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8355U -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 Google Patents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48355U
CN203548355U CN201320534579.0U CN201320534579U CN203548355U CN 203548355 U CN203548355 U CN 203548355U CN 201320534579 U CN201320534579 U CN 201320534579U CN 203548355 U CN203548355 U CN 203548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ump
assembly structure
pump housing
perma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45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勇
蓝键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yu Group JSCL
Original Assignee
Jangmen Idear Hanyu Electrical Joint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ngmen Idear Hanyu Electrical Joint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ngmen Idear Hanyu Electrical Joint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45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48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48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483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包括泵盖及泵体,所述泵体由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装配而成,所述第二部件的包围体与第一部件相应部位的相迎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和扣,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以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从装配结构上进行改进,可以减小定子铁芯与转子组件之间的气隙,提高水泵性能。

Description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机常应用于排水泵,因此这种排水泵也往往称为交流永磁排水泵。
公开日为2008年1月9日,公开号为CN101102068A,发明名称为《排水泵永磁同步电机》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水泵同步电机,其包括驱动风叶转动的永磁体转子,支撑永磁体转子的泵体,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其中定子线圈的绕组是铝漆包线绕组,且该铝包漆线绕组密封在一个容器中。定子线圈绕组尤其是引出线焊接部位用塑料或环氧树脂封住,可解决铝漆包线绕组和焊接点氧化和防腐蚀的问题。
公开日为2013年5月29日,公开号为CN202954990U,发明名称为《取消转子筒的交流永磁排水泵》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交流永磁排水泵,其泵体为围绕线圈、定子铁芯及磁芯的外轮廓形成的壳体,U型定子铁芯双臂贯穿磁芯容置空间并夹置于磁芯两侧,使U型定子铁芯双臂与磁芯之间仅留转动间隙,该结构可缩小定子铁芯与磁芯间的距离,比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小定子铁芯与磁芯间的气隙,提高水泵性能。
现有的排水泵制造过程如图1所示,是将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400装配好然后用专业的环氧树脂灌胶设备将环氧树脂注入到泵体外壳300内,然后通过树脂抽真空、恒温烘箱烘干固化(且需分两次烘干固化,防止树脂固化后表面产生气泡,总耗时4小时),使环氧树指将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400与泵体外壳300之间相互粘附形成包含了绕组体的泵体。从生产效率上看,完成一个包含了绕组体的泵体需时为1min,需要6位生产工人完成,生产效率为360秒*人/个,是BMC塑封的14倍,加工成本较高。所需设备多,生产车间占地大,工艺复杂,对周围环境污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以改善背景技术所述问题,尤其是按照该泵体结构的特点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包括泵盖及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由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装配而成,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与所述泵盖适配且开口向上的叶轮腔底盖及具有从所述叶轮腔底盖向下延伸而成的转子筒,所述叶轮腔底盖与泵盖装配形成叶轮腔以容纳叶轮组件,所述转子筒用于容纳转子组件,
所述第二部件为围绕装配后的U形定子铁芯、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而成形的塑封壳体,所述U形定子铁芯的两臂贯穿过线圈绕组并向外伸出形成悬臂,两悬臂的相对面内凹成弧面以包围转子筒筒体,所述塑封壳体将装配后的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密封包裹于其内并在所述U形定子铁芯的悬臂外侧表面形成包围体,
所述第二部件的包围体与第一部件相应部位的相迎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和扣,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以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构成定子铁芯悬臂的矽钢片之内凹弧面贴于转子筒外壁,即矽钢片内凹弧面不包裹塑封壳体,从而减小定子铁芯与转子筒的距离
所述第二部件之塑封壳体为一个外轮廓大致为方形的壳体。
所述第二部件的包围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可供所述转子筒贯穿而过。
所述第一部件在叶轮腔底盖的下底面具有至少两个向下延伸的扣,所述第二部件位于靠近叶轮腔底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部件外壁与第二部件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该设计更便于注塑脱模加工。
所述第二部件位于靠近叶轮腔底盖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扣,所述第一部件在叶轮腔底盖的下底面设有与所述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部件外壁与第二部件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扣及凹槽各有一对,设置于泵体底面的中心对称线上,以使卡扣力均匀而便于装配及卡扣得更牢固。
所述第一部件采用PP材料制造,所述第二部件由BMC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泵其泵体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装配而成,第二部件将线圈绕组、线圈骨架等密封包裹于其内,而定子铁芯能与转子筒贴合,从而减小定子铁芯与转子组件之间的气隙,提高水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交流永磁排水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由泵盖100、环氧树脂泵体外壳300、转子组件200及叶轮组件组成。
图1A是装配好的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未灌环氧树脂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由泵盖100、第一部件500、第二部件600、转子组件200及叶轮组件组成。
图2A是装配好的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未进行BMC塑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示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C-C剖示图。
图6是图2的T-T剖示图。
图7是图2的R-R剖示图。
其中,泵盖100,转子组件200,泵体外壳300,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400,定子铁芯401,线圈绕组402,线圈骨架403,第一部件500,叶轮腔底盖501,转子筒502,卡扣503,第二部件600,凹槽601,叶轮组件700,密封圈80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了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包括泵盖100和泵体,泵体由第一部件500及第二部件600装配而成。
所述第一部件500具有与泵盖100相适配且开口向上的叶轮腔底盖501及具有从所述叶轮腔底盖向下延伸而成的转子筒502,叶轮腔底盖501与泵盖100上下装配形成叶轮腔以容纳叶轮组件700,转子筒502用于容纳转子组件200。第一部件在叶轮腔底盖的下底面设置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扣503。第一部件可采用PP材料或POM材料或PA等热塑性材料制造。
所述第二部件为围绕装配后的定子铁芯401、线圈绕组402及线圈骨架403而成形的塑封壳体。如图2A所示,定子铁芯401、线圈组组402和线圈骨架403装配形成线圈绕组和定子铁芯组件400,U形定子铁芯401的两臂贯穿过线圈绕组并向外伸出形成悬臂,两悬臂的相对面内凹成弧面以包围转子筒筒体,塑封壳体将装配后的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密封包裹于其内同时在所述悬臂的外侧表面形成包围体。作为优选方式,塑封壳体从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延伸而将定子铁芯包裹于其中,定子铁芯矽钢片的外侧表面包有塑封材料,而构成悬臂的矽钢片之内凹弧面则不包裹塑封材料,使矽钢片能直接贴于转子筒外壁。具体地来说,第二部件采用BMC材料注塑成形。最后成形的第二部件如图2中的600所示,其具有BMC外壳,且具有一可容纳转子筒的上下贯通的容置腔。第二部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扣件相适配的凹槽601。
如图2所示,第一部件500的转子筒502插入第二部件600上下贯通的容置腔,然后通过卡扣503扣紧。优选地,扣503及凹槽601各有一对,设置于泵体的中心对称线上。第一部件500与第二部件600的接触表面设置有密封圈800。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卡及凹槽的位置也可以对调,只要其设置于第二部件的包围体与第一部件的相应部位之间的相迎面并相互卡扣即可,且以设置于泵体底面或泵盖底面的中心对称线上为佳。
本实用新型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内容,其它一切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相同实质性内容的产品结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包括泵盖及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由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装配而成,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与所述泵盖适配且开口向上的叶轮腔底盖及具有从所述叶轮腔底盖向下延伸而成的转子筒,所述叶轮腔底盖与泵盖装配形成叶轮腔以容纳叶轮组件,所述转子筒用于容纳转子组件, 
所述第二部件为围绕装配后的U形定子铁芯、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而成形的塑封壳体,所述U形定子铁芯的两臂贯穿过线圈绕组并向外伸出形成悬臂,两悬臂的相对面内凹成弧面以包围转子筒筒体,所述塑封壳体将装配后的线圈绕组及线圈骨架的外表面密封包裹于其内并在所述U形定子铁芯的悬臂外侧表面形成包围体, 
第二部件的包围体与第一部件相应部位的相迎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和扣,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以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构成定子铁芯悬臂的矽钢片之内凹弧面贴于转子筒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之塑封壳体为一个外轮廓大致为方形的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包围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可供所述转子筒贯穿而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在叶轮腔底盖的下底面具有至少两个向下延伸的扣,所述第二部件位于靠近叶轮腔底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部件外壁与第二部件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位于靠近叶轮腔底盖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延伸的扣,所述第一部件在叶轮腔底盖的下底面设有与所述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部件外壁与第二部件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及凹槽各有一对,设置于泵体底面的中心对称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采用PP材料或POM材料或PA材料制造,所述第二部件由BMC材料制造。 
CN201320534579.0U 2013-08-29 2013-08-29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48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4579.0U CN203548355U (zh) 2013-08-29 2013-08-29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4579.0U CN203548355U (zh) 2013-08-29 2013-08-29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48355U true CN203548355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6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457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48355U (zh) 2013-08-29 2013-08-29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4835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169A (zh) * 2014-06-26 2014-09-24 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有限公司 车辆用电子水泵及其叶轮转子组件
CN110594161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山市瑞吉浦电气有限公司 便于组装生产活水泵
CN111322223A (zh) * 2018-12-17 2020-06-23 周文三 空压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
CN111322222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周文三 空气压缩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169A (zh) * 2014-06-26 2014-09-24 常州市东南电器电机有限公司 车辆用电子水泵及其叶轮转子组件
CN111322222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周文三 空气压缩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
CN111322223A (zh) * 2018-12-17 2020-06-23 周文三 空压机的马达结合定位构造
CN110594161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山市瑞吉浦电气有限公司 便于组装生产活水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48355U (zh) 改进泵体装配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CN104115379B (zh) 机电一体组件
TW201233004A (en) Stator for modulated pole machine
US20080197718A1 (en)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ferrofluid components
CN109565206A (zh) 旋转电机
CN106451987A (zh) 一种单相无刷高速电机
CN203850945U (zh) 一种带连接器件附件的排水泵电机
CN202954989U (zh) 改进了转子筒结构的交流永磁排水泵
CN208707428U (zh) 一种新型电机法兰盖防水结构
CN208209645U (zh) 交流塑封电机
CN203548248U (zh) 交流永磁排水泵
CN209419332U (zh) 电机定子骨架及电机定子
CN209150837U (zh) 一种槽楔、塑封定子及塑封电机
CN209150820U (zh) 一种端盖卡合结构以及塑封电机
CN110350701B (zh) 一种高效绝缘防水环氧胶灌封电机
CN207625398U (zh) 一种电动机塑封线圈容纳热保护器的装置
CN204118996U (zh) 一种塑封直流无刷电机
CN113300505A (zh) 一种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CN203942365U (zh) 电机
CN205753674U (zh) 定子
CN20176642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铝线塑封结构
CN202737611U (zh) 排水泵用永磁同步电机
CN204538840U (zh) 一种可保护注塑时线圈外置导线的水泵电机
CN207625358U (zh) 一体式排水泵电机的定子组件
CN215120317U (zh) 一种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9040 No. 336 Qing Lan Road,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Jiangmen

Patentee after: HANY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000 No. 336 Qing Lan Road,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Jiangmen

Patentee before: JANGMEN IDEAR HANYU ELECTRICAL JOINT-STOCK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