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7416U -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7416U
CN203607416U CN201320713274.6U CN201320713274U CN203607416U CN 203607416 U CN203607416 U CN 203607416U CN 201320713274 U CN201320713274 U CN 201320713274U CN 203607416 U CN203607416 U CN 203607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touch
series
several
sens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132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宇
龚立伟
林熙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13207132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7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7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74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一有机发光组件及一封装组件,该封装组件覆盖于该有机发光组件的上方,并包含重叠设置的一四分之一波板、一偏光板及一触控感测层,其中该四分之一波板是由液晶材料制成,且该触控感测层是一单层电极结构。借此,使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同时具备显示、光学抗反射及触控功能,并有效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厚度及重量。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OLED)显示器1主要包括一基板10,一设于基板10上的有机发光模块11以及一覆盖于有机发光模块11上方的透明盖板12,例如玻璃或透明压克力(PET)板。且基板10与透明盖板12的周缘之间会以一封胶层13黏合,以将有机发光模块11封闭于两者之间,使不致受潮氧化。且由于OLED显示器1为自发光之显示模式,其在室内或低环境光之条件下,具有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之显示特性,但其如果处于高照度之环境光源下,如接受室外的太阳光照射时,因OLED本身的亮度远低于外界环境光,则由OLED显示器1表面所反射的外界光将会让使用者看不清楚OLED显示器1所显示的画面。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OLED显示器1的透明盖板12上再设置一由四分之一波板与一偏光板所构成的光学膜片组(图未示),使吸收来自外界的入射光。其中四分之一波板传统是以高分子膜面(polyimide,简称PI)经单轴向或双轴向延伸制成,其厚度约为数百微米。而偏光板传统是由TAC(三醋酸纤维素)膜(保护层)、PVA(聚乙烯醇)偏光基体及TAC膜(保护层)共三层厚度从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的薄膜材料组成。 
此外,若要让OLED显示器1同时具备触控功能,则可以在OLED显示器1的光学膜片组上再设置一现成的触控感测模块(图未示),但如此一来,具备触控功能的OLED显示器的体积、厚度和重量将大大地增加,而难以应用在以轻薄为要求的电子产品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产品整体厚度及重量的有机 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一有机发光组件及一封装组件,其覆盖于该有机发光组件的上方,并包含重叠设置的一四分之一波板、一偏光板及一触控感测层,其中该四分之一波板是由液晶材料制成,且该触控感测层是一单层电极结构。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的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 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偏光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偏光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 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绝缘层,且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该绝缘层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绝缘层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绝缘层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透明绝缘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透明绝缘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及一绝缘层,且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绝缘层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绝缘层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绝缘层的导电柱, 以及设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且较佳地,上述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且较佳地,在上述各种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贴合于该偏光板上的玻璃。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的下表面,该偏光板位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下表面,而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偏光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偏光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且该玻璃以该触控感测层朝下贴合于该偏光板的上表面上,而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且较佳地,上述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且该玻璃以该触控感测层朝下贴合于该偏光板的上表面上,而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 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本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将由液晶材料形成的四分之一波板、偏光板及触控感测结构整合在封装组件上,取代传统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封装上盖,不但使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同时具备显示、光学抗反射及触控功能,并有效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及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四分之一波板及触控感测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沿图3的4-4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沿图5的6-6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感测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偏光板及触控感测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的9-9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四分之一波板及触控感测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1的11-11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至图4所示,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主要包括一有机发光组件20及一覆盖于有机发光组件20上方的封装组件30。其中有机发光组件20包含一基板21及一设于基板21上的有机发光(OLED)模块22,其主要包含由下往上堆栈设置的一具有数个画素电极的下电极层、一电子传递层、一有机发光层、一电洞传递层、一电洞注入层及一上电极层。且封装组件30包含重叠设置的一四分之一波板31、一偏光板32、一触控感测层33及一玻璃34,其中四分之一波板31是由液晶材料制成,且触控感测层33是一单层电极结构。 
更确切地说,如图2所示,触控感测层33、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 
且如图3所示,触控感测层33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R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R1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P2,各该第一电极列R1包含以数个导线L1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P1,且四分之一波板31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R1的导线L1交错的桥接单元40,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P2以构成数个沿一与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列R2。 
其中,如图4所示,各该桥接单元40包含两个贯穿四分之一波板31的导电柱41、42,以及设于四分之一波板31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41、42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43,且该两个导电柱41、4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P2的一端部电连接。借此,透过桥接单元40将所述第二电极P2沿第二方向导接,构成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R1交错的第二电极列R2,而形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 
就制程来说,则是先在偏光板32的下表面设置导线43,再采用 例如湿式涂布制程(rolltoroll)涂布液晶材料建构四分之一波板31,再蚀刻出桥接单元40的导电柱41、42所需要的孔洞并布设导电柱41、42,使导电柱41、42的各一端与导线43电性连接,再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布设一透明导电材料层(图未示),再于透明导电材料层上以蚀刻制程或激光制程制作第一电极列R1和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P2,使导电柱41、42的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P2的一端部电连接而形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最后再于偏光板32上覆盖玻璃34,即完成封装组件30。其中透明导电材料层可以是ITO(铟锡氧化物)、银纳米线(silvernanowire)、纳米碳管(carbonnanotube)、导电高分子(PEDOT/PSS)、金属网格(metalmesh)或石墨烯等导电材料。 
然后,将封装组件30以触控感测层33朝下覆盖于有机发光组件20的上方,且在基板21与四分之一波板31的周缘之间以一封胶层23黏合,将有机发光模块22封闭于两者之间,使不致受潮氧化,即完成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组装。 
此外,如图5及图6所示,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层33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触控感测层33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R1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P2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R1的导线L1交错的桥接单元50,其连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P2以构成数个沿一与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列R2。 
其中,如图6所示,各该桥接单元50包含一覆盖第一电极列R1的导线L1的绝缘层51,以及形成在绝缘层50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P2的导线52。借此,透过设于触控感测层33上的桥接单元50将所述第二电极P2沿第二方向导接,构成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R1交错的第二电极列R2,而形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 
或者,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层33的另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如图7所示,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70,每一电极组70包含呈长条状且相向设置的一第一电极71与一第二电极72,其中第一电极71的宽度由其第一端73朝相反的第二端74逐渐递减,第二电极72的宽度由其第一端73朝相反的第二端74逐渐递增。 
再者,本实施例的偏光板32可选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 以取代玻璃34的功能,即可省略玻璃34,而能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 
参见图8所示,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组件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封装组件30的四分之一波板31、触控感测层33、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 
而且,如图9所示,在偏光板32的下表面设有数个与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一电极列R1的导线L1交错的桥接单元40,其连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以构成数个沿一与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列R2。且如图10所示,各该桥接单元40包含两个贯穿偏光板32的导电柱41、42,以及设于偏光板32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41、42的一端连接的导线43,且该两个导电柱41、4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P2的一端部电连接。借此,透过设于偏光板32的桥接单元40,将所述第二电极P2沿第二方向导接,构成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R1交错的第二电极列R2,而形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 
就制程来说,是先在偏光板32的下表面先制作出第一电极列R1和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P2以形成触控感测层33,再在偏光板32蚀刻出桥接单元40的导电柱41、42所需要的孔洞并布设导电柱41、42,使导电柱41、42的各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P2的一端部电连接,在偏光板32的上表面布设导线43,使导线43与导电柱41、42的各另一端电性连接,再于触控感测层33上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最后再于偏光板32上覆盖玻璃34。当然,若偏光板32采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则可省略玻璃34,而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 
或者,如图11所示,亦可在触控感测层33下方的四分之一波板31设有数个与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一电极列R1的导线L1交错的桥接单元40,其连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以构成数个沿一与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列R2。且如图12所示,各该桥接单元40包含两个贯穿四分之一波板31的导电柱41、42,以及设于四分之一波板31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 柱41、42的一端连接的导线43,且该两个导电柱41、4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P2的一端部电连接。借此,透过设于四分之一波板31的桥接单元40,将所述第二电极P2沿第二方向导接,构成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R1交错的第二电极列R2,而形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其制程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亦可如图5及图6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上直接设置连接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50,或者如图7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形成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70,皆同样可构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而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参见图13所示,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组件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封装组件30的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触控感测层33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就制程来说,是在玻璃34的下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33,再于触控感测层33上设置偏光板32,并于偏光板32上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且本实施例可在触控感测层33下方的偏光板32(如同图11及图12所示的四分之一波板31)的下表面设置桥接单元40,使其导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或者如图5及图6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上直接设置连接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50,或者如图7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形成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70,皆同样可构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而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参见图14所示,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四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封装组件30还包含一绝缘层35,且绝缘层35、触控感测层33、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就制程来说,是在偏光板32的下表面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并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形成触控感测层33,且于触控感测层33上布设绝缘层35,再于偏光板32的上表面覆盖玻璃34。当然,若偏光板32采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则可省略玻璃34,而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其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绝缘层35设有导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40。 
参见图15所示,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五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封装组件30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36,且透明绝缘板36、触控感测层33、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就制程来说,是先在透明绝缘板36的上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33,且于触控感测层33上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并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设置偏光板32,再于偏光板32的上表面覆盖玻璃34。其中若偏光板32选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则可省略玻璃36,而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或者,偏光板32亦可采用液晶偏光板,亦即,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采用例如湿式涂布制程(rolltoroll)涂布液晶材料,建构液晶偏光板,亦可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 
而且,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可在四分之一波板31设置导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40,或者如图5及图6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上直接设置连接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50,或者如图7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形成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70,皆同样可构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而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参见图16所示,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六实施例,其包含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组成组件,而其与第四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封装组件30的触控感测层33、透明绝缘板36、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就制程来说,是先在透明绝缘板36的下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33,并在透明绝缘板36的上表面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并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设置偏光板32,再于偏光板32的上表面覆盖玻璃34。其中若偏光板32选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则可省略玻璃34,以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或者,偏光板32采用液晶偏光板,以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 
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在触控感测层33上方的透明绝缘板36设置桥接单元40,以导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或者如图5及图6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上直接设置连接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50,或者如图7所示,在触控感测层33形成 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70,皆同样可构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而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参见图17,是本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七实施例,其除了包含第五实施例的全部组成组件外,其封装组件30还包含一绝缘层35,且绝缘层35、触控感测层33、透明绝缘板36、四分之一波板31、偏光板32及玻璃34是由下而上依序重叠设置。就制程来说,是在透明绝缘板36的下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33,并于触控感测层33上布设绝缘层35,且于透明绝缘板36的上表面形成由液晶材料构成的四分之一波板31,并于四分之一波板31上设置偏光板32,再于偏光板32的上表面覆盖玻璃34。其中偏光板32可选用具备表面处理(硬化)的材质,以省略玻璃34,而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或者,偏光板32采用液晶偏光板,亦可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 
而且,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层33下方的绝缘层35设有导接触控感测层33的所述第二电极P2的桥接单元40,以构成一单层触控感测结构而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因此,当来自外界的入射光穿过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封装组件30时,该入射光即会被四分之一波板31及偏光板32所吸收。并且整合在封装组件30内的触控感测层33可发挥触控感测功能,而达到本新型同时具有显示、抗反射及触控感测的功效。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中,在有机发光组件20与封装组件30之间,更包括透明黏合层(图未示),透明黏合层覆盖于有机发光组件上使有机发光组件和封装组件电性绝缘,并使有机发光组件与外界的氧气、水分隔绝,避免其受潮和氧化而影响寿命,达到封装保护的作用同时并不影响有机发光组件的显示功能。 
再者,上述的四分之一波板31利用液晶分子具有自我组装之特性(self-assembly),例如反应型液晶,以及相对成熟之表面配向技术,实现了大面积液晶的规则性排列,在膜体固化成形后,成为一具有晶体结构之薄膜厚度。由于四分之一波板31厚度只有数微米,相较于传统的四分之一波板厚度减少许多,故能有效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 体厚度。且上述某些并非做为承载基材的偏光板32也可以利用上述的液晶分子自我组装特性及表面配向技术,由例如胆固醇液晶材料制成,而进一步减少偏光板32的厚度至只有数微米,且由于不需使用TAC保护膜,相较于传统的偏光板厚度减少许多,甚至透过特定的涂布技术,可将液晶偏光板32的厚度减少至约1微米,而更进一步降低封装组件30的整体厚度。而且由于不使用传统的四分之一波板,除了不需担心板材缺货、备料等问题,且可由业者自行于封装组件30上涂布液晶材料制作四分之一波板31,以缩短制程时间,并方便因应不同产品规格需求,弹性调整四分之一波板31的厚度及涂布位置等,而且可以节省部分向外购置四分之一波板的费用,使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 
此外,上述所述实施例还可包含一边框装饰油墨层(decoration layer),其可设于玻璃34的下表面,设于四分之一波板3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设于有机发光组件20的基板21的上表面等位置。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借由将由液晶材料形成的四分之一波板、偏光板及触控感测结构整合在封装组件30上,取代传统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封装上盖,不但使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同时具备显示、光学抗反射及触控功能,并至少省去传统有机发光组件的玻璃盖板及触控感测模块的玻璃盖板、两层黏合玻璃盖板的OCA(OpticalclearAdhesive)光学胶等,而有效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及重量。此外,本新型使用液晶材料制作四分之一波板,可将四分之一波板的厚度由传统的数百微米降低到数微米,能更进一步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确实达成本新型的功效和目的。 

Claims (34)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触控显示设备包括:
一有机发光组件;及
一封装组件,覆盖于该有机发光组件的上方,并包含重叠设置的一四分之一波板、一偏光板及一触控感测层,其中该四分之一波板是由液晶材料制成,且该触控感测层是一单层电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偏光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偏光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绝缘层,且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该绝缘层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绝缘层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绝缘层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四分之一波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四分之一波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透明绝缘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透明绝缘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使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透明绝缘板及一绝缘层,且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上表面,该偏光板重叠于该四分之一波板上,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透明绝缘板的下表面,该绝缘层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上,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绝缘层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绝缘层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绝缘层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触控感测层的下表面,该偏光板位于该四分之一波板的下表面,而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而且该偏光板设有数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两个贯穿该偏光板的导电柱,以及设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并与该两个导电柱的各一端连接的导线,且该两个导电柱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的一端部电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且该玻璃以该触控感测层朝下贴合于该偏光板的上表面上,而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列之间的数个独立的第二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列包含以数个导线沿该第一方向串联的数个第一电极,且位于各该第一电极列两侧的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还设有一与各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交错的桥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而构成数个沿一与该第一方向交错的第二方向串联排列的第二电极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单元包含一覆盖该第一电极列的导线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该绝缘层上以导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的导线。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玻璃,且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玻璃的下表面,该四分之一波板形成于该偏光板的下表面,且该玻璃以该触控感测层朝下贴合于该偏光板的上表面上,而且该触控感测层包含数个等距排列的电极组,每一电极组包含相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逐渐递减,该第二电极的宽度由其一第一端朝与该第一端相反的一第二端方向逐渐递增。
33.根据权利要求2至27其中任一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组件还包含一片贴合于该偏光板上的玻璃。
3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7其中任一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偏光板是一液晶偏光板。
CN201320713274.6U 2013-11-12 2013-11-12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7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3274.6U CN203607416U (zh) 2013-11-12 2013-11-12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13274.6U CN203607416U (zh) 2013-11-12 2013-11-12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7416U true CN203607416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2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132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7416U (zh) 2013-11-12 2013-11-12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74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7974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WO2016086540A1 (zh) * 2014-12-04 2016-06-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7974A (zh) * 2013-11-12 2015-05-20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04637974B (zh) * 2013-11-12 2018-10-26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WO2016086540A1 (zh) * 2014-12-04 2016-06-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797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0463797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04635967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TWI540487B (zh) A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06024836B (zh) 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US985784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3715230B (zh) 一种透明oled器件及其显示装置
CN203607415U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205068332U (zh) 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CN109002229A (zh)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3607416U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051166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189679A (zh) 发光模块
CN203606809U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US20190348473A1 (en) Flexible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CN203707133U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04637974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WO2019056580A1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WO2019218422A1 (zh) 一种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KR20150019246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285580B1 (ko) 적층된 은 금속막들을 포함하는 투명 전극
US20140057065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