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70193U -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70193U
CN203570193U CN201320773623.3U CN201320773623U CN203570193U CN 203570193 U CN203570193 U CN 203570193U CN 201320773623 U CN201320773623 U CN 201320773623U CN 203570193 U CN203570193 U CN 203570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cat ladder
vertical beam
ladder according
brac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36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
胡建原
韩军杰
张建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736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70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70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701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为解决操作人员从爬梯上登陆到维护平台时,无处抓握导致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而发明。该爬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梁,竖梁之间设有多个横梁;每个竖梁的顶部中空,竖梁的中空部分中套设有扶手;竖梁的中空部分与扶手的重叠处、且对应扶手完全升起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每个通孔中能够容纳一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固定块抵靠在扶手的内壁、且连接有拉线。本实用新型用于风机塔筒中。

Description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机,风机中主要包括塔筒、叶轮、发电机等部件,其中塔筒用于支撑塔筒上的叶轮和发电机等部件。塔筒通常设在在风机基础上,并与风机基础固定连接。
参见图1,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进入塔筒11中的维护平台12上,在塔筒11中进行各种安装、维护作业,风机塔筒11中通常设有爬梯13。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13经由维护平台12上开设的供人通过的通道到达塔筒11中的维护平台上12。维护平台12上设有盖板14,操作人员登录到维护平台12上后,将维护平台12上供人通过的通道上的盖板14盖上。
但是,由于塔筒11中的空间有限,而塔筒11内部通常设有大量的其他部件。为防止爬梯13与塔筒11中的其他部件冲突,现有爬梯13顶端通常与维护平台12齐平设置,这样导致操作人员在从爬梯13上登陆到维护平台12时无处抓握,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为了解决操作人员从爬梯上登陆到维护平台时,无处抓握导致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该爬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梁,所述竖梁之间设有多个横梁;每个所述竖梁的顶部中空,所述竖梁的中空部分中套设有扶手;所述竖梁的中空部分与所述扶手的重叠处、且对应所述扶手完全升起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中能够容纳一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所述固定块抵靠在所述扶手的内壁、且连接有拉线。
优选地,所述拉线绕过滑轮后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滑轮的轮轴固定在所述扶手上、且所述轮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其中,所述竖梁与所述扶手的重叠处、且对应所述扶手完全推下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弹簧焊接。
其中,所述竖梁的材质为矩形钢管、方钢管或无缝管。
优选地,所述拉线为钢绳。
其中,所述扶手的形状为门字形。
优选地,所述竖梁与所述横梁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中,由于该爬梯的扶手能够升起和落下,使得操作人员在塔筒中进行各种安装、维护作业时,可以抓握爬梯的扶手,并且,在登陆到维护平台之后扶手可以被推下,从而不会与塔筒内部其他部件冲突。因此,该爬梯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从爬梯登陆到维护平台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爬梯中扶手与竖梁和固定块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该爬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梁21,竖梁21之间设有多个横梁22;每个竖梁21的顶部中空,竖梁21的中空部分中套设有扶手23;竖梁21的中空部分与扶手23的重叠处、且对应扶手23完全升起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31,每个通孔31中设有一固定块32,两个固定块3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3,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两个固定块32上连接有拉线34。
使用该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该爬梯放置在风机塔筒内24的维护平台25底部,这样操作人员可以经由爬梯到达维护平台25。此时该爬梯的扶手23处于未升起的状态,即扶手23位于竖梁21中。当操作人员到达维护平台25,将由爬梯登陆维护平台25时,可以将扶手23从竖梁21中拉出,使得扶手23从竖梁21中升起,以便操作人员抓握。具体的操作过程为:操作人员可以拉动拉线34,由于拉线34与固定块32连接,使拉线34拉动固定块32向扶手23方向移动,当扶手23完全升起时,固定块32恰好进入到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31内,由于两个固定块32之间连接有弹簧33,固定块32在弹簧33弹力作用下容纳在通孔31中而不会从通孔31中脱出,从而实现了竖梁21和扶手23之间的位置锁定。
当操作人员到达维护平台25、需要将扶手23推下时,操作人员可以再次拉动拉线34,拉线34将拉动两个固定块32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固定块32之间的距离缩小,弹簧33被压缩,直到两个固定块32均从竖梁21上的通孔31中脱出,这样固定块32就解除了对扶手23和竖梁21位置的锁定。这时操作人员能够推动扶手23向下移动,直到扶手23完全被推下、全部容纳在竖梁21中时松开拉线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中,由于该爬梯的扶手23能够升起和落下,使得操作人员在塔筒24中进行各种安装、维护作业时,可以抓握爬梯的扶手23,并且,在登陆到维护平台25之后扶手23可以被推下,从而不会与塔筒24内部其他部件冲突。因此,该爬梯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从爬梯登陆到维护平台25时的安全隐患。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爬梯中,拉线34可以绕过滑轮后与固定块32连接,滑轮的轮轴可以固定在扶手23上、且轮轴的轴线与通孔31的中心线垂直。滑轮能够对拉线34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拉线34对固定块32的拉力在固定块32在运动方向的分力消失,从而拉线34对固定块32的拉拽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爬梯中,竖梁21与扶手23的重叠处、且对应扶手23完全推下的位置可以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31。这样能够实现扶手23在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处固定块32均能对扶手23和竖梁21起到位置锁定的作用。
优选地,固定块32可以与弹簧33焊接。焊接的连接方式稳固、牢靠,使得固定块32与弹簧33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靠。
上述的爬梯中,竖梁21的材质可以为矩形钢管、方钢管或无缝管。这些材质均具有质量较轻、性能稳定的特点,最重要是中空的结构中能够容纳扶手23。相应地,扶手23的材质可以根据竖梁21的材质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扶手23与竖梁21的相同类型的材料。
上述的爬梯中,拉线34可以为钢绳。钢绳的结构强度较大,使用寿命较长。当然,拉线34并不局限于钢绳,还可以选择其他材质的绳索。
其中,扶手23的形状可以为门字形。门字形的扶手23便于操作人员的抓握,也便于操作人员将扶手23升起和推下。
上述的爬梯中,竖梁21与横梁22可以焊接连接。焊接的连接方式稳固、牢靠,使得竖梁21与横梁2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牢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其特征在于,该爬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梁,所述竖梁之间设有多个横梁;每个所述竖梁的顶部中空,所述竖梁的中空部分中套设有扶手;所述竖梁的中空部分与所述扶手的重叠处、且对应所述扶手完全升起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中能够容纳一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所述固定块抵靠在所述扶手的内壁、且连接有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绕过滑轮后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滑轮的轮轴固定在所述扶手上、且所述轮轴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与所述扶手的重叠处、且对应所述扶手完全推下的位置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弹簧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的材质为矩形钢管、方钢管或无缝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为钢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形状为门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与所述横梁焊接连接。
CN201320773623.3U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70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3623.3U CN203570193U (zh)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73623.3U CN203570193U (zh)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70193U true CN203570193U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3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7362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70193U (zh)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701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5079A (zh) * 2018-11-07 2019-01-11 石河子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结构的维护平台系统
CN109185079B (zh) * 2018-11-07 2024-05-31 石河子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结构的维护平台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5079A (zh) * 2018-11-07 2019-01-11 石河子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结构的维护平台系统
CN109185079B (zh) * 2018-11-07 2024-05-31 石河子大学 一种风电机组通风结构的维护平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9476B1 (de) Versorgungsgerüst für einen turm, turm mit einem versorgungsgerüst sowie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s versorgungsgerüsts im inneren eines turms
JP2007071097A (ja) 風力発電タワーの構築方法
KR102377349B1 (ko) 풍력 터빈을 설치하기 위한 호이스팅 시스템
CN202440819U (zh) 立柱伸缩式打桩机
CN103935868A (zh) 一种塔筒升降机
CN203570193U (zh) 用于风机塔筒内部的爬梯
CN104805858B (zh) 自升式平台桩腿及具有该桩腿的海洋平台
CN205145443U (zh) 一种变压器上部施工安全带悬挂装置
CN205421928U (zh) 一种自翻转支撑装置
CN106950026A (zh) 一种易拆卸装配转运的钢轨落锤试验机
KR200410240Y1 (ko) 초경량 가이드 클라이밍 시스템
CN203889838U (zh) 一种塔筒升降机
CN108438177B (zh) 一种用于水下检测作业的潜水笼
CN202208696U (zh) 干熄炉用施工平台
JP6937627B2 (ja) 洋上風力発電設備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EP2653715B1 (de)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eines solchen
CN102304921A (zh) 联动式导杆柴油打桩锤及其打桩方法
CN203022328U (zh) 爬升式操作平台
CN203939042U (zh) 一种送电线路锚杆基础配筋装置
CN209446271U (zh) 模拟试验装置
CN203769322U (zh) 一种悬挑式进卸料装置
CN207231743U (zh) 一种易拆卸装配转运的钢轨落锤试验机
CN102535347A (zh) 连续落梁系统及连续落梁方法
CN20653903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顶升装置
CN104088276A (zh) 一种送电线路扩底锚杆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