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3211U - 导热油烫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热油烫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3211U
CN203583211U CN201320669582.3U CN201320669582U CN203583211U CN 203583211 U CN203583211 U CN 203583211U CN 201320669582 U CN201320669582 U CN 201320669582U CN 203583211 U CN203583211 U CN 203583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ller system
conduction oil
bearing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9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付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F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F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F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F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9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3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3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32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包括:烫辊体:所述进油口与导流系统之间设有一上分流装置,导流系统与出油口之间设有一下分流装置;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装配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上,旋转接头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内装配有一芯轴,所述芯轴与接头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结构;轴承座:轴承座装配于所述旋转接头外,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进口和回口,所述进口通过导入管道与一油箱连通,回口通过导出管道与所述油箱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导热油能够无线循环,节约能源,减少用电的装机容量,完全杜绝电火灾的隐患;导热油直接将温度传递至烫辊外表面,无介质传导,导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导热油烫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
背景技术
烫辊是利用烫辊表面的高温,对纺织物表面进行处理,例如烫光、整熨、烘干等。
现有技术中,关于烫辊表面加热的方式有很多,大多采用将烫辊直接通电的加热方式,这样的加热方式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用电量非常大,无法实现节约能源,节省成本的生产目的,还存在电火灾隐患。
还有在烫辊内部设置加热体,导热油在烫辊内部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介质传递至烫辊表面。这样的结构形式虽然节约了能源,但容易产生加热不均匀,导热效率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与烫辊配合使用的轴承,不管是常温下工作的或是高温下工作的轴承均是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由润滑脂润滑的轴承润滑脂容易变干,轴承容易发生报死的问题,尤其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大型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能够节约能源,节省成本,导热效率高,无电火灾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包括,烫辊体:所述烫辊体两端分别为进油口和出油口,烫辊体内壁上设有导通进油口与出油口的导流系统,所述进油口与导流系统之间设有一上分流装置,导流系统与出油口之间设有一下分流装置;
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装配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上,旋转接头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内装配有一芯轴,所述芯轴与接头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结构,分别为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
轴承座:轴承座装配于所述旋转接头外,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进口和回口,所述进口通过导入管道与一油箱连通,回口通过导出管道与所述油箱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与该导热油烫辊系统连接有一进油系统和出油系统,所述进油系统与出油系统均与一循环系统连接,导热油从进油系统进入烫辊系统,再从烫辊系统流出至出油系统,从出油系统流到循环系统中,再从循环系统流入进油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系统包括一进油管道,沿着导热油进油时的方向,所述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安全阀、气动调节阀以及手动开关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动调节阀与一温控装置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油系统包括一回油管道,沿着导热油出油时的方向,所述回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开关阀和手动安全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芯轴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一侧设有挡圈,第一轴承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密封环,相邻密封环之间的形成密封面,所述第二级密封结构包括相邻设于芯轴上的第二轴承和平面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密封环之间设有弹簧体,平面轴承一侧通过端盖密封设于芯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圈通过一卡簧固定于所述芯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平面轴承一侧设有两个端盖,各端盖与芯轴之间均设有油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两侧设有侧盖,所述端盖上设有防泄漏油箱,所述防泄漏油箱上开设有副回口,所述副回口与所述导出管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口设于轴承座顶部,所述回口设于轴承座底部,所述副回口设于防泄漏油箱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导热油烫辊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导热油能够无线循环,节约能源,减少用电的装机容量,完全杜绝电火灾的隐患;导热油直接将温度传递至烫辊外表面,无介质传导,导热效率高;旋转接头能够在高温、高速旋转的环境下确保较好的动态密封性,解决高温、高速旋转情况下液油密封难,易井喷的问题;轴承座可以避免发生润滑脂易干或轴承报死的问题,液油实现无限循环,节约了能源,还能避免发生液油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热油烫辊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导热油烫辊系统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导热油烫辊系统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烫辊体,2、进油口,3、出油口,4、上分流装置,5、导热系统,6、下分流装置,7、旋转接头,8、接头壳体,9、芯轴,10、第一轴承,11、挡圈,12、卡簧,13、密封环,14、密封面,15、第二轴承,16、平面轴承,17、弹簧体,18、端盖,19、油封,20、进口,21、回口,22、油箱,23、油泵,24、导入管道,25、导出管道,26、防泄漏油箱,27、副回口,28、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包括:
烫辊体1:所述烫辊体1两端分别为进油口2和出油口3,烫辊体1内壁上设有导通进油口2与出油口3的导流系统,所述进油口2与导流系统之间设有一上分流装置4,导流系统与出油口3之间设有一下分流装置6;
高温旋转接头7:高温旋转接头7装配在进油口2和出油口3上,高温旋转接头7包括接头壳体8,所述接头壳体8内装配有一芯轴9,所述芯轴9与接头壳体8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结构,分别为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
轴承座28:轴承座28装配于所述高温旋转接头7外,所述轴承座28上开设有进口20和回口21,所述进口20通过导入管道24与一油箱22连通,回口21通过导出管道25与所述油箱22连通。
与该导热油烫辊系统连接有一进油系统和出油系统,所述进油系统与出油系统均与一循环系统连接,进油系统将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导热油从进油系统送入烫辊体1内部,经过一上分流装置4将导热油引入设于烫辊体1内壁上的导热系统5内,从导热系统5内流出的导热油再经过一下分流装置6,将导热油从出油口3送入出油系统内,从出油系统流到循环系统中,再从循环系统流入进油系统。
导热油的温度直接传递给烫辊体1,不需要借助任何介质就能将热能均匀的传递到烫辊体1外表面,提高了导热效率,节约了资源。
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管道,通过循环管道连通进油系统与出油系统。实现导热油在本实用新型系统中无限循环,提高利用率,节省能源。
所述进油系统包括一进油管道,沿着导热油进油时的方向,所述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安全阀、气动调节阀以及手动开关阀。
所述气动调节阀与一温控装置电性连接。利用温控装置控制气动调节阀的流量来控制烫辊体1表面的温度。
所述出油系统包括一回油管道,沿着导热油出油时的方向,所述回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开关阀和手动安全阀。
旋转接头7的芯轴9与接头壳体8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结构,分别为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部分热油会产生回油现象,经过第一级密封结构,更少部分的热油会经过第一级密封结构后到达第二级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级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芯轴9上的第一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10一侧设有挡圈11,所述挡圈11通过一卡簧12固定于所述芯轴9上。第一轴承10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密封环13,相邻密封环13之间的形成密封面14。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中包括两个密封环13,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密封面14。
部分热油进过卡簧12、挡圈11以及第一轴承10到达密封环13,由两个密封环13减压、过滤后到达密封面14,实现密封效果。
所述第二级密封结构包括相邻设于芯轴9上的第二轴承15和平面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5与密封环13之间设有弹簧体17,平面轴承16一侧通过端盖18密封设于芯轴9上。
所述第一级密封结构的密封面14的压强由弹簧体17实现。
更少部分的热油会经过密封面14后从弹簧、第二轴承15、平面轴承16到达端盖18上,平面轴承16一侧设有两个端盖18,各端盖18与芯轴9之间均设有油封19,由油封19、实现回压,确保密封效果。
与轴承座28连接的油箱22上装配有油泵23。油泵23将液油送入导入管道24内,并从设于轴承座28顶部的进口20进入轴承座28内,起到润滑轴承的作用。
出油的时候,液油是从设于轴承座28底部的出口流出,通过导出管道25进入油箱22内,从而实现液油的无限循环效果。
所述轴承座28两侧设有侧盖,所述端盖上设有防泄漏油箱26,为了实现调心轴承的自由调心不影响液油泄露,所述防泄漏油箱26底部上开设有副回口27,所述副回口27与所述导出管道25连通,副回口27与导入管道24之间设有控制副回口27开关的单向阀,彻底实现液油润滑的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导热油烫辊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导热油能够无线循环,节约能源,减少用电的装机容量,完全杜绝电火灾的隐患;导热油直接将温度传递至烫辊外表面,无介质传导,导热效率高;旋转接头7能够在高温、高速旋转的环境下确保较好的动态密封性,解决高温、高速旋转情况下液油密封难,易井喷的问题;轴承座28可以避免发生润滑脂易干或轴承报死的问题,液油实现无限循环,节约了能源,还能避免发生液油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烫辊体:所述烫辊体两端分别为进油口和出油口,烫辊体内壁上设有导通进油口与出油口的导流系统,所述进油口与导流系统之间设有一上分流装置,导流系统与出油口之间设有一下分流装置;
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装配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上,旋转接头包括接头壳体,所述接头壳体内装配有一芯轴,所述芯轴与接头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级密封结构,分别为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第一级密封结构和第二级密封结构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
轴承座:轴承座装配于所述旋转接头外,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进口和回口,所述进口通过导入管道与一油箱连通,回口通过导出管道与所述油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与该导热油烫辊系统连接有一进油系统和出油系统,所述进油系统与出油系统均与一循环系统连接,导热油从进油系统进入烫辊系统,再从烫辊系统流出至出油系统,从出油系统流到循环系统中,再从循环系统流入进油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系统包括一进油管道,沿着导热油进油时的方向,所述进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安全阀、气动调节阀以及手动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节阀与一温控装置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系统包括一回油管道,沿着导热油出油时的方向,所述回油管道上依次设有手动开关阀和手动安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密封结构包括设于芯轴上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一侧设有挡圈,第一轴承另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密封环,相邻密封环之间的形成密封面,所述第二级密封结构包括相邻设于芯轴上的第二轴承和平面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密封环之间设有弹簧体,平面轴承一侧通过端盖密封设于芯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通过一卡簧固定于所述芯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平面轴承一侧设有两个端盖,各端盖与芯轴之间均设有油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两侧设有侧盖,所述端盖上设有防泄漏油箱,所述防泄漏油箱上开设有副回口,所述副回口与所述导出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热油烫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设于轴承座顶部,所述回口设于轴承座底部,所述副回口设于防泄漏油箱底部。
CN201320669582.3U 2013-10-29 2013-10-29 导热油烫辊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3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9582.3U CN203583211U (zh) 2013-10-29 2013-10-29 导热油烫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9582.3U CN203583211U (zh) 2013-10-29 2013-10-29 导热油烫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3211U true CN203583211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9582.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3211U (zh) 2013-10-29 2013-10-29 导热油烫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3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8849A (zh) * 2013-10-29 2014-03-26 江苏连纺机械有限公司 导热油烫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8849A (zh) * 2013-10-29 2014-03-26 江苏连纺机械有限公司 导热油烫辊系统
CN103668849B (zh) * 2013-10-29 2015-08-19 江苏连纺机械有限公司 导热油烫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7800B (zh) 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
CN203583211U (zh) 导热油烫辊系统
CN103668849B (zh) 导热油烫辊系统
CN203700780U (zh) 使用导热介质的烫光辊装置
CN212360285U (zh) 一种无泄漏炉水循环泵
CN104613661A (zh) 一种动力旋转加热器
CN204869772U (zh) 一种电加热热压机
CN204715125U (zh) 双层导热油烘缸
CN204240846U (zh) 一种改进的空压机热量回收装置
CN204663957U (zh) 高温高压强制热水循环泵用机械密封装置
CN202131090U (zh) 一种小型燃硫炉电热熔硫池
CN203583212U (zh) 导热油烫辊体
CN203585629U (zh) 高温高速旋转接头
CN204007228U (zh) 双联管式冷却器
CN206905595U (zh) 一种锅炉水冷却装置
CN204941862U (zh) 油轮储油桶喷射清洗装置
CN205332574U (zh) 太阳能工作站上组合阀
CN206389207U (zh) 高温无泄漏泵用卧式隔爆型电动机
CN206386282U (zh) 高温无泄漏隔热密封机构
CN204027367U (zh) 一种可调喷射式混水换热装置
CN204003582U (zh) 一种稀油润滑轴承部件
CN103111355A (zh) 高温电石破碎机用液压冷却装置
CN116085270B (zh) 一种耐高温热油泵
CN203731361U (zh) 一种热管式蒸发器
CN210014563U (zh) 导热油立式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e Q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Lihu

Inventor before: Xie Fuy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XIE FUYU TO: XUE QIANG WANG LIHU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81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