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2112U -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32112U
CN203532112U CN201320599871.0U CN201320599871U CN203532112U CN 203532112 U CN203532112 U CN 203532112U CN 201320599871 U CN201320599871 U CN 201320599871U CN 203532112 U CN203532112 U CN 20353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base body
oil
air filter
oily vap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98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998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3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3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321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油汽分离室,底座一侧设有油汽进入通道和回油道,油汽进入通道和回油道均与油汽分离室连通,回油道处设有与回油道紧密贴合的回油道单向阀,底座另一侧设有与油汽分离室连通的出气通道,油汽进入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位置均高于回油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既可有效实现油汽分离,防止引擎烧机油,又可以减小油汽进入通道内的阻力,从而达到不影响引擎输出功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广为使用的通用汽油机的空滤器底座及油汽分离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将在引擎缸头罩或呼吸器内经过初步油汽分离的曲轴箱废气和机油蒸汽以及一定量的机油油滴引入到空滤器底座的油汽进入通道内,而油汽进入通道一般设置在空滤器底座的汽缸进气道的上方,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经过初步油汽分离的曲轴箱废气中含有比例较高的机油蒸汽和机油油滴,机油蒸汽和机油油滴会沿着油汽进入通道随曲轴箱废气一起窜或流入汽缸进气道,由此会造成引擎烧机油,消声器冒蓝烟,尾气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第二种是将在引擎缸头罩或呼吸器内经过初步油汽分离的曲轴箱废气和机油蒸汽以及一定量的机油油滴引入到空滤器底座的油汽进入通道内,而油汽进入通道设置在空滤器底座的汽缸进气道的下方,同时在油汽进入通道的下方设置一个回油道通向曲轴箱,回油道内设置单向阀,利用曲轴箱的负压将多余的机油通过回油道单向阀吸回曲轴箱,但是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油汽进入通道的零件设置太多——有迷宫式的复合导气槽、挡油板、出油口单向阀及阀座、密封圈等,这样就造成结构复杂、装配较复杂、成本高,而且因为在油汽进入通道内装配零件较多,造成曲轴箱排气阻力增大,从而降低了引擎的功率输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既可有效实现油汽分离,防止浪费机油,又可以减小油汽进入通道内的阻力,从而达到不影响引擎输出功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油汽分离室,底座一侧设有油汽进入通道和回油道,油汽进入通道和回油道均与油汽分离室连通,回油道处设有与回油道紧密贴合的回油道单向阀,底座另一侧设有与油汽分离室连通的出气通道,油汽进入通道和出气通道的位置均高于回油道的位置。
作为优选,油汽分离室内设有挡油筋,挡油筋位于油汽进入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挡油筋将油汽分离室分成连通的两部分。
作为优选,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与底座本体紧密贴合的挡板,油汽分离室为底座本体和挡板之间的腔体。
作为优选,底座本体朝向挡板的一侧且位于挡板的轮廓范围内设有一凹槽,挡板为一盖在凹槽口部的平板,油汽分离室为挡板和凹槽所形成的腔体,底座本体朝向挡板的一侧设有一端与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挡板轮廓范围外的槽道,出气通道为挡板和其所盖住的槽道部分之间所形成的腔道。
作为优选,底座本体上位于挡板的旁边设有连通底座本体两侧的汽缸进气道,汽缸进气道为一凸起在底座本体朝向挡板的一侧面的凸环且其在该侧的凸起高度大于挡板在该侧的凸起高度,底座本体朝向挡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一端与汽缸进气道的外侧壁连接,挡板一部分与汽缸进气道外侧壁紧密贴合、一部分与连接条紧密贴合,且挡板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部分、汽缸进气道和连接条三者之间围成一间隙孔,槽道延伸至间隙孔处并与间隙孔连通。
作为优选,底座本体朝向挡板的一侧具有与挡板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定位密封筋与连接条连接。
作为优选,底座本体位于挡板所在侧具有与挡板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
作为优选,底座本体和挡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底座本体和挡板上均设有使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空滤器底座的油汽进入通道为一畅通的通道,其内不装配任何零件,可以减小油汽进入通道内的阻力——即减小曲轴箱排气阻力,以减小对引擎输出功率的影响,油气分离室可有效实现油汽分离、防止浪费机油、降低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空滤器主体,其中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挡板3,空滤器主体安装在底座本体1上位于挡板3所在一侧,挡板3与底座本体1紧密贴合且二者之间有一中空腔体,该处采用紧密贴合是为了实现挡板3与底座本体1之间密封以防止二者之间漏气,挡板3与底座本体1之间的腔体做为油汽分离室4以对进入其内的附带着油蒸汽以及机油油滴的废气进行冷却使油汽分离(优选该腔体为一扁平状腔体,这样废气进入腔体后与腔体壁面的接触效果好,冷却效果也好),底座本体1背离挡板3的一侧设有油汽进入通道5和回油道6,油汽进入通道一端与油汽分离室4直接连通、另一端与引擎缸头罩或呼吸器连通,油汽进入通道5内不装配任何零件,回油道6一端与油汽分离室4直接连通、另一端与曲轴箱连通,回油道6内设有与回油道6内壁紧密贴合的回油道单向阀2(同样该处采用紧密贴合是防止回油道6和回油道单向阀2之间漏气,可以实现密封),底座本体1和挡板3之间设有出气通道7,出气通道7一端连通油汽分离室4、另一端通至空滤器内;正常使用状态下,优选出气通道7与油汽分离室4的连通位置远离油汽进入通道5所在的位置,油汽进入通道5和出气通道7的位置均高于回油道6的位置,回油道6位于油汽分离室4的最底端,这样油汽分离室4内分离的油液可以汇流至油汽分离室4的最底端并从回油道6流出;优选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且位于挡板3的轮廓范围内设有一凹槽,挡板3为一盖在凹槽口部的平板,油汽分离室4为挡板3和凹槽所形成的腔体,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设有一端与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挡板3轮廓范围外的槽道,出气通道7为挡板3和其所盖住的槽道部分之间所形成的腔道;正常使用状态下,优选油汽分离室4的位置处于汽缸进气道的下方位,油汽分离室4和回油道6的位置都低于出气通道7的位置,回油道单向阀2紧密装配在回油道6内,防止回油道单向阀2在受到曲轴箱的高压气体作用而被挤出。
回油道单向阀2为市场通用零件,其工作原理是:只能从一个方向依靠负压克服单向阀自身弹力作用而打开闭合缝隙达到通油或通气的目的,而从相反方向是不通的,因在相反方向单向阀承受高压时,压力越高,其闭合缝隙受压力作用及自身弹力作用闭合越紧。
油汽分离室4内设有挡油筋41,挡油筋41位于油汽进入通道5和出气通道7之间,挡油筋41将油汽分离室4分成连通的两部分。底座本体1上位于挡板3的旁边设有连通底座本体1两侧的汽缸进气道8,空滤器过滤后的气体至少有一部分是经汽缸进气道8进入汽缸内,优选汽缸进气道8为一凸起在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面的凸环且其在该侧的凸起高度H大于挡板3在该侧的凸起高度h(如图3所示),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设有连接条13,连接条13一端与汽缸进气道8的外侧壁连接,挡板3一部分与汽缸进气道8外侧壁紧密贴合(挡板3通过与汽缸进气道8紧密贴合来实现该处挡板3与底座本体1的紧密贴合)、一部分与连接条13紧密贴合(挡板3通过与连接条13紧密贴合来实现该处挡板3与底座本体1的紧密贴合),且挡板3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部分、汽缸进气道8和连接条13三者之间围成一间隙孔10,槽道延伸至间隙孔10处并与间隙孔10连通。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具有与挡板3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12,定位密封筋12与连接条13连接。底座本体1位于挡板3所在侧具有与挡板3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12。底座本体1和挡板3通过紧固件连接,底座本体1和挡板3上均设有使紧固件穿过的通孔9,底座本体1和挡板3共同装配到引擎对应的安装位置上并用紧固件紧固,防止脱落,保证密封。本实施例中,挡板3的外形轮廓和定位密封筋以及汽缸进气道以及连接条13围成的轮廓一致,挡板3通过和定位密封筋以及汽缸进气道以及连接条13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密封。
工作过程为:引擎运转后,曲轴箱内的废气在引擎汽缸活塞下行的过程中被压缩产生高压,曲轴箱废气会以很快的速度附带着机油蒸汽以及机油油滴通过管道由引擎的缸头罩或呼吸器进入底座本体1的油汽进入通道内,然后进入底座本体1的油汽分离室内,曲轴箱废气附带着油蒸汽以及机油油滴在进入油汽分离室的过程中,因远离曲轴箱这一热源以及空气流动而使温度开始降低,机油蒸汽凝结成油滴,在油汽分离室内受到挡板3和油汽分离室4内的挡油筋41的阻挡作用,开始沿壁面往下流入到油汽分离室下部的回油道6内,回油道通过管道与曲轴箱连通,当活塞上行时,曲轴箱内形成负压,该负压克服回油道单向阀2自身的弹力作用将单向阀2的闭合缝隙打开,此时,由油汽分离室与引擎曲轴箱的通道完全打开,由曲轴箱内的负压将回油道内的机油吸入曲轴箱内,从而达到了防止从缸头罩或呼吸器内窜出的机油蒸汽或油滴通过汽缸进气道进入汽缸产生烧机油现象。油汽分离室窜入的曲轴箱废气在进行油汽分离后,通过油汽分离室和挡板2共同形成的出气通道排出,然后经过底座本体1的汽缸进气道被吸入汽缸再次燃烧,防止污染环境。由曲轴箱内窜出的废气,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顺利经油汽进入通道进入油汽分离室,因此,对引擎的功率输出不造成影响和损失。

Claims (9)

1.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具有油汽分离室(4),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油汽进入通道(5)和回油道(6),所述油汽进入通道(5)和回油道(6)均与油汽分离室(4)连通,所述回油道(6)处设有与回油道(6)紧密装配的回油道单向阀(2),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与油汽分离室(4)连通的出气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汽分离室(4)内设有挡油筋(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筋(41)位于油汽进入通道(5)和出气通道(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与底座本体(1)装配的挡板(3),所述底座本体(1)和挡板(3)之间设有一中空的腔体,所述油汽分离室(4)为腔体本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且位于挡板(3)的轮廓范围内设有一凹槽,所述挡板(3)为一盖在凹槽口部的平板,所述腔体由挡板(3)和凹槽围成,所述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设有一端与凹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挡板(3)轮廓范围外的槽道,所述出气通道(7)为挡板(3)和其所盖住的槽道部分之间所形成的腔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位于挡板(3)的旁边设有连通底座本体(1)两侧的汽缸进气道(8),所述汽缸进气道(8)为一凸起在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面的凸环且其在该侧的凸起高度大于挡板(3)在该侧的凸起高度,所述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设有连接条(13),所述连接条(13)一端与汽缸进气道(8)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挡板(3)一部分与汽缸进气道(8)外侧壁紧密贴合、一部分与连接条(13)紧密贴合,且挡板(3)上位于该两部分之间的部分、汽缸进气道(8)外侧壁和连接条(13)三者之间围成一间隙孔(10),所述槽道延伸至间隙孔(10)处并与间隙孔(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朝向挡板(3)的一侧具有与挡板(3)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12),所述定位密封筋(12)与连接条(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位于挡板(3)所在侧具有与挡板(3)紧密贴合的定位密封筋(1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和挡板(3)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座本体(1)和挡板(3)上均设有使紧固件穿过的通孔(9)。
CN201320599871.0U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3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9871.0U CN203532112U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9871.0U CN203532112U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32112U true CN203532112U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1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987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32112U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32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00A (zh) * 2013-09-26 2014-02-05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100A (zh) * 2013-09-26 2014-02-05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CN103557100B (zh) * 2013-09-26 2016-05-18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1178A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CN107780993A (zh) 发动机的曲轴箱呼吸系统
WO2007101387A1 (fr) Ventilateur de carter pour moteur à 4 temps
CN103557100B (zh)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CN205977632U (zh) 活塞式气泵
CN203532112U (zh) 一种可以进行油汽分离的空滤器
CN203962099U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以及发动机
CN205532939U (zh) 空滤器防回火组件及其空滤器
CN204082356U (zh) 具有油气分离结构的气缸头盖及其发动机
CN103016097A (zh) 一种加机油口盖总成
CN205154298U (zh) 汽油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8686454U (zh) 曲轴箱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系统
CN201581997U (zh) 用于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式进气管道
CN205714345U (zh) 引擎通气控制装置
CN106285832B (zh) 一种用于航空重油活塞发动机的曲轴箱压力自平衡系统
CN207485503U (zh) 发动机的曲轴箱呼吸系统
CN206280123U (zh) 多缸柴油机外挂呼吸器结构
CN204804975U (zh) 具备呼吸器功能的缸头罩及其发动机和双缸型柴油机
CN204851377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9444404U (zh) 一种发动机的紧凑型油气预分离装置
CN205422966U (zh) 能增强空气与燃油混合效果的发动机缸盖
CN108223054A (zh) 内燃机的pcv系统
CN203906046U (zh) 一种新型柴油机呼吸器
CN203515732U (zh) 发动机
CN202100340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