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3024U -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3024U
CN203613024U CN201320705960.9U CN201320705960U CN203613024U CN 203613024 U CN203613024 U CN 203613024U CN 201320705960 U CN201320705960 U CN 201320705960U CN 203613024 U CN203613024 U CN 203613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aeration
water inlet
jet
many group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059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志军
王树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KE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KE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KE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KE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059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3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3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30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包括: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一环状管道连通,所述环状管道上安装有多个射流曝气管,所述射流曝气管具体包括:一进水嘴与一接收室连通,所述接收室还与一分进气管连通;一混合室与所述接收室相连通,所述混合室与一扩压室连通,所述扩压室具有一出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射流曝气装置无法有效适应曝气池尺寸及形状,曝气范围小、不均匀、效果一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分布以及多级喷射的结构使得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更高,吸气量更大,气泡质量更高,搅动更为均匀,更节能。

Description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新工艺。系在曝气池中利用射流式扩散器充氧。其优点是搅动混合能力强,氧转递效率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适宜于中等规模的曝气池,费用中等。缺点是曝气池几何尺寸受限制,喷嘴会堵塞。鼓风式射流曝气需要有鼓风机与泵,吸气式射流曝气可省去鼓风机。目前,国内已有采用射流曝气法处理城市污水和印染废水的装置。
现有的射流曝气装置多采用一级喷射的结构,分布在一体化的一集水器上,该类型射流曝气器设计相对复杂,设计不当容易造成吸气量小,气泡质量差,动力效率低,影响水处理成本的问题。或者采用射流曝气管分布在直线管道上,但是采用上述布局的缺陷是无法有效适应曝气池尺寸及形状,曝气范围小,不均匀,氧传质系数、溶氧速度、混合搅拌效果均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射流曝气装置无法有效适应曝气池尺寸及形状,曝气范围小,不均匀,氧传质系数、溶氧速度、混合搅拌效果均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一环状管道连通,所述环状管道上安装有多个射流曝气管,所述射流曝气管具体包括:一进水嘴与一接收室连通,所述接收室还与一分进气管连通;一混合室与所述接收室相连通,所述混合室与一扩压室连通,所述扩压室具有一出口。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还包括一集水器,所述集水器的一端与一总进水管相连,所述集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室具体结构为:一柱状混合管,所述柱状混合管内具有一混合通孔,所述混合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接收室相连通,所述混合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扩压室相连通;所述混合通孔靠近所述扩压室的一端内具有一环状收紧口。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扩压室具体包括:一柱状扩压管,所述柱状扩压管内具有一第二圆台状通孔,所述第二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混合通孔密封连通;所述进水嘴具体与所述环状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水嘴的喷嘴端面向所述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与所述扩压室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混合式与所述接收室及所述扩压室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射流曝气管均具有一所述分进气管,每一所述分进气管均与一总进气管相连通。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所述环状管道具体为一圆环状管道。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射流曝气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状管道上。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个固定环,所述多个固定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状管道上,所述固定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有多个所述进水管,多个所述进水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状管道上,多个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集水器与所述总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总进水管上设有一水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射流曝气装置无法有效适应曝气池尺寸及形状,曝气范围小、不均匀、效果一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分布以及多级喷射的结构使得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更高,吸气量更大,气泡质量更高,搅动更为均匀,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结构剖视图,请参见图1、图2,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中,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与一环状管道2连通,环状管道2上安装有多个射流曝气管3,射流曝气管3具体包括:一进水嘴31与一接收室32连通,接收室32还与一分进气管4连通;一混合室33与接收室32相连通,混合室33与一扩压室34连通,扩压室34具有一出口。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在曝气池底部,环状管道2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曝气池底部,进水管1与进气管均导出至曝气池外。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一第二扩压室,进一步的对喷射的水压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加多个扩压室,进行逐级的水压调节,从而达到最终需要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集水器,集水器的一端与一总进水管相连,集水器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个进水管1,多个进水管1均匀分布在环状管道2上,多个进水管1通过集水器与总进水管相连通,总进水管上设有一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总进水管上设有一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水泵可以采用离心泵,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离心泵设置在地面上,设置在曝气池之外,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非常易于维修,无需进行水下的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也可以采用潜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室33具体结构为:一柱状混合管,柱状混合管内具有一混合通孔331,混合通孔331的一端与接收室32相连通,混合通孔331的另一端与扩压室341相连通;混合通孔331靠近扩压室341的一端内具有一环状收紧口332,设置环状收紧口332的技术效果是使得气液能够在第一混合通孔331内进行充分的混合,环状收紧口332的尺寸根据混合通孔331的尺寸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圆台状通孔341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混合通孔331密封连通;进水嘴31具体与环状管道2相连通,进水嘴31的喷嘴端面向混合室33;混合室33与扩压室3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混合式与接收室32及扩压室34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铸造焊接而成,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理论寿命可以超过20年,耐腐蚀性能非常的出色。
本实用新型的扩压室34具体包括:一柱状扩压管,柱状扩压管内具有一第二圆台状通孔341,第二圆台状通孔341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混合室33相连通。第二圆台状通孔341进一步的对喷出的压力和流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喷出的压力和流速适应曝气池底部的面积等环境,达到良好的曝气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室33具体结构为:一柱状混合管,柱状混合管内具有一第一圆台状通孔,第一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接收室32相连通,第一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大的一端与扩压室34相连通。柱状混合管采用内部开设第一圆台状通孔的结构使得气体与液体在第一混合室33内即进行压力的调节,柱状混合管可以作为第一级的扩压室3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圆台状通孔341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第一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大的一端内径相同,第二圆台状通孔341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第一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大的一端密封连通;进水嘴31具体与环状管道2相连通,进水嘴31的喷嘴端面向混合室33;第一圆台状通孔与第二圆台状通孔341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柱状混合管内开设的通孔分为两段,具体为两内径较小的圆台状通孔相对设置,靠近接收室的圆台状通孔距离较短,用于接收进水嘴31喷射的液体,之后进入离扩压室较近的圆台状通孔,使得气液充分混合并进行第一次的压力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环状管道2具体为一圆环状管道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圆环状管道2平铺设置在曝气池底部,将圆环状管道2平铺设置在曝气池底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效果更加均匀,并可以有效的适应柱状的曝气池。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环状管道2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形状,从而有效的适应不同的曝气池形状,进行均匀有效的曝气。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二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三示意图,请参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射流曝气管3均匀分布在环状管道2上,多个射流曝气管3的出口均面向环状管道2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射流曝气管3可以交错设置,使得扩压室34的出口喷出的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曝气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射流曝气管3交错设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采用一射流曝气管3水平喷射,两侧两射流曝气管3分别斜向上和斜向下喷射的方式设置,倾斜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环境可以自行进行设定,也可以采用别的倾斜方式进行设定。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的射流曝气管的第一示意图,请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射流曝气管3根据环状管道2的面积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多个射流曝气管3出口面向环状管道2的外侧,另有多个射流曝气管3的出口面向环状管道2的内侧,从而对环状管道2内侧进行射流曝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多个固定环,多个固定环分别固定在环状管道2上,固定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固定支架对环状管道2进行固定,具体的,固定支架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射流曝气装置无法有效适应曝气池尺寸及形状,曝气范围小、不均匀、效果一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分布以及多级喷射的结构使得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更高,吸气量更大,气泡质量更高,搅动更为均匀,更节能。

Claims (10)

1.一种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一环状管道连通,所述环状管道上安装有多个射流曝气管,所述射流曝气管具体包括:一进水嘴与一接收室连通,所述接收室还与一分进气管连通;一混合室与所述接收室相连通,所述混合室与一扩压室连通,所述扩压室具有一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集水器,所述集水器的一端与一总进水管相连,所述集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具体结构为:一柱状混合管,所述柱状混合管内具有一混合通孔,所述混合通孔的一端与所述接收室相连通,所述混合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扩压室相连通;所述混合通孔靠近所述扩压室的一端内具有一环状收紧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室具体包括:一柱状扩压管,所述柱状扩压管内具有一第二圆台状通孔,所述第二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台状通孔内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混合通孔密封连通;所述进水嘴具体与所述环状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水嘴的喷嘴端面向所述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与所述扩压室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混合式与所述接收室及所述扩压室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射流曝气管均具有一所述分进气管,每一所述分进气管均与一总进气管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管道具体为一圆环状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射流曝气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状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个固定环,所述多个固定环分别固定在所述环状管道上,所述固定支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多个所述进水管,多个所述进水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状管道上,多个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集水器与所述总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总进水管上设有一水泵。
CN201320705960.9U 2013-11-11 2013-11-11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3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5960.9U CN203613024U (zh) 2013-11-11 2013-11-11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5960.9U CN203613024U (zh) 2013-11-11 2013-11-11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3024U true CN203613024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0596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13024U (zh) 2013-11-11 2013-11-11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3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8127A (zh) * 2013-11-11 2015-05-20 上海斯科瑞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8127A (zh) * 2013-11-11 2015-05-20 上海斯科瑞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6751B2 (en) Mixing apparatus
CN201643998U (zh) 水力空化装置
CN101830555B (zh) 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及其射流曝气方法
CN203079758U (zh) 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
CN104628127A (zh)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CN112321114B (zh) 厌氧消化池及污水处理厂
CN102531208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非等径分流式微孔曝气管系
CN201099642Y (zh) 曝气装置
CN110304716A (zh) 射流曝气臂及其集成式射流曝气器
CN203613024U (zh) 多组多级水下射流曝气装置
CN213294853U (zh) 一种高效循环式厌氧反应发生器
CN203486961U (zh) 一种螺旋涡流射流曝气装置
CN102603063A (zh) 水中充氧用射流曝气器
CN202705127U (zh) 景观式曝气装置
CN205575786U (zh) 微纳米曝气系统
CN101423301B (zh) 由导气筒直接进气的潜浮式曝气机
CN105060475B (zh) 一种射流混合布水搅拌装置
CN101993147B (zh) 涡流固定微生物曝气池
CN201999783U (zh) 一种用于矩形水池的高效射流曝气装置
CN207243575U (zh) 一种多功能水气混合装置
CN213202429U (zh) 一种高密度微气泡溶气装置
CN210559617U (zh) 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
CN212310407U (zh) 一种微气泡耦合搅拌强化污染物洗脱的装置
CN202465363U (zh) 一种低压增氧喷射装置
CN201109745Y (zh) 由导气筒直接进气的潜浮式曝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