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6654U -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6654U
CN203666654U CN201320858192.0U CN201320858192U CN203666654U CN 203666654 U CN203666654 U CN 203666654U CN 201320858192 U CN201320858192 U CN 201320858192U CN 203666654 U CN203666654 U CN 203666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unit
motor train
control handle
described contro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581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雷波
陶林
张永明
梁建英
龚明
孙宁
牛步钊
张贤凯
王洪波
马昌峰
郭涛
郑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581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6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6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66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其中,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包括:换向手柄组件,机械锁组件,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相连且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以及能够自中位向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的控制手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将制动控制和牵引控制集成于控制手柄,从而司机进行制动操作和牵引操作时操作一个控制手柄即可,简化了司机的操作界面,提高了司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制动控制为有级控制、牵引控制为无级控制,满足了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司机控制器(司控器),是铁道机车、动车组及工业自动化的控制设备,司机用来操作机车运行的主令电器,作为机车换向、调速的主令电器。 
目前,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主要包括:机械锁、换向手柄、制动手柄和牵引手柄。通常,制动手柄位于司机的左边,牵引手柄位于司机的右边。其中,制动控制和牵引控制均为有级控制,制动控制为7级常用制动和快速制动,牵引控制为10级,例如CRH2型动车组。 
但是,制动和牵引需要操作不同的手柄,导致司机的操作界面较复杂,使得司机的工作效率较低。 
另外,对于一些机型的动车组,为了满足牵引系统控制要求,需要牵引控制为无级控制,特别是CRH6型动车组,则现有的司机控制器不能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简化司机的操作界面,以提高司机的工作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简化司机的操作界面,以提高司机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包括:换向手柄组件,机械锁组件;控制手柄组件,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且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以及能够自中位向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的控制手柄。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与所述控制手柄传动相连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 
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传动相连的控制凸轮组件; 
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传动相连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 
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向动车组的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的电位器组件,所述电位器组件包括电位器和与所述电位器相连的电阻,其中,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所述电压信号为0V电压值,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所述电压信号为连续电压值; 
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后转动时,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配合并产生制动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输入所述制动挡位信号的第一速动开关; 
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配合且使所述电位器组件输入工作电压的第二速动开关; 
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配合且使所述电位器组件短接的第三速动开关。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当所述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前转动时,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配合并产生牵引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输入所述牵引挡位信号的第四速动开关。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制动挡位信号包括:7级制动信号和快速制动信号。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手柄在制动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49°,所述控制手柄在牵引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7.5°。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手柄相连的第一输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一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制动凸轮组件的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 
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入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出轴,其中,所述电位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手柄能够沿其轴向向下移动,待所述控制手柄向下移至预设位置后所述控制手柄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 
优选的,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手柄上设置有警惕按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通过控制手柄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通过控制手柄自中位自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则将制动控制和牵引控制集成于一个手柄,从而司机进行制动操作和牵引操作时操作一个控制手柄即可,则简化了司机的操作界面,进而提高了司机的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该动车组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手柄的动作区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手柄的挡位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换向手柄的动作区域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电位器的输出曲线图。 
上图1-图6中: 
1为控制手柄、2为壳体、3为换向手柄、4为机械锁组件、5为电阻、6为第一齿轮传动机构、7为控制凸轮组件、8为第一速动开关、9为第二齿轮传动机构、10为电位器、11换向凸轮组件、12为第五速动开关、13为第三齿轮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简化了司机的操作界面,进而提高了司机的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包括:换向手柄组件,机械锁组件4;控制手柄组件,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相连且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以及能够自中位向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的控制手柄1。 
需要说明的是,向前转动,是指向动车组的前进方向(远离司机方向)转动;向后转动,是指向动车组的后退方向(靠近司机方向)转动。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远离司机方向)的区域为牵引区,向前转动过程中,牵引力增加;控制手柄1向后转动(靠近司机方向)的区域为制动区,向后转动过程中,制动力增加。需要启动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时,打开机械锁组件4的机械锁,不需要启动该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时,关闭机械锁组件4的机械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通过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通过控制手柄1自中位自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则将制动控制和牵引控制集成于一个手柄,从而司机进行制动操作和牵引操作时操作一个控制手柄1即可,则简化了司机的操作界面,进而提高了司机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机械锁组件4有“开”和“关”两个挡位,换向手柄组件的换向手柄3有“前”位、“切”位和“后”位三个挡位,如图5所示,N2表示“切”位,a1对应的角度为30°,a2对应的角度为20°,a3对应的角度为20°,a2对应的区域为向后转动区域,a3对应的区域为向前转动的区域。将机械锁组件4的钥匙从“关”位转动到“开”,即打开机械锁组件4的机械锁。机械锁打开后,换向手柄3才能从“切”位转动到“前”位或“后”位。当换向手柄3在非“切”位时,控制手柄1才能离开“中”位,转动到其它挡位。当换向手柄3与司机台面垂直时,换向手柄3处于“切”位;向前推换向手柄3,列车向前行驶;向后拉换向手柄3,列车向后行驶。当控制手柄1垂直于司机台面时,控制手柄1处于中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制动控制和牵引控制可均为有级控制。但是,为了满足牵引控制为无级控制的动车组,上述动车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机构包括:与控制手柄1传动相连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与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传动相连的控制凸轮组件7;与控制凸轮组件7传动相连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设置于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向动 车组的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的电位器组件,电位器组件包括电位器10和与电位器10相连的电阻5,其中,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电压信号为0V电压值,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电压信号为连续电压值;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时,与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并产生制动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控制系统输入制动挡位信号的第一速动开关8;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与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且使电位器组件输入工作电压的第二速动开关;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与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且使电位器组件短接的第三速动开关。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控制手柄1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控制凸轮组件7以及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转动,则设置于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的输出轴上的电位器10也随着转动,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时,控制手柄1转至预设位置时,控制凸轮组件7中的预设凸轮与第二速动开关配合,使得电位器组件输入工作电压,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的输出轴转动过程中,电位器10由于转动能够产生不同的电阻值,电位器10在电阻5的配合下能够输出1-9V电压值,且能够连续输出1-9V电压值,如图6所示,即电压信号,电压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则实现了无级牵引控制,满足了使用要求;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时,控制凸轮组件7中的预设凸轮与第一速动开关8和第三速动开关配合,电位器组件短接,则电位器组件输出的电压信号为0V,此时,第一速动开关8输出制动挡位信号,制动挡位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制动挡位信号进行制动控制,从而实现制动有级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信号通过第一连接器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速动开关将工作电压传输给电位器组件。优选的,第一连接器为7芯连接器。制动挡位信号通过第二连接器传输给控制系统,优选的,第二连接器为46芯连接器。控制系统根据电压值的大小输出不同的牵引力。 
为了提高安全可靠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机构还包括:当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时,与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并产生牵引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控制系统输入牵引挡位信号的第四速动开关。当控制系统同时接收到牵引挡位信号和电压信号时,根据电压信号进行牵引控制,当控制系统只接收到牵引挡位信号时,根据牵引挡位信号进行牵引控制。这样,避免了电位器组件损坏时无法进行牵引控制,有效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制动挡位信号包括:7级制动信号和快速制动信号,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7级制动信号包括:第1级制动信号、第2级制动信号、第3级制动信号、第4级制动信号、第5级制动信号、第6级制动信号和第7级制动信号。则制动系统包括7级常用制动和快速制动。需要说明的是,7级制动信号和快速制动信号主要是通过第一速动开关8以及控制凸轮组件7相互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速动开关8的数目以及控制凸轮组件7的数目和结构不做具体地限定。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级别的制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地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N1为“中”位,区域B为制动区域,区域P为牵引区域。自中位向后转动,制动挡位依次为B1(第1级制动)、B2(第2级制动)、B3(第3级制动)、B4(第4级制动)、B5(第5级制动)、B6(第6级制动)、B7(第7级制动)、EB(快速制动)八个挡位。其中,“中”挡位以及制动挡位均有定位。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手柄1在制动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49°,控制手柄1在牵引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7.5°。即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的最大角度为49°,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的最大角度为37.5°。当然,还可设置为其他角度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地限定。如图3所示,a的角度值为10°,区域B对应的圆心角为49°,区域P对应的圆心角为37.5°。 
为了简化结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与控制手柄1相连的第一输入轴,设置于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与制动凸轮组件7的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包括:与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入轴,设置于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出轴,其中,电位器10设置于第二输出轴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出轴即为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的输出轴。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手柄1能够沿其轴向向下移动,待控制手柄1向下移至预设位置后控制手柄1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向下移动,是指向动车组的车底移动。具体的,控制手柄1通过弹簧设置于底座上,控制手柄1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台,底座相邻部位上设置有能够与凸台卡接的卡槽和能够限制凸台自中位向前转动的限位件;其中,卡槽位于凸台的下方,限位件位于卡槽的上方。这样,未向下按动控制手柄1时,限位件限制凸台自中位向前转动,则限位件限制了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需要按下控制手柄1;向下按动控制手柄1,弹簧压缩,控制手柄1向下移动,待凸台与位于其下方的卡槽卡接时,控制手柄1移至预设位置,即实现了控制手柄1的轴向定位,此时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控制手柄1。这样,避免了司机误操作而产生车辆启动的运行事故,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为了有效提高安全可靠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控制手柄1上设置有警惕按钮。这样,当长期未碰触警惕按钮时,车辆将发出报警,避免因司机睡着或死亡而发生安全事故,进而有效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换向手柄组件包括: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且能够自中位向后转动的换向手柄3,与换向手柄3传动相连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三齿轮传动机构13传动相连的换向凸轮组件 11,能够与换向凸轮组件11配合并发生换向挡位信号且用于将换向挡位信号输入动车组的控制系统的第五速动开关12。当换向手柄3自中位向前转动时,换向挡位信号为向前换向信号;当换向手柄3自中位向后转动时,换向挡位信号为向后换向信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当换向手柄3在非“切”位时,控制手柄1才能离开“中”位,转动到其它挡位。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中,机械锁组件4有“开”和“关”两个挡位,共带有4对触点。机械锁组件4的钥匙顺时针转动,即可打开机械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具有壳体2,控制手柄1和换向手柄3贯穿壳体2,机械锁组件4的钥匙位于壳体2外,其他部件均位于壳体2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该动车组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具有上述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包括:换向手柄组件,机械锁组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手柄组件,所述控制手柄组件包括:控制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且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以及能够自中位向后转动实现制动控制的控制手柄(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与所述控制手柄(1)传动相连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 
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传动相连的控制凸轮组件(7); 
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7)传动相连的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 
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向动车组的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信号的电位器组件,所述电位器组件包括电位器(10)和与所述电位器(10)相连的电阻(5),其中,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所述电压信号为0V电压值,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所述电压信号为连续电压值; 
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时,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并产生制动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输入所述制动挡位信号的第一速动开关(8); 
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且使所述电位器组件输入工作电压的第二速动开关; 
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后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且使所述电位器组件短接的第三速动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当所述控制手柄(1)自中位向前转动时,与所述控制凸轮组件(7)配合并产生牵引挡位信号,且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输入所述牵引挡位信号的第四速动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挡位信号包括:7级制动信号和快速制动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在制动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49°,所述控制手柄(1)在牵引区的最大转动角度为37.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与所述控制手柄(1)相连的第一输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一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制动凸轮组件(7)的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 
所述第二齿轮传动机构(9)包括:与所述制动凸轮轴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入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传动相连的第二输出轴,其中,所述电位器(10)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能够沿其轴向向下移动,待所述控制手柄(1)向下移至预设位置后所述控制手柄(1)能够自中位向前转动实现牵引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1)上设置有警惕按钮。 
9.一种动车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车组的司机控制器。 
CN201320858192.0U 2013-12-24 2013-12-24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6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8192.0U CN203666654U (zh) 2013-12-24 2013-12-24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8192.0U CN203666654U (zh) 2013-12-24 2013-12-24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6654U true CN203666654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5819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6654U (zh) 2013-12-24 2013-12-24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665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5753A (zh) * 2015-06-01 2015-09-0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控制器联锁机构
CN106915364A (zh) * 2017-03-10 2017-07-04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牵引系统用司机控制器
CN107745718A (zh) * 2017-10-17 2018-03-02 西安文理学院 一种机车电子编码式司机控制器
CN107933583A (zh) * 2016-12-27 2018-04-20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司机控制器
CN108819961A (zh) * 2018-09-11 2018-11-16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的操作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49092A (zh) * 2020-10-30 2021-01-22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纵台交互系统
CN114620078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操控台及列车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5753A (zh) * 2015-06-01 2015-09-0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控制器联锁机构
CN104875753B (zh) * 2015-06-01 2017-05-17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控制器联锁机构
CN107933583A (zh) * 2016-12-27 2018-04-20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司机控制器
CN106915364A (zh) * 2017-03-10 2017-07-04 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组牵引系统用司机控制器
CN107745718A (zh) * 2017-10-17 2018-03-02 西安文理学院 一种机车电子编码式司机控制器
CN107745718B (zh) * 2017-10-17 2019-10-18 西安文理学院 一种机车电子编码式司机控制器
CN108819961A (zh) * 2018-09-11 2018-11-16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的操作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49092A (zh) * 2020-10-30 2021-01-22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纵台交互系统
CN114620078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操控台及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6654U (zh) 动车组及其司机控制器
CN104742730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模耦合动力传动系统
CN206416834U (zh) 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4870868B (zh) 电动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2897015B (zh) 采用双离合变速器的混合动力客车驱传动系统
CN103939535B (zh) 电动车用双电机变速器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02133856A (zh) 一种双电机转速耦合驱动总成
CN102180102B (zh) 电动车用双电机驱动装置
CN104284822A (zh) 用于操控移动作业机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71432A (zh) 一种双电机多模式耦合驱动结构
CN104401215A (zh) 一种双电机双行星排动力耦合驱动结构
CN205344860U (zh) 一种电动客车驻车制动控制系统
CN101987624B (zh) 混合动力客车整车工作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CN205044507U (zh) 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6080552A (zh) 一种装载机自动驻车系统
CN206975483U (zh) 一种用于旅游观光小火车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3048068U (zh) 一种用于地拖链输送系统的随行装置及地拖链输送系统
CN104442778A (zh) 电动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
CN202115352U (zh) 纯电动汽车倒车控制系统
CN202463752U (zh) 汽车感应式自动防撞击安全保护控制装置
CN203063925U (zh) 一种汽车熄火自动驻车装置
CN204279032U (zh) 双离合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204077846U (zh) 一种双驱动漂移车
CN203996707U (zh) 一种电动童车用脚踩调速踏板装置
CN203267804U (zh) 电动汽车档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