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1443U -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1443U
CN203611443U CN201320834929.5U CN201320834929U CN203611443U CN 203611443 U CN203611443 U CN 203611443U CN 201320834929 U CN201320834929 U CN 201320834929U CN 203611443 U CN203611443 U CN 203611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sprue
plate
strap
c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49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MEI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MEI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MEI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MEIJIA PACKAG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349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1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1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14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打包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上板以及下板,上板的下端面设有上入料流道、上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上分流道,上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上主流道的入口端与上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上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上主流道的出口端;下板的上端面设有下入料流道、下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下分流道,下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下主流道的入口端与下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下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下主流道的出口端;各上分流道与各下分流道均上下正对布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出料流道。实现同一个模具中一次性生产多条包芯打包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打包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背景技术
包芯打包带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较常使用的物品,它主要被用来捆绑物体,现有打包带生产机组包括两套机筒螺杆,分别通过对机筒的加热,使其塑料在螺杆中熔化,由机筒螺杆将熔化的塑料挤入过滤器,并且分别经过两过滤网进行过滤,滤出残渣,再将干净的塑料通过模具流道挤出一条包芯打包带胚或打包带。
现有的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无法使两套机筒螺杆中的塑料在模具中进行分别组合以及多次组合,只生产出一条包芯打包带,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只生产出一条包芯打包带,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上板以及下板,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上入料流道、上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上分流道,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上主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所述上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所述上主流道的出口端;
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下入料流道、下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下分流道,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下主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所述下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所述下主流道的出口端;
各所述上分流道与各所述下分流道均上下正对布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出料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流道呈L状,折弯形成上横部和上竖部,所述上主流道的入口端设于所述上横部,其出口端设于所述上竖部,所述下主流道呈L状,折弯形成下横部和下竖部,所述下主流道的入口端设于所述下横部,其出口端设于所述下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设有第一上填充块,所述第一上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上主流道,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设有第一下填充块,所述第一下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下主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两个所述上入料流道,两个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出口端对称分布在所述上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上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上主流道,所述第一上填充块上端面上的上主流道与下端面上的上主流道呈对称布置;
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所述下入料流道,两个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出口端对称分布在所述下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下主流道,所述第一下填充块上端面上的下主流道与下端面上的下主流道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或所述下板中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料流道中塑料流量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显露于所述上板或下板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料流道中。
进一步地,各所述上分流道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上扩口部;各所述下分流道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下扩口部,所述上扩口部与下扩口部正对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中设有第二上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内设有第二上填充块,所述第二上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上扩口部;
所述下板中设有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下凹槽内设有第二下填充块,所述第二下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下扩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的侧壁设有定型块,所述定型块中设有至少两个定型孔,所述定型孔与所述出料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块中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穿设于所述定型块中,其下端伸入所述定型孔内,其上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定型块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型块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定型上块以及定型下块,所述定型上块的下端面设有上定型槽,所述定型下块的上端面设有下定型槽,所述上定型槽与所述下定型槽下对布置,形成所述定型孔。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上板中,熔化后的塑料经上入料流道流入上主流道,然后,再经上主流道的出口端进行分流,分别流入上分流道,与上板同步进行的下板中,熔化后的塑料经下入料流道流入下主流道,然后,再经下主流道的出口端进行分流,分别流入下分流道,由于上分流道与下分流道上下对应布置,上分流道中塑料的下端与下分流道中塑料的上端相融合形成一条的包芯打包带,为此,每一条出料流道能够生产出一条包芯打包带,该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设有多条的出料流通,从而可以在同一个模具中一次性生产多条包芯打包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板的反面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装配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上板1以及下板2,上板1的下端面设有上入料流道11、上主流道12以及至少两个上分流道13,上入料流道11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上主流道12的入口端与上入料流道11的出口端连通,各上分流道13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上主流道12的出口端。
下板2的上端面设有下入料流道21、下主流道22以及至少两个下分流道23,下入料流道21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下主流道22的入口端与下入料流道21的出口端连通,各下分流道23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下主流道22的出口端。
各上分流道13与各下分流道23均上下正对布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出料流道。
在上板1中,熔化后的塑料经上入料流道11流入上主流道12,然后,再经上主流道12的出口端进行分流,分别流入上分流道13,与上板1同步进行的下板2中。熔化后的塑料经下入料流道21流入下主流道22,然后,再经下主流道22的出口端进行分流,分别流入下分流道23,由于上分流道13与下分流道23上下对应布置,上分流道13中塑料的下端与下分流道23中塑料的上端相融合形成一条的包芯打包带,为此,每一条出料流道能够生产出一条包芯打包带,该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设有多条的出料流通,从而可以在同一个模具中一次性生产多条包芯打包带。
上入料流道11与下入料流道21上下错位布置,上板1中的塑料与下板2中的塑料在上入料流道11与下入料流道12中并未接触,上板1中的塑料要流到上分流道13才与下板2的下分流道23中塑料相接触。若上主流道12与下主流道22上下对应布置,上板1中的塑料与下板2中的塑料会在上主流道12与下主流道22中提前相接触。
当然,上入料流道11与下入料流道21也可以是上下对应布置。
本实施例中,上分流道13与下分流道均为2条,从而形成2条出料流道。
如图1和图2所示,上主流道12呈L状,折弯形成上横部121和上竖部122,上主流道12的入口端设于上横部121,其出口端设于上竖部122,下主流道22呈L状,折弯形成下横部221和下竖部222,下主流道22的入口端设于下横部221,其出口端设于下竖部222。
上板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上凹槽14,第一上凹槽14内设有第一上填充块141,第一上填充块141的下端面设有上主流道12,下板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下凹槽24,第一下凹槽24内设有第一下填充块241,第一下填充块241的上端面设有下主流道22。将上主流道12设于第一上填充块141以及下主流道22设于第一下填充块241,若上主流道12或下主流道22损坏,只需对应更换第一上填充块141或第一下填充块241。
上板1的下端面设有两个上入料流道11,两个上入料流道11的出口端左右对称,且分布在所述上竖部122的两侧,第一上填充块141可翻转放置于第一上凹槽14内,第一上填充块141的上端面设有上主流道12,第一上填充块141上端面上的上主流道12与下端面上的上主流道12呈对称布置。
具体地,两上主流道12上下对称布置。
在实际装配中,第一填充块141可以有两种情况与第一上凹槽14配合,从而实现上主流道12分别连通两个上入料流道11其中的一个,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上填充块141的下端面朝下时,第一上填充块141下端面中的上主流道12与其中一个上入料流道11连通,此时,另一个上入料流道11及第一上填充块141下端面中的上主流道12都处于不连通状态;当将第一上填充块141翻转放置入第一上凹槽14内,此时,第一上填充块141的上端面朝下,第一上填充块141上端面中的上主流道12与另一个上入料流道11相连通。第一上填充块141实现了其上的上主流道12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上入料流道11相连通,使生产包芯打包带更加便捷。
下板2的上端面设有两个下入料流道21,两个下入料流道21的出口端左右对称,且分布在下竖部222的两侧,第一下填充块241可翻转放置于第一下凹槽24内,第一下填充块241的下端面设有下主流道22,第一下填充块241上端面上的下主流道22与下端面上的下主流道22呈对称布置。
具体地,两下主流道22上下对称布置。
第一下填充块241的功能效果与第一上填充块141的功能效果相同,在此就不重复叙述。
各上分流道13左右对称,且分布在上竖部122的两侧,第一上填充块141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上分流道13的入口端,各下分流道23左右对称,且分布在下竖部222的两侧,第一下填充块241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上下对称的下分流道23的入口端。
两上主流道12上下对称布置,两上分流道13也呈上下对称布置,同理,两下主流道22上下对称布置,两下分流道23也呈上下对称布置,
如图1和图3所示,上板1或下板2中设有用于调节出料流道中塑料流量的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的一端显露在上板1或下板2外,另一端伸入出料流道中。这样,通过调节螺杆3伸入出料流道中的深浅度,控制出料流道中塑料流量,使每一条出料流道中塑料流速均衡。如图1和图2所示,各上分流道13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上扩口部131,各下分流道23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下扩口部231,上扩口部131与下扩口部231正对布置。这样,上扩口部131与下扩口部231正对布置形成出料流道的扩口部,扩大了出料门道的宽度,减缓塑料的流速,并且该扩口部形成与打包带形状大致相同的流道。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板1中设有第二上凹槽15,第二上凹槽15内设有第二上填充块151,第二上填充块151的下端面设有上述的上扩口部131;下板2中设有第二下凹槽25,第二下凹槽25内设有第二下填充块251,第二下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上述的下扩口部251。
上扩口部131设于第二上填充151以及下扩口部251设于第二下填充块251,便于以后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第二上凹槽15与第一上凹槽14贯通,第二下凹槽25与第一下凹槽24贯通,避免加工复杂。
如图3所示,上板1的侧壁设有定型块4,定型块4中设有至少两个定型孔41,定型孔41与出料流道连通。定型块4中的定型孔41的深度限定了包芯打包带的厚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定型块4中设有调节块42,调节块42穿设于定型块4中,其下端伸入定型孔41内,其上端连接有螺杆43,螺杆43上套接有固定片44,固定片44固定于定型块4的端面上。
通过调节块42伸入定型孔41的深浅度用于调节包芯打包带的厚度,固定片44通过螺钉固定在定型块4的上端面,从而固定与固定片44螺纹连接的螺杆43,进而固定螺杆43一端连接有的定型块4,先调节好固定片44在螺杆43上的位置,再将固定片44固定在定型块4的上端面,若再次调整调节块42伸入定型孔41的深浅度,要先将固定片44在定型块4上拆卸,再次调整固定片44在螺杆43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包芯打包带的厚度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定型块4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定型上块45以及定型下块46,定型上块45的下端面设有上定型槽451,定型下块46的上端面设有下定型槽461,上定型槽451与下定型槽461正对布置,形成了上述的定型孔41。
上述的螺杆43及固定片44设于定型上块45上。
定型上块45及定型下块46结构相同,定型孔41呈扁平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上板以及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上入料流道、上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上分流道,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上主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所述上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所述上主流道的出口端;
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下入料流道、下主流道以及至少两个下分流道,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入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下主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出口端连通,各所述下分流道的入口端汇聚连通于所述下主流道的出口端;
各所述上分流道与各所述下分流道均上下正对布置,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出料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流道呈L状,折弯形成上横部和上竖部,所述上主流道的入口端设于所述上横部,其出口端设于所述上竖部,所述下主流道呈L状,折弯形成下横部和下竖部,所述下主流道的入口端设于所述下横部,其出口端设于所述下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设有第一上填充块,所述第一上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上主流道,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设有第一下填充块,所述第一下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下主流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下端面设有两个所述上入料流道,两个所述上入料流道的出口端对称分布在所述上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上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上主流道,所述第一上填充块上端面上的上主流道与下端面上的上主流道呈对称布置;
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所述下入料流道,两个所述下入料流道的出口端对称分布在所述下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下主流道,所述第一下填充块上端面上的下主流道与下端面上的下主流道呈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或所述下板中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出料流道中塑料流量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显露于所述上板或下板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料流道中。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分流道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上扩口部;各所述下分流道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下扩口部,所述上扩口部与下扩口部正对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中设有第二上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内设有第二上填充块,所述第二上填充块的下端面设有所述上扩口部;
所述下板中设有第二下凹槽,所述第二下凹槽内设有第二下填充块,所述第二下填充块的上端面设有所述下扩口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侧壁设有定型块,所述定型块中设有至少两个定型孔,所述定型孔与所述出料流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块中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穿设于所述定型块中,其下端伸入所述定型孔内,其上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定型块的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块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定型上块以及定型下块,所述定型上块的下端面设有上定型槽,所述定型下块的上端面设有下定型槽,所述上定型槽与所述下定型槽正对布置,形成所述定型孔。
CN201320834929.5U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1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4929.5U CN203611443U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4929.5U CN203611443U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1443U true CN203611443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492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1443U (zh) 2013-12-16 2013-12-16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14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9341A (zh) * 2014-11-06 2015-02-25 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夹芯包料口模
CN116118148A (zh) * 2023-03-01 2023-05-16 广东包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产超小规格pet打包带的独立式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9341A (zh) * 2014-11-06 2015-02-25 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夹芯包料口模
CN104369341B (zh) * 2014-11-06 2016-09-21 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夹芯包料口模
CN116118148A (zh) * 2023-03-01 2023-05-16 广东包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生产超小规格pet打包带的独立式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1443U (zh) 一种用于生产包芯打包带的模具
CN206465427U (zh) 打包带型胚挤出成型模具
CN106985325A (zh) 一种硅胶材质用压合成型模具
CN206106243U (zh) 一种塑料凳生产模具
CN201736408U (zh) 注坯模双层热流道板
CN103331874B (zh) 三层叠层模的热流道系统
CN103753788B (zh) 三层复合型材料载带的成型系统
CN106079292B (zh) 发动机油底垫的注塑模具
CN203726732U (zh) 流动均衡的注塑模具翻转流道
CN203542917U (zh) 一种模内镶件排气结构
CN203637132U (zh) 三层复合型材料载带的成型系统
CN204308162U (zh) 一种壳体成型模具
CN203992018U (zh) 零件共模的热冲压成型模具
CN203818478U (zh) 一种多腔模具的流道通断调节结构
CN109128041B (zh) 一种翻转浇铸模
CN203210602U (zh) 双色注塑机
CN202219573U (zh) 钟表表蒙注塑模具
CN203665851U (zh) 模具流道阻尼调整结构
KR101181165B1 (ko) 엘이디 리드프레임 사출성형장치
CN204894407U (zh) 流道可调的注塑模具
CN207481117U (zh) 一种用于生产三通硅胶套的模具
CN205572918U (zh) 流道流向可控制模具
CN104339518B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模具的上模板
CN209079127U (zh) 电器外壳注塑成型的模具
CN204136386U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模具的上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