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5510U -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25510U CN203525510U CN201320604322.8U CN201320604322U CN203525510U CN 203525510 U CN203525510 U CN 203525510U CN 201320604322 U CN201320604322 U CN 201320604322U CN 203525510 U CN203525510 U CN 2035255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water
- cabinet
- cabinet panel
- storage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吸尘室,在该柜体的前柜体面板上设有吸风口;安装在柜体底部并与吸尘室相通的积水槽,积水槽内装有水;设置在吸尘室内的粉尘过滤板;设置在粉尘过滤板和吸风口上方的隔板;设置在粉尘过滤板的顶面与隔板之间的水帘形成管,在水帘形成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出来的水以水帘方式从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和出风面流下而落入积水槽中;安装在柜体的顶面或后面上的抽风机;一水管,水管的上端与水帘形成管连通,下端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水泵安装在积水槽上且其吸水口位于积水槽内的水位线以下;安装在柜体上的电控装置与抽风机和水泵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除尘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除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理石、人造石、天然石的打磨和切割以及家具的抛光等领域,加工厂房内,空气中粉尘飞扬,操作人员在此工作环境下工作,将影响其身体健康,再者,也会造成场所难以清理。
中国专利CN201120380957.5公开了一种打磨房的吸尘设备,该打磨房的吸尘设备包括了吸尘室、积水槽、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冲水管等,其中积水槽位于吸尘室的底部,积水槽与吸尘室横截面积相同,吸尘室的正面设有一大功率负压排风扇的安装窗,吸尘室顶部设有隔层,隔层为出风通道;吸尘室的底部的积水槽上部设有一组栅格架,栅格架的顶端设有冲洗水管,积水槽上方设有循环水泵。该中国专利还公开了另一种大磨房的吸尘设备,包括了吸尘室、积水槽、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冲水管,积水槽位于吸尘室的底部,积水槽与吸尘室横截面积的长度相同,其宽度大于吸尘室,吸尘室的正面设有进风窗,吸尘室顶部设有隔层,隔层为出风通道,至少一台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安装在隔层的顶面,吸尘室的底部的积水槽上部设有一组栅格架,栅格架的顶端设有冲洗水管,积水槽上方设有循环水泵。
该专利解决了工人在打磨或切割石料、家具时所产生的粉尘的吸收的问题,但是其专利的方案一存在的问题是将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安装在吸尘室正面的安装窗内,含有粉尘的空气首先经过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后再通过栅格架,这样空气中的粉尘会积累在大功率负压排风扇上,进入到大功率负压排风扇中的轴承中,造成轴承磨损加剧,影响到大功率负压排风扇的使用寿命。专利的方案二将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安装到吸尘室的顶部,含有粉尘的空气首先经过栅格架去尘后再通过大功率负压排风扇排出,解决了方案一所存在的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因为粉尘进入到大功率负压排风扇的轴承中而造成大功率负压排风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积水槽的宽度大于吸尘室的宽度,尽管其水位线高于栅格架的下部并且在积水槽的上侧安装有维护门,但是一旦水蒸发后,水位线低于栅格架的下部时,含有粉尘的空气会透过维护门与积水槽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积水槽的水位线上方,通过栅格板的下部没有被水帘覆盖的部分而溜过栅格板被大功率负压排风扇吸走,造成过滤不彻底。
中国专利CN201220265126.8公开了一种除尘柜,该除尘柜针对上述问题,在结构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该除尘柜包括柜体、水帘过滤器、风机、积水槽以及电器控制箱,其中积水槽位于柜体的底部,风机位于柜体的顶部,水帘过滤器位于柜体内,其包括了水泵、水管、溢水槽、过滤装置以及分隔板,溢水槽位于过滤装置的顶端,水泵通过水管与溢水槽连通,水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水的水压、水量以水帘的致密程度的水阀;柜体后部设有一挡板,挡板将积水槽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积水槽,后部为除污槽积水槽底。该结构在有效解决了工人在打磨或切割石料、家具时产生的粉尘的吸收的问题,而且控制除尘设备中水的流量和水压,且淤泥沉淀在指定的地方,方便清洁人员清理。但是,其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溢水槽溢水方式形成水帘,这对溢水槽的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溢水槽安装不完全水平,会造成过滤装置上的水帘不均匀,有时候会没有水帘,这样容易造成过滤装置被堵塞,影响过滤效率。2、水泵的吸水口设置在除污槽内,这样水泵容易将除污槽内的尘泥连通水一起吸走,打到过滤部件上,从而造成过滤部件被堵塞,影响过滤效率。
另外目前空气中异味,如烟味、油烟味等,比较难以除去,即使可以除去,其除味设备结构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清理沉淀的粉尘方便的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包括:
一柜体,所述柜体由前柜体面板、后柜体面板、顶柜体面板、左柜体面板和右柜体面板构成,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由前柜体面板、后柜体面板、顶柜体面板、左柜体面板和右柜体面板界定出的吸尘室,在该柜体的前柜体面板的中部开设有吸风口;
安装在所述柜体底部并与所述吸尘室相通的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内装有水;
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吸尘室内的粉尘过滤板,所述粉尘过滤板的左、右侧面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粉尘过滤板的下部延伸进所述积水槽内并通过支脚支撑在所述积水槽的槽底;所述积水槽内的水位线高于所述支脚并没过部分粉尘过滤板;最接近吸风口的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正对着所述吸风口且迎风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吸风口的面积;
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板和吸风口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隔板的前侧与所述前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后侧缘比离吸风口最远的粉尘过滤板的出风面更接近后柜体面板;
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板的顶面与所述隔板之间的水帘形成管,所述水帘形成管的数量与粉尘过滤板的数量相等,即每一粉尘过滤板配置一水帘形成管,所述水帘形成管的两端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且所述水帘形成管的最高缘与所述隔板的底面密封接触,在水帘形成管的底部与对应的粉尘过滤板的顶面接触位置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出来的水以水帘方式从所述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和出风面流下而落入积水槽中;
至少一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顶柜体面板或/和后柜体面板上;
至少一水管,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水帘形成管连通,下端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积水槽上且其吸水口位于所述积水槽内的水位线以下;
一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安装在所述前柜体面板上并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其操作界面露出前柜体面板外,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抽风机和水泵控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帘形成管为波浪式水帘形成管,其波浪形成方向与粉尘过滤部件的迎风面和出风面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柜体面板的下部向内翻折并插入到所述积水槽中且该后柜体面板的下缘位于积水槽的水位线下方;所述水管穿过所述后柜体面板的下部,其上端延伸进吸尘室内,下端延伸出后柜体面板外,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插入到所述积水槽内的部分将所述积水槽分成相互连通的清水槽和沉淀槽,其中清水槽位于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的外侧,沉淀槽位于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的内侧,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位于所述清水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水槽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该电子液位计用以检测积水槽内水位线的高低并将信号输入所述电控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槽的槽底成向下倾斜的斜槽底,该斜槽底的末端成向上弯曲状,高出清水槽的槽底,使该斜槽底的末端形成一尘泥收集槽,在该尘泥收集槽一端的槽壁上安装有一尘泥清除阀,打开尘泥清除阀,即可将尘泥收集槽的尘泥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粉尘过滤板为三块,平行间隔设置在吸尘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帘形成管上的出水孔为长条出水孔,相邻两长条形出水孔成八字形排布。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直接在粉尘过滤板的顶部设置水帘形成管,并在水帘形成管的底部开设长条形出水孔,相邻两长条形出水孔成八字形排布,这样无论水帘形成管无论安装是否水平,都能在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和出风面形成完成的水帘,从而保证了过滤效果,粉尘过滤更加彻底。另外能对空气进行洗涤,除去空气中的异味。
2、将水泵的吸水口设置在清水槽内,不会将收集槽内的尘泥吸走,从而保证循环使用的水中不含尘泥,使得粉尘过滤板不容易被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
3、采用收集槽收集尘泥,并通过尘泥清除阀及时清除尘泥,尘泥清除方面,快捷和及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的水帘形成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3,图中给出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包括一个柜体100,该柜体100由前柜体面板110、后柜体面板120、顶柜体面板130、左柜体面板140和右柜体面板150构成,前柜体面板110、后柜体面板120、顶柜体面板130、左柜体面板140和右柜体面板15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镀锌板制成。
在柜体100内设置有由前柜体面板110、后柜体面板120、顶柜体面板130、左柜体面板140和右柜体面板150界定出的吸尘室160,在该柜体100的前柜体面板110的中部开设有吸风口170,在吸风口170上安装有网板171。
在柜体100的底部安装有一积水槽400,积水槽400内装有水。
在吸尘室160内平行间隔安装有三块粉尘过滤板210、220、230,其中粉尘过滤板210最接近吸风口170,粉尘过滤板230离吸风口170最远,粉尘过滤板220位于粉尘过滤板210、230之间。粉尘过滤板210的迎风面211对着吸风口170,但粉尘过滤板210的迎风面211面积大于吸风口170的面积。粉尘过滤板210的出风面212与粉尘过滤板220的迎风面221相对,粉尘过滤板220的出风面222与粉尘过滤板230的迎风面231相对。三块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迎风面211、221、231的面积和出风面212、222、232的面积均相等,但三块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厚度有所差异,其中粉尘过滤板210、220的厚度相等,粉尘过滤板230比粉尘过滤板210、220薄,这样既可以比较完全地过滤掉粉尘,又可以提高风量。
三块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左、右侧面均与左、右柜体面板140、150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三块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下部延伸进积水槽400内并通过支脚210a、220a、230a支撑在积水槽400的槽底上;积水槽400内的水位线高于支脚210a、220a、230a并没过部分粉尘过滤板210、220、230。
在粉尘过滤板210、220、230和吸风口170的上方设置有一隔板240,隔板240的左、右两侧与左、右柜体面板140、150的内表面密封连接,隔板的前侧与前柜体面板110的内表面密封连接,隔板240的后侧缘比粉尘过滤板230的出风面232更接近后柜体面板120。这样由吸风口170进来的含尘空气只能依次通过粉尘过滤板210、220、230,使含尘空气中的粉尘被粉尘过滤板210、220、230过滤掉。
粉尘过滤板230的出风面232与后柜体面板120的内表面之间以及隔板240与顶柜体面板130的内表面之间的空余部分形成相互连通洁净空气的出风通道161、162,在顶柜体面板130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一抽风机300,抽风机300将过滤掉粉尘的洁净空气抽出,同时使吸尘室160内形成负压,便于含尘空气由吸风口170进入到吸尘室160内进行除尘。同时水帘还可以对空气进行洗涤,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和油烟。
为了冲刷粉尘过滤板210、220、230上粉尘以及更好地过滤掉粉尘,在每一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顶面与隔板240之间安装有一根水帘形成管250、260、270,水帘形成管250、260、270的长度与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长度相当,它们的两端同样与左、右柜体面板140、150的内表面密封连接,另外水帘形成管250、260、270的最高缘与隔板240的底面密封接触,在水帘形成管250、260、270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顶面接触,在水帘形成管250、260、270的底部与对应的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顶面接触位置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251、261、271(参见图4),出水孔251、261、271出来的水以水帘方式从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迎风面211、221、231和出风面212、222、232流下而落入积水槽400中。
参见图4,水帘形成管250、260、270为波浪式水帘形成管,其波浪形成方向与粉尘过滤部件210、220、230的迎风面211、221、231和出风面212、222、232垂直。水帘形成管250、260、270上的出水孔251、261、271为长条出水孔,相邻两长条形出水孔成八字形排布。这样形成的水帘效果更好。
水帘形成管250、260、270与水管280的上端并接,水管280的下端连接水泵290的出水口。
后柜体面板120的下部120a向内翻折并插入到积水槽400中,且该后柜体面板120的下部120a下缘位于积水槽400的水位线下方;后柜体面板120的下部120a插入到积水槽400内的部分将积水槽400分成相互连通的清水槽410和沉淀槽420,清水槽410位于后柜体面板120下部120a的外侧,沉淀槽420位于后柜体面板120下部120a的内侧,水泵290的吸水口位于清水槽410内,这样水泵290抽取清水槽410内的清水循环使用时,不会将沉淀槽420内的尘泥带出,而将粉尘过滤板210、220、230堵塞,从而提高了过滤效果和效率。
水管270穿过后柜体面板120的下部120a,其上端延伸进吸尘室160内,下端延伸出后柜体面板120外。
为了将沉淀槽420内沉淀的尘泥收集并及时排出,防止它们进入到清水槽410内,本实施例将沉淀槽420的槽底成向下倾斜的斜槽底421,该斜槽底421的末端成向上弯曲状,高出清水槽410的槽底,使该斜槽底421的末端形成一尘泥收集槽422,在该尘泥收集槽422一端的槽壁上安装有一尘泥清除阀423,打开尘泥清除阀423,即可将尘泥收集槽422的尘泥排出。
为了控制整个积水槽400内的水位线,在清水槽410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411,该电子液位计411用以检测积水槽400内水位线的高低并将信号输入电控装置500。电控装置500安装在前柜体面板110上并位于隔板240的上方,其操作界面露出前柜体面板110外,电控装置与抽风机300和水泵280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的水洗过滤式除尘柜需要安装在密闭或半密闭的室内,这样可避免粉尘扩散到其它地方及沾染在其它产品上。并且本实施例的水洗过滤式除尘柜既可单台使用,也可以根据区域空间的大小,多台合并使用。
本本实施例的水洗过滤式除尘柜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需要先将积水槽400内注满水,然后在电控箱500上按下水泵280的控制按钮,积水槽400中的水通过水泵280与水管270不断地输送至水帘形成管250、260、270中,水帘形成管250、260、270中水通过水帘形成管250、260、270底部的出水孔251、261、271流出,并以致密的水帘从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迎风面211、221、231和出风面212、222、232流下而落入积水槽400中。
第二步:在电控箱500上按下抽风机300的控制按钮,抽风机300开始运转,形成吸力;
第三步:把需要打磨的材料放在柜体100前柜体面板110上的吸风口170进行打磨,在抽风机300的吸力下,打磨产生的粉尘就会被吸风口170吸入到吸尘室160内。
粉尘被吸入吸尘室160内后,只能依次沿着粉尘过滤板210、220、230的方向流通,粉尘被粉尘过滤板210、220、230过滤掉,水帘将粉尘过滤板210、220、230过滤掉的粉尘一起带入到积水槽400的沉淀槽420中进行沉淀。沉淀的尘泥顺着沉淀槽420的斜槽底421逐步滑入到尘泥收集槽422内。当尘泥收集槽422内收集的尘泥达到一定的量时,打开尘泥清除阀423,即可将尘泥收集槽422的尘泥排出。沉淀后的清水流入到清水槽410内,被水泵280抽取而循环使用。当积水槽400内水位线低于设定的水位线后,电子液位计411将检测的信号发送给电控装置500,电控装置500发出报警,通知操作人员补充水。
实施例2
参见图5,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抽风机300安装在后柜体面板120上,与吸风口170相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柜体,所述柜体由前柜体面板、后柜体面板、顶柜体面板、左柜体面板和右柜体面板构成,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由前柜体面板、后柜体面板、顶柜体面板、左柜体面板和右柜体面板界定出的吸尘室,在该柜体的前柜体面板的中部开设有吸风口;
安装在所述柜体底部并与所述吸尘室相通的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内装有水;
至少一设置在所述吸尘室内的粉尘过滤板,所述粉尘过滤板的左、右侧面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粉尘过滤板的下部延伸进所述积水槽内并通过支脚支撑在所述积水槽的槽底;所述积水槽内的水位线高于所述支脚并没过部分粉尘过滤板;最接近吸风口的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正对着所述吸风口且迎风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吸风口的面积;
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板和吸风口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隔板的前侧与所述前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后侧缘比离吸风口最远的粉尘过滤板的出风面更接近后柜体面板;
设置在所述粉尘过滤板的顶面与所述隔板之间的水帘形成管,所述水帘形成管的数量与粉尘过滤板的数量相等,即每一粉尘过滤板配置一水帘形成管,所述水帘形成管的两端与所述左、右柜体面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且所述水帘形成管的最高缘与所述隔板的底面密封接触,在水帘形成管的底部与对应的粉尘过滤板的顶面接触位置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出来的水以水帘方式从所述粉尘过滤板的迎风面和出风面流下而落入积水槽中;
至少一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顶柜体面板或/和后柜体面板上;
至少一水管,所述水管的上端与所述水帘形成管连通,下端连接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积水槽上且其吸水口位于所述积水槽内的水位线以下;
一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安装在所述前柜体面板上并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其操作界面露出前柜体面板外,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抽风机和水泵控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帘形成管为波浪式水帘形成管,其波浪形成方向与粉尘过滤部件的迎风面和出风面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柜体面板的下部向内翻折并插入到所述积水槽中且该后柜体面板的下缘位于积水槽的水位线下方;所述水管穿过所述后柜体面板的下部,其上端延伸进吸尘室内,下端延伸出后柜体面板外,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插入到所述积水槽内的部分将所述积水槽分成相互连通的清水槽和沉淀槽,其中清水槽位于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的外侧,沉淀槽位于所述后柜体面板下部的内侧,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位于所述清水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水槽内设置有电子液位计,该电子液位计用以检测积水槽内水位线的高低并将信号输入所述电控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槽底成向下倾斜的斜槽底,该斜槽底的末端成向上弯曲状,高出清水槽的槽底,使该斜槽底的末端形成一尘泥收集槽,在该尘泥收集槽一端的槽壁上安装有一尘泥清除阀,打开尘泥清除阀,即可将尘泥收集槽的尘泥排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板为三块,平行间隔设置在吸尘室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帘形成管上的出水孔为长条出水孔,相邻两长条形出水孔成八字形排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04322.8U CN203525510U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04322.8U CN203525510U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25510U true CN203525510U (zh) | 2014-04-09 |
Family
ID=5041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0432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5510U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255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9130A (zh) * | 2014-04-30 | 2014-07-30 | 中国国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CN108127565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重庆黎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护栏加工除尘装置 |
-
2013
- 2013-09-27 CN CN201320604322.8U patent/CN2035255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9130A (zh) * | 2014-04-30 | 2014-07-30 | 中国国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CN103949130B (zh) * | 2014-04-30 | 2016-05-11 | 珠海市红旌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CN108127565A (zh) * | 2017-12-20 | 2018-06-08 | 重庆黎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护栏加工除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21581B (zh) | 卷网式易清理除尘装置 | |
CN109127138A (zh) | 一种用于电容器生产的湿式电除尘系统 | |
CN202590569U (zh) | 打磨房吸尘柜 | |
CN212632780U (zh) | 一种颚式破碎机 | |
CN203525510U (zh) | 一种水洗过滤式除尘除味柜 | |
CN204816037U (zh) | 一种pvc除尘设备 | |
CN108942683A (zh) | 湿式除尘和抛光机相结合的抛光除尘集成机 | |
CN203598558U (zh) | 抽插可更换式涂料过滤装置 | |
CN21331415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场地自动除尘装置 | |
CN105415086B (zh) | 机床切削液过滤装置 | |
CN206613304U (zh) | 一种用于抛光生产的冲激湿式集尘系统 | |
CN210786635U (zh) | 一种新型水帘漆雾处理设备 | |
CN205166697U (zh) | 一种脉冲布袋干式打磨房 | |
CN213761092U (zh) | 一种湿式除尘器 | |
CN204816075U (zh) | 一种水幕除尘装置 | |
CN206660863U (zh) | 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 |
CN206950878U (zh) | 一种冲激湿式除尘装置 | |
CN203764034U (zh) | 湿式除尘柜 | |
CN207056190U (zh) |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蜂窝湿式除尘器结构 | |
CN208130724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8160609B (zh) | 一种零件清洗机的清洗装置 | |
CN109276966A (zh) |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炉的环保设备 | |
CN204950806U (zh) | 一种吸尘器尘盒 | |
CN221981905U (zh) | 一种喷淋式环保除尘设备 | |
CN211462408U (zh) | 一种脉冲逆洗油污过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