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5557U - 电动开结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开结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5557U
CN203665557U CN201420034354.3U CN201420034354U CN203665557U CN 203665557 U CN203665557 U CN 203665557U CN 201420034354 U CN201420034354 U CN 201420034354U CN 203665557 U CN203665557 U CN 203665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de
cutter head
cover
drive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343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广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343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5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5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55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能够更换刀片、能够自动打磨刀片来重复利用的电动开结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结器,包括:手柄,该手柄内设有微型马达,该微型马达在通电时带动主轴,该主轴沿着手柄的长度方向延伸到刀头;刀头,多个刀片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设置在上述主轴上;以及刀片罩,罩在各个刀片上,在该刀片罩的一边设有多个在与上述主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切口,上述刀片从上述多个切口露出。

Description

电动开结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美容工具,具体而言涉及能够快速切开动物毛结的电动开结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为猫、狗等宠物梳理毛发时使用梳子或刷子,但是若宠物毛发较长较密,则经常会碰到毛发打结的现象,这就需要用专门的开结工具去疏通毛结。 
目前,市面上的开结工具如图1(a)、图1(b)、图1(c)所示,均将由相同形状的刀片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组成的刀片组固定在手柄上而成,刀片形状有波浪形、镰刀形、三角形等等。这种开结工具在使用时,需要使刀刃部分朝向动物毛发生长方向进行梳理,当遇到小毛结时刀刃能够顺利将其割开,但是若遇到大一点的毛结,则必须用手按住毛结根部用力提拉多次才能切开毛结。因此,这种开结工具工作效率很低,往往一只宠物开结一次需要几个小时或更多时间。对于宠物美容师或宠物而言,毛发开结美容过程都是艰难而痛苦的。 
此外,这种开结工具的刀片一旦消磨而变钝,整个开结工具就只能扔掉而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的电动开结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且能够更换刀片来重复利用的电动开结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且能够在不更换刀片的情况下自动打磨刀片来重复利用的电动开结器。 
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包括:手柄,该手柄内设有微型马达,该微型马达在通电时带动主轴,该主轴沿着手柄的长度方向延伸到刀头;刀头,多个刀片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设置在上述主轴上;以及刀片罩,罩在各个刀片上,在该刀片罩的一边设有多个在与上述主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切口,上述刀片从上述多个切口露出。
通过利用马达旋转刀片,能够快速、不费力气地切割毛结;通过设置多个刀片,能够同时切割处理较大面积的毛发;通过设置刀片罩,能够防止人的手或动物皮肤直接碰触高速旋转的刀片而受伤。此外,在刀片罩上设置的多个切口形成梳齿,在梳理毛发时,毛结会顺着该切口的边缘滑向高速旋转的刀片,从而能够瞬间被刀片割开。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刀头底罩,覆盖刀头下半部分;以及刀头底罩盖,该刀头底罩盖与上述刀头底罩相结合而形成容腔;上述刀片罩设在上述刀头底罩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刀头底罩的边缘卡合嵌入到上述刀头底罩盖的边缘内侧而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或者通过螺栓或螺丝固定的方式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刀头底罩盖的与上述主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一边通过合页与上述刀头底罩的相应一边相连,上述刀头底罩的另一边边缘卡合嵌入到上述刀头底罩盖的相应一边的边缘内侧,以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 
通过设置刀头底罩和刀头底罩盖,能够在刀头底罩内进入大量毛屑时打开刀头底罩盖来清理内部,也可以在需要更换或维护刀片时打开刀头底罩盖来进行处理,提高了刀头的维护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二~四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刀片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的刀片罩和刀头底罩盖可以一次形成,制作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四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刀片罩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套在上述合页轴上,且上述刀片罩被U形弹簧压接在上述刀头底罩盖上。这种结构的刀片罩可以合页轴为支点上下活动,在制作时,可以分别制作刀片罩和刀头底罩。通过增加U形弹簧,增加刀片罩的灵活性,当梳理毛发时,如未遇到毛结,则从刀片罩露出的刀片部分较少而不会进行切割,而在遇到毛结时,刀片罩受到按压力而露出的刀片部分较多,进而毛结顺着切口部分滑向刀片被切割,因此,进一步有利于保护人的手或动物皮肤不易直接接触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九、十一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分别在上述第二~四、五、六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刀头底罩的内部下方设有磨刀机构。 
通过设置磨刀机构,不需要拆卸而能够在开结器内对刀片进行打磨,大幅提高了刀片维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十、十二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分别在上述第七、九、十一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磨刀机构包括条形主体、磨料构件和定位机构,上述磨料构件设在上述条形主体上,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上述条形主体可在能够与上述刀片接触的位置和离开上述刀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之间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在打磨刀片时,能够使磨料构件稳定地接触刀片,而在不打磨刀片时,磨料构件远离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刀片罩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这种结构能够拆卸刀片罩来清理刀片或更换刀片,有利于开结器的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十三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壳体的局部边缘嵌合到第二壳体中,从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结合。或者,用螺栓或螺丝结合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这种结构简单,组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一~四、第十三~十四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刀片罩边缘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的开口。 
通过设置该开口,在切割毛结时卷入刀片罩内的毛屑能够从该刀片罩中排出到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一~四、第十三~十四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手柄上设有触控开关,当人的手离开手柄时自动断电。通过设置上述触控开关,能够避免在人不在控制开结器时因刀片旋转而发生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二~四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在打开上述刀头底罩盖时断开电源的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包括:突出到由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构成的容腔内的突起;固定在手柄内侧壁上的固定接触片;活动接触片,一端固定在手柄的内侧壁,另一端上的触点可通过突起的按压和释放而接触和离开上述固定接触片上的触点。通过该开关机构,当打开上述刀头底罩盖时,自动切断马达电源,刀片停止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方案的电动开结器,在上述第一~四、十三~十四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刀片的两侧或单侧设置具有排风功能的叶轮片,在上述刀片转动时该叶轮片一同转动而生成排风,该叶轮片与上述刀片形成为一个整体,或者该叶轮片与上述刀片分开而独立设置。 
此外,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螺栓构件相连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在上述第一壳体上贯穿该第一壳体而设有多个螺栓孔,在上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有不贯穿该上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多个螺栓孔,从上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贯穿上述第一壳体而向上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拧紧螺栓,以结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这种结构能够牢固固定刀片罩。 
此外,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螺栓构件相连的具体结构还可以是:在上述第一壳体上贯穿该第一壳体而设有多个螺栓孔,在上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设有贯穿该上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的多个螺栓孔,用一螺栓从上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贯穿上述第一壳体上的螺栓孔和上述第二壳体上的螺栓孔,在上述第二壳体的外侧拧紧螺栓,以结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结器,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大幅提高梳理毛发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结器,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还能够更换刀片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结器,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切割毛结,还能够在不更换刀片的情况下自动打磨刀片,从而进一步提高重复利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示出现有的开结工具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a)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刀头罩的分解结构图。 
图3(b)和图3(c)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设有叶轮的电动开结器的刀头罩的分解结构图。 
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刀头罩上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打开刀头底罩盖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刀片罩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刀头罩上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导出孔。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打开刀头底罩盖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另一变形例的打开刀头底罩盖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磨刀机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磨刀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导向孔的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上的导向孔的两种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7示出当打开刀头底罩盖时断开电源的开关机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中,对于具有相同功能且基本功能结构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参考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1包括手柄11、刀头12和刀片罩13。手柄11内设有微型马达111,在通电时马达111带动延伸到刀头12的主轴14旋转。刀头12由多个刀片121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设置在主轴14上而成,主轴14旋转时,各刀片121一同旋转。
其中,刀片1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波浪形、锯齿形、叶轮形、镂空形的,还可以是其他任一种有利于切割毛发的形状。 
上述主轴14的用于安装刀片121的部位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多边形,只要是便于安装刀片121且能够固定刀片121的形状就可以。 
刀片罩13覆盖在整个刀片121上,以防止人的手或动物皮肤直接碰触刀片121而受伤。如图3(a)、图3(b)、图3(c)所示,在刀片罩13的一边设有多个在与主轴14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朝向上述主轴14)切开的切口131,形成该多个切口131的部分在刀片罩13上形成梳齿的形状,在梳理毛发时,毛结顺着该切口131的边缘滑向高速旋转的刀片121,从而能够瞬间被刀片121割开。 
如图2、图3(a)所示,上述刀片罩13包括第一壳体13A和第二壳体13B,在第一壳体13A上贯穿该第一壳体13A而设有多个螺栓孔134,在第二壳体13B内侧的与螺栓孔134相应的部位设有不贯穿该第二壳体13B的厚度方向的多个螺栓孔135(形成内嵌式螺母),从第一壳体13A的外侧贯穿第一壳体13A而向第二壳体13B的内侧拧紧螺栓,以结合第一壳体13A和第二壳体13B。在此,形成在第二壳体13B上的螺栓孔也可以是贯通第二壳体13B而形成的,此时,需要在第二壳体13B的外侧另外设置螺母以与贯穿第一壳体13A和第二壳体13B的螺栓相结合来进行固定。螺栓孔不惯穿第二壳体13B的螺栓孔的方式是优选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美观,能够减少螺母部件,并且能够避免毛发夹入螺母与第二壳体13B之间的情形。 
上述刀片罩13的与手柄11相邻的第二壳体13B通过形成在第二壳体13B上的螺栓孔137和设在手柄11上的螺栓孔138固定到手柄1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121中左侧刀片121的刀片罩13的第二壳体13B和右侧刀片121的第一壳体13A,通过向左侧刀片121的刀片罩13的第二壳体13B的靠近主轴14设置的螺栓孔137和右侧刀片121的刀片罩13的在与第一壳体13A的相应的部位设置的螺栓孔136中拧紧螺栓或螺丝来相连。 
上述第一壳体13A和13B也可以不通过螺栓或螺丝来结合,而是通过在第一壳体13A和/或第二壳体13B的局部边缘设置用于卡合嵌入的结构,通过将第一壳体13A和第二壳体13B中的某一壳体的局部嵌入另一壳体中来结合双方。关于这种方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不予以特别的图示。 
如图3(b)所示,在刀片121的两侧可以设置具有排风功能的叶轮片16,在刀片转动时一同转动而生成排风,该排风将卷入刀片罩13内的毛屑排出到刀片罩13外。这种叶轮可以只设置在刀片121的一侧。如图3(c)所示,所述叶轮片16也可以与刀片121形成为一个整体。 
如图4所示,在刀片罩13的边缘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开口132,以便在切割毛结时卷入刀片罩13内的毛屑从中排出。该开口132可以是该开口部分的一侧或双侧壳体(13A、13B)向外张开形成,也可以是由该开口部分的一侧或双侧壳体(13A、13B)的缺口形成。 
作为刀片罩13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塑料的,但优选是金属的,金属材质的刀片罩13具有防止静电的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手柄上可以设置触控开关,当人的手离开手柄时会自动断电,以免人不在控制开结器时因刀片旋转而发生事故。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10包括:手柄11、刀头12和刀片罩130。刀片罩130可使用的制作材料与前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刀片罩13的制作材料相同。
手柄11内设有微型马达111,在通电时马达111带动延伸到刀头12的主轴14。刀头12由多个刀片121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设置在主轴14上而成,主轴14旋转时,各刀片121一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轴14的截面形状和刀片121可采用的形状如前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刀片罩130的一边设有多个在与主轴14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朝向上述主轴14)切开的切口131,形成该多个切口131的部分在刀片罩13上形成梳齿的形状,在梳理毛发时,毛结顺着该切口131的边缘滑向高速旋转的刀片121,从而能够瞬间被刀片121割开。 
下面,着重说明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片罩130不覆盖整个刀片121,而是仅覆盖刀片的上半部分,如图5、图7所示。 
此外,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开结器10上还设置有刀头罩17,该刀头罩17包括:用于覆盖刀头的下半部分的刀头底罩17A;以及与该刀头底罩17A相结合而形成容腔的刀头底罩盖17B。通过设置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在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之间的容腔内充满毛屑时,可以打开刀头底罩盖17B来进行清理。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优点还在于,在需要更换刀片时,可以打开刀头底罩盖17B和/或刀头底罩17A来更换刀片121,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开结器的重复利用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刀头底罩17A的边缘卡合嵌入到刀头底罩盖17B的边缘内侧的方式结合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也可以是分别独立形成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通过螺栓或螺丝固定的方式结合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 
其中,刀头底罩17A和手柄11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方式形成为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螺丝或螺栓固定等方式结合刀头底罩17A和手柄11。 
上述刀片罩130固定在该刀头底罩盖17B上。该刀片罩130可以是通过螺栓等固定机构固定到刀头底罩盖17B上,也可以将刀片罩130和刀头底罩盖17B通过铸造或注塑成型而形成为一个整体。 
如图9所示,在上述刀头底罩17的局部还可以设置用于导出进入刀头底罩17内的毛屑的导出孔171,该导出孔171的形状可以是任一种形状,只要是有利于导出毛屑的形状就可以。该导出孔171的大小应该是不能插入人的手的大小,以防止人的手或动物皮肤因不小心而碰触刀头底罩17内的刀片121。 
此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刀片罩130的边缘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形成的开口132,以便在切割毛结时卷入刀片罩13内的毛屑从中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刀片121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设置具有排风功能的叶轮片16,在刀片转动时一同转动而生成排风,该排风会将卷入刀片罩130内的毛屑排出到刀片罩130外。所述叶轮片16可以是与刀片121形成为一个整体,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上述手柄上设置触控开关,当人的手离开手柄时会自动断电,以免发生在人不在控制开结器时因刀片旋转热发生事故。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下面,着重对本实施方式和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电动开结器100的刀头底罩盖17B的与主轴14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一边通过合页175与刀头底罩17A相连,电动开结器100的刀头底罩盖17B的与主轴14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另一边的边缘卡合嵌入到刀头底罩盖17B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第二实施方式,刀片罩130可以是通过螺栓或螺丝等固定机构固定到刀头底罩盖17B上,也可以将刀片罩130和刀头底罩盖17B通过铸造或注塑成型而形成为一个整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刀头底罩17A设置弹片1764,当刀头底罩盖17B的结合到刀头底罩17A上时,该弹片1764的接触刀头底罩盖17B的一端向刀头底罩盖17B施加向上的力,以使得刀片121从刀片罩130露出的部分最小。在使用开结器100工作时,在刀头底罩盖17B结合到刀头底罩17A上的情况下用大拇指按下压片1763,此时刀头底罩盖17B受到进一步紧密结合到刀头底罩17A上的力,从而刀片121相对于刀片罩130向外露出。 
作为刀片罩130的变形例,如图11所示,刀片罩130能够以活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刀头底罩盖17B上。即,刀片罩130通过U形弹簧176被压接在刀头底罩盖17B上。刀片罩130的长度方向一端的两边套在合页175的轴1751上,U形弹簧176的闭合一端1761被压在刀片罩130和刀头底罩盖17B之间,U形弹簧176的开放一端的两个顶点1762分别压入刀片罩130上的两个凸缘上的压入点1301中,从而刀片罩130始终被U形弹簧176推向刀头底罩盖17B。这种结构的刀片罩130,在没有外力从外部按压刀片罩130时最大限度地覆盖刀片121,此时刀片121露出于外部的大小最小,当有外力按压刀片罩130时,刀片罩130往刀头底罩17内部缩入一部分,并更多地露出刀片121,以便于刀片121切割毛结。 
通过这种结构,当梳理毛发时,如未遇到毛结,则从刀片罩130露出的刀片121部分较少而不会进行切割,而在遇到毛结时,刀片罩130受到按压力而露出的刀片121部分较多,进而毛结顺着切口131部分滑向刀片121被切割,因此,进一步有利于保护人的手或动物皮肤不易直接接触刀片。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100,在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在刀头底罩17A内还可以设置自动磨刀片的磨刀机构18。
如图13、图14所示,该磨刀机构18包括条形主体181、磨料构件182和定位机构,磨料构件182设在条形主体181上的可接触刀片的位置。定位机构包括:设在条形主体181的两侧端部或靠近手柄11一侧端部的螺旋弹簧174;设在刀头底罩17内面的导向孔172;以及设在条形主体181的底面的卡合突起173。上述卡合突起173突出到刀头底罩17的外部。如图13所示,在通过操作使卡合突起173卡合到导向孔172的第一卡合部1731时,此时磨刀机构18的磨料构件182刚好与刀片121的一侧相接触,若此时接通电源以使刀片121旋转,则能够实现刀片121的上述一侧的自动打磨,当使卡合突起173卡合到导向孔172的第二卡合部1741时,此时磨刀机构18的磨料构件182刚好与刀片121的另一侧相接触,若此时接通电源以使刀片121旋转,则能够实现刀片121的上述另一侧的自动打磨。当使卡合突起173从第一卡合部1731和第二卡合部1741释放时,磨料构件182通过设在条形主体181的两侧端部或靠近手柄11一侧端部的螺旋弹簧174自动复位到远离刀片121的位置。 
在此,如图15(a)所示,也可以在导向孔172上设置第三卡合部1721,在通过操作使卡合突起173卡合到导向孔172的第三卡合部1721时,磨料构件182会远离刀片121,在不需要对刀片进行打磨时,使卡合突起173卡合到导向孔172的第三卡合部1721。此时,可以不设置设在条形主体181的两侧端部或靠近手柄11一侧端部的螺旋弹簧174,仅通过手动操作卡合突起173来使磨料构件182处于相应的位置。 
关于定位机构183的结构,也可以是条形主体181的远离手柄11的一端露出于刀头底罩130外,且仅在条形主体181的另一端设有螺旋弹簧174,或者在刀头底罩130的相应部位有个通孔,通过从外部对条形主体181的远离手柄11的上述一端进行按压操作来使上述突起分别卡合到导向孔172上的第三卡合部1721、第一卡合部1731、第三卡合部1741,从而实现磨料构件182分别处于远离刀片121的位置、接触刀片的左侧的位置以及接触刀片的右侧的位置。关于这种结构不特别予以图示。 
也可以如图15(b)所示,也可以在导向槽172上不设置任何卡合部,而在对刀片进行打磨时,将卡合突起173拨到导向槽172的两个端部1751、1761中一个端部后接通电源,此时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121与磨料构件182接触而对刀片的一侧进行打磨,若需要打磨另一侧,则将卡合突起173拨到导向槽172的两个端部1751、1761中另一个端部之后接通电源即可。 
定位机构183也可以不是如上所述的结构,只要是能够使条形主体181上设置的磨料构件182定位到与刀片121接触的位置和远离刀片121的位置的结构,就可以是任一种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磨刀机构18,不仅不需要拆卸刀片来进行打磨,而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实现自动打磨刀片121,从而不但能够重复利用刀片和开结器,还能够省去人工磨刀的功夫和麻烦,能够高效且自动实现刀片的打磨。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开结器100,在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6、图17所示,在手柄11内还可以设置当打开刀头底罩盖17B时断开电源的开关机构112。
该开关机构112包括:突出到由刀头底罩17A和刀头底罩盖17B构成的容腔内的突起1121;固定在手柄内侧壁上的固定接触片1122;活动接触片1123,一端固定在手柄的内侧壁,另一端上的触点可通过突起1121的按压和释放而接触和离开上述固定接触片1122上的触点。当将刀头底罩盖17B闭合到上述刀头底罩17A上时,上述突起1121被推向上述手柄11的方向,随之活动接触片1123上的触点接触固定接触片1122上的触点。当打开刀头底罩盖17B时,对突起1121的按压得到解除,随之活动接触片1123上的触点离开固定接触片1122上的触点,从而能够确保对刀片的供电被切断,以防止在打开刀头底罩盖17B时刀片仍旋转而发生危险。 
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只要不互相冲突就能够相互组合而构成新的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即,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就能够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很多变更和修改,所有适当的变更和修改的均等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手柄,该手柄内设有微型马达,该微型马达在通电时带动主轴,该主轴沿着手柄的长度方向延伸到刀头;
刀头,多个刀片以一定间隔并行排列设置在上述主轴上;以及
刀片罩,罩在各个刀片上,在该刀片罩的一边设有多个在与上述主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切口,上述刀片从上述多个切口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刀头底罩,覆盖刀头下半部分;以及
刀头底罩盖,该刀头底罩盖与上述刀头底罩相结合而形成容腔;
上述刀片罩设在上述刀头底罩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头底罩的边缘卡合嵌入到上述刀头底罩盖的边缘内侧而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或者通过螺栓或螺丝固定的方式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头底罩盖的与上述主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一边通过合页与上述刀头底罩的相应一边相连,上述刀头底罩的另一边边缘卡合嵌入到上述刀头底罩盖的相应一边的边缘内侧,以结合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片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形成为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片罩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套在上述合页轴上,且上述刀片罩被U形弹簧压接在上述刀头底罩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头底罩的内部下方设有磨刀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磨刀机构包括条形主体、磨料构件和定位机构,上述磨料构件设在上述条形主体上,通过上述定位机构,上述条形主体可在能够与上述刀片接触的位置和离开上述刀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头底罩的内部下方设有磨刀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磨刀机构包括条形主体、磨料构件和移动机构,上述磨料构件设在上述条形主体上,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上述条形主体可在能够与上述刀片接触的位置和离开上述刀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头底罩的内部下方设有磨刀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磨刀机构包括条形主体、磨料构件和移动机构,上述磨料构件设在上述条形主体上,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上述条形主体可在能够与上述刀片接触的位置和离开上述刀片一定距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刀片罩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壳体的局部边缘嵌合到第二壳体中,从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结合;或者
用螺栓或螺丝结合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片罩边缘设有多个沿着圆周方向的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手柄上设有触控开关,当人的手离开手柄时自动断电。
1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打开上述刀头底罩盖时断开电源的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包括:突出到由上述刀头底罩和上述刀头底罩盖构成的容腔内的突起;固定在手柄内侧壁上的固定接触片;活动接触片,一端固定在手柄的内侧壁,另一端上的触点可通过突起的按压和释放而接触和离开上述固定接触片上的触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4、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片的两侧或单侧设置具有排风功能的叶轮片,在上述刀片转动时该叶轮片一同转动而生成排风,该叶轮片与上述刀片形成为一个整体,或者该叶轮片与上述刀片分开而独立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结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刀头底罩上的局部设有用于导出毛屑的导出孔。
CN201420034354.3U 2014-01-21 2014-01-21 电动开结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5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4354.3U CN203665557U (zh) 2014-01-21 2014-01-21 电动开结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34354.3U CN203665557U (zh) 2014-01-21 2014-01-21 电动开结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5557U true CN203665557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3435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65557U (zh) 2014-01-21 2014-01-21 电动开结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5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7474A (zh) * 2014-01-21 2014-09-24 杨广恩 电动开结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7474A (zh) * 2014-01-21 2014-09-24 杨广恩 电动开结器
WO2015109970A1 (zh) * 2014-01-21 2015-07-30 杨广恩 电动开结器
CN104057474B (zh) * 2014-01-21 2016-01-20 杨广恩 电动开结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13728Y (zh) 一种毛发修理装置
ATE486698T1 (de) Rasierer mit bereich zum sammeln abgeschnittener haare
CA2444497C (en) Hair trimming device with removably mountable components for removal of split ends and styling of hair
ATE278516T1 (de) Trockenrasierer mit trimmer
KR20100006482U (ko) 전기면도기의 절삭날어셈블리
CN104057474B (zh) 电动开结器
CN203665557U (zh) 电动开结器
CN106573385A (zh) 用于鼻和耳的毛发的剪具
US20160375594A1 (en) Hair trim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4466568U (zh) 结头去除器
CN106108801A (zh) 中扫装置的切毛驱动装置
CN2647519Y (zh) 四头双向电动剃须器
CN102672266A (zh) 一种多功能刀具
CN103495994A (zh) 电动剃须刀
WO1996004110A1 (en) Dry shaving device
CN202985604U (zh) 安全个人护理毛剪
CN105196321A (zh) 刀片可降温的剃毛器
CN202622848U (zh) 一种新型面部毛剪
CN205129925U (zh) 可调节动刀的理发剪
DE102009037121A1 (de) Trockenrasierer, der mit einer permanenenten Reinigungsfunktion ausgerüstet ist
CN202088215U (zh) 一种理发器
CN202763869U (zh) 高效电动剃须刀
CN203680339U (zh) 一种电动理发器
JPH06277113A (ja) 電動式爪整形器
CN207942423U (zh) 一种新型剃须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