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8325U - 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08325U CN203608325U CN201320468454.2U CN201320468454U CN203608325U CN 203608325 U CN203608325 U CN 203608325U CN 201320468454 U CN201320468454 U CN 201320468454U CN 203608325 U CN203608325 U CN 2036083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ricade
- ear headphones
- hole
- wall structure
- sound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所述入耳式耳机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包括壳体和挡墙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入声孔、出声孔和连通入声孔和出声孔的收容空间,所述挡墙结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部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挡墙结构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腔体和声道,所述声道分别与所述入声孔和所述出声孔相通,所述挡墙结构设置有将所述腔体和所述声道相互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机,声道内侧增加设置腔体,拓宽耳机的高频带宽,有效解决高频谐波失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频放大器自身设计的技术含量和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扬声器的声音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其结构一般都是在耳机外壳里设置扬声器,然后通过音频导线实现音频的播放。这样结构的耳机即使是立体声耳机,其音域效果都不是很突出,不能很好的还原高音音乐元素。而目前很多音乐都有高音元素,特别是现代音乐部分,高音音乐元素更是突出,如果耳机没有明显的高音效果,耳机的整体的立体声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出现高频谐波失真。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拓宽入耳式耳机的高频带宽及解决高频谐波失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入耳式耳机的高频带宽窄、高频谐波失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包括壳体和挡墙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入声孔、出声孔和连通入声孔和出声孔的收容空间,所述挡墙结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部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挡墙结构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腔体和声道,所述声道分别与所述入声孔和所述出声孔相通,所述挡墙结构设置有将所述腔体和所述声道相互连通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外部边缘向上延伸而成,且所述入声孔开设在所述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墙结构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从所述第二挡墙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腔体由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和所述第一侧壁围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墙设置在所述底壁的表面,所述第一侧壁顶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支撑所述第一挡墙的边缘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墙结构为号角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边缘向下延伸而成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连,且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电声转换单元,所述电声转换单元收容在所述第二侧壁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阻尼布,所述阻尼布盖设于所述第二挡墙表面,并覆盖所述出声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卡持在所述壳体邻近所述阻尼布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挡墙靠近所述第一挡墙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是两个,所述两个通孔距离所述底壁的高度相同,且二者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机中,增加设置密封腔体,并通过通孔与所述声道相贯通,有效调整所述入耳式耳机的高频峰的频率及振幅,同时也降低了高频谐振峰引起的失真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入耳式耳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沿图2所示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新型入耳式耳机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新型入耳式耳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所述新型入耳式耳机3包括盆架31、电声转换单元33、阻尼布35及耳机套37。
请参阅图3,是图2所述入耳式耳机的侧面剖视图。所述壳体301是耳机的辅助支撑系统,其两端开口,同时连接并固持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所述壳体301和所述挡墙结构302可以是铁板冲压、铝合金压铸或者增强型工程塑料等加工而成。所述盆架31包括壳体301和挡墙结构302,所述壳体301可以包括入声孔310、出声孔312和连通所述入声孔310和所述出声孔312的收容空间(未标示)。所述挡墙结构302可以收容在所述壳体301的收容空间内部,并与所述壳体301相连。所述挡墙结构302可以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腔体313和声道312,其中所述声道312分别与所述入声孔310和所述出声孔312相通,且所述声道312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挡墙结构302的通孔319与所述腔体313相通。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301可以包括第一侧壁314、第二侧壁315和底壁316。其中,所述第一侧壁314从所述底壁316边缘向上延伸(即朝向所述耳机套37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侧壁314外表面可以卡持所述耳机套37。所述第一侧壁314和所述底壁316相互配合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挡墙结构302可以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部。所述第二侧壁315从所述底壁316边缘向下延伸(即朝向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侧壁315和所述底壁316相互配合可以围成另一个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固持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
所述挡墙结构302可以包括第一挡墙317和第二挡墙318,其中,所述第二挡墙318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壁316的表面,所述第一挡墙317自所述第二挡墙318边缘垂直向外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与所述底壁316平行的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中空区域可以作为所述出声孔312。所述第二挡墙318环绕设置,且所述第二挡墙318围成的中空区域可以作为所述声道311,并且,所述第一挡墙317和所述第二挡墙318可以配合所述第一侧壁313围成所述腔体313。另外,所述通孔319可以开设在所述第二挡墙318靠近所述第一挡墙317的区域,用于连通所述腔体313和所述声道311。
所述第一侧壁314环绕所述底壁316边缘并基本围成圆柱形空间,所述第一侧壁314的顶部内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可以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挡墙317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一侧壁314的底部可以与所述第二侧壁315相接设置。所述底壁313设于所述壳体301的内侧中间位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314与所述第二侧壁315相接处所述底壁316中间位置形成所述入声孔310。并且,所述底壁313与所述第一侧壁314连接区域可以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第二挡墙318设置在所述底壁316的表面时其外表面刚好抵接所述限位突起。
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是一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接收外部发声装置(图未示)的电信号,经处理后还原为声音信号,并由所述声道311传播至人耳。
所述阻尼布35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墙317表面,并覆盖所述出声孔312。。当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工作时,其产生声音信号经由所述入声孔310传播至声道311,继而经所述出声孔312穿过所述阻尼布35沿着所述声道311延伸方向传播,部分气体经由所述通孔319传至所述腔体313,最终混合成声音传达人耳。
所述耳机套37是由塑胶材料加工而成的耳机配件,其可以是采用硅胶材料加工而成。所述耳机套套设在所述壳体301的临近所述阻尼布35一侧,保护所述耳机整体。
当所述入耳式耳机3工作时,所述电声转换单元33接收外部发声装置的电信号,并将其还原为声音信号。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入声孔310传播至所述声道311,声音信号推动气流在所述声道311内传播,从而使得空气传播声音信号穿过阻尼布35传播至人耳,实现声音的播放。
本实施方式在所述入耳式耳机3内部增加设置腔体313,且通过通孔319使得所述腔体313与所述声道311之间相互贯通,有效调整声波的高频峰段的频率及振幅,且降低高频谐振峰引起的谐波失真。
再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所揭示新型入耳式耳机的侧面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入耳式耳机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挡墙414上设置有两个通孔419,所述两个通孔419距离底壁的高度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且所述通孔419同时与所述腔体412相贯通,设计者可以根据通孔大小有效调整声波的高频峰段的频率及振幅,进一步降低高频谐振峰引起的谐波失真。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揭示新型入耳式耳机的侧面剖视图。所述入耳式耳机5的挡墙结构514临近声道511侧表面呈斜面,其围成圆锥状结构的声道。也就是说,从截面角度看,所述挡墙结构514整体呈号角状,且其围成的声道的横截面积沿声音传播方向呈递增变化,有效拓宽高频带宽。
再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入耳式耳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声道611外围的挡墙结构为弧面过渡,其自所述出声孔615的边缘呈弧面延伸过渡至所述声道611开口处,即:所述声道611侧壁截面是由弧形线过渡。但整体而言,自所述出声孔615至所述声道611开口处方向,所述声道611的横截面积呈递增变化。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机中,增加设置腔体,并使得所述腔体与所述声道通过通孔相互贯通,设计者可以根据通孔大小有效调整声波的高频峰段的频率及振幅,进一步降低高频谐振峰引起的谐波失真。另一方面,所述声道的横截面积呈递增变化,有效拓宽高频带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机包括盆架,所述盆架包括壳体和挡墙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入声孔、出声孔和连通入声孔和出声孔的收容空间,所述挡墙结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部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挡墙结构将所述收容空间分成腔体和声道,所述声道分别与所述入声孔和所述出声孔相通,所述挡墙结构设置有将所述腔体和所述声道相互连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外部边缘向上延伸而成,且所述入声孔开设在所述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从所述第二挡墙一端向外延伸,所述腔体由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和所述壳体围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底壁相连,所述第一侧壁设有收容第一挡墙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为号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边缘向下延伸而成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连,且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电声转换单元,所述电声转换单元收容在所述第二侧壁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阻尼布,所述阻尼布盖设于所述第二挡墙表面,并覆盖所述出声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卡持在所述壳体邻近所述阻尼布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挡墙靠近所述第一挡墙的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8454.2U CN203608325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入耳式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8454.2U CN203608325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入耳式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08325U true CN203608325U (zh) | 2014-05-21 |
Family
ID=5072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6845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8325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入耳式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083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0216A1 (zh) * | 2015-03-25 | 2016-09-29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扬声器模组 |
-
2013
- 2013-08-02 CN CN201320468454.2U patent/CN2036083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0216A1 (zh) * | 2015-03-25 | 2016-09-29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扬声器模组 |
US10299030B2 (en) | 2015-03-25 | 2019-05-21 | Goertek Inc. | Speaker module with sealed cavity and a communicating ho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28472A1 (zh) | 扬声器及终端设备 | |
CN202818569U (zh) | 低音箱 | |
CN102347998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扬声器的音腔结构 | |
CN103974160A (zh) | 双喇叭耳机 | |
WO2022041432A1 (zh) | 扬声器箱 | |
WO2022041455A1 (zh) | 扬声器箱 | |
CN103037283A (zh) | 薄型双音盆倒相式扬声器音箱 | |
CN203416387U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203608325U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204598287U (zh) | 一种微型音箱 | |
WO2021000194A1 (zh) | 一种扬声器 | |
CN210093517U (zh) | 扬声器箱 | |
WO2022041439A1 (zh) | 扬声器箱 | |
CN208572425U (zh) | 高音质双音频单元同向出音的发声装置 | |
CN209462574U (zh) | 音箱用扬声结构及音箱 | |
CN214014426U (zh) | 一种线阵音箱波导号角 | |
CN204305324U (zh) | 内置倒相装置音柱 | |
CN207321522U (zh) | 一种音箱 | |
WO2022041423A1 (zh) | 扬声器箱 | |
CN202957958U (zh) | 薄型双音盆倒相式扬声器音箱 | |
CN208079325U (zh) | 一种双喇叭入耳式耳机 | |
CN207304847U (zh) | 用于耳机的后壳以及耳机 | |
CN205179347U (zh) | 一种组合分频式骨导耳机 | |
CN204634021U (zh) | 环形低频声波出口音箱 | |
CN204090144U (zh) | 一种圈铁式同轴入耳式耳机的发音单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