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55708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55708U
CN203655708U CN201320848503.5U CN201320848503U CN203655708U CN 203655708 U CN203655708 U CN 203655708U CN 201320848503 U CN201320848503 U CN 201320848503U CN 203655708 U CN203655708 U CN 203655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fan
bearing
slot par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8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玉冈健人
福岛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848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55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55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557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包括:静止部;轴承部;以及旋转部;其中,静止部包括定子,旋转部相对于静止部被支承为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旋转部包括:轴;转子部;具有多个叶片以及支承多个叶片的环状的叶轮杯部的叶轮,转子部为有盖圆筒状,包括盖部和圆筒部,叶轮固定在转子部的圆筒部的外周面,风扇的特征在于:在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叶轮杯部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固接部,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叶轮杯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固接部向径向凹陷的槽部,槽部具有朝向上方的面,槽部中填充有粘接剂,粘接剂位于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风扇的薄型化的同时,能够提高叶轮杯部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是,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以及掌上电脑等小型化、轻薄化的电子设备中的小型化风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风扇作为散热元件被配置在发热部件的周围。并且,作为散热元件,对风扇的散热性能有很高要求。日本公开公报2008-069672号中公开了一种风扇,该风扇能够提供较高的散热性能。
近些年,随着电子设备的薄型化以及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在笔记本电脑以及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对作为电子设备的散热元件也提出了薄型化的要求。因此,对作为散热元件的风扇也提出了更薄型化的要求。但是,如果将风扇进行薄型化设计,则风扇各部分的轴向尺寸都要变小,这样的话,叶轮和转子部固定的轴向尺寸则变短,叶轮和转子部的固定强度就会变弱,从而导致叶轮比较容易从转子部脱落。因此,急需一种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能够增加叶轮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的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其目的在于:在实现风扇的薄型化的同时,能够增加叶轮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静止部;轴承部;以及旋转部,其中,所述静止部包括定子,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被支承为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能够旋转,所述旋转部包括:轴;固定于轴的转子部;以及叶轮,所述叶轮具有多个叶片以及支承所述多个叶片的环状的叶轮杯部,所述转子部为有盖圆筒状,包括盖部和圆筒部,所述叶轮杯部固定于所述转子部的圆筒部的外周面,所述风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固接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具有从所述固接部向径向凹陷的槽部,所述槽部具有朝向上方的面,所述槽部中填充有粘接剂,所述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实现风扇的薄型化的同时,能够增加叶轮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进行的以上和以下描述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风扇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风扇的A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叶轮杯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将与风扇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风扇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半径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风扇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圆周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轴承部侧将转子部的盖部所在一侧称为上方,对各部分的形状以及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但是,这里定义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风扇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径向的内外作为内外方向,相对于轴将定子所在的一侧称为外,对各部分的形状以及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但是,这里定义的内外方向并不限定风扇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风扇1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风扇1的A部的放大表示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风扇1包括:静止部100;轴承部200;以及旋转部300,其中,静止部100包括定子110,旋转部300相对于静止部100被支承为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能够旋转,旋转部300包括:沿中心轴线J1延伸的轴310;固定于轴310且与轴310一起旋转的转子部320;以及叶轮330,叶轮330具有多个叶片331以及支承多个叶片的环状的叶轮杯部332,转子部320为有盖圆筒状,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321和从盖部321的径向外端向轴向下方延伸的圆筒部322,叶轮杯部332具有环状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固定于转子部320的圆筒部322的外周面,风扇1的特征在于:在圆筒部322的外周面与叶轮杯部332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固接部41,圆筒部322的外周面与叶轮杯部332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固接部41向径向凹陷的槽部51,槽部51具有朝向上方的面52,槽部51中填充有粘接剂,粘接剂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
固接部41可以是通过压入的方式将叶轮杯部332固定于圆筒部322形成的连接部位;或者,固接部41可以是通过粘接剂的方式将叶轮杯部332固定于圆筒部322形成的连接部位;另外,固接部41也可以是压入固定和粘接剂固定两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连接部位。
槽部51可以形成在叶轮杯部332的环状的内周面,即,在叶轮杯部332的环状的内周形成从固接部41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51;或者,槽部51可以形成在转子部320的圆筒部322的环状的外周面,即,在圆筒部322的外周面形成从固接部41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槽部51;另外槽部51也可以在叶轮杯部332的内周面和圆筒部322的外周面分别形成。
上述的结构中,在叶轮杯部332的内周面设置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51,且该槽部51具有朝向上方的面52,这样的话,在将叶轮330与转子部320通过粘接剂固定时,可以在槽部51内填充粘接剂,并且,由于槽部51具有朝向上方的面52,且粘接剂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叶轮杯部332与圆筒部322之间的粘接剂的量,同时,在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1处的粘接剂形成楔子形结构,因此,能够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另外,如图1所示,在叶轮杯部332在径向外侧具有支承叶片331根部的杯部圆筒部335,在该杯部圆筒部335的径向内侧固定有金属制成的圆筒状的转子磁铁保持部件333,在该转子磁铁保持部件333的径向内周面固定有转子磁铁334。转子磁铁334可以为永久性磁铁,也可以是铁氧体磁铁。该转子磁铁334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转子磁铁保持部件333,或者,通过粘接剂等粘结固定在转子磁铁保持部件333的内周面。转子磁铁334与定子110径向对置。定子110包括由层压钢板形成的铁芯和缠绕于该铁芯上的线圈,线圈可以是由铜线或者铝线等构成。当给该线圈通电时,在定子的径向外端产生变化的磁场,该磁场与转子磁铁334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叶轮330旋转的旋转扭矩。通过叶轮330的旋转,在叶片331周围产生轴向和/或周向的空气流动,从而实现风扇1的散热功能。
另外,如图1所示,该风扇1还具有包围在叶片331的周围的风扇机壳11,风扇机壳11与静止部100为一体结构,或者,风扇机壳11也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静止部110的独立部件。该风扇机壳11可以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部件,也可以是通过将金属板折曲加工而形成的。风扇1可以是在风扇机壳11的轴向上下方向各形成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轴流风扇;另外,风扇1也可是在风扇机壳11的轴向一方形成进风口,在风扇机壳11的周向形成出风口的离心风扇。当作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薄型化电子设备的散热元件时,优选该风扇1为离心风扇。将风扇1配置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的上方,在风扇1的下方形成进风口,在风扇1的周向形成出风口,同时,在电子设备的侧方形成与该出风口接通的散热通道。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风扇1中,可以在圆筒部322的外周面或叶轮杯部332的内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槽部51。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多个槽部51可以在周向上均匀分布。通过设置多个槽部,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另外,多个槽部51在周向上均匀分布,能够提高叶轮330旋转的平衡性,进而可以提高风扇1的风量特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风扇1中,叶轮330可以是由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利用模具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的叶轮330具有高的成型精度。同时,利用模具容易成型叶片331的形状,树脂材料的选用也可以实现风扇1的整体的轻量化,从而风扇1更适合安装于轻量化电子设备中。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风扇1中,叶轮330可以通过压入的方式固定于转子部320,或者,通过压入和粘接剂的两种方式固定于转子部320,通过这样的固定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以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形成叶轮330时,在上下模具之间将形成分型线71。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该分型线71位于槽部51的周向宽度最小的位置。在槽部51中填充粘接剂时,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该分型线71靠上侧的位置。由于分型线71位于槽部51的周向宽度最小的位置,则填充在该槽部51中的粘接剂在该分型线71处形成楔子形结构。通过粘接剂形成的楔子形结构,能够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位于分型线71的轴向上侧。在利用模具成型叶轮330时,将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设置在分型线71的轴向上侧,在槽部51填充粘接剂时,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这样,在槽部51内的粘接剂形成上端具有楔子形的沿轴向延伸的结构。因此,在增加粘接剂的轴向长度的同时,在其上端形成楔子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槽部51还具有朝向下方的面53,该朝向下方的面53位于分型线71的轴向下侧。在利用模具成型叶轮330时,分型线71的轴向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朝向上方的面52和朝向下方的面53,在槽部51填充粘接剂时,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这样,将在分型线71的轴向上侧两侧分别形成楔子形的固化后的粘接剂结构,从上下两个方向限制了叶轮330的轴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另外,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在模具的角部处将产生模具的磨损,分型线71位于在该磨损的部位。因此,在分型线71处将产生突起部,当该突起部位于槽部51的最窄处时,填充在槽部51中的粘接剂在分型线71处形成楔子形结构。这样的话,能够更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叶轮杯部的俯视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树脂的连续的注塑成型形成叶轮330时,如图6所示,在叶轮杯部332的上表面形成多条结合线72。该结合线72与槽部51在周向不重叠。即,在周向上,槽部51设置在形成有结合线72以外的位置。当通过压入的方式将叶轮330固定在转子部320时,结合线72处将受到集中的应力,如果将槽部51设置在与结合线72重叠的位置的话,则容易导致叶轮330的破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槽部51设置在结合线72以外的位置,在压入固定叶轮时,能够防止叶轮330的破裂。另外,多条结合线72可以是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叶轮杯部330的上表面。当设置有多个槽部51时,为了使槽部51与结合线72在周向不重叠,可以将槽部51也沿周向均与设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在径向延展。通过使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在径向延展,能够增加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的粘接剂的量,容易在槽部51内形成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在周向延展。通过使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在周向延展,能够增加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方的粘接剂的量,容易在槽部51内形成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同时,通过沿周向扩大朝向上方的面52,能够在增加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粘接剂的量的同时,不扩大叶轮杯部332的径向尺寸,因此,也能够促进风扇整体的小型化。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为随着朝向上方向沿径向延展的倾斜面。将朝向上方的面52设置成倾斜面,能够增加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粘接剂的量,容易在槽部51内形成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同时,通过将朝向上方的面52设置为倾斜面更利于粘接剂在槽部51内的朝向轴向下方的流动,能够保证在槽部51的底部(轴向下端)充分填充有粘接剂,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槽部的放大表示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为随着朝向上方向沿周向延展的倾斜面。将朝向上方的面52设置成倾斜面,能够增加位于朝向上方的面52的粘接剂的量,容易在槽部51内形成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同时,通过将朝向上方的面52设置为倾斜面更利于粘接剂在槽部51内的向轴向下方的流动,能够保证在槽部51的底部(轴向下端)充分填充有粘接剂,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转子部320在其圆筒部322的径向外端还具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缘部323,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位于该缘部323的轴向上侧。通过设置缘部323能够防止叶轮330向下方发生脱落。同时,在槽部51内填充粘接剂的情况下,在槽部51的朝向上方的面52的上侧形成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防止叶轮330向上方发生脱落。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缘部323以及形成的粘接剂的楔子形结构能够在上下两个方向固定叶轮杯部332,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叶轮330从转子部320脱落。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固接部41位于比定子110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将固接部41设置在定子110的径向内侧,能够容易设置叶轮杯部332与转子部320的圆筒部322之间的槽部51的径向尺寸。通过在槽部51内填充粘接剂能够增加叶轮330与转子部320之间的固定强度。并且,将固接部41靠径向内侧设置,能够提高叶轮330的同轴度,从而能够使叶轮330更加稳定地旋转,提高了风扇1的风量特性。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轴承部200包括: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210以及支承轴承210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211,在轴承机壳211与转子部320之间形成有密封部81,该密封部81位于比固接部4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组装风扇1时,在将轴承210安装在轴承机壳211之前,在密封部81中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的界面位于该密封部81处。轴承210可以为由烧结材料形成的套筒轴承,当选用烧结材料形成的套筒轴承时,在轴承中可以保有大量的润滑油,因此能够提高风扇旋转的润滑度。并且,通过将密封部81设置在固接部41的径向内侧,能够防止外部的尘埃进入到密封部81,从而能够防止尘埃进入润滑油中,避免了尘埃对轴承210以及轴310的损伤。另外,当叶轮320由树脂材料形成时,在叶轮320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叶轮330上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将会吸附更多的尘埃,因此通过将密封部81设置在固接部41的径向内侧,能够防止由静电吸附的尘埃进入到轴承部200的内部,从而能够起到保护轴承210以及轴310的效果。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轴承部200包括: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210以及支承轴承210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211,轴承210的内周面设置有径向动压产生部91,径向动压产生部91与固接部41在径向重叠。另外,该径向动压产生部91也可以设置在轴310的外周面。径向动压产生部91可以是通过切削加工形成在轴承210内周面或轴310的外周面上的人字形沟槽。在其他的变形例中,也可以在轴承210的内周面和轴310的外周面分别设置径向动压产生部91。通过在与固接部41径向重叠的部分设置径向动压产生部91,能够降低风扇1的轴向高度,从而能够实现风扇1的薄型化。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扇的局部放大图。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轴承部200包括: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210以及支承轴承210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211,轴承210的上端面设置有轴向动压产生部92,轴向动压产生部92与固接部41在径向重叠。另外,该轴向动压产生部92也可以设置在转子部320的盖部321的下表面。轴向动压产生部92可以是通过切削加工形成在轴承210上端面或盖部321的下表面上的人字形沟槽。在其他的变形例中,可以在轴承210的上端面和盖部321的下表面分别设置轴向动压产生部92。通过在与固接部41径向重叠的部分设置轴向动压产生部91,能够降低风扇1的轴向高度,从而更容易实现风扇1的薄型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在圆筒部的外周面与叶轮杯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具有从所述固接部向径向凹陷的槽部,槽部具有朝向上方的面,槽部中填充有粘接剂,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的上方。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叶轮与转子部之间填充有粘接剂的情况下,也不增加叶轮的径向尺寸,从而能够实现风扇的小型化。通过设置朝向上方的面,能够增加粘接剂与被固定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粘接剂的固定作用。
另外,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或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槽部。通过在周向设置多个槽部,能够进一步增加叶轮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
另外,所述叶轮由树脂材料形成。利用模具,通过树脂材料形成叶轮,可以比较容易地使叶轮高精度成型,保证了风扇的风量特性。并且,树脂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而言具有轻量化的优点,更适合用于手持电子设备等有轻量化需求的电子设备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模具成型叶轮时,可以一并形成所述槽部,从而可以减少叶轮的加工工序。
另外,在利用模具成型叶轮时,通过调整分型线的位置,能够调整朝向上方的面的位置,从而可以控制槽部中填充的粘接剂的量,在保证叶轮与转子部的固定强度的同时,也可以不造成粘接剂的浪费。
另外,在利用模具成型叶轮时,通过调整结合线与槽部的成型位置,能够在形成槽部的同时,不降低叶轮杯部的强度。从而在通过压入方式固定叶轮时,能够防止叶轮的叶轮杯部的破裂。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固接部设置在比定子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能够提高叶轮与旋转部的同轴度,同时,在不增加风扇的径向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叶片的径向尺寸。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风扇的送风量,从而提高了风扇马达的风量特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轴承机壳设置为有底圆筒状,可以在轴承机壳中注入润滑油,该润滑油的注入可以提高轴承部的含油量,可以提高轴承与轴之间的旋转润滑度,从而能够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在轴承机壳与转子部之间构成密封部,润滑油的界面位于密封部。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防止润滑油的挥发。特别是当风扇作为散热元件被配置在发热元件周围时,由于受到热量的传递,润滑油更容易发生挥发,本实用新型中,将润滑油的界面设置在密封部,能够更好地防止润滑油的挥发,从而能够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在轴承与轴之间形成径向动压产生部,在轴承的上端面和转子部的盖部的下表面之间形成轴向动压产生部。上述的动压产生部处,产生径向和轴向的动压,使轴承部能够更好地支承旋转部旋转,从而提高了风扇的旋转特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各动压产生部均与固接部在径向重叠。也就是说,在为了提高风扇的特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风扇的径向空间,能够更大程度上缩小风扇的轴向尺寸。在将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安装于电子设备中时,能够满足电子设备的薄型化的需求。
根据上述提及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能够增加叶轮与转子部之间的固定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叶轮从转子部脱落。同时,还能够实现风扇的长寿命化以及其他的效果。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提及的各要素,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风扇,优选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轻便薄型化的电子设备中。但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风扇也可以作为散热元件应用到其他的电子设备中,实现其散热的作用。

Claims (18)

1.一种风扇,包括:
静止部,其包括定子;
轴承部;以及,
旋转部,其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被支承为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旋转部包括:
轴;
转子部,其固定于所述轴;以及,
叶轮,其具有多个叶片以及支承所述多个叶片的环状的叶轮杯部,
所述转子部为有盖圆筒状,其包括盖部和圆筒部,
所述叶轮杯部固定在所述转子部的圆筒部的外周面,
所述风扇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固接部,
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具有从所述固接部向径向凹陷的槽部,
所述槽部具有朝向上方的面,
所述槽部中填充有粘接剂,
所述粘接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或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由树脂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叶轮的分型线位于所述槽部的周向宽度最小的位置,
所述粘接剂位于比所述分型线靠近上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位于所述分型线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分型线的下侧的朝向下方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是通过连续的注塑成型而形成的,
俯视时,注塑成型形成所述叶轮时形成的多个结合线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沿轴向均匀分布,
并且,俯视时,所述槽部与所述结合线在周向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在径向延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在周向延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为随着朝向上方向沿径向延展的倾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为随着朝向上方向沿周向延展的倾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槽部在周向等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杯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通过压入而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部还具有与所述叶轮杯部的下表面接触的缘部,
所述槽部的朝向上方的面位于所述缘部的上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接部位于比所述定子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包括:
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
以及支承所述轴承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
在所述轴承机壳与所述转子部之间,构成密封部,
轴承机壳中填充有润滑油,润滑油的界面位于所述密封部,
所述密封部位于比所述固接部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包括:
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
以及支承所述轴承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
在所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承的内周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径向动压产生部,
所述固接部与所述径向动压产生部在径向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部包括:
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轴承;
以及支承所述轴承的有底圆筒状的轴承机壳,
在所述盖部的下表面与所述轴承的上端面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轴向动压产生部,所述固接部与所述轴向动压产生部在径向重叠。
CN201320848503.5U 2013-12-20 2013-12-20 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5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8503.5U CN203655708U (zh) 2013-12-20 2013-12-20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8503.5U CN203655708U (zh) 2013-12-20 2013-12-20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55708U true CN203655708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2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85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55708U (zh) 2013-12-20 2013-12-20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55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133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133A (zh) * 2013-12-20 2015-06-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8133A (zh) 风扇
CN203939762U (zh) 吊扇马达
CN102108973B (zh) 散热系统及其风扇
CN102852850B (zh) 轴承装置及送风风扇
US8899946B2 (en) Fan having a balance correction portion
CN203655665U (zh) 送风风扇
CN202833267U (zh) 轴承装置以及风扇
CN103925296A (zh) 轴承装置、马达以及送风风扇
CN105822599A (zh) 压缩机
CN104702073B (zh) 一体式螺杆空压机外转子永磁电机
CN103187833A (zh) 风扇马达
CN103104510A (zh) 薄型风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96091U (zh) 轴承机构、马达以及送风风扇
CN203655708U (zh) 风扇
CN105322678A (zh) 压缩机及其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加工方法
CN105896802A (zh) 一种电机端盖及设有该端盖的电机
CN203707917U (zh) 主轴马达以及盘片驱动装置
CN203614459U (zh) 离心风扇
CN206017204U (zh) 一种伺服电机冷却风机的支撑结构
CN103835961A (zh) 散热风扇
CN203445719U (zh) 转子冲片、转子铁芯及电机
CN202833224U (zh) 离心风扇
CN202417993U (zh) 一种散热风扇的防脱式轴承压盖结构
CN203925939U (zh) 转子式压缩机定子与转子的上支撑结构
CN104100553A (zh) 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