4和接头本体11、选换挡摇臂2和拉锁销3二次注塑固定,内衬套12沿具有第二限位部的一端插入接头本体11的装配孔111中,内衬套12的卡爪123上的限位突起1232限制了内衬套12沿内衬套插入的方向窜动,翻边122限制了内衬套12沿内衬套插入的反方向窜动;再将拉锁销3插入内衬套12中,内衬套12的卡爪123上的配合凸起1233与拉锁销3上的卡槽31的配合限制了拉锁销3在内孔121中的窜动。这种拉索连接机构不但安装方便,而且连接可靠性高,相对于原有的通过锁销固定的方式减少的噪音,避免了异响,使用舒适性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和内衬套,所述接头本体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所述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衬套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装配孔;所述内衬套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内衬套在所述装配孔中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内衬套的一端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装配孔的边沿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卡爪,所述卡爪的一端与所述内衬套固定连接,所述卡爪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突起和配合部,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装配孔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内衬套在所述装配孔中窜动,所述配合部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中窜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卡爪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衬套上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和所述间隙沿所述内衬套轴向方向上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包括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与第二连接件上的卡槽相配合以限制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内衬套的内孔中窜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壁形成130度至140度的夹角,所述限位突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形成夹角的面和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壁形成夹角的面相垂直。
9.一种拉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换挡摇臂、拉索销、拉索杆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接头,所述拉索销和所述选换挡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拉索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索销与所述内衬套的内孔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CN201420048761.XU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0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8761.XU CN203670429U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8761.XU CN203670429U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0429U true CN203670429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6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4876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70429U (zh) 2014-01-23 2014-01-23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04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515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515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CN103742515B (zh) * 2014-01-23 2016-07-06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74254A (en) Water-proof sealing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9463831B2 (en) Elastic tube alignment and fasten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precise alignment and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CN104728225A (zh) 弹性平均对准系统和方法
US7488032B2 (en) Attachment joint for plastic over-fender to plastic fascia
US10100906B2 (en) Spindle drive for an adjustment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US10570942B2 (en) Annular plug coupl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connection method therefor
US9707836B2 (en) Powertrain roll restrictor
CN203670429U (zh)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CN103742515A (zh) 一种接头及拉索连接机构
KR100714403B1 (ko) 케이블용 덕트의 연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614409A (zh) 用于连接两个装置的减振器
CN206036084U (zh) 螺旋弹簧接头
CN107696851B (zh) 弹性平均的车门组件
US20120128410A1 (en) Clip
WO2013183663A1 (ja) 振動部材取付構造
CN207364059U (zh) 一种机车转向架齿轮箱固定用防松螺钉
CN205185818U (zh) 内置分体式嵌件和扣钉的头道密封条接头结构
JP2009108816A (ja) レゾネータの取付構造
CN209479787U (zh) 汽车翼子板垫块及汽车
KR200395606Y1 (ko) 케이블용 덕트의 연결구
CN100366501C (zh) 控制装置的外壳
JP6203772B2 (ja) スクリューホール用キャップ
JP5537797B2 (ja) 車両用灯具
CN210000283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
CN210087512U (zh) 编织降噪管的注塑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