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5959U -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 Google Patents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5959U
CN203655959U CN201320772272.4U CN201320772272U CN203655959U CN 203655959 U CN203655959 U CN 203655959U CN 201320772272 U CN201320772272 U CN 201320772272U CN 203655959 U CN203655959 U CN 203655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bar
push rod
cavity
boost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22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剑飞
唐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D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ND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ND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ND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22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5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5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59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属于汽车离合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感应灵敏性不好及使用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助力器壳座,所述助力器壳座具有活塞腔,活塞腔中具有活塞,助力器壳座上有进油口,还包括与助力器壳座密封连接的助力器壳板,与助力器壳板活动连接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液压板,所述活动杆具有圆柱形的活动杆空腔,在活动杆空腔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内杆,活动杆空腔中还设有第二内杆等。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灵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离合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合器的部件,尤其是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离合器机构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离合器一般都设置有离合器助力器对其进行助力作用。
现有的离合器助力器通常都用活动杆来推动推杆进行分离操作,而活动杆与推杆之间往往采用硬连接,这样就造成在接触时会造成碰撞,在拉动时会造成活动杆和推杆之间的间隙变大,时间一长,两者之间的自由行程扩大,从而影响离合器助力器的灵敏性,严重时导致离合器助力器失效。
也有将活动杆和推杆用弹簧进行固定连接,但弹簧的弹力传递不及时,因此灵敏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感应灵敏性不好及使用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包括助力器壳座,所述助力器壳座具有活塞腔,活塞腔中具有活塞,助力器壳座上有进油口,还包括与助力器壳座密封连接的助力器壳板,与助力器壳板活动连接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液压板,所述活动杆具有圆柱形的活动杆空腔,在活动杆空腔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内杆,活动杆空腔中还设有第二内杆,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用蝶形弹簧连接且第二内杆套在第一内杆外,所述第二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杆,所述液压板、活动杆和助力器壳座之间形成液压油腔,所述进油口连通液压油腔,液压板与助力器壳座内壁通过大弹簧固接,活塞与活动杆固接。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二内杆内部为空心结构,第二内杆的内壁与第一内杆的外壁之间具有筒状的内杆空腔,第二内杆内部还设置有一个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芯和小弹簧,所述阀芯包括柱状的阀芯本体,阀芯本体的外壁设有阀芯凸缘,所述阀芯凸缘与第二内杆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推杆的端部具有推杆空腔,阀芯本体一端插入到推杆空腔中,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内杆中,阀芯凸缘能挡住内杆空腔的出口,小弹簧两端固定阀芯凸缘和推杆。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所述推杆空腔外部具有圆柱形的推杆凸条,小弹簧套在推杆凸条上并与推杆固连,所述推杆外部套设有一个能伸缩的推杆保护套且该推杆保护套两端分别固连推杆和助力器壳板。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所述第一内杆包括呈管状的内杆本体和与内杆本体固连的内杆底座,蝶形弹簧两端分别固连内杆底座和第二内杆的端部。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所述液压板具有圆台锥形的液压板空腔,所述第二内杆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连通液压板空腔和内杆空腔,所述推杆与第二内杆内壁具有推杆腔,推杆上还设有气体出口且气体出口与推杆腔连通。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所述活动杆与助力器壳板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阀芯本体外还套设有一层橡胶材料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密封层,所述第二内杆内部具有向阀芯本体方向突出的呈环状的内杆凸缘,且该内杆凸缘能与阀芯凸缘接触。
在上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中,活塞中部与活塞腔内壁具有空隙形成环形的活塞空腔,所述助力器壳座上还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活塞腔,所述出气口连通活塞空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蝶形弹簧的弹力作为随动感应力,起到了感应灵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巧妙、合理,使用寿命才;通过阀门机构的设计,将空气及时排出,并产生单向止回的效果,不但起到了泄压作用,又能将整个机构内部与大气隔离,延长了机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外接压缩空气助力机构,实现油压和气压的双重助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助力器壳座、活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门机构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助力器壳板1、活动杆2、液压板3、第一内杆4、第二内杆5、蝶形弹簧6、推杆7、阀门机构8、直线轴承9、活动杆空腔21、液压板空腔31、内杆空腔41、内杆本体42、内杆底座43、开口51、内杆凸缘52、推杆空腔71、推杆凸条72、推杆保护套73、气体出口74、推杆腔75、阀芯81、小弹簧82、阀芯本体83、阀芯凸缘84、密封层85、助力器壳座101、活塞腔102、活塞103、进油口104、液压油腔105、大弹簧106、活塞空腔107、进气口108、出气口10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包括助力器壳座101,所述助力器壳座101具有活塞腔102,活塞腔102中具有活塞103,助力器壳座101上有进油口104,还包括与助力器壳座101密封连接的助力器壳板1,与助力器壳板1活动连接的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液压板3,所述活动杆2具有圆柱形的活动杆空腔21,在活动杆空腔2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内杆4,活动杆空腔21中还设有第二内杆5,所述第一内杆4和第二内杆5用蝶形弹簧6连接且第二内杆5套在第一内杆4外,所述第二内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杆7,所述液压板3、活动杆和助力器壳座101之间形成液压油腔105,所述进油口104连通液压油腔105,液压板3与助力器壳座101内壁通过大弹簧106固接,活塞103与活动杆2固接。
当液压油从进油口104进入到液压油腔105时,液压油对液压板3产生推力,液压板3移动,由于活动杆2与液压板3连接,因此该活动杆2也随之移动。
当活动杆2移动时,带动第一内杆4移动,此时与第一内杆4和第二内杆5固连的蝶形弹簧6起到被压缩,将弹力传给第二内杆5,第二内杆5也随之移动,从而带动推杆7移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蝶形弹簧6的回弹力,来作为随动感应,感应迅速且使用寿命长。
第一内杆4和第二内杆5内部为空心结构,第二内杆5的内壁与第一内杆4的外壁之间具有筒状的内杆空腔41,第二内杆5内部还设置有一个阀门机构8,所述阀门机构8包括阀芯81和小弹簧82,所述阀芯81包括柱状的阀芯本体83,阀芯本体83的外壁设有阀芯凸缘84,所述阀芯凸缘84与第二内杆5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推杆7的端部具有推杆空腔71,阀芯本体83一端插入到推杆空腔71中,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内杆4中,阀芯凸缘84能挡住内杆空腔41的出口,小弹簧82两端固定阀芯凸缘84和推杆7。
推杆空腔71外部具有圆柱形的推杆凸条72,小弹簧82套在推杆凸条72上并与推杆7固连,所述推杆7外部套设有一个能伸缩的推杆保护套73且该推杆保护套73两端分别固连推杆7和助力器壳板1。
第一内杆4包括呈管状的内杆本体42和与内杆本体42固连的内杆底座43,蝶形弹簧6两端分别固连内杆底座43和第二内杆5的端部。
液压板3具有圆台锥形的液压板空腔31,所述第二内杆5具有开口51,所述开口51分别连通液压板空腔31和内杆空腔41,所述推杆7与第二内杆5内壁具有推杆腔75,推杆7上还设有气体出口74且气体出口74与推杆腔75连通。
阀门机构8起到将助力器壳板1和液压板3之间的空气排出的效果,具有单向止回的作用,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到本实用新型内部。
活动杆2与助力器壳板1通过直线轴承9连接,所述阀芯本体83外还套设有一层橡胶材料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密封层85,所述第二内杆5内部具有向阀芯本体83方向突出的呈环状的内杆凸缘52,且该内杆凸缘52能与阀芯凸缘84接触。
活塞103中部与活塞腔102内壁具有空隙形成环形的活塞空腔107,所述助力器壳座101上还设有进气口108和出气口109,所述进气口108连通活塞腔102,所述出气口109连通活塞空腔10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液压油从进油口104进入到液压油腔105时,液压油对液压板3产生推力,液压板3移动,由于活动杆2与液压板3连接,因此该活动杆2也随之移动,活动杆2移动,活动杆2带动第一内杆4移动,第一内杆4与第二内杆5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簧6,由于第一内杆4的压迫,从而使蝶形弹簧6产生形变,继而将弹力传给第二内杆5,第二内杆5带动推杆7移动。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内杆4与第二内杆5实际是通过软接触的方式来传递作用力,从而避免活动杆2与推杆7直接接触产生碰撞损坏,又由于蝶形弹簧6具有非常好的形变能力,因此使随动感应力敏感,传递灵敏。
当液压板3向助力器壳板1移动时,两者之间的密闭空间产生压缩空气,如果压缩空气不能排除,则会造成对液压板3的反向作用力,从而影响液压板3的正常移动。
阀门机构8起到将助力器壳板1和液压板3之间的空气排出的效果,并具有单向止回的作用。
如图3所示,压缩空气通过依次进入到液压板空腔31、开口51、内杆空腔41后用压力使阀芯本体83往推杆空腔71移动,从而使内杆凸缘52与阀芯凸缘84分离,压缩空气进入到推杆腔75并最终由气体出口74排出。
当液压油失压时,液压板3在大弹簧106的拉力作用下反向运动,整个过程即反向进行,内杆凸缘52与阀芯凸缘84在小弹簧82的回弹力作用下贴合密封,外接空气不能进入。
进气口108可外接压缩空气助力装置即可实现对活塞103的气体助力,出气口109实现出气功能,同时保证活塞空腔107的气压平衡。这样,本助力器即可实现油压和气压的双重助压推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助力器壳板1、活动杆2、液压板3、第一内杆4、第二内杆5、蝶形弹簧6、推杆7、阀门机构8、直线轴承9、活动杆空腔21、液压板空腔31、内杆空腔41、内杆本体42、内杆底座43、开口51、推杆空腔71、推杆凸条72、推杆保护套73、气体出口74、推杆腔75、阀芯81、小弹簧82、阀芯本体83、阀芯凸缘84、密封层8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包括助力器壳座(101),所述助力器壳座(101)具有活塞腔(102),活塞腔(102)中具有活塞(103),助力器壳座(101)上有进油口(1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助力器壳座(101)密封连接的助力器壳板(1),与助力器壳板(1)活动连接的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上固定有液压板(3),所述活动杆(2)具有圆柱形的活动杆空腔(21),在活动杆空腔(2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内杆(4),活动杆空腔(21)中还设有第二内杆(5),所述第一内杆(4)和第二内杆(5)用蝶形弹簧(6)连接且第二内杆(5)套在第一内杆(4)外,所述第二内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推杆(7),所述液压板(3)、活动杆(2)和助力器壳座(101)之间形成液压油腔(105),所述进油口(104)连通液压油腔(105),液压板(3)与助力器壳座(101)内壁通过大弹簧(106)固接,活塞(103)与活动杆(2)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杆(4)和第二内杆(5)内部为空心结构,第二内杆(5)的内壁与第一内杆(4)的外壁之间具有筒状的内杆空腔(41),第二内杆(5)内部还设置有一个阀门机构(8),所述阀门机构(8)包括阀芯(81)和小弹簧(82),所述阀芯(81)包括柱状的阀芯本体(83),阀芯本体(83)的外壁设有阀芯凸缘(84),所述阀芯凸缘(84)与第二内杆(5)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推杆(7)的端部具有推杆空腔(71),阀芯本体(83)一端插入到推杆空腔(71)中,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内杆(4)中,阀芯凸缘(84)能挡住内杆空腔(41)的出口,小弹簧(82)两端固定阀芯凸缘(84)和推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空腔(71)外部具有圆柱形的推杆凸条(72),小弹簧(82)套在推杆凸条(72)上并与推杆(7)固连,所述推杆(7)外部套设有一个能伸缩的推杆保护套(73)且该推杆保护套(73)两端分别固连推杆(7)和助力器壳板(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杆(4)包括呈管状的内杆本体(42)和与内杆本体(42)固连的内杆底座(43),蝶形弹簧(6)两端分别固连内杆底座(43)和第二内杆(5)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板(3)具有圆台锥形的液压板空腔(31),所述第二内杆(5)具有开口(51),所述开口(51)分别连通液压板空腔(31)和内杆空腔(41),所述推杆(7)与第二内杆(5)内壁具有推杆腔(75),推杆(7)上还设有气体出口(74)且气体出口(74)与推杆腔(7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与助力器壳板(1)通过直线轴承(9)连接,所述阀芯本体(83)外还套设有一层橡胶材料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密封层(85),所述第二内杆(5)内部具有向阀芯本体(83)方向突出的呈环状的内杆凸缘(52),且该内杆凸缘(52)能与阀芯凸缘(84)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活塞(103)中部与活塞腔(102)内壁具有空隙形成环形的活塞空腔(107),所述助力器壳座(101)上还设有进气口(108)和出气口(109),所述进气口(108)连通活塞腔(102),所述出气口(109)连通活塞空腔(107)。
CN201320772272.4U 2013-11-28 2013-11-28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5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2272.4U CN203655959U (zh) 2013-11-28 2013-11-28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2272.4U CN203655959U (zh) 2013-11-28 2013-11-28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5959U true CN203655959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227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5959U (zh) 2013-11-28 2013-11-28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5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5840B2 (en) Reversible hydraulic pressure converter employing tubular valves
CN102345695B (zh) 液压传动装置的常开式制动器
JP2008531956A5 (zh)
KR102218113B1 (ko) 관형 밸브를 갖는 가역적인 유압 변환기
CN201606440U (zh) 一种可刚性锁定的气弹簧
CN201102700Y (zh) 瓶罐的压头泵结构
CN203655959U (zh)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
CN203655964U (zh) 随动感应型离合器助力器推杆机构
CN207673762U (zh) 具有储能气囊的汽车制动气室
CN202251536U (zh) 汽车用离合助力分泵
CN204327880U (zh) 联动式双离合变速差速器
CN100474472C (zh) 大功率液压操动机构
CN203655965U (zh) 空气增压型离合器助力器
CN211565901U (zh) 内导向气动轴向驱动器
CN203655956U (zh) 离合器助力器用阀芯组件
CN203344922U (zh) 两轮车用液压移动轮
CN202301586U (zh) 一种新型的离合器助力泵平衡活塞总成
CN202467931U (zh) 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运转装置
CN208010808U (zh) 一种柱塞缸推动锥形导轨的径向摩擦式离合器
CN203655961U (zh) 新型离合器助力器
CN202833749U (zh) 一种双控离合器助力缸、汽车离合器系统及汽车
CN202203214U (zh) 气缸结构
CN201826630U (zh) 一种气动锁
CN105604633A (zh)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气门节能系统
CN205118047U (zh) 一种带换挡控制阀整体式离合器助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