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9899U - 桩连接结构及桩 - Google Patents

桩连接结构及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9899U
CN203639899U CN201320827710.2U CN201320827710U CN203639899U CN 203639899 U CN203639899 U CN 203639899U CN 201320827710 U CN201320827710 U CN 201320827710U CN 203639899 U CN203639899 U CN 203639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part
end plate
groove
convex shoulder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277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谦
钟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277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9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9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98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连接结构及桩,包括外箍件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内卡设有内箍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外箍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本实用新型桩连接结构及桩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桩连接结构及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连接结构及桩。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桩连接结构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起来。这种将上端板和下端板焊接连接的方式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差,同时因为裸露在外,焊接处容易被腐蚀。再者,焊接连接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同时需要施工工人的高劳动强度工作,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桩连接结构和桩。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外箍件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内卡设有内箍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外箍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的第一卡槽内设置内箍件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同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卡件卡设于外箍件的卡槽内,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外箍件将由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二卡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箍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内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外箍件和内箍件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和外箍件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设置有开口。内箍件设置有开口,即使第一端板和/或第二端板在加工时有少量的误差也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内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相邻的外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外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外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相邻的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箍件分段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口。内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内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而且外箍件分段覆盖第二连接口,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二连接口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相邻的内箍件分段在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所述内箍件并列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孔错位设置。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箍件分层并列设置在第一卡槽内,增强抗剪切能力,提高安全系数。同时设置在第一个内箍件上的第二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个内箍件上的第二连接孔错位设置,增强整体强度。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外箍件、安装于第一个桩柱的第一端板和安装于第二个桩柱的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内卡设有内箍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外箍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的桩柱之间通过桩连接结构连接,通过在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的第一卡槽内设置内箍件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使得第一个桩柱和第二个桩柱连接处的抗剪能力。同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卡件卡设于外箍件的卡槽内,使得第一个桩柱和第二个桩柱连接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外箍件将由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二卡槽内,使得其抗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中,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同时,内箍件和外箍件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下面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的第一卡槽内设置内箍件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同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卡件卡设于外箍件的卡槽内,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外箍件将由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二卡槽内,使得其抗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内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二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所述具有限位销的内箍件和具有限位销孔的外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个桩柱,20、第一端板,210、第一凸肩,220、第一坡口,30第二个桩柱,310、第二凸肩,320、第二坡口,330、第一卡槽,340、第二端板,40、外箍件,410、第二卡槽,420、第一连接孔,430、外箍件分段,440、第一连接口,450、限位销孔,50、内箍件,510、第二连接孔,520、内箍件分段,530、第二连接口,540、坡口,550、开口,560、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3。桩连接结构设置在相邻的桩柱之间,将多段桩柱首尾相接形成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桩。桩连接结构包括外箍件40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340。第一端板20与第一个桩柱10为一体成型,第二端板340与第二个桩柱30也为一体成型的,内箍件50、外箍件4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该第一端板20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210,第二端板340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310。该第一凸肩210、第一端板20外侧面、第二端板340外侧面和第二凸肩310形成第一卡槽330,该第一卡槽330内卡设有内箍件50。第一凸肩210、内箍件50和第二凸肩310形成卡件,该外箍件40设置有第二卡槽410,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410内。外箍件4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20,内箍件5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420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10,第一连接孔420、第二连接孔510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将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相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都可为一体式设计或分段式设计。当内箍件50为整体式设计时,内箍件50上可设置开口550,如这时外固件采取分段式设计时,外箍件分段430之间的第一连接口440需与内箍件50上的开口550错开。当其两者都采取分段式设计时,外箍件40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430,相邻的外箍件分段430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440。内箍件50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520,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20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530,第一连接口440与第二连接口530相互错开,外箍件分段430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口530。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均可采用等份分段或不等份分段。第一连接口440、第二连接口530和开口550都可以采取焊接连接,以增加安全系数。
请参详图13,内箍件分段520靠近第二连接口530一端设置有限位销,外箍件40设置有与该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520进行紧固。内箍件50、外箍件4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附图4至6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圆柱桩时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的几种设置形式。附图7至9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方桩时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的几种设置形式。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0,以第一端板20与第二端板340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2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220,所述第二端板34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320,所述第一坡口220、第二坡口320焊接连接,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可通过初步焊接连接。同时,请参考图11,内箍件50在其与第一端板20连接处的外沿可设置坡口540,通过坡口540与第一端板20焊接;内箍件50在其与第二端板340连接处的外沿可设置坡口540,通过坡口540与第二端板340焊接。
在安装时,先将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端面相接,将第一坡口220、第二坡口320焊接使得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连接紧固。再将内箍件分段520卡进第一卡槽330内,分别焊接内箍件50与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340的坡口,使得内箍件50与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340连接紧固。再通过卡件卡进第二卡槽410内安装外箍件40,将内箍件分段520的限位销插进外箍件40的限位销孔中,再将第一连接孔420、第二连接孔510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将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相互紧固。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本实施例一桩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凸肩210和第二凸肩310之间形成的第一卡槽330内设置内箍件50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进行紧固,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同时第一凸肩210、内箍件50和第二凸肩310形成卡件,该卡件卡设于外箍件40的卡槽内,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能力强。再者,由于外箍件40将由第一凸肩210、内箍件50和第二凸肩310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二卡槽410内,使得其抗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外箍件40和内箍件50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3、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40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4、内箍件50设置有开口,即使第一端板20和/或第二端板340在加工时有少量的误差也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内箍件50。
5、外箍件4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箍件40分段,外箍件4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6、内箍件5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内箍件50分段,内箍件5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440和第二连接口530相互错开,而且外箍件40分段覆盖第二连接口530,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7、相邻的内箍件50分段在靠近第二连接口530的一端都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50分段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8、第一端板20与第一个桩柱10为一体成型,第二端板340与第二个桩柱30也为一体成型的。同时,内箍件50和外箍件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实施例二
请参详图12。本实施例二中的桩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桩连接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50,内箍件50并列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330内。并且,第一个内箍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0与第二个内箍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0错位设置。桩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50,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箍件50分层并列设置在第一卡槽330内,增强抗剪切能力,提高安全系数。同时设置在第一个内箍件50上的第二连接孔510和设置在第二个内箍件50上的第二连接孔510错位设置,增强整体强度。内箍件50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坡口540,上下分层并列设置的内箍件50可通过坡口540将相邻的内箍件50之间焊接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箍件和端面相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内卡设有内箍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外箍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内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设置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相邻的外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分段,相邻的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箍件分段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二连接口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将相邻的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内箍件,所述内箍件并列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孔错位设置。
9.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外箍件、安装于第一个桩柱的第一端板和安装于第二个桩柱的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一凸肩,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第二凸肩,该第一凸肩与第二凸肩之间形成第一卡槽,该第一卡槽内卡设有内箍件,第一凸肩、内箍件和第二凸肩形成卡件,该外箍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卡件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
CN201320827710.2U 2013-12-16 2013-12-16 桩连接结构及桩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9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27710.2U CN203639899U (zh) 2013-12-16 2013-12-16 桩连接结构及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27710.2U CN203639899U (zh) 2013-12-16 2013-12-16 桩连接结构及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9899U true CN203639899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7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2771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9899U (zh) 2013-12-16 2013-12-16 桩连接结构及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9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9335A (zh) * 2013-12-16 2014-03-26 钟智谦 桩连接结构及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9335A (zh) * 2013-12-16 2014-03-26 钟智谦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103669335B (zh) * 2013-12-16 2015-07-08 钟智谦 桩连接结构及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4642B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105256838A (zh) 管廊预制件及预制式综合管廊
CN103669335B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39899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7553321U (zh) 预制墙板连接结构及房屋建筑
CN20478088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头
CN206467852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压型钢板
CN203668916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68915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103758118A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KR20110002514A (ko) 전단키 소켓 합성 암거 블록의 구조
CN205822471U (zh) 木桁架节点‑檩条组合连接件
CN211286592U (zh) 一种大墙板加固用铝模板装置
CN203668914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10395374U (zh) 一种用于工法桩的插入型钢
CN21465842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混凝土内墙板的拼接结构
CN203583467U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机械快速接头连接装置
CN203668913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103556632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机械快速接头连接装置
CN204211397U (zh) 组装式标准节
KR101622165B1 (ko) 콘크리트 충전형 합성기둥
CN203729292U (zh) 桩柱连接箍
CN209585295U (zh) 一种塔吊附墙预埋件
CN203307798U (zh) 一种钢管桩连接座
CN203729293U (zh) 桩柱连接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70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