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1957U - 坐立式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坐立式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11957U CN203511957U CN201320472273.7U CN201320472273U CN203511957U CN 203511957 U CN203511957 U CN 203511957U CN 201320472273 U CN201320472273 U CN 201320472273U CN 203511957 U CN203511957 U CN 2035119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ooth bar
- tooth
- seat
- minister deg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坐立式自行车,在车架底部且位于车座的下方设有脚踏板,脚踏板与车座之间设有支架箱,支架箱中设有中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支架箱上,链轮固定安装在中轴上;脚踏板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脚踏齿条,车座的底部固定有与脚踏齿条平行的座齿条,座齿条和脚踏齿条分别活动插入支架箱中,脚踏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座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座齿条和脚踏齿条的底部分别与钢丝绳的两端联接,钢丝绳绕在滑轮上,滑轮挂在支架箱的内上部。本实用新型改变了通常自行车的用力方式,将原来的圆周运动变成了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对人体的腰部和腹部有一个很好的锻炼,能起到效果极好的健身和瘦身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坐立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的工具,更主要的,还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的健身器材。目前常用自行车有两种,即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它们的驱动系统都是用两只脚循环踩踏脚蹬,带动曲柄、轮盘、链条、飞轮和后轮来完成做功的。两只脚用力特点是:循坏交替用力且做圆周型运动,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主要是下肢运动,而整个上半身几乎保持不动,因此不利于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全身进行运动和健身的坐立式自行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立式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链轮、链条和飞轮;在车架底部且位于车座的下方设有脚踏板,脚踏板与车座之间设有支架箱,支架箱与车架固定联接;支架箱中设有中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支架箱的前后壁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尺寸一致、对称固定安装在中轴上的两个半齿轮,链轮固定安装在中轴上;脚踏板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脚踏齿条,车座的底部固定有与脚踏齿条平行的座齿条,座齿条和脚踏齿条分别活动插入支架箱中,并且脚踏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座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座齿条和脚踏齿条的底部分别与钢丝绳的两端联接,钢丝绳绕在滑轮上,滑轮挂在支架箱的内上部。
其中,所述中轴的一端伸出支架箱的后壁,链轮固定安装在中轴伸出支架箱后壁的端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1:4,并且第一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之和等于半齿轮的外圆周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
其中,所述座齿条的齿部长度等于第二齿轮的齿部长度,脚踏齿条的齿部长度等于等于第一齿轮的齿部长度。
其中,所述座齿条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脚踏齿条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齿条的上下型往复运动来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将力传递给链轮,再通过链条将力转递给后面的飞轮,来推动自行车前行。本实用新型改变了通常自行车的用力方式,将原来的圆周运动变成了上下往复运动,将原来的两只脚循环用力变成了两只脚和屁股之间的循环用力,不但下肢运动,而且上半身也要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人体的腰部和腹部有一个很好的锻炼,能起到效果极好的健身和瘦身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齿条的联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座齿条,2、脚踏齿条,3、第一齿轮,4、链轮,5、滑轮,8、支架箱,9、钢丝绳,10、链条,11、飞轮,12、车座,13、脚踏板,14、中轴,15、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坐立式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12、链轮4、链条10和飞轮11;在车架底部且位于车座12的下方设有脚踏板13,脚踏板13与车座12之间设有支架箱8,支架箱8与车架固定联接;
支架箱8中设有中轴14、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5,中轴1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支架箱8的前后壁上,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5为尺寸一致、对称固定安装在中轴14上的两个半齿轮,链轮4固定安装在中轴14上;中轴14的一端伸出支架箱8的后壁,链轮4固定安装在中轴14伸出支架箱8后壁的端部上。
脚踏板13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脚踏齿条2,车座12的底部固定有与脚踏齿条2平行的座齿条1,座齿条1和脚踏齿条2分别活动插入支架箱8中,并且脚踏齿条2与第一齿轮3啮合,座齿条1与第二齿轮15啮合;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等于第二齿轮15的齿部长度,脚踏齿条2的齿部长度等于等于第一齿轮3的齿部长度。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1:4,并且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之和等于半齿轮的外圆周长度,优选的,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
座齿条1和脚踏齿条2的底部分别与钢丝绳9的两端联接,钢丝绳9绕在滑轮5上,滑轮5挂在支架箱8的内上部。
座齿条1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脚踏齿条2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
当座齿条齿条1或脚踏齿条2向下运动时,在钢丝绳9的带动下,脚踏齿条2或座齿条齿条1能够同时向上运动。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5的半径相同,根据骑行者身高的不同,两齿轮的半径可大可小,直径一般在9-13厘米之间。两齿轮均为半齿轮,即齿轮的外圆周面上一半有齿牙另一半为光轮。座齿条齿条1和脚踏齿条2位于两齿轮的同一侧;座齿条齿条1和脚踏齿条2的长度和两齿轮的大小有关,两个齿条的齿部长度长度之和等于齿轮的周长。两个齿轮3、15和链轮4同心固定在中轴14上,两齿轮3、15及链轮4之间留有适当的间距,一个齿轮有齿部分和另一个齿轮没齿的部分重合。座齿条1和脚踏齿条2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稍大一些,以保证在齿条与齿轮啮合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现象。
为了减少腿站立的时间,增大坐的时间,将脚踏齿条2和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设置成不同的比例,1:1至1:4,比例越大,坐着的时间就越大于站立的时间。当脚踏齿条2和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的比例是1:1的时候,两齿轮均为半圆齿轮,两个齿条的齿部长度相等,都是半圆齿轮的半个周长。当脚踏齿条2和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的比例是1:2的时候,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是齿轮周长的三分之二,脚踏齿条2的齿部长度是齿轮周长的三分之一,第二齿轮15保留三分之二的齿,第二齿轮3保留三分之一的齿。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齿条1、2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带动两个齿轮15、3旋转,齿轮将力传递给链轮4,再通过链条10将力转递给后面的飞轮11,来推动自行车前行。两个齿轮15、3固定在中轴14上,支架箱8中设有使得两个齿条1、2上下移动的轨道。当用力踩踏脚踏板13时,脚踏齿条2向下运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第一齿轮3和链轮4均固定中轴14上,所以,第一齿轮3将力传递到了链轮4上,再通过链条10传递到车架后面的飞轮11上,以此来推动自行车向前运动。由于两个齿轮3、15在中轴14上对称设置,即两个齿轮3、15有齿部分和没齿部分是对应的,当座齿条1或脚踏齿条2与第二齿轮15或第一齿轮3啮合并向下运动时,脚踏齿条2或座齿条1相对应的是第一齿轮3或第二齿轮15的没有齿的部分,在钢丝绳9的带动下,它开始向上运动。当一个齿条到达底部时,另一个也同时到达了顶部。脚踏齿条2和座齿条1都是在作往复运动,各用力一次,齿轮转动一周,带动链轮4也转动一周。
本实用新型和普通变速自行车相比,只是在驱动系统不一样,其它部位都相同。相比普通变速自行车,本实用新型每一次用力,都是全身的重力,力量很大,所以速度会很快。
本实用新型可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每一次运动,骑车人都要全身运动,就像是在一个凳子上不停的起来坐下一样,整个腰椎颈椎都在运动,腹部也会用力,也会得到锻炼,人在站立时,手扶着方向把手,也会自然用力,整个身体都会协调运动的。
Claims (6)
1.坐立式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12)、链轮(4)、链条(10)和飞轮(11);其特征在于:
在车架底部且位于车座(12)的下方设有脚踏板(13),脚踏板(13)与车座(12)之间设有支架箱(8),支架箱(8)与车架固定联接;
支架箱(8)中设有中轴(14)、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5),中轴(1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安装在支架箱(8)的前后壁上,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15)为尺寸一致、对称固定安装在中轴(14)上的两个半齿轮,链轮(4)固定安装在中轴(14)上;
脚踏板(13)上固定有竖直方向的脚踏齿条(2),车座(12)的底部固定有与脚踏齿条(2)平行的座齿条(1),座齿条(1)和脚踏齿条(2)分别活动插入支架箱(8)中,并且脚踏齿条(2)与第一齿轮(3)啮合,座齿条(1)与第二齿轮(15)啮合;
座齿条(1)和脚踏齿条(2)的底部分别与钢丝绳(9)的两端联接,钢丝绳(9)绕在滑轮(5)上,滑轮(5)挂在支架箱(8)的内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立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4)的一端伸出支架箱(8)的后壁,链轮(4)固定安装在中轴(14)伸出支架箱(8)后壁的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立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1:4,并且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之和等于半齿轮的外圆周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立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与第二齿轮(15)外圆周面上的齿部长度的比值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立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齿条(1)的齿部长度等于第二齿轮(15)的齿部长度,脚踏齿条(2)的齿部长度等于等于第一齿轮(3)的齿部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立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齿条(1)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脚踏齿条(2)两端的两个齿牙比其中间的齿牙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72273.7U CN203511957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坐立式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72273.7U CN203511957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坐立式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11957U true CN203511957U (zh) | 2014-04-02 |
Family
ID=5037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722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1957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坐立式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1195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28614A (zh) * | 2018-06-21 | 2018-09-14 | 王广亮 |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 |
CN108945262A (zh) * | 2018-06-20 | 2018-12-07 | 易志国 | 一种城市自行车 |
-
2013
- 2013-08-02 CN CN201320472273.7U patent/CN2035119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45262A (zh) * | 2018-06-20 | 2018-12-07 | 易志国 | 一种城市自行车 |
CN108945262B (zh) * | 2018-06-20 | 2020-08-14 | 易志国 | 一种城市自行车 |
CN108528614A (zh) * | 2018-06-21 | 2018-09-14 | 王广亮 |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 |
CN108528614B (zh) * | 2018-06-21 | 2023-11-14 | 王广亮 |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07989B (zh) | 一种俯卧式双驱动自行车 | |
CN203698564U (zh) | 一种上下往复踩踏省力自行车 | |
CN203511957U (zh) | 坐立式自行车 | |
CN101757772A (zh) | 新型节能划船健身器 | |
WO2015055000A1 (zh) | 一种椭圆轨迹双驱动跑步自行车 | |
CN203528730U (zh) | 一种踏步式自行车 | |
CN202847942U (zh) | 双动力全身运动型卧式健身自行车 | |
CN205891136U (zh) | 健身自行车传动系统 | |
CN201380931Y (zh) | 驱动条驱动的自行车 | |
CN203511959U (zh) | 一种椭圆轨迹双驱动跑步自行车 | |
CN202728493U (zh) | 垂直踏板自行车 | |
CN201768310U (zh) | 下肢功能康复锻炼器 | |
CN101450698B (zh) | 一种2轮驱动自行车 | |
CN201631973U (zh) | 下肢神经康复椅 | |
CN206871289U (zh) | 踏板式高速自行车 | |
CN203854809U (zh) | 手脚双动力健身自行车 | |
CN203228910U (zh) | 健身休闲自行车 | |
CN105292363A (zh) | 一种踏板式自行车 | |
CN203996721U (zh) | 骑马车 | |
CN203497113U (zh) | 一种俯卧式双驱动自行车 | |
CN202703818U (zh) | 仿马运动车 | |
CN205891138U (zh) | 健身自行车 | |
CN201643526U (zh) | 新型节能划船健身器 | |
CN205434822U (zh) | 一种健身器材 | |
CN105644692A (zh) | 一种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