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68914U - 桩连接结构及桩 - Google Patents

桩连接结构及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68914U
CN203668914U CN201420023202.3U CN201420023202U CN203668914U CN 203668914 U CN203668914 U CN 203668914U CN 201420023202 U CN201420023202 U CN 201420023202U CN 203668914 U CN203668914 U CN 203668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part
end plate
interior hoop
groov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232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智谦
钟肇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232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68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68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689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连接结构及桩,包括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外箍件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内箍件卡设与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及桩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桩连接结构及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桩连接结构及桩。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桩连接结构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上端板和下端板连接起来。这种将上端板和下端板焊接连接的方式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差,同时因为裸露在外,焊接处容易被腐蚀。再者,焊接连接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同时需要施工工人的高劳动强度工作,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同时减少使用电焊、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桩连接结构和桩。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外箍件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内箍件卡设与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将第一内箍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在第二凹槽内,之后再将其整体卡设在外箍件的卡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和抗剪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凹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外箍件、第一内箍件和第二内箍件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内箍件分段,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内箍件分段,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第一内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内箍件分段,第一内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第二内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内箍件分段,第二内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相邻的外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箍件分段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外箍件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外箍件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而且外箍件分段覆盖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第一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销孔,第一限位销穿过第一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在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穿过第一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第二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销孔,第二限位销穿过第二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在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穿过第二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和外箍件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外箍件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内箍件卡设与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内。本技术方案桩通过将第一内箍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在第二凹槽内,之后再将其整体卡设在外箍件的卡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和抗剪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凹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同时,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和外箍件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下面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桩连接结构通过将第一内箍件卡设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在第二凹槽内,之后再将其整体卡设在外箍件的卡槽内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进行紧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和抗剪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凹槽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所述桩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内箍件和外箍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所述具有第一限位销的第一内箍件和具有第一限位销孔的外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个桩柱,20、第一端板,210、第一凹槽,220、第一坡口,30,第二个桩柱,40、第二端板,410、第二凹槽,420、第二坡口,50、外箍件,510、卡槽,520、外箍件分段,610、第一内箍件,611、第一内箍件分段,620、第二内箍件,621、第二内箍件分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2。桩连接结构设置在相邻的桩柱之间,将多段桩柱首尾相接形成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桩。桩连接结构包括包括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外箍件50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20、第二端板40。第一端板20与第一个桩柱10为一体成型,第二端板40与第二个桩柱30也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外箍件5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
该第一端板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10,该第二端板4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410,该第一内箍件610卡设与第一凹槽210内,第二内箍件620卡设于第二凹槽410内,所述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510,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510内。所述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外箍件5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箍件610和第二内箍件620的数量都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内箍件610和第二内箍件6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当然,第一凹槽210的数量与第一内箍件610的数量相匹配,第二凹槽410的数量与第二内箍件620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第一内箍件6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内箍件分段611,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611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内箍件62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内箍件分段621,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621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外箍件50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520,相邻的外箍件分段520之间具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箍件分段520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和外箍件50均可采用等份分段或不等份分段。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都可以采取焊接连接,以增加安全系数。
请参考图12。所述第一内箍件分段611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销,所述外箍件50设置有与该第一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销孔,第一限位销穿过第一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611进行紧固。所述第二内箍件分段621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销,所述外箍件50设置有与该第二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销孔,第二限位销穿过第二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621进行紧固。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外箍件50、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的形状与桩柱的截面相匹配,使得桩连接结构适合于任何具有端板的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和混凝土实心方桩等,附图3至6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圆柱桩时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和外箍件50的几种设置形式。附图7至10为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应用于方桩时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件620和外箍件50的几种设置形式。
进一步地,请参详图11。以第一端板20与第二端板40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2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220,所述第二端板40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420,所述第一坡口220、第二坡口420焊接连接。
在安装时,先将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端面相接,将第一坡口220、第二坡口420焊接使得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连接紧固。再将第一内箍件分段611卡进第一凹槽210卡合第一端板20和第二内箍件分段621卡进第二凹槽410卡合第二端板40。其整体形成的卡件。再安装外箍件50,将第一内箍件分段611、第二内箍件分段621的限位销插进外箍件50的限位销孔中,再将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将第一内箍件610、第二内箍缉拿和外箍件相互紧固。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本实施例桩连接结构通过将第一内箍件610卡设在第一凹槽210内,第二内箍件620卡设在第二凹槽410内,之后再将其整体卡设在外箍件50的卡槽510内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进行紧箍,使得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折、抗拉拔和抗剪能力强。再者,由于内箍件将由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形成卡件包裹在其第一凹槽210内,使得其抗腐蚀能力强,进一步,由于采用机械连接代替了传统上的焊接,降低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外箍件50、第一内箍件610和第二内箍件620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相互锁紧对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进行紧箍,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剪切、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3、第一内箍件61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内箍件分段611,第一内箍件61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第二内箍件62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内箍件分段621,第二内箍件62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抗拉拔、抗弯折能力。
4、外箍件50为分段式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520,外箍件50分段设置,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增强桩连接结构的剪切能力。同时,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而且外箍件分段520覆盖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在增强桩连接结构的整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其防腐蚀能力。
5、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611在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穿过第一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611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6、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621在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都设置有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穿过第二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621进行紧固,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一体性。
7、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40先在其相接端面的外沿进行焊接,之后再通过内箍件和外箍件50进行紧箍,既使用机械连接的同时又使用焊接连接,形成保险,提高桩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外箍件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内箍件卡设与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铆钉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内箍件分段,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内箍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内箍件分段,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二连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件包括至少两个外箍件分段,相邻的外箍件分段之间具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互错开,所述外箍件分段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第一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销孔,第一限位销穿过第一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一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箍件分段靠近第二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销,所述外箍件设置有与该第二限位销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销孔,第二限位销穿过第二限位销孔将相邻的第二内箍件分段进行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为相接端,所述第一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一坡口,所述第二端板的相接端的外沿设置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第二坡口焊接连接。
8.一种桩,包括至少两个首尾相接的桩柱,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桩柱通过桩连接结构与第二个桩柱相连接,所述桩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外箍件和端面相对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该第一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二端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一内箍件卡设与第一凹槽内,第二内箍件卡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内箍件、第二内箍件、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形成卡件,该内箍件设置有卡槽,该卡件卡设于该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一个桩柱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端板与第二个桩柱为一体成型。
CN201420023202.3U 2014-01-14 2014-01-14 桩连接结构及桩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8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3202.3U CN203668914U (zh) 2014-01-14 2014-01-14 桩连接结构及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23202.3U CN203668914U (zh) 2014-01-14 2014-01-14 桩连接结构及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68914U true CN203668914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2320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68914U (zh) 2014-01-14 2014-01-14 桩连接结构及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68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4642B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103669335B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478088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头
CN202578006U (zh) 绑扎钢筋用定位结构
CN203668916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68914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160227U (zh) U形混凝土复合板桩
CN103758118A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68915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39899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3668913U (zh) 桩连接结构及桩
CN206916941U (zh) 一种钢结构柱
CN204959990U (zh) 横梁组件
CN204211397U (zh) 组装式标准节
CN204676561U (zh) 一种边坡锚钉支护结构
CN211200430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钢沉井
CN204096272U (zh) 一种电子锁与箱盖的扣接结构
CN204529157U (zh)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CN203729292U (zh) 桩柱连接箍
CN205737713U (zh) 连接加强结构及具有该连接加强结构的汽车车体
CN111058372A (zh) 一种卯榫承插式钢栈桥横梁与钢管桩连接节点
CN203411213U (zh) 一种电梯轿门上重水管的固定件
CN204590562U (zh) 分体式半预埋悬挑梁
CN204715725U (zh) 悬挑式卸料平台节点固定结构
CN204000569U (zh) 载重式双结构浮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