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3676A -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3676A
CN104553676A CN201410733796.1A CN201410733796A CN104553676A CN 104553676 A CN104553676 A CN 104553676A CN 201410733796 A CN201410733796 A CN 201410733796A CN 104553676 A CN104553676 A CN 104553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exchanger
circulating water
way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37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义勇
张坤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senn Automo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senn Automo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senn Automo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senn Automo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337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3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3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35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n air stream of uniform temperature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21More than one heat exchanger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发动机,发动机连接主管道,主管道连接加热器,加热器连接总支管道,总支管道连接三通管A,三通管A连接管道A和管道Ⅰ,管道A连接三通管B,三通管B连接管道B和管道a,管道B连接换热器A,换热器A通过管道C连接换热器B,换热器B通过管道D连接换热器C,换热器C连接管道E,管道E设置单向阀A,管道a连接换热器a,换热器a通过管道b连接换热器b,换热器b通过管道c连接换热器c,换热器c连接管道d,管道d设置单向阀a,管道Ⅰ通过除霜器连接管道Ⅱ,管道Ⅱ和管道d连接三通管C,三通管C通过汇合管连接三通管D,三通管D连接回路管,本发明热量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出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客车上安装有空调、电视等,特别在气温低时,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很多客车上还装有暖风设备,但是现在客车上好多的暖风设备都是采用换热器和管道之间简单的串联,这样虽然可以为乘客提供温暖,但是有效利用热量低,不能充分的利用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热量利用率高、带有除霜器的客车暖风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连接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的输出管连接有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连接有三通管A,所述的三通管A水平端连接有管道A,三通管A的垂直端连接有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连接有三通管B,所述的三通管B的水平端连接有管道B,三通管B的竖直端连接有管道a,所述的管道B连接有换热器A,所述的换热器A输出端连接有管道C,所述的管道C连接有换热器B,所述的换热器B连接有管道D,所述的管道D连接有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连接有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连接有换热器a,所述的换热器a连接有管道b,所述的管道b连接有换热器b,所述的换热器b连接有管道c,所述的管道c连接有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连接有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共同连接有三通管C,所述的管道Ⅱ与三通管C的一侧水平端连接,管道d与三通管C的竖直端连接,所述的三通管C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连接有三通管D,所述的三通管D的一侧水平端与汇合管连接,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回路管,三通管D的竖直端与管道E连接,所述的回路管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的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a、换热器b和换热器c结构均相同且均匀分布在客车的四周。
所述的单向阀A和单向阀a结构相同。
所述的三通管A、三通管B、三通管C和三通管D结构相同。
所述的除霜器设置在挡风玻璃的下方。
所述的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a、换热器b和换热器c的数量均至少设置一个。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循环水,所述的循环水从发动机流出进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内的循环水流入加热器,所述的循环水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A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A,另一路流入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B又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B,另一路流入管道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的出口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过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安装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b,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行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安装有单向阀B,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C汇合在一起流入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D与管道E内的循环水又汇合在一起流入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内的循环水流入发动机。
所述的加热器加热循环水的温度到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简单,从发动机内出来的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三通管A分成两个并联的支路,一个支路连接有除霜器,可以除去挡风玻璃的霜,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个支路通过三通管B又分成了两个并联支路,这两个并联支路分别串联有至少三个换热器,这样通过不同的支路将热量散发出去,热量利用率高,最后三个支路汇合在一起又回到发动机,形成了回路,总之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热量利用率高、可以除霜的优点,其中下表是现在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放热量与采用本新型客车暖风管理系统放热量的对比: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原始管路将散热器采用全串联的结构,不仅各个散热器的放热量比较小,而且不稳定,放热量慢慢减少,但是采用本发明的并串联管路,不仅每个散热器的散热量比较大,而且每个散热器的放热量比较稳定,更好的利用热量,从而得出采用本发明的管路连接方式散热器的放热量大,散热器的工作效率高,热量利用率也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系统图。
图中:1、发动机  2、主管道  3、加热器  4、总支管道   5、三通管A   6、管道A  7、管道Ⅰ  8、三通管B  9、管道B  10、管道a  11、换热器A  12、管道C  13、换热器B  14、管道D  15、换热器C  16、管道E  17、单向阀A  18、换热器a  19、管道b  20、换热器b  21、管道c  22、换热器c  23、管道d  24、单向阀a  25、除霜器  26、管道Ⅱ  27、三通管C  28、汇合管  29、三通管D  30、回路管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2,所述的主管道2连接有加热器3,所述的加热器3的输出管连接有总支管道4,所述的总支管道4连接有三通管A5,所述的三通管A5水平端连接有管道A6,三通管A5的垂直端连接有管道Ⅰ7,所述的管道A6连接有三通管B8,所述的三通管B8的水平端连接有管道B9,三通管B8的竖直端连接有管道a10,所述的管道B9连接有换热器A11,所述的换热器A11输出端连接有管道C12,所述的管道C12连接有换热器B13,所述的换热器B13连接有管道D14,所述的管道D14连接有换热器C15,所述的换热器C15连接有管道E16,所述的管道E16上设置有单向阀A17,所述的管道a10连接有换热器a18,所述的换热器a18连接有管道b19,所述的管道b19连接有换热器b20,所述的换热器b20连接有管道c21,所述的管道c21连接有换热器c22,所述的换热器c22连接有管道d23,所述的管道d23上设置有单向阀a24,所述的管道Ⅰ7连接有除霜器25,所述的除霜器25连接有管道Ⅱ26,所述的管道Ⅱ26和管道d23共同连接有三通管C27,所述的管道Ⅱ26与三通管C27的一侧水平端连接,管道d23与三通管C27的竖直端连接,所述的三通管C27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汇合管28,所述的汇合管28连接有三通管D29,所述的三通管D29的一侧水平端与汇合管28连接,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回路管30,三通管D29的竖直端与管道E16连接,所述的回路管30与发动机1连接。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循环水,所述的循环水从发动机流出进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内的循环水流入加热器,所述的循环水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A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A,另一路流入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B又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B,另一路流入管道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的出口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过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安装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b,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行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安装有单向阀B,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C汇合在一起流入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D与管道E内的循环水又汇合在一起流入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内的循环水流入发动机。
所述的加热器加热循环水的温度到80℃。
本发明设计简单,从发动机内出来的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三通管A分成两个并联的支路,一个支路连接有除霜器,可以除去挡风玻璃的霜,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个支路通过三通管B又分成了两个并联支路,这两个并联支路分别串联有三个换热器,这样通过不同的支路将热量散发出去,热量利用率高,最后三个支路汇合在一起又回到发动机,形成了回路,总之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热量利用率高、可以除霜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2,所述的主管道2连接有加热器3,所述的加热器3的输出管连接有总支管道4,所述的总支管道4连接有三通管A5,所述的三通管A5水平端连接有管道A6,三通管A5的垂直端连接有管道Ⅰ7,所述的管道A6连接有三通管B8,所述的三通管B8的水平端连接有管道B9,三通管B8的竖直端连接有管道a10,所述的管道B9连接有换热器A11,所述的换热器A11输出端连接有管道C12,所述的管道C12连接有换热器B13,所述的换热器B13连接有管道D14,所述的管道D14连接有换热器C15,所述的换热器C15连接有管道E16,所述的管道E16上设置有单向阀A17,所述的管道a10连接有换热器a18,所述的换热器a18连接有管道b19,所述的管道b19连接有换热器b20,所述的换热器b20连接有管道c21,所述的管道c21连接有换热器c22,所述的换热器c22连接有管道d23,所述的管道d23上设置有单向阀a24,所述的管道Ⅰ7连接有除霜器25,所述的除霜器25连接有管道Ⅱ26,所述的管道Ⅱ26和管道d23共同连接有三通管C27,所述的管道Ⅱ26与三通管C27的一侧水平端连接,管道d23与三通管C27的竖直端连接,所述的三通管C27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汇合管28,所述的汇合管28连接有三通管D29,所述的三通管D29的一侧水平端与汇合管28连接,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回路管30,三通管D29的竖直端与管道E16连接,所述的回路管30与发动机1连接。
所述的换热器A11、换热器B13、换热器C15、换热器a18、换热器b20和换热器c22结构均相同且均匀分布在客车的四周。
所述的单向阀A17和单向阀a24结构相同。
所述的三通管A5、三通管B8、三通管C27和三通管D29结构相同。
所述的除霜器25设置在挡风玻璃的下方。
所述的换热器A11、换热器B13、换热器C15、换热器a18、换热器b20和换热器c22的数量均至少设置一个。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循环水,所述的循环水从发动机流出进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内的循环水流入加热器,所述的循环水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A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A,另一路流入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B又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B,另一路流入管道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的出口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过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安装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b,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行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安装有单向阀B,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C汇合在一起流入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D与管道E内的循环水又汇合在一起流入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内的循环水流入发动机。
所述的加热器加热循环水的温度到80℃。
本发明设计简单,从发动机内出来的水通过加热器加热后,通过三通管A分成两个并联的支路,一个支路连接有除霜器,可以除去挡风玻璃的霜,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个支路通过三通管B又分成了两个并联支路,这两个并联支路分别串联有至少三个换热器,这样通过不同的支路将热量散发出去,热量利用率高,最后三个支路汇合在一起又回到发动机,形成了回路,散热器的结构均相同且分布在客车的四周,使整个客车供暖均匀,三通管结构均相同这样安装、拆卸方便,总之本发明具有设计简单、热量利用率高、可以除霜的优点。
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一步对原始管路和本发明管路进行对比如下: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原始管路将散热器采用全串联的结构,不仅各个散热器的放热量比较小,而且不稳定,放热量慢慢减少,但是采用本发明的并串联管路,不仅每个散热器的散热量比较大,而且每个散热器的放热量比较稳定,更好的利用热量,从而得出采用本发明的管路连接方式散热器的放热量大,散热器的工作效率高,热量利用率也高。

Claims (8)

1.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它包括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连接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的输出管连接有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连接有三通管A,所述的三通管A水平端连接有管道A,三通管A的垂直端连接有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连接有三通管B,所述的三通管B的水平端连接有管道B,三通管B的竖直端连接有管道a,所述的管道B连接有换热器A,所述的换热器A输出端连接有管道C,所述的管道C连接有换热器B,所述的换热器B连接有管道D,所述的管道D连接有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连接有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连接有换热器a,所述的换热器a连接有管道b,所述的管道b连接有换热器b,所述的换热器b连接有管道c,所述的管道c连接有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连接有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共同连接有三通管C,所述的管道Ⅱ与三通管C的一侧水平端连接,管道d与三通管C的竖直端连接,所述的三通管C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连接有三通管D,所述的三通管D的一侧水平端与汇合管连接,另一侧水平端连接有回路管,三通管D的竖直端与管道E连接,所述的回路管与发动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a、换热器b和换热器c结构均相同且均匀分布在客车的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A和单向阀a结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管A、三通管B、三通管C和三通管D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霜器设置在挡风玻璃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a、换热器b和换热器c的数量均至少设置一个。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循环水,所述的循环水从发动机流出进入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内的循环水流入加热器,所述的循环水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总支管道,所述的总支管道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A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A,另一路流入管道Ⅰ,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经过三通管B又将循环水分成两个支路,一路流入管道B,另一路流入管道a,所述的管道Ⅰ连接有除霜器,所述的除霜器的出口连接有管道Ⅱ,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过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E,所述的管道E上安装有单向阀A,所述的管道a内的循环水流经换热器a,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a换热后流出进入管道b,所述的管道b内的循环水流入换热器b,所述的循环水经过换热器b内再次进行换热后流入管道c,所述的管道c内的循环水又流入换热器c,所述的换热器c将循环水经行换热处理后流入管道d,所述的管道d上安装有单向阀B,所述的管道Ⅱ和管道d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C汇合在一起流入汇合管,所述的汇合管内的循环水通过三通管D与管道E内的循环水又汇合在一起流入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内的循环水流入发动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加热循环水的温度到80℃。
CN201410733796.1A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4553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3796.1A CN104553676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3796.1A CN104553676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3676A true CN104553676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7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3796.1A Pending CN104553676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36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5688B1 (en) * 1999-11-26 2002-06-18 Daimlerchrysler Ag Cooling circui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042073A (zh) * 2011-01-28 2011-05-04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自动排气功能的发动机冷却水系统装置
CN202117757U (zh) * 2011-07-12 2012-01-18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膨胀水箱
CN203637510U (zh) * 2013-12-18 2014-06-1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CN204322984U (zh) * 2014-12-08 2015-05-13 郑州宇晟汽车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5688B1 (en) * 1999-11-26 2002-06-18 Daimlerchrysler Ag Cooling circui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042073A (zh) * 2011-01-28 2011-05-04 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自动排气功能的发动机冷却水系统装置
CN202117757U (zh) * 2011-07-12 2012-01-18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膨胀水箱
CN203637510U (zh) * 2013-12-18 2014-06-1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气管路系统
CN204322984U (zh) * 2014-12-08 2015-05-13 郑州宇晟汽车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5657A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CN105917094A (zh) 中冷器
CN102305445B (zh) 重力式热管和直接蒸发冷却器复合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4705227U (zh) 节水消雾霾热交换器
CN204322984U (zh)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
CN104553676A (zh) 一种客车暖风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6753719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7942905U (zh) 车辆及其热循环系统
CN105222418A (zh) 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流程设计方案
CN206371047U (zh) 一种发电机组散热器
CN205482052U (zh) 一种工艺水循环系统
CN103868128A (zh) 两路水同时供热的溴化锂吸收式换热系统
CN205970737U (zh) 一种基于ng发动机客车暖风管路的结构
CN204877645U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CN204002978U (zh) 空冷式平行流油冷器
CN203364637U (zh) 连续供气型大型空温式气化器
CN202254039U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7006426U (zh) 一种蓄能系统
CN207488844U (zh) 小型真空腔体的温控系统
CN203857713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8074837B (zh) 一种半导体工艺水保温系统
CN206785473U (zh) 一种发动机水冷装置
CN206177105U (zh) 一种相变式能源节能输送装置
CN103836846B (zh) 一种两路分流冷凝器及采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417696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