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7510U -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7510U
CN203637510U CN201320836648.3U CN201320836648U CN203637510U CN 203637510 U CN203637510 U CN 203637510U CN 201320836648 U CN201320836648 U CN 201320836648U CN 203637510 U CN203637510 U CN 203637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ot water
water
water pip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66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
杨宏波
王�华
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366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7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7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75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包括加热器、散热器、除霜器、进水管、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除霜暖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进水口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进水管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加热器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和除霜暖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出水管进水口经四通分别与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和除霜暖水管的出水口相连,出水管出水口经出水手动阀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暖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和第二暖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保证良好的除霜效果,还能保证车厢内温度均衡,达到最佳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客车供暖采用的是水热式液体循环系统,发动机冷却水经过加热器加热后送到车厢内的散热器和除霜器中。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给车厢内部供热,通过除霜器将热风散发给挡风玻璃除霜。在现有的暖气管路系统中,发动机出水先流经散热器,水温降低后才流到除霜器。这种暖气管路系统不仅会影响除霜效果,还会使车厢内前后散热不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该管路系统不仅可保证良好的除霜效果,还能保证车厢内温度均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包括加热器、散热器、除霜器、进水管、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除霜暖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进水口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进水管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加热器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和除霜暖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出水管进水口经四通分别与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和除霜暖水管的出水口相连,出水管出水口经出水手动阀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暖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和第二暖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所述的暖水管和除霜暖水管圆周外侧设有保护罩。
具体地说,所述的除霜暖水管、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是并联连接的,这能够确保经加热器加热的水能同时进行散热和除霜操作。两路暖水管路和一路除霜暖水管路再经四通通过同一出水管管路回到发动机。所述的第一暖水管和第二暖水管位于车厢的左右两侧,第一暖水管和第二暖水管上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且散热器在暖水管路上均匀分布,这能确保车厢内散热的均衡性,提高暖气管路系统的效率。所述的出水管出水口处设有出水手动阀,能够通过手动阀控制暖气管路的通断。若客车暖气长时间不用,可通过出水手动阀关闭,也可使暖气管路系统的维修更加方便。
所述的进水管出水口与加热器进水口间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客车控制系统相连。通过电磁阀可以控制暖气管路系统的通断,当需要控制暖气管路系统工作时,只需通过控制系统发送控制信号给电磁阀,电磁阀即可打开暖气管路系统使其工作。
所述的加热器出水口与第一暖水管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所述的加热器出水口与第二暖水管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所述的加热器出水口与除霜暖水管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通过在第一暖水管、第二暖水管、除霜暖水管的进水口与加热器的出水口之间分别设有手动阀,可以对每一路暖水管路和除霜暖水管路中的水流量进行单独控制和调节,从而既能保证整个客车管路系统的散热的均衡性,又能保证良好的除霜效果。
所述的四通为铜材质。通过采用四通将两路暖水管路和一路除霜暖水管路的出水汇为一路,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客车空间的利用率,还使暖气管路系统出水的管理控制更加方便。铜四通性能稳定,不易损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保证良好的除霜效果,还能保证车厢内温度均衡,达到最佳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除霜器,2、散热器,3、第一暖水管,4、四通,5、第一暖水管手动阀,6、除霜暖水管手动阀,7、第二暖水管手动阀,8、加热器,9、电磁阀,10、进水管,11、进水管进水口,12、出水管,13、出水管手动阀,14、第二暖水管,15、除霜暖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包括加热器8、散热器2、除霜器1、进水管10、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除霜暖水管15和出水管12。所述的进水管进水口11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进水管出水口与加热器8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和除霜暖水管1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出水管12进水口经四通4分别与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和除霜暖水管15的出水口相连,出水管12出水口经出水手动阀13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暖水管3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和第二暖水管14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2。
具体地说,所述的除霜暖水管15、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是并联连接的,这能够确保经加热器8加热的水能同时进行散热和除霜操作。两路暖水管路和一路除霜暖水管15路再经四通4通过同一出水管12管路回到发动机。所述的第一暖水管3和第二暖水管14位于车厢的左右两侧,第一暖水管3和第二暖水管14上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2,且散热器2在暖水管路上均匀分布,这能确保车厢内散热的均衡性,提高暖气管路系统的效率。所述的出水管12出水口处设有出水管手动阀13,能够通过手动阀控制暖气管路的通断。若客车暖气长时间不用,可通过出水管手动阀13关闭,也可使暖气管路系统的维修更加方便。
所述的进水管10出水口与加热器9进水口间设有电磁阀9,所述的电磁阀9通过信号线与客车控制系统相连。通过电磁阀9可以控制暖气管路系统的通断,当需要控制暖气管路系统工作时,只需通过控制系统发送控制信号给电磁阀9,电磁阀9即可打开暖气管路系统使其工作。
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第一暖水管3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5。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第二暖水管14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7。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除霜暖水管15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6。通过在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除霜暖水管15的进水口与加热器8的出水口之间分别设有手动阀,可以对每一路暖水管路和除霜暖水管路中的水流量进行单独控制和调节,从而既能保证整个客车管路系统的散热的均衡性,又能保证良好的除霜效果。
所述的四通4为铜材质。通过采用四通4将两路暖水管路和一路除霜暖水管路的出水汇为一路,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客车空间的利用率,还使暖气管路系统出水的管理控制更加方便。铜四通性能稳定,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客车控制系统发送控制信号开启电磁阀9,发动机水从进水管10的进水口16进入暖气管路系统,水流进加热器8,若低于预设值则进行加热。其次,水从加热器8出水口开始分流,经过手动阀6的管路到除霜器管进而到除霜器进行散热除霜;经手动阀4的管路到车厢左侧第一暖水管3进而经过管上的多个散热器2进行散热,经手动阀5到车厢右侧第二暖水管14进而经过管上的多个散热器2进行散热。再次,除霜暖水管15、第一暖水管3和第二暖水管14三个出水口的水流经四通4汇聚为一路,经出水管12、手动阀13回到发动机。通过手动阀可以对车厢两侧的暖水管路及车厢中间的除霜暖水管路的水流量进行控制与调节。若车内散热器、除霜器散热量小或散热不均匀,可通过调节各手动阀来控制水流的大小与通断,从而使整车散热量平衡、除霜操作优先进行和驾驶区温度的适宜。通过电磁阀和手动阀17可以控制整个暖气管路系统的通断。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包括加热器(8)、散热器(2)、除霜器(1)、进水管(10)、暖水管、除霜暖水管(15)和出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水管包括第一暖水管(3)和第二暖水管(14),所述的进水管进水口(11)与发动机出水口相连,进水管(10)出水口与加热器(8)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和除霜暖水管(15)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的出水管(12)进水口经四通(4)分别与第一暖水管(3)、第二暖水管(14)和除霜暖水管(15)的出水口相连,出水管(12)出水口与发动机进水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暖水管(3)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和第二暖水管(14)的进水口与出水口间分别串连有多个散热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第一暖水管(3)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第二暖水管(14)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8)出水口与除霜暖水管(15)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4)为铜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出水口与加热器(8)进水口间设有电磁阀(9),所述的电磁阀(9)通过信号线与客车控制系统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12)出水口与发动机进水口间设有手动阀(13)。
CN201320836648.3U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7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6648.3U CN203637510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6648.3U CN203637510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7510U true CN203637510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66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7510U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7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676A (zh) * 2014-12-08 2015-04-29 郑州宇晟汽车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3676A (zh) * 2014-12-08 2015-04-29 郑州宇晟汽车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0351U (zh) 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电动车辆
CN204614902U (zh) 一种电池系统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191933B (zh) 混合动力汽车加热管理系统
CN101746302A (zh) 冬夏两用汽车司机坐靠垫
CN105865251B (zh) 工艺阀岛及热交换器系统
CN106058378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加热与冷却一体化装置
CN203637510U (zh)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CN104626925B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06458009B (zh) 电动车的温控系统
CN105337002B (zh)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03978576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尾气热能回收装置
CN201872570U (zh) 电动汽车的电加热系统
CN2080066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加热系统
CN208469605U (zh) 纯电动客车自循环热管理系统
WO2019062870A1 (zh) 一种电动车辆热量管理系统
CN203637508U (zh) 新型车载冷暖空调系统
CN20700020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加热和空调采暖一体化装置
CN204451936U (zh) 特种车驾驶室用的供暖装置
CN104972944A (zh) 汽车及其座椅温度调节装置
CN202986744U (zh) 一种汽车辐射制热系统
CN105034791A (zh) 车辆进气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CN2037271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废热回收暖风系统
CN205075612U (zh) 车用空调平行流暖风芯体
CN114954175B (zh) 一种汽车座椅温度调节方法、控制器、系统及车辆
CN207670150U (zh) 一种燃油暖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