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7063U -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7063U
CN203587063U CN201320762226.6U CN201320762226U CN203587063U CN 203587063 U CN203587063 U CN 203587063U CN 201320762226 U CN201320762226 U CN 201320762226U CN 203587063 U CN203587063 U CN 203587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holes
mould bases
fixed
monitoring device
semi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22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毅
武永在
王瑞堂
范晓林
袁梅
孟睿
李宇千
孔巍
李丽娜
刘欣欣
刘萍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22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7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7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70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指示器组件、变形传递杆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模架的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架与模架支顶之间,所述变形传递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模架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所述变形传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通过变形传递杆带动激光指示器组件随模架沉降,并通过激光指示器组件发出可见光信号来指示当前位置,可实时直观监测模架沉降变形量,使用简单方便、准确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高支模模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领域,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形用的模型,在设计与施工中要求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位置、尺寸的准确。
对于建筑结构高大模板施工,往往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支顶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以及时观察并控制模板的变形。现有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在模板支顶的顶部安装延伸至地面的返杆件,用水平仪观测该返杆件下沉数值,从而得到该模板的下沉变形量。然而,该方法不仅施工麻烦,而且在观测返杆件下沉数值时视线容易受周边杆件的影响,另外,该观测位置离模板等机械构件较近,给观测者带来较大的人身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性能可靠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有利于实时直观监测模架沉降变形量,其简单方便、准确且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指示器组件、变形传递杆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模架的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架与模架支顶之间,所述变形传递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模架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所述变形传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包括支架及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激光指示器,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之间的多个支撑柱,所述激光指示器固定于所述上底板朝向下底板的底面上。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上底板背离下底板的底面上设有调平水泡,所述多个支撑柱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底板上,另一端通过调平螺丝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下底板上。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下底板下方垂直固定有连接管,所述变形传递杆包括竖直杆部、由所述竖直杆部一端垂直延伸的水平杆部以及由所述水平杆部一端垂直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固定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上,所述竖直杆部垂直穿设所述模架后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管中。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竖直杆部在靠近所述模架顶面处套设有防护套。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于所述模架底部的U形托架、弹性件、锁紧夹具以及连接件,所述模架支顶的一端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底部,所述锁紧夹具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顶部,且所述变形传递杆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持于所述U形托架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穿设锁紧夹具及连接件并收容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中。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锁紧夹具包括第一半圆柱体、第二半圆柱体及可锁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第二半圆柱体的锁紧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一锁孔,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二锁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三锁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四锁孔,且所述两第二锁孔与两第三锁孔交错设置,所述两第三锁孔与两第四锁孔交错设置;通过所述变形传递杆的连接部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一锁孔与两第三锁孔,以及通过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二锁孔与两第四锁孔,将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与第二半圆柱体锁紧成一空心圆柱体。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柱形的套管以及由所述套管两侧对称水平延伸的平衡臂,所述套管顶部套设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内,所述套管的底部套设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的一端。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U形托架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两端朝同侧垂直延伸的两挡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一端的凹孔,所述底板及两挡板形成可卡紧于所述模架底部的卡槽。
进一步,在上述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通过变形传递杆带动激光指示器组件随模架沉降,并通过激光指示器组件发出可见光信号来指示当前位置,可实时直观监测模架沉降变形量,使用简单方便、准确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激光指示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变形传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可调节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U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锁紧夹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锁紧夹具的俯视图;
图8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指示器组件1、变形传递杆2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模架100的可调节支撑组件3,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架100与模架支顶200之间,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一端穿设所述模架100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3上。这样,在混凝土浇筑模板100过程中,通过所述变形传递杆2可带动激光指示器组件1一起随模架100沉降,并通过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发射可见光信号来指示当前位置,这样就可以实时、方便直观地监测模架100的沉降变形量。
其中,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包括支架11及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的激光指示器12,所述支架11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底板112、下底板114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底板112、下底板114之间的多个支撑柱116,所述下底板114下方垂直固定有连接管118,所述连接管118可套设连接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一端,从而将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一端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指示器12固定于所述上底板112朝向下底板114的底面上,所述上底板112背离下底板114的底面上设有调平水泡113,所述多个支撑柱116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底板112上,另一端通过调平螺丝115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下底板114上。这样,可通过调节所述调平螺丝115来调整上底板112的水平度,保证将所述调平水泡113的位置调整到居中即可。
所述变形传递杆2包括竖直杆部22、由所述竖直杆部22一端垂直延伸的水平杆部24以及由所述水平杆部24     一端垂直延伸的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可固定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3上,所述竖直杆部22垂直穿设所述模架100后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管118中。这样,通过将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激光指示器组件1及可调节支撑组件3上,从而将模架100的沉降变形传递到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并通过激光指示器12实时指示模架100的当前位置,方便直观地监测模架100的沉降变形量。
所述竖直杆部22在靠近所述模架100顶面处套设有防护套28,这样可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与变形传递杆2直接接触而可能损坏变形传递杆2,该防护套28可沿所述竖直杆部22自由上下移动,方便调整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于所述模架100底部的U形托架31、弹性件32、锁紧夹具33以及连接件34,所述模架支顶200的一端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34底部,所述锁紧夹具33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34顶部,且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连接部26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33上;所述弹性件32一端抵持于所述U形托架31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穿设锁紧夹具33及连接件34并收容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200中。
所述U形托架31包括底板312以及由所述底板312两端朝同侧垂直延伸的两挡板314,所述底板312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32一端的凹孔316。所述底板312及两挡板314形成一卡槽(图未标),可卡紧于所述模架100底部,以起到支撑所述模架100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所述锁紧夹具33包括第一半圆柱体332、第二半圆柱体334及可锁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32、第二半圆柱体334的锁紧件336,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32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一锁孔331,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32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二锁孔333,所述第二半圆柱体334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三锁孔335,所述第二半圆柱体334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四锁孔337,且所述两第二锁孔333与两第三锁孔335交错设置,所述两第三锁孔335与两第四锁孔337交错设置。连接时,通过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连接部26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一锁孔331与两第三锁孔335,以及通过所述锁紧件336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二锁孔333与两第四锁孔337,可将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32与第二半圆柱体334锁紧成一空心圆柱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336为销钉,也可为螺钉、螺杆等,只要能穿设卡紧所述两第二锁孔333与两第四锁孔337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所述连接件34包括柱形的套管342以及由所述套管342两侧对称水平延伸的平衡臂344,所述套管342顶部套设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33内,所述套管342的底部套设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200的一端。这样,通过所述连接件34将锁紧夹具33及模架支顶200固定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2为弹簧,也可为橡胶体等其他可发生弹性形变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在安装使用时,首先,将所述弹性件32一端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200中,再将所述连接件34的套管342的底部套设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200的一端;再将所述弹性件32另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托架31的底板312上,再将所述U形托架31卡紧于所述模架100底部。
接着,将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竖直杆部22垂直穿设所述模架100后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管118中,从而将所述变形传递杆2固定连接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再将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连接部26依次穿设所述锁紧夹具33的两第二锁孔333与两第三锁孔335,并通过所述锁紧件336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三锁孔335与两第四锁孔337,从而将所述锁紧夹具33套设锁紧于连接件34上。
最后,通过调节所述调平螺丝115来调整上底板112的水平度,保证将所述调平水泡113的位置调整到居中,通过遥控器控制启动所述激光指示器12,所述激光指示器12发射出可见光信号投射到附近竖向结构的观测平面(可选择如钢筋、架体)上,并对该可见光信号的位置做标记,从而标识出模架100的初始位置;随着混凝土浇筑模板100,所述模板100发生沉降变形,此时,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3上也发生沉降,由于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连接部26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紧夹具33上,这样所述变形传递杆2的竖直杆部22带动激光指示器组件1一起随模架100沉降,从而所述激光指示器12发射的可见光信号投射位置也发生变化,可直接在竖向结构的观测平面上读取可见光信号投射相对位置,即可直观、方便、准确地监测到模架的沉降变形量,且该观测点可选择离模架100较远的位置,这样也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人身危险。
另外,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1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变形传递杆2上,不使用时,只需将激光指示器组件1从变形传递杆2拆下,方便周转使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通过变形传递杆带动激光指示器组件随模架沉降,并通过激光指示器组件发出可见光信号来指示当前位置,可实时直观监测模架沉降变形量,使用简单方便、准确且安全性高。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指示器组件、变形传递杆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模架的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架与模架支顶之间,所述变形传递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模架后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所述变形传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指示器组件包括支架及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激光指示器,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之间的多个支撑柱,所述激光指示器固定于所述上底板朝向下底板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背离下底板的底面上设有调平水泡,所述多个支撑柱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底板上,另一端通过调平螺丝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下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下方垂直固定有连接管,所述变形传递杆包括竖直杆部、由所述竖直杆部一端垂直延伸的水平杆部以及由所述水平杆部一端垂直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固定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上,所述竖直杆部垂直穿设所述模架后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部在靠近所述模架顶面处套设有防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于所述模架底部的U形托架、弹性件、锁紧夹具以及连接件,所述模架支顶的一端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底部,所述锁紧夹具套设固定于所述连接件顶部,且所述变形传递杆的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持于所述U形托架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穿设锁紧夹具及连接件并收容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夹具包括第一半圆柱体、第二半圆柱体及可锁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第二半圆柱体的锁紧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一锁孔,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二锁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一端面设有两第三锁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另一端面设有两第四锁孔,且所述两第二锁孔与两第三锁孔交错设置,所述两第三锁孔与两第四锁孔交错设置;通过所述变形传递杆的连接部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一锁孔与两第三锁孔,以及通过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设所述两第二锁孔与两第四锁孔,将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与第二半圆柱体锁紧成一空心圆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柱形的套管以及由所述套管两侧对称水平延伸的平衡臂,所述套管顶部套设固定于所述锁紧夹具内,所述套管的底部套设固定于所述模架支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托架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两端朝同侧垂直延伸的两挡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件一端的凹孔,所述底板及两挡板形成可卡紧于所述模架底部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CN201320762226.6U 2013-11-28 2013-11-28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7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2226.6U CN203587063U (zh) 2013-11-28 2013-11-28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2226.6U CN203587063U (zh) 2013-11-28 2013-11-28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7063U true CN203587063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222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7063U (zh) 2013-11-28 2013-11-28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7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730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南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730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南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197306B (zh) * 2016-08-31 2019-07-02 中南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7258B (zh) 一种棱镜支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67641A (zh)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挠度测量装置
CN207300134U (zh) 调节机台平行度装置
CN105973141A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错台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3587063U (zh) 建筑模架变形监测装置
CN104132607A (zh) 一种农业机械底盘车架焊接变形检测平台
CN110617757A (zh) 一种大板梁挠度测量装置及挠度测量方法
CN103940414B (zh) 定位工具
CN110864623A (zh) 一种便携式塔上弧垂观测装置
CN203949666U (zh) 一种倾角传感器检测的机构
CN103499275B (zh) 同心度自动检测系统
CN203024732U (zh) 带有激光瞄准器的光杠杆测量装置
CN207395746U (zh) 一种新型测量基座
CN202994159U (zh) 一种钢管拱变形观测标的定位装置
CN211060834U (zh) 一种模板拼接位移监测装置
CN109238150B (zh) 一种立辊轧机立辊对中间距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4235102U (zh) 一种大型传动设备轴中找正装置
CN210802474U (zh) 一种利用激光装置辅助对中的光学基座
CN211036949U (zh) 一种带调平机构的静力触探装置
CN203772295U (zh) 一种可调整水准标尺观测位置的倒尺尺架
CN102889883B (zh) 一种物体空间姿态测量装置
CN102889865A (zh) 投影机测量辅助工具
CN211347306U (zh) 光纤活动连接器机械性能试验装置
CN202614230U (zh) 一种桥体顶进过程中使用的偏差测量尺
CN204456238U (zh)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标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