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5803U -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5803U
CN203655803U CN201320759495.7U CN201320759495U CN203655803U CN 203655803 U CN203655803 U CN 203655803U CN 201320759495 U CN201320759495 U CN 201320759495U CN 203655803 U CN203655803 U CN 203655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quick connector
single button
stop reed
conn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594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克塞尔·菲格
米克·特雷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EIMENG FASTENER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EIMENG FASTENER (ZHE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EIMENG FASTENER (ZHEN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594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5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5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58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包括:止动簧片,该止动簧片为环状结构,具有在水平面上与轴向垂直的一对爪部、设置在与爪部成九十度角且位于轴线垂直的上方的解除操作部,解除操作部与簧片相连接,其中爪部在其内周侧具有朝向内方可径向弹性扩开的卡合爪;以及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呈肘型、筒状,在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一侧具有连接部,另一侧具有壳体。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人们可以仅从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头部的一侧推动止动弹簧簧片,并且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头部的另一侧封闭。当人们在一侧推动止动弹簧簧片时,止动弹簧簧片的相对侧直接接触连接器主体。然后,弹簧簧片的变形允许终端件的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快速连接器一般用于迅速地将两个对象物体连接起来,例如,将对象物体与终端件连接起来等等。公知的快速连接器一般包含具有“双按钮”的止动簧片,通过这双按钮可以将快速连接器从其中一个对象物体,例如终端件等等上拆卸下来。
为了拆卸公知的“双按钮”快速连接器(“2button”Quick Connector),人们需要接近连接器的头部的两侧,从而从两侧推动止动簧片。然后,簧片的变形允许终端件的拆卸。
例如,授权公开号为CN 101321981 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快速连接器,该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参考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该快速连接器包含卡圈36,该卡圈36起到止动簧片的作用。参考该专利文献的图9(A),该卡圈36具有一对爪部42、一对解除操作部44以及连接爪部42和解除操作部44的簧片部46。正是通过这一对解除操作部44(即,双按钮),伴随着簧片部46的弹性变形而使这对爪部42的一对卡合爪48朝径向外放扩开,将处于与对象物体卡合状态的各卡爪48解除,从而拆卸快速连接器。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安装条件限制,人们没有办法接近快速连接器的这两侧。仅可以轻易地够到一侧从而推动止动簧片。这样,终端件的拆卸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1button”Quick Connector)。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包括:
止动簧片,所述止动簧片为环状结构,具有在水平面上与轴向垂直的一对爪部、设置在与所述爪部成九十度角且位于轴线垂直的上方的解除操作部,所述解除操作部与簧片相连接,其中所述爪部在其内周侧具有朝向内方可径向弹性扩开的卡合爪;以及
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呈肘型、筒状,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一侧具有连接部,另一侧具有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止动簧片的止动簧片保持部;在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解除操作部的形状对应、内外贯通的开口部;
其中,所述止动簧片沿轴向保持于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爪部还包括设置在终端件的插入侧的凸轮面,所述凸轮面与所述卡合爪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爪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爪部的前侧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凸轮面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操作部的平面形状为固定电话的话筒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止动簧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下方、容纳所述止动簧片接合处的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止动簧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止动簧片的底部、所述凸块的相对侧的突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O型环和第二O型环;
连接在所述第一O型和所述第二O型环之间的垫片;以及
与所述第二O型环连接的扣环。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还包括凹部。
该单按钮快速连接器设计为以与“双按钮”快速连接器相似的方式操作,但仅借助于一侧推动止动簧片。实际上,人们可以仅从快速连接器头部的一侧推动止动簧片,且快速连接器头部的另一侧封闭。当人们在一侧推动止动簧片时,止动簧片的相对侧直接接触连接器主体。然后,簧片的变形允许终端件的拆卸。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以下说明和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右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7表示图2所示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止动簧片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0表示终端件未插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之前的示意图;
图11表示终端件插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之后的示意图;
图12表示插有终端件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13表示插有终端件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4表示图13的剖面图;
图15表示终端件将从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中拆卸时的剖面图;以及
图16表示公知的“双按钮”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在拆卸终端件时止动簧片的初始状态和变形状态的区别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连接器主体
2   止动簧片
3   O型环
4   垫片
5   O型环
6   扣环
7   连接部
8   壳体
9   止动簧片保持部
10  终端件
11  突出部
12  突起
13  凸缘部
14  狭缝
15  嵌合突起
16  环状嵌合槽
17  爪部
18  解除操作部
20  卡合爪
21  凸轮面
22  挡块
23  凸块
24  突起部
25  开口部
26  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与公知的快速连接器类似,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止动簧片2。
连接器主体1为肘状圆筒形结构,在其轴向一侧具有连接对象物体的连接部7,在轴向另一侧具有包括止动簧片保持部9的壳体8。沿连接部7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环状突起12,这些环状突起12的截面呈锯齿状且顶端成锐角。当将连接部7压入对象物体内部时,这些环状突起12挤入对象物体的内面防止对象物体拔出。在连接部7的根部还设有用于限定连接部7向对象物体的压入量的凸缘部13。壳体8的内部包括O型环3、5,连接在O型环3、5之间的垫片4,以及连接O型环5的扣环6。垫片4和扣环6一起保持作为密封圈的具有弹性的O型环3和5。如图7所示,在扣环6上沿周向以一定间距形成多条狭缝14。扣环6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嵌合突起15,该嵌合突起15与形成在壳体8的内周面上的环状嵌合槽16弹性嵌合。扣环6基于这些嵌合突起15和嵌合槽16的嵌合在轴向上保持为固定状态。壳体8的止动簧片保持部9整体呈套筒状,在止动簧片保持部9的内部保持有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独立的止动簧片2,该止动簧片用于与终端件10的环状突出部11(如图10所示)卡合来防止终端件10拔出。此外,止动簧片2在止动簧片保持部9内在轴向上保持为固定状态。
如图8和9所示,止动簧片2整体为环状结构,其具有在水平面上与轴向垂直(在图8中左右相对)的一对爪部17、设置在与爪部17成九十度角且位于轴线垂直的上方的解除操作部18,解除操作部18与止动簧片2相连接。一对爪部17构成为厚壁,在其内周侧设有朝向内方(朝向径向内方)的卡合爪20(如图14所示)。止动簧片2使这些卡合爪20与终端件10的环状突出部11在轴向上卡合,从而防止终端件10拔出。在爪部17的前侧,即终端件10的插入侧还设有挡块22和与挡块22连接的凸轮面21,该凸轮面21与上述卡合爪20相连。当将终端件10沿轴向插入到壳体8内部时,这些凸轮面21作为环状突出部11的移动引导,而且,随着环状突出部11的前进,使一对爪部17随着止动簧片2的弹性变形而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即朝径向外方扩开的作用。当止动簧片2保持固定在止动簧片保持部9中时,挡块22起到防止止动簧片2从止动簧片保持部9中脱出的作用(如图4所示,挡块22抵靠在止动簧片保持部9中)。解除操作部18构成为厚壁且其平面形状为固定电话的话筒形状。在解除操作部18的下方、环状止动簧片2设置有凸块23,容纳止动簧片2的对接端,并对环状止动簧片2起加固及形状保持作用,在环状止动簧片2上、该凸块23的相对侧还设置有突起部24,起到对环状止动簧片2的加固与弹性增强作用。
如图9所示,在壳体8上、具体是止动簧片保持部9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解除操作部18的形状对应、内外贯通筒壁的开口部25。在止动簧片保持部9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还可以设置凹部26(参考图6)。凹部26的设置可以方便对解除操作部18的操作,且能减轻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重量,节约材料。
现在参照图10-15。附图中,终端件用附图标记10表示,在其前端附近位置的外周面设置有环状突出部11。其中图10是插入终端件10之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与终端件10的示意图,终端件10沿轴向方向插入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中。图11是终端件10插入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之后,二者的示意图。在终端件10插入了一定量时,终端件10的环状突出部11与止动簧片2中的爪部17的倾斜凸轮面21抵接。当进一步插入终端件10时,由突出部11向轴向方向前进移动,从而一对爪部17由于倾斜凸轮面21的引导作用(凸轮作用)而向径向进行扩开运动。然后,当环状突出部11通过了止动簧片2的卡合爪20时,爪部17向径向向内方向进行收缩运动,卡合爪20呈与环状突出部11卡合的状态。
当要拆卸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即,将终端件10从单按钮快速连接器上拆卸下来时,人们可以通过按压解除操作部18。解除操作部18为施加用于解除各卡合爪20相对于环状突出部11的卡合的操作力的部分,解除操作部18由于所施加的操作力而向径向向内的方向移动,从而伴随止动簧片2的弹性变形而使一对卡合爪20朝径向外方扩开,将处于与环状突出部11卡合状态的各卡合爪20的卡合解除。
为了方便操作,操作中可以将拇指放在凹部26内,从而在按压解除操作部18便于施力。
根据上述拆卸方式,仅通过单按钮快速连接器的一侧,即仅通过“单按钮”即可快速拆卸终端件10,解决了由于包装限制、安装条件限制等因素而无法通过快速连接器的两侧,即“双按钮”快速拆卸终端件的技术问题。
公知的“双按钮”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在拆卸终端件时止动簧片的初始状态和变形状态的区别示意图如图16所示。图16中,左边的图表示公知的通过“双按钮”的挤压使止动簧片变形的方式,而右边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仅通过“单按钮”挤压使止动簧片变形的方式,并且实线表示止动簧片的原始形状,虚线表示当挤压时止动簧片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描述的各个部件,例如连接器主体、止动簧片等等可以由树脂制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本领域内公知的其它材料制成;另外各个部件可以是一体成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单独制造。
对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所连接的对象物体和终端件,其材质可以是树脂、金属等等,也可以是除了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件以外的本实用新型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适用的任何对象物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动簧片,所述止动簧片为环状结构,具有在水平面上与轴向垂直的一对爪部、设置在与所述爪部成九十度角且位于轴线垂直的上方的解除操作部,所述解除操作部与簧片相连接,其中所述爪部在其内周侧具有朝向内方可径向弹性扩开的卡合爪;以及 
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呈肘型、筒状,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一侧具有连接部,另一侧具有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止动簧片的止动簧片保持部;在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解除操作部的形状对应、内外贯通的开口部; 
其中,所述止动簧片沿轴向保持于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终端件的插入侧的凸轮面,所述凸轮面与所述卡合爪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爪部的前侧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凸轮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操作部的平面形状为固定电话的话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簧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解除操作部的下方、容纳所述止动簧片接合处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簧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止动簧片的底部、所述凸块的相对侧的突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O型环和第二O型环; 
连接在所述第一O型和所述第二O型环之间的垫片;以及 
与所述第二O型环连接的扣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按钮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簧片保持部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还包括凹部。 
CN201320759495.7U 2013-11-26 2013-11-26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5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9495.7U CN203655803U (zh) 2013-11-26 2013-11-26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9495.7U CN203655803U (zh) 2013-11-26 2013-11-26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5803U true CN203655803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5949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55803U (zh) 2013-11-26 2013-11-26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58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359A (zh) * 2019-07-05 2019-11-08 宁波能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359A (zh) * 2019-07-05 2019-11-08 宁波能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332061A (ja) 差込接続器のためのハウジングシール
JP4174738B2 (ja) ホース継手
US20140085781A1 (en)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3797211U (zh) 快速管件接头
KR200347218Y1 (ko) 배관용 조인트
KR101273395B1 (ko) 관 연결장치
JP6206472B2 (ja) 継手の組立方法
CN207195917U (zh) 一种液压快速接头
CN203655803U (zh) 一种单按钮快速连接器
JP2016507440A5 (zh)
JP2017073204A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04006246A (zh) 小口径快速联接管道接头
CN203880290U (zh) 小口径快速联接管道接头
JP2016109170A (ja) 差込み式管継手
JP6135326B2 (ja) 密封構造及びガスケ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232773A (ja) 容器
JP6624435B2 (ja) 配管用継手
CN103383005A (zh) 环形密封圈
KR100954610B1 (ko) 이음관용 스토퍼 일체형 패킹장치
KR101752029B1 (ko) 탈거가 용이한 몰드물 고정용 패스너
JP2015021516A (ja) リングパッキン
JP2013231472A (ja) 管継手
CN213985469U (zh) 一种压力表外壳
KR101484407B1 (ko) 볼 조인트
JP6530190B2 (ja) 二重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RAYMOND PRECISION EQUIPMENT (ZHENJIA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LEIMENG FASTENERS (ZHENJIA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our road 212000 Zhen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District No. 19 Dingmao weft

Patentee after: ARAYMOND PRECISION EQUIPMENT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Four road 212000 Zhen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District No. 19 Dingmao weft

Patentee before: Alemon fastener (Zhenjia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6

Address after: 212009 Ding Mo New District, Zhenjiang, Jiangsu, No. 159th, No. seven road.

Patentee after: RAYCONNECT FLUID HANDLING SYSTEM (ZHEN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 No. four road, Ding Mao latitude, New District, Zhenjia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ARAYMOND PRECISION EQUIPMENT (ZHENJIA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