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2035U - 方向盘 - Google Patents

方向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2035U
CN203612035U CN201320664087.3U CN201320664087U CN203612035U CN 203612035 U CN203612035 U CN 203612035U CN 201320664087 U CN201320664087 U CN 201320664087U CN 203612035 U CN203612035 U CN 203612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outer ring
bearing circle
central part
type 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40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盐田纯
秋山哲
原靖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40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2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2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20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向盘。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在两根横向辐条与一根纵向辐条中的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便于确认车辆的状态,可以提高操作方便性,且提供别具一格的外观。

Description

方向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方向盘,尤其涉及对方向盘中的辐条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来说,方向盘是必备的部件。现在的方向盘除了用于执行转向操纵之外,其上还布置有安全气囊、操作开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向盘的设计也要不断改进,以满足愈来愈多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向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在两根横向辐条与一根纵向辐条中的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可选地,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个U型连接杆相连。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U型连接杆的两根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相连,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两根连接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以上的辐条相连,在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可选地,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可选地,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可选地,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辐条上开设开口部,因此可以增加驾驶员的观察面积,使其更便于确认车辆的状态。而且,由于开设了开口部,相当于增加了辐条的表面积,增加了可用于设置各种操作部件的空间,随之可以提高操作方便性。而且,在辐条上开设开口部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外观。另外,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可视为加强筋,通过适当选择其形状和尺寸,有利于保持方向盘的强度。而且,由于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上表面呈平面,便于安全气囊的展开,且梯形截面之间形成的凹槽部可以用来支撑安全气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R-R线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S-S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变形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T-T线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为环状外圈,20为中心部,30为横向辐条,40为纵向辐条,50为U型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方向盘,包括环状外圈10、位于环状外圈10中央的中心部20,中心部20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30与环状外圈10相连,从中心部20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30垂直的纵向辐条40,该纵向辐条40与环状外圈10之间通过一个U型连接杆50相连。中心部20中收纳有安全气囊。虽然图1中示出的中心部20的上部呈平面状,但是中心部20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设计为圆形、多边形等各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两根横向辐条30和一根纵向辐条40上可以设置各种按键、开关等操作部件。
如图2所示,优选地U型连接杆50的两根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U型连接杆50的两根竖边之间是开口的,因此可以增加驾驶员的观察面积,使其更便于确认车辆的状态。而且,由于具备开口部100,相当于增加了辐条的表面积,增加了可用于设置各种操作部件的空间,随之可以提高操作方便性。而且,可以提供别具一格的外观。另外,U型连接杆50可以起到加强部件的作用,通过适当选择其形状和尺寸,特别是竖边形状和尺寸,有利于保持方向盘的强度。而且,由于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上表面呈平面,便于安全气囊的展开,且梯形截面之间形成的凹槽部60可以用来支撑安全气囊。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变形例,可以将上述U型连接杆50替换为两根用于连接纵向辐条40与环状外圈10的连接杆51、52,并在两根连接杆51、52之间形成间隙200。此时,优选地两根连接杆51、52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其也能取得上面所描述的有益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另一变形例,开口部不限于仅设置在纵向辐条,也不限于仅设置在径向外侧,可以在两根横向辐条30与一根纵向辐条40中的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300,且其设置位置可以任意选择。此时,开口部300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301、302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其也能取得上面所描述的有益效果。
而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有三根辐条的方向盘,可以适用于具有任意数量辐条的方向盘,只要在辐条或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开口部(开口部的数量也可以任意选择),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在两根横向辐条与一根纵向辐条中的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5.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个U型连接杆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U型连接杆的两根竖边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8.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通过左右侧的两根横向辐条与环状外圈相连,从中心部延伸出一根与两根横向辐条垂直的纵向辐条,该纵向辐条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相连,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两根连接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1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外圈、位于环状外圈中央的中心部,中心部与环状外圈之间通过一根或两根以上的辐条相连,在至少一个辐条上形成开口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中心部中收纳有安全气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开口部的沿方向盘径向的边框部分的横截面的上部呈梯形。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径向外侧。
CN201320664087.3U 2013-10-25 2013-10-25 方向盘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2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4087.3U CN203612035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方向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4087.3U CN203612035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方向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2035U true CN203612035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408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2035U (zh) 2013-10-25 2013-10-25 方向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2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4011046A (es) Disco de rueda de vehiculo y un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l mismo.
CN203254888U (zh) 高通风孔轮毂
CN203612035U (zh) 方向盘
USD823778S1 (en) Front outward flange of a vehicle wheel
CN105034680A (zh) 弓形汽车轮毂
CN205706150U (zh) 易拆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结构
CN204775417U (zh) 一种易拆装安全气囊结构的方向盘
CN204586340U (zh) 一种增强强度的轮辋
CN203945899U (zh) 减震轮毂
CN205112847U (zh) 一种汽车轮毂
CN202992183U (zh) 一种换档防尘罩总成
CN203793433U (zh) 后轮罩挡泥板和保险杠支撑结构
CN202629007U (zh) 焊接式旋压皮带轮
CN207644658U (zh) 一种飞机牵引杆
CN202378983U (zh) 履带式收割机支重轮
CN202130476U (zh) 一种汽车三辐方向盘
CN205022286U (zh) 一种加强型汽车轮毂
CN204895533U (zh) 儿童车的车轮
CN204340538U (zh) 一种新型卡扣多变轮毂盖结构
CN205798394U (zh) 一种低压铸造机
CN104924845A (zh) 异形汽车轮毂
CN103538616A (zh) 平躺型儿童推车
CN203995485U (zh) 童车车轮
CN202703122U (zh) 一种后轮轮毂
CN102795257A (zh) 一种汽车三辐方向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