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8975U - 触控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8975U
CN203658975U CN201420005080.5U CN201420005080U CN203658975U CN 203658975 U CN203658975 U CN 203658975U CN 201420005080 U CN201420005080 U CN 201420005080U CN 203658975 U CN203658975 U CN 203658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angular mesh
mesh unit
substrate
electrode
spati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050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荣华
方崇仰
吴法震
陈冰彦
王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8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89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包括一触控电极,且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设置,且各三角形网格单元与至少一相邻的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不同的形状。各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三个侧边彼此相连,且各三角形网格单元的至少两所述侧边的长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是利用形状不同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形成触控电极,通过此形状不同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排列设置,可改善触控板与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效应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视效的目的。

Description

触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触控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全球定位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型计算机(laptop PC)等均有与触控功能结合的产品推出。在上述各电子产品中,主要是将原有的显示功能与触控感应功能进行整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目前触控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在传统的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板中,进行触控检测的感测电极为了避免影响所搭配的显示效果一般是以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所形成,由于透明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仍比金属导电材料高,故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感应电极会发生整体阻值过高而影响到反应速度等问题。因此,目前相关领域也有开发出以金属线路配置而成的金属网格(metal mesh)来取代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电极的设计来提高反应速度。然而,一般的金属网格图案是由规则的图形例如正六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重复拼接而成,因此当此类金属网格图案与显示板进行搭配时,若各金属网格的边长与显示板中的像素大小相近时,容易发生叠纹(Moiré)效应而影响整体的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板,利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网格单元形成触控电极,用以改善触控板与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Moiré)效应的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包括一触控电极,且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设置,且各三角形网格单元与至少一相邻的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不同的形状。各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三个侧边彼此相连,且各三角形网格单元的至少两侧边的长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是利用形状不同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形成触控电极,通过此形状不同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排列设置,可改善触控板与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效应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视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到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板的网格在一空间坐标中的分布状况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的网格在空间坐标中的分布状况经过傅立叶转换后所得的空间频谱;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板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以网格形成的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以非三角形的多边形网格形成的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300、400、500、600    触控板
111                                第一基底
112                                     第二基底
120                                     触控电极
120C                                    连接部
120M                                    网格
120P                                    三角形网格单元
120R                                    触控信号接收电极
120S                                    子电极
120T                                    触控信号驱动电极
120W、920W                              走线
120X                                    第一轴向电极
120Y                                    第二轴向电极
130                                     装饰层
140                                     绝缘块
150                                     粘合层
160                                     绝缘层
180                                     连接垫
460                                     图案化黑化层
461                                     第一黑化层
462                                     第二黑化层
920M                                    多边形网格
C1                                      第一圆形
C2                                      第二圆形
CZ                                      环状区域
E                                       侧边
E1                                      第一侧边
E2、E3                                  侧边
P1                                  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
P2                                  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
P3                                  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
PX                                  网格图案
S110、S120、S130、S140          步骤
X                                   第一方向
X1                                  第一子电极
X2                                  第一连接部
Y                                   第二方向
Y1                                  第二子电极
Y2                                  第二连接部
Z                                   垂直投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到图3。图1到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流程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进行步骤S110,提供一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具有三个第一侧边E1彼此相连,且至少两第一侧边E1的长度相异。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为一非等边三角形,且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三个第一侧边E1优选是彼此长度不相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仅两个第一侧边E1长度相异的等腰三角形当作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换句话说,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不包括正三角形。此外,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中至少两第一侧边E1的长度相差范围优选是大于其中比较短的第一侧边E1的长度的5%,但并不以此为限。
接着,如图1与图2所示,进行步骤S120,以第一侧边E1为基础自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向外绘制多个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其中各第一侧边E1为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一侧边E2,且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是与至少一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具有不同的形状。换句话说,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与其相接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共用一侧边,而此侧边同时为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第一侧边E1与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侧边E2。此外,本实施例的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优选是彼此形状不同,且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也与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形状相异。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也分别为一非等边三角形,也就是说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中至少两侧边E2的长度相异,且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中的三个侧边E2长度优选是彼此相异,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开口面积不同于至少一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开口面积,且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与至少一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开口面积相差百分比范围优选是大于其中比较小的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或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开口面积的5%。换句话说,在此网格图案中,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与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优选是彼此形状相异。
然后,如图1与图2所示,进行步骤S130,以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至少部分的侧边E2为基础绘制多个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至少部分的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侧边E2为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的侧边E3,且至少一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与至少一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具有不同的形状。换句话说,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与其相接的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共用一侧边,而此侧边同时为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侧边E2与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的侧边E3。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也分别为一非等边三角形,也就是说各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中至少两侧边E3的长度相异,且各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中的三个侧边E3长度优选是彼此相异,但并不以此为限。通过重复进行类似上述步骤S120以及步骤S130的方式,可形成一如图2中所示的网格图案PX。换句话说,网格图案PX是由上述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所构成。利用网格图案PX,例如将网格图案PX制成光罩(未图示),用以对一导电材料层例如金属层(未图示)进行图案化工艺,即可如图3所示在一第一基底111上形成一触控板100的网格120M。因此,在步骤S140中,本实施例是将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以及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转换成网格120M。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的网格120M优选为金属网格或由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上述的金属层可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铝、铜、银、铬、钛、钼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导电材料可包括导电粒子、碳纳米管或纳米银丝,但并不以此为限。网格120M由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此外,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优选为金属网格单元,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可包括铝、铜、银、铬、钛、钼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例如由ITO/Ag/ITO或Mo/Al/Mo三层所堆栈成的复合层)、上述材料的合金、导电粒子、碳纳米管、纳米银丝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与网格图案PX中的一个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图形相符。换句话说,网格120M的图形可视需要与网格图案PX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图形相符。因此,网格120M可为仅利用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以及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所形成,换句话说即是可在步骤S120后直接将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以及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转换成网格120M。或者,网格120M也可为利用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以及其他延伸形成的多边形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第一侧边E1以及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侧边E2的长度具有一长度平均值
Figure BDA0000452761910000061
以及一长度标准差ΔL。长度平均值
Figure BDA0000452761910000062
的定义如下:
L ‾ = 1 N Σ i = 1 N L i - - - ( 1 )
长度标准差ΔL定义如下:
ΔL = 1 N - 1 Σ i = 1 N ( L i - L ‾ ) 2 - - - ( 2 )
方程式(1)与(2)中,Li代表网格中某一个非等边三角型其中一个边的边长(例如在图2中,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三个边长分别为L1、L2、L3),N代表所选取的网格120M中所有非等边三角型边的总数。
长度平均值L优选是大于15微米(micrometer,μm)且小于0.5毫米(millimeter,mm),且长度标准差ΔL与长度平均值L的比值(ΔL/L)优选是大于0.05且小于0.5,借此方式一方面可控制各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彼此相异用以达到不规则化的效果,且另外一方面可控制各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避免各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的差异过大而影响网格图案PX的整体均匀性。此外,第一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1的第一侧边E1、第二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2的侧边E2以及第三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P3的侧边E3的长度也可具有上述的长度平均值L以及长度标准差ΔL,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3到图5。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网格120M或网格图案PX在一空间坐标(笛卡尔坐标)中的分布状况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的网格120M或网格图案PX在空间坐标中的分布状况经过傅立叶转换后所得的空间频谱。如图3到图5所示,由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的网格120M在一空间坐标中的图案经过傅立叶转换后其空间频率大体上有68.2%分布在一空间频谱图中的一环状区域CZ内。上述的图4中在空间坐标中的图案优选为一正方形图案,由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用以进行傅立叶转换。由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的网格120M在空间频谱图中具有一空间频率平均值k以及一空间频率标准差Δk,k与Δk的定义分别类似在上述的方程式(1)与(2),空间频率平均值k大于4πcycle/mm且小于2π/15cycle/μm,且空间频率标准差Δk与空间频率平均值k的比值(Δk/k)大于0.05且小于0.5。此外,环状区域CZ优选是由互为同心圆的一第一圆形C1以及一第二圆形C2所构成,第一圆形C1的半径优选等于上述的空间频率平均值k与空间频率标准差Δk的差,且第二圆形C2的半径优选等于空间频率平均值k与空间频率标准差Δk的和。
在网格120M中,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与至少一相邻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具有不同的形状。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具有三个侧边E彼此相连,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分别为一非等边三角形,也就是说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至少两侧边E的长度不同,且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中的三个侧边E3的长度优选是彼此不同,但并不以此为限。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是互相拼接设置,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一侧边E为相邻的一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一侧边E。换句话说,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是与其相接的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共用一侧边E。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至少两侧边E的长度相差范围大于其中比较短的侧边长度的5%。换句话说,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侧边E的长度优选是以随机的方式分布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开口面积不同于至少一相邻的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开口面积,且至少两相邻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开口面积相差范围优选是大于其中比较小的开口面积的5%。在本实用新型中,可视需要选择性的选取所需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数量设置在触控板中。因此,在单一触控板中,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可都彼此形状相异,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需要以部分区域的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构成一网格图案单元(未图示),并以此网格图案单元重复拼接排列来形成网格120M。此外,由于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是与网格图案PX中的一个三角形网格图案单元图形相符,因此,网格120M中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侧边E也具有上述的长度平均值
Figure BDA0000452761910000081
以及长度标准差ΔL,且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在一空间坐标中的图案经过傅立叶转换后其空间频率也大体上有68.2%分布在一空间频谱图中的环状区域CZ内。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在空间频谱图中也具有上述的空间频率平均值k以及空间频率标准差Δk。关于长度平均值L、长度标准差ΔL、空间频率平均值k以及空间频率标准差Δk的范围已在上述内容说明,故在此并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与图6。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3可视为图6的触控板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如图3与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100,包括一触控电极120。触控电极120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互相拼接设置(图3中是以断线围绕部分标示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关于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特征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故在此并不再赘述。值得说明的是,触控板100可还包括一第一基底111,且触控电极12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第一基底111可包括玻璃基底、硬质覆盖板(cover lens)、塑胶基底、柔性覆盖板、柔性塑胶基底、薄玻璃基底或一显示器的基底,其中,上述覆盖板至少在一侧设置有一装饰层130,而上述显示器的基底可为彩色滤光基底、有源阵列基底或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硬质覆盖板可包括玻璃覆盖板、塑胶覆盖板或其他具有高机械强度材质所形成具有保护(例如防刮)、覆盖或是美化其对应装置的覆盖板,硬质覆盖板的厚度可介于0.2毫米到2毫米之间。硬质覆盖板可为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或前述的组合,例如为2.5D玻璃,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也可以选择在硬质覆盖板面向使用者进行操作的一侧设置一防污镀膜(Anti-Smudge Coating)。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120可包括多个子电极120S以及多个连接部120C,各连接部120C与对应的子电极120S电连接。各子电极120S彼此电分离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用以进行一自电容式(self-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各子电极120S以及各连接部120C其中至少一种是由至少部分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换句话说,各子电极120S以及各连接部120C可视需要均由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仅需在定义各子电极120S以及各连接部120C相关位置时将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作适当的断线,用以简化相关制造工艺,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由各子电极120S或连接部120C中撷取一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正方形区块,用以进行上述的傅立叶转换而获得上述的空间频率特征。
因此,触控板100中以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构成的子电极120S或/与连接部120C在与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像素(未图示)搭配时,由于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为形状相异的非等边三角形拼接设置,故可避免发生叠纹(Moiré)效应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视效的目的。
下文将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实施例2
请参考图3与图7。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3可视为图7的触控板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如图3与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200。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120包括多个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多个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多个连接部120C。各连接部120C与对应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或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电连接。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与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是彼此电分离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用以进行一互电容式(mutual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各连接部120C其中至少一种是由至少部分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如图3中以断线围绕部分所标示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用以改善叠纹效应的影响。换句话说,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各连接部120C可视需要均由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仅需在定义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各连接部120C相关位置时将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作适当的断线,用以简化相关制造工艺,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由各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各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以及各连接部120C其中的至少一种中撷取一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正方形区块,用以进行上述的傅立叶转换而获得上述的空间频率特征。
实施例3
请参考图3与图8。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图3可视为图8的触控板的部分区域放大示意图。如图3与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300。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120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120X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120Y彼此交错且互相绝缘设置,用以进行自电容式或互电容式触控检测。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大体上垂直第二方向Y,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彼此电分离,且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交错处可设置绝缘块140或绝缘层(未图示),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或/与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是由至少部分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明确地说,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X1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X2。第一连接部X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X1之间,用以连接第一子电极X1。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Y1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Y2。第二连接部Y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Y1之间,用以连接第二子电极Y1。各第一子电极X1、各第一连接部X2、各第二子电极Y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Y2其中的至少一种是由至少部分的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换句话说,各第一子电极X1、各第一连接部X2、各第二子电极Y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Y2可视需要均由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所构成,仅需在定义各第一子电极X1、各第一连接部X2、各第二子电极Y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Y2相关位置时将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作适当的断线,用以简化相关制造工艺,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由各第一子电极X1、各第一连接部X2、各第二子电极Y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Y2其中的至少一种中撷取一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120P的正方形区块,用以进行上述的傅立叶转换而获得上述的空间频率特征。
实施例4
请参考图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400。与上述实施例3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400还包括一第二基底112与第一基底111相对设置。第一轴向电极120X是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且第二轴向电极120Y是设置在第二基底112上。第一基底111与第二基底112其中至少一种可包括玻璃基底、硬质覆盖板、塑胶基底、柔性覆盖板、柔性塑胶基底、薄玻璃基底或一显示器的基底,其中,上述显示器的基底可为一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基底或一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与第二基底112互相面对的表面上,并通过一粘合层150结合第一基底111与第二基底112。粘合层150可包括固态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PSA)或其他适合的黏合材料。此外,触控板400可还包括一图案化黑化层460设置在触控电极120上,用以消除外界反射光。明确地说,本实施例的图案化黑化层460可包括一第一黑化层461与一第二黑化层462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上。当第二基底112设置有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表面定义为一内表面,而第二基底112的一相对的外表面为一触控面或观看面时,第一轴向电极120X优选是设置在第一黑化层461与第一基底111之间,而第二黑化层462优选是设置在第二轴向电极120Y与第二基底112之间,用以达到所需的消除反射光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5
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500。与上述实施例4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轴向电极120Y是设置在第二基底112背对第一基底111的一表面上。因此,触控板500可视需要在第二基底112上再另外设置一外盖基底(未图示),用以保护第二轴向电极120Y,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当第一基底111设置有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表面定义为一内表面,而第一基底111的一相对的外表面为一触控面或观看面时,第一黑化层461优选是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一基底111之间,而第二黑化层462优选是设置在第二轴向电极120Y与第二基底112之间,用以达到所需的消除反射光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6
请参考图11。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板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板600。与上述实施例5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板600包括一绝缘层160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之间,用以电绝缘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绝缘层16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并覆盖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而第二轴向电极120Y设置在绝缘层160背对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一表面上。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分别设置在绝缘层160的不同表面上。此外,触控板600可视需要另外设置一外盖基底(未图示),用以保护第二轴向电极120Y,但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7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形网格单元的优点,请参考图12与图13。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以网格形成的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为以非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多边形网格形成的走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网格120M可通过适当的断线形成与连接垫180相连的走线120W。相对地,如图13所示,若以一多边形网格920M进行适当的断线用以形成与连接垫180相连的走线920W,则走线920W会因为所需的弯折幅度比较大而造成对电阻抗的负面影响。因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由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构成的网格120M所形成的走线120W整体来说可比较趋近于一直线,故可达到降低走线阻抗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利用不规则的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形成触控电极,通过此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排列设置,可改善触控板与显示板中的显示像素搭配时发生叠纹效应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改善整体视效的目的。此外,本文也提供触控板的网格的形成方法,通过此方法来形成具有不规则的三角形网格单元的触控板。此外,本文以非等边三角形网格单元构成的网格也可用于形成整体电阻抗比较低的走线,借此提高触控板的相关表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电极,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三角形网格单元,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互相拼接设置,且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与至少一相邻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不同的形状,其中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具有三个侧边彼此相连,且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至少两所述侧边的长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所述侧边彼此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与至少一相邻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共用一个所述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所述侧边的长度具有一长度平均值L,所述长度平均值L大于15微米且小于0.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所述侧边的长度具有一长度标准差ΔL,所述长度标准差ΔL与所述长度平均值
Figure FDA0000452761900000011
的比值
Figure FDA0000452761900000012
大于0.05且小于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在一空间坐标中的图案经过傅立叶转换后其空间频率68.2%分布在一空间频谱图中的一环状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在所述空间频谱图中具有一空间频率平均值k,所述空间频率平均值k大于4πcycle/mm且小于2π/15cycle/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在所述空间频谱图中具有一空间频率标准差Δk,所述空间频率标准差Δk与所述空间频率平均值k的比值(Δk/k)大于0.05且小于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区域是由互为同心圆的一第一圆形以及一第二圆形所构成,所述第一圆形的半径是等于所述空间频率平均值k与所述空间频率标准差Δk的差,且所述第二圆形的半径等于所述空间频率平均值k与所述空间频率标准差Δk的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开口面积不同于至少一相邻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开口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相邻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开口面积相差范围大于其中比较小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的开口面积的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彼此形状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基底,其中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彼此交错且互相绝缘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各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其中至少一种是由至少部分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所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子电极,各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用以连接所述第二子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子电极、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各所述第二子电极以及各所述第二连接部其中的至少一种是由至少部分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所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基底与一第二基底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且所述第二轴向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包括玻璃基底、覆盖板、塑胶基底、柔性塑胶基底、薄玻璃基底或一显示器的基底。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至少在一侧设置有一装饰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的基底包括彩色滤光基底、有源阵列基底或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三角形网格单元包括铝、铜、银、铬、钛、钼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上述材料的合金、导电粒子、碳纳米管或纳米银丝。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图案化黑化层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上。
CN201420005080.5U 2013-11-19 2014-01-03 触控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9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2111A TW201520862A (zh) 2013-11-19 2013-11-19 觸控面板
TW102142111 2013-1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8975U true CN203658975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1967.1A Pending CN104656966A (zh) 2013-11-19 2014-01-03 触控板
CN20142000508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8975U (zh) 2013-11-19 2014-01-03 触控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1967.1A Pending CN104656966A (zh) 2013-11-19 2014-01-03 触控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4656966A (zh)
TW (1) TW2015208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966A (zh) * 2013-11-19 2015-05-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334988A (zh) * 2014-07-01 2016-02-17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4259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模组
CN107407991A (zh) * 2015-03-31 2017-11-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膜、具备其的显示装置及导电性膜的评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7320B2 (en) * 2016-11-21 2020-08-18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actile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2181206B (zh) * 2017-03-20 2023-09-22 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109508106B (zh) * 2017-09-15 2020-08-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摸屏
CN108170307A (zh) * 2017-11-30 2018-06-1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322729A (zh) * 2018-02-27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7321552A (zh) * 2022-04-29 2023-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0649B (zh) * 2009-07-16 2016-09-2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電導體以及其製備方法
WO2012132846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TW201520862A (zh) * 2013-11-19 2015-06-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966A (zh) * 2013-11-19 2015-05-2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334988A (zh) * 2014-07-01 2016-02-17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334988B (zh) * 2014-07-01 2019-03-12 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4259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模组
CN107407991A (zh) * 2015-03-31 2017-11-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膜、具备其的显示装置及导电性膜的评价方法
US10649605B2 (en) 2015-03-31 2020-05-12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ductiv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7407991B (zh) * 2015-03-31 2020-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膜、具备其的显示装置及导电性膜的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966A (zh) 2015-05-27
TW201520862A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8975U (zh) 触控板
CN203414931U (zh) 触控板
CN203502946U (zh) 触控板
CN107515697B (zh) 金属网格、触控显示装置以及改善触控显示装置摩尔纹的方法
TWI419028B (zh) 觸控面板與其應用之觸控式顯示裝置
CN203260017U (zh) 触控面板
CN104182104A (zh) 触控板
CN202711219U (zh)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CN102087566A (zh)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
CN203733082U (zh) 于下基板设置金属感应层的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CN104380230B (zh) 触控面板传感器
CN203658973U (zh) 触摸板与触摸屏
CN103744571A (zh) 超薄触控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47366B (zh) 电容式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5029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CN106933398A (zh)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203759668U (zh) 触控装置
CN104714680A (zh) 触控板
US9538654B2 (en) Conductiv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809797A (zh) 触控电极装置
CN104820308B (zh)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3588241U (zh) 触控面板
CN102929420B (zh) 触控面板结构的制造方法
US20150091819A1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2645997A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