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5428U - 换向阀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5428U
CN203585428U CN201320774601.9U CN201320774601U CN203585428U CN 203585428 U CN203585428 U CN 203585428U CN 201320774601 U CN201320774601 U CN 201320774601U CN 203585428 U CN203585428 U CN 203585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uth
spool
driving component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46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永亮
钟巍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46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5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5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54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阀体,并且阀体上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多个管口,套接在空腔内并且与空腔旋转配合的阀芯,阀芯内部形成有连通流道,以及通过传动构件与阀芯连接并且带动阀芯旋转的驱动构件,传动构件用于将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其中,阀芯能够在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连通流道将管口选择性地连通;其通过传动构件将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从而实现用较小的驱动构件带动阀芯进行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其可有效地减小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使得换向阀门装置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使用。

Description

换向阀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向阀门是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管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流通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
目前,常见的换向阀门通常采用一封闭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部并且绕阀体旋转的阀芯,其通过在阀体内旋转的阀芯来实现将阀体上形成的管口选择性的连通或切断,从而使得流体完成换向。
现有的换向阀门通常是通过手柄带动阀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手动换向。但由于在大型的设备中,其所需的换向阀门往往较大,如果采用手柄手动换向,费事费力不便于操作,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为此,人们采用驱动构件带动阀芯进行旋转换向,但由于大型设备中,换向阀门中阀芯的体积重量较大,因此需要较大驱动力的驱动构件才能带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换向阀门的换向。因此,使得驱动构件的结构较大,进而造成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使得其安装和使用受到很大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包括:
内部形成有空腔的阀体,并且所述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多个管口,
套接在所述空腔内并且与所述空腔旋转配合的阀芯,所述阀芯内部形成有连通流道,
以及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阀芯连接并且带动所述阀芯旋转的驱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
其中,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所述连通流道将所述管口选择性地连通。
可选的,所述驱动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并且所述驱动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管口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
其中,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连通流道在所述阀芯上形成有第四管口和第五管口,
其中,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沿周向的夹角、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沿周向的夹角、以及所述第四管口与所述第五管口沿周向的夹角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阀芯呈圆盘形或球形。
可选的,所述阀芯沿旋转轴线的两端形成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圈,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以及所述阀芯上的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并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构件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构件为电动马达、气动马达和液动马达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安装座,并且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其通过传动构件将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从而实现用较小的驱动构件带动阀芯进行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其可有效地减小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使得换向阀门装置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构件设置于阀体沿阀芯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即驱动构件与阀芯并列设置,其可在换向阀门装置的轴向上节省空间,从而更加便于换向阀门装置安装和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体设置三个管口,并通过阀芯上的连通流道连通,从而实现二位三通阀。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芯呈圆盘形或球形,从而使得阀芯在阀体的空腔内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芯沿旋转轴线的两端形成与阀体配合连接的旋转轴,并且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配合连接,从而使得阀芯的旋转更加顺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体上形成安装底座,便于将阀体安装到工作位置;同时安装座上形成加强筋,从而提高安装座的机械强度。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向剖视图。
附图说明:
1-阀体,11-空腔,12-第一管口,13-第二管口,14-第三管口,15-安装座,
151-加强筋,16-本体,17-第一端盖,18-第二端盖;
2-阀芯,21-连通流道,22-第四管口,23-第五管口,24-旋转轴,25-圆锥滚子轴承;
3-传动构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
4-驱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11的阀体1,并且阀体1上形成有与空腔11连通的多个管口,套接在空腔11内并且与空腔11旋转配合的阀芯2,阀芯2内部形成有连通流道21,以及通过传动构件3与阀芯2连接并且带动阀芯2旋转的驱动构件4,传动构件3用于将驱动构件4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其中,阀芯2能够在驱动构件4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连通流道21将管口选择性地连通。
其通过传动构件3将驱动构件4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从而实现用较小的驱动构件4带动阀芯2进行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其可有效地减小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使得换向阀门装置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使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驱动构件4设置于阀体1沿阀芯2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并且驱动构件4的旋转轴线与阀芯2的旋转轴线相平行。
传统的驱动构件需沿阀芯的旋转轴线设置并与阀芯相连,从而带动阀芯一同旋转。这样设置无形中增加了换向阀门装置在轴向上的结构长度,从而不便于安装和使用。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其采用驱动构件4与阀体1呈并列设置,相较于传统的驱动构件的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可有效地在轴向上减小换向阀门装置的结构长度,从而使其整体结构较小,便于安装使用。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阀体1上设置三个管口,阀芯2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的一种换向阀门装置进行描述。但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不局限于二位三通换向阀门装置,其它多位多通换向阀门装置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阀体1上形成的管口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管口12、第二管口13和第三管口14,其中,当阀芯2在驱动构件4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管口12和第二管口13通过连通流道21连通(如图5所示);当阀芯2在驱动构件4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管口12和第三管口14通过连通流道21连通。
进一步的,连通流道21在阀芯2上形成有第四管口22和第五管口23,其中,第一管口12与第二管口13沿周向的夹角、第一管口12与第三管口14沿周向的夹角、以及第四管口22与第五管口23沿周向的夹角均相等。这样一来,当阀芯2在驱动构件4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管口12与第四管口22相重合,第二管口13与第五管口23相重合,此时第一管口12和第二管口13之间通过连通流道21连通(如图5所示);当阀芯2在驱动构件4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管口12与第五管口23相重合,第三管口14与第四管口22相重合,此时第一管口12和第三管口14之间通过连通流道21连通。从而使得换向阀门装置实现换向。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阀芯2在阀体1内便于旋转,阀芯2可呈圆盘形或球形。
进一步的,为了对阀芯2在阀体1内旋转时进行限位,还可使得阀芯2沿旋转轴24线的两端形成有旋转轴24,旋转轴24通过圆锥滚子轴承25与阀体1配合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使得阀芯2便于安装在阀体1内,阀体1可采用分体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阀体1包括本体16、第一端盖17和第二端盖18,其中本体16为环形结构,本体16、第一端盖17和第二端盖18配合形成空腔11,管口形成在本体16上。其中,将阀芯2放置在本体16内,然后将第一端盖17和第二端盖18分别加装到阀芯2沿旋转轴24线的两端,同时通过圆锥滚子轴承25将旋转轴24分别与第一端盖17和第二端盖18进行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动构件3的形式可为多种,只要能够实现将驱动构件4的扭矩进行放大的传动构件3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具体列举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实施方式1,传动构件3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并且第一齿轮31设置在驱动构件4上,第二齿轮32设置在阀芯2上,其中第一齿轮3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2的分度圆直径(如图1所示)。
实施方式2,传动构件3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圈,并且齿轮设置在驱动构件4上,齿圈设置在阀芯2上。
实施方式3,传动构件3为分别设置在驱动构件4以及阀芯2上的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实施方式4,传动构件3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并且齿条与驱动构件4配合连接,齿轮设置在阀芯2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构件4为电动马达、气动马达和液动马达中的任一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驱动构件4的数量不唯一,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从而确保阀芯2的旋转。
本实施例中,阀体1上形成有安装座15,并且安装座15上形成有加强筋151。
本实施例中,阀芯2沿旋转轴24线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密封构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形成有空腔的阀体,并且所述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多个管口,
套接在所述空腔内并且与所述空腔旋转配合的阀芯,所述阀芯内部形成有连通流道,
以及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阀芯连接并且带动所述阀芯旋转的驱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
其中,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所述连通流道将所述管口选择性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并且所述驱动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
其中,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道在所述阀芯上形成有第四管口和第五管口,
其中,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沿周向的夹角、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沿周向的夹角、以及所述第四管口与所述第五管口沿周向的夹角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呈圆盘形或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沿旋转轴线的两端形成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圈,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以及所述阀芯上的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并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构件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为电动马达、气动马达和液动马达中的任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安装座,并且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加强筋。
CN201320774601.9U 2013-11-29 2013-11-29 换向阀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5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4601.9U CN2035854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换向阀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4601.9U CN2035854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换向阀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5428U true CN203585428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460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5428U (zh) 2013-11-29 2013-11-29 换向阀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54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74A (zh) * 2013-11-29 2014-03-0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换向阀门装置
CN112066036A (zh) * 2020-10-10 2020-12-11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管路切换阀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5574A (zh) * 2013-11-29 2014-03-0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换向阀门装置
CN103615574B (zh) * 2013-11-29 2016-06-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换向阀门装置
CN112066036A (zh) * 2020-10-10 2020-12-11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管路切换阀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829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机械阀门装置
CN104100680B (zh) 摆线针轮减速机构
CN203585428U (zh) 换向阀门装置
CN103615574A (zh) 换向阀门装置
CN107830210A (zh) 一种易于颗粒物输送的转换球阀
CN207049359U (zh) 一种液压截止阀
CN204828882U (zh) 蝶阀液压驱动头
CN206347134U (zh) 一种转盘式球阀
CN103672031B (zh) 液控三通球阀
CN109282006B (zh) 同轴脉动式无级变速设备
CN212297486U (zh) 一种泵式限滑差速器
CN109751435A (zh) 集成电动四通换向阀
CN203686250U (zh) 一种单体阀门六通换向阀
CN203963214U (zh) 一种阀门执行器
CN203594835U (zh) 液控三通球阀
CN206273674U (zh) 一种自行车用二级变速驱动装置
CN206785980U (zh) 插秧机行走箱锥齿轮差动减速装置
CN212318826U (zh) 一种超低碳奥氏体铸钢阀门
CN215928486U (zh) 一种带承压与减压功能的异径三通
CN203240002U (zh) 一种推动式分水器
CN104791596B (zh) 一种旋转式压差动力自动回油多头泵
CN204432905U (zh) 气动助力变速自行车
CN205101512U (zh) 船用齿轮箱中间齿轮
CN202639144U (zh) 一种汽车内球笼滑套口的压制工装
CN211231709U (zh) 一种化工厂用原油多管道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1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