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1751U -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 Google Patents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1751U
CN203511751U CN201320484257.XU CN201320484257U CN203511751U CN 203511751 U CN203511751 U CN 203511751U CN 201320484257 U CN201320484257 U CN 201320484257U CN 203511751 U CN203511751 U CN 203511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energy absorption
absorption device
steering column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42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奕
孙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Fawer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42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1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1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17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包括管柱,其中:所述汽车转向柱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管柱外壁上的溃缩槽,所述溃缩槽内嵌设有第一压板,且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溃缩槽能发生相对滑动;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压板上将所述第一压板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通过在管柱的外壁上设置溃缩槽和嵌设在溃缩槽里的第一压板,当管柱被压溃时,第一压板能克服与溃缩槽之间的摩擦力而发生滑动,从而吸收了碰撞能量,保证了转向柱合适的溃缩力。

Description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背景技术
汽车方向盘的下方设置有转向柱,用于支撑方向盘,以便把方向盘的转向操作传递给转向器。
现有的汽车转向柱上通常都设置有吸能装置,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收转向柱的溃缩力。随着新车型的不断开发和增加,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转向柱来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使转向柱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被吸收掉一部分碰撞能量,保护驾驶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包括管柱,其中:所述汽车转向柱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管柱外壁上的溃缩槽,所述溃缩槽内嵌设有第一压板,且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溃缩槽能发生相对滑动;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压板上将所述第一压板固定。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管柱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溃缩槽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溃缩槽为过盈配合。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相互压合的配合面上均设置有锯齿。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汽车转向柱还包括手柄总成,所述手柄总成包括凸轮盘,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连接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如上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管柱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通过在管柱的外壁上设置溃缩槽和嵌设在溃缩槽里的第一压板,当管柱被压溃时,第一压板能克服与溃缩槽之间的摩擦力而发生滑动,从而吸收了碰撞能量,保证了转向柱合适的溃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第一压板与溃缩槽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第一压板与管柱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溃缩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溃缩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凸轮盘与第二压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第一压板与溃缩槽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第一压板与管柱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1,包括管柱11,其中,该汽车转向柱1还包括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管柱11外壁面上的溃缩槽12,溃缩槽12内嵌设有第一压板13,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管柱11被压溃后,第一压板13能与溃缩槽12发生相对滑动,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之间的摩擦力阻碍了溃缩,从而起到吸能的作用。
该吸能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板14,第二压板14压在第一压板上13,管柱11发生溃缩时,第一压板13在第二压板14的压力作用下被固定,管柱11向下移动,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之间产生摩擦力,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发生相对滑动。
溃缩槽12可以直接开设在管柱11的外壁面上,但是,在管柱11外壁上直接开槽会影响管柱11的强度。优选的是,在管柱1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加强板15,溃缩槽12开设在加强板15上。加强板15可以焊接固定在管柱11上,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过盈配合。当管柱11向下移动时,第一压板13会将溃缩槽12破坏,从而吸收碰撞能量,保证合适的溃缩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整溃缩槽12的宽度来调整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之间的过盈量,进而调整溃缩力。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溃缩前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溃缩后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汽车转向柱1的管柱11没有被压溃的状态,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配合的位置。如图5所示,为汽车转向柱1的管柱11被压溃的状态,此时第一压板13与溃缩槽12发生了相对的滑动。
为了使第一压板13与第二压板14之间压得更紧,可以在第一压板13与第二压板14相互压合的配合面上均设置锯齿。锯齿的设置能够增加二者配合面的摩擦力,因此在汽车转向柱的柱管被压溃时,第一压板13能保持不动,管柱11运动,使管柱11上的溃缩槽12与第一压板13发生相对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汽车转向柱1还包括手柄总成16,如图1所示,手柄总成16包括凸轮盘17,凸轮盘17的设置能够使手柄总成16对汽车转向柱进行锁紧和放松,从而对汽车转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凸轮盘17的结构以及实现锁紧的原理与现有技术中凸轮盘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凸轮盘与第二压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在凸轮盘17上设置有安装孔171,如图6所示,第二压板14通过连接轴18安装在该安装孔171中。上述结构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凸轮盘,在手柄总成16对汽车转向柱进行锁紧的同时,使第二压板14压在上述的第一压板13上,有效利用了现有技术的结构空间,使吸能装置的布局更合理。
优选的是,上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9,压缩弹簧19的设置,能够使连接轴18在与安装孔171发生相对移动时,提供补偿力以顶紧第二压板14,使第二压板14压紧在第一压板1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通过在管柱的外壁上设置溃缩槽和嵌设在溃缩槽里的第一压板,当管柱被压溃时,第一压板能克服与溃缩槽之间的摩擦力而发生滑动,从而吸收了碰撞能量,保证了转向柱合适的溃缩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包括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柱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管柱外壁上的溃缩槽,所述溃缩槽内嵌设有第一压板,且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溃缩槽能发生相对滑动;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压板上将所述第一压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溃缩槽开设在所述加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溃缩槽为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相互压合的配合面上均设置有锯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柱还包括手柄总成,所述手柄总成包括凸轮盘,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连接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焊接固定在所述管柱上。 
CN201320484257.XU 2013-08-08 2013-08-08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1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4257.XU CN203511751U (zh) 2013-08-08 2013-08-08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4257.XU CN203511751U (zh) 2013-08-08 2013-08-08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1751U true CN203511751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425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11751U (zh) 2013-08-08 2013-08-08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1751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68A (zh) * 2015-03-12 2018-01-02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CN109291985A (zh) * 2018-10-08 2019-02-01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组件及车辆
CN109843700A (zh) * 2016-10-19 2019-06-04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CN109843699A (zh) * 2016-10-19 2019-06-04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适应性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WO2019170117A1 (zh) * 2018-03-08 2019-09-12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柱的调节系统
CN112407028A (zh) * 2020-11-05 2021-02-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及其吸能钢带
CN113511258A (zh) * 2021-08-06 2021-10-19 四川绵阳三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顶齿的汽车转向柱调节锁紧机构
CN113978542A (zh) * 2021-12-08 2022-01-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溃缩吸能与调节锁止一体化的转向管柱结构
CN114162208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柱长度调节机构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268A (zh) * 2015-03-12 2018-01-02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CN107531268B (zh) * 2015-03-12 2019-11-05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US10315682B2 (en) 2015-03-12 2019-06-11 Thyssenkrupp Presta Ag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843699A (zh) * 2016-10-19 2019-06-04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适应性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CN109843700A (zh) * 2016-10-19 2019-06-04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US11014598B2 (en) 2016-10-19 2021-05-25 Thyssenkrupp Presta Ag Steering column comprising a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843699B (zh) * 2016-10-19 2021-07-3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适应性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CN109843700B (zh) * 2016-10-19 2021-10-08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转向柱
WO2019170117A1 (zh) * 2018-03-08 2019-09-12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柱的调节系统
CN109291985A (zh) * 2018-10-08 2019-02-01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转向管柱组件及车辆
CN114162208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柱长度调节机构
CN112407028A (zh) * 2020-11-05 2021-02-26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及其吸能钢带
CN113511258A (zh) * 2021-08-06 2021-10-19 四川绵阳三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顶齿的汽车转向柱调节锁紧机构
CN113978542A (zh) * 2021-12-08 2022-01-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溃缩吸能与调节锁止一体化的转向管柱结构
CN113978542B (zh) * 2021-12-08 2023-08-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溃缩吸能与调节锁止一体化的转向管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1751U (zh) 带有吸能装置的汽车转向柱
CN201863882U (zh) 转向管柱吸能结构
CN102897274A (zh) 一种机械式制动能量回收自行车
CN203381478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的轴向锁紧机构
CN204022301U (zh) 一种防震大车行走装置
CN203237278U (zh) 一种新型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结构
CN203844530U (zh) 一种能提高安全性能的防滑轮毂
CN203920878U (zh) 一种具有双联动锁止机构的四向可调式吸能汽车转向管柱
CN202243624U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
CN211815688U (zh) 一种轻型吸嗝声屏障
CN202911794U (zh) 汽车转向管柱碰撞吸能机构
CN205804231U (zh) 一种路障刹车装置及路障
CN202593602U (zh) 一种用于转向管柱安装的整体吸能支架
CN203651871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安装结构
CN206068062U (zh) 可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碟刹结构
CN204567630U (zh) 一种防止腿部受伤制动踏板结构
CN206615205U (zh) 一种可折叠智能化汽车踏板
CN206781867U (zh) 汽车车架
CN206757407U (zh) 太阳能追日装置
CN210555567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206049772U (zh) 一种安全溃缩机构
CN205573593U (zh) 全地形车的后摇架
CN206545628U (zh) 带贴附装置
CN215474857U (zh) 无人驾驶汽车用激光雷达
CN215971923U (zh) 一种中间避震式自行车电动车专用前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