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5680U - 制氮机 - Google Patents

制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45680U
CN203545680U CN201320450539.8U CN201320450539U CN203545680U CN 203545680 U CN203545680 U CN 203545680U CN 201320450539 U CN201320450539 U CN 201320450539U CN 203545680 U CN203545680 U CN 203545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tower
air
air bag
check valv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05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宣景建
黄桂彬
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ongchang Re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ongchang Re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ongchang Re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ongchang Res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505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45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45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456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氮机,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通过一条进气管路和一条出气管路相互并联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均串联有两个控制阀,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之间还设置有两条管路,第一管路包括与第一吸附塔连接的第一补偿气囊,第一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与第二吸附塔连通;第二管路包括与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端连接的第二补偿气囊,第二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第一吸附塔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机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空气通过变压吸附方式制氮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吸附制氮机一般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连接在该设备后的吸附塔,吸附塔连接到氮气储存罐,氮气储存罐连接到终端用户。吸附塔一般包括设置有两个吸附塔,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它们之间通过多路管路并联,每路管路串联有两个控制阀,还设有一个泄压阀,控制阀轮流打开,以轮流平衡该路管路上的控制阀为节点到其中一个吸附塔的压力平衡。这种两个吸附塔的设置及连接方式,可以使压缩空气在第一个吸附塔中被吸收掉氧气,之后的压缩空气在两个吸附塔中循环吸收,可以提高氮含量,并且起到了一定的均衡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但两个吸附塔这样简单地连接,均压时任然需要减压阀放气减压,且空压机在充压时还要回补吸附塔的分压,既不能自动地柔性地分压,又浪费压缩空气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氮机,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机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制氮机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通过一条进气管路和一条出气管路相互并联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上均串联有两个控制阀,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还设置有两条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塔连接的第一补偿气囊,所述第一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端连接的第二补偿气囊,所述第二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附塔连通。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补偿气囊和所述第二为补偿气囊均为橡胶补偿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补偿气囊和所述第二为补偿气囊均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制氮机采用在两个吸附塔之间设置缓冲补偿气囊,并补偿气囊串联一单向阀的形式来实现均压,无需人为的控制或通过电控设备控制多个控制阀,节省人力和设备成本;使用气囊作为缓冲补偿装置,可以实现柔性均压,无需通过减压阀排气来减压,节省了压缩空气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制氮机,包括有通过管道和控制阀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包括有空压机1,空压机1通过管道连接储气罐,储气罐连接油水分离器2,油水分离器2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冷冻干燥机4,冷冻干燥机4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塔。吸附塔有两个,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通过一条进气管路和一条出气管路相互并联,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均串联有两个控制阀5。第一吸附塔6和第二吸附塔9之间连接有两路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吸附塔6的出气端连接第一补偿气囊7,第一补偿气囊7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单向阀8的进气口,第一单向阀8的出气口连接第二吸附塔9;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吸附塔9的出气端连接第二补偿气囊17,第二补偿气囊17的出气口连接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的出气口连接第一吸附塔6。压缩空气在第一吸附塔6被吸收掉氧气的过程压力变大,通过第一补偿气囊7和第一单向阀8逐渐进入第二吸附塔9,压缩空气从第二吸附塔9到第一吸附塔6再循环,补偿气囊既有缓冲的作用,也有在第二吸附塔9压力过小的时候补偿压力的作用,压力的大小也无需人为控制,也无需考虑两个吸附塔中均压时间的控制。单向阀的使用,保持整个压缩空气的循环过程不间断且又不反流。这里的补偿气囊为强度及韧性极强的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两个吸附塔的出气管道各通过一个控制阀连接到氮气储存罐10,氮气储气罐连接到终端用户。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通的工况,补偿气囊还可以是橡胶做成的补偿气囊。 

Claims (3)

1.一种制氮机,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通过一条进气管路和一条出气管路相互并联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上均串联有两个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还设置有两条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塔连接的第一补偿气囊,所述第一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吸附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端连接的第二补偿气囊,所述第二补偿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附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气囊和所述第二为补偿气囊均为橡胶补偿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气囊和所述第二为补偿气囊均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
CN201320450539.8U 2013-07-26 2013-07-26 制氮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45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0539.8U CN203545680U (zh) 2013-07-26 2013-07-26 制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0539.8U CN203545680U (zh) 2013-07-26 2013-07-26 制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45680U true CN203545680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6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053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45680U (zh) 2013-07-26 2013-07-26 制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456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7976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广西众昌树脂有限公司 制氮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7976A (zh) * 2013-07-26 2013-11-27 广西众昌树脂有限公司 制氮机
CN103407976B (zh) * 2013-07-26 2015-01-28 广西众昌树脂有限公司 制氮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976B (zh) 制氮机
CN201423749Y (zh) 吹塑成型工艺的资源再生节能减排系统
CN101700876B (zh) 一种变压吸附制氮方法
CN109179344A (zh) 一种三防高纯制氮系统
CN205443215U (zh) 一种沼气变压吸附提纯装置
CN203545680U (zh) 制氮机
CN204452434U (zh) 空气处理单元、制动控制系统和载货汽车
CN201850137U (zh) 双贮氧罐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机
CN209065415U (zh) 一种氧气快速再生装置
CN104085862B (zh) 制氮设备
CN101737309B (zh) 脱碳变压吸附真空泵稳压装置及方法
CN204185242U (zh) 一种带有氧气回收功能的节能制氮机
CN203333300U (zh) 光电仪器的全自动充氮设备
CN203486899U (zh) 一种制氧机
CN202116302U (zh) 一种集装移动式高低压两用氧气装置
CN205917028U (zh) 一种单罗茨泵双作用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
CN202237738U (zh) 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CN211111060U (zh) 一种高效制氮机
CN103047538A (zh) 一种气体汇流排
CN202237709U (zh) 一种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设备的控制系统
CN206126852U (zh) 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用制氮系统
CN217247879U (zh) 一种自动填料的制氧机吸附塔
CN104075915A (zh) 一种用于气体采样的真空管路系统及方法
CN203417590U (zh) Ngfd天然气加气站专用干燥器进排气阀组
CN204693024U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二级优先顺序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12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