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5044U -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5044U
CN203505044U CN201320651862.1U CN201320651862U CN203505044U CN 203505044 U CN203505044 U CN 203505044U CN 201320651862 U CN201320651862 U CN 201320651862U CN 203505044 U CN203505044 U CN 203505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ower steering
garlic
bevel ge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1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荣
沈俊芳
杨建军
党保华
方世杰
刘兴振
谢科
关帅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20651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5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5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50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在机架的前方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动力转向部分(202)的下方设置有翻土部分(201),在翻土部分的后方设置有收集部分(204),收集部分的后方设置有振动筛分部分(207),在振动筛分部分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调节部分(205),调节部分的下方机架上设置有行走部分(206),所述调节部分采用液压调节,调节部分包括调节杆(116)和液压缸(117),调节杆的一端与行走轮(115)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液压缸连接;在振动筛分部分的后方设置有输送部分(208);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实现犁头与地面夹角大小的调节及实现减震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已是我国主要的大蒜产区;然而目前我国大蒜的传统收获方式基本上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就是使用手工刨挖,然后再集中处理;使用手工收获的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占用时间长等一系列的问题; 面对手工收获的一系列问题,迫切的需要解决大蒜收获方法从手工向机械化转变的问题;普通大蒜收获机没有调节部分,在收获大蒜时难以控制大蒜收获机的犁头与地面的夹角,大蒜损伤率高,收获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实现犁头与地面夹角大小的调节及实现减震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包括机架、悬挂部分、动力转向部分、翻土部分、收集部分、振动筛分部分、输送部分、行走部分和调节部分,在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悬挂部分,所述悬挂部分设置有四个支撑架,前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拖拉机的尾部相连接,后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机架连接,在机架的前方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所述动力转向部分包括四个锥齿轮,所述四个锥齿轮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锥齿轮D依次啮合;所述动力转向部分的下方设置有翻土部分,在翻土部分的后方设置有收集部分,所述收集部分的后方设置有振动筛分部分,在振动筛分部分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调节部分,所述调节部分的下方机架上设置有行走部分,所述行走部分包括两个行走轮,所述调节部分采用液压调节,所述调节部分包括调节杆和液压缸,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行走轮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液压缸连接;在振动筛分部分的后方设置有输送部分,所述输送部分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输送部分的前段的水平部分设置为水平结构,后段的倾斜部分设置为由低到高的倾斜结构,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搭接。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利用调节部分实现了犁头与地面的夹角大小的调整,改变犁头与地面夹角大小的调整即实现了犁头入土深度大小的调节,控制犁头入土深度即可以方便的调整适应不同蒜种嵌入土壤的深度,在收货时以最低的损伤率收获大蒜,同时使用液压调节,控制方便,工作状态稳定,噪声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15、行走轮;116、调节杆;117、液压缸; 201、翻土部分;202、动力转向部分;203、悬挂部分;204、收集部分;205、调节部分;206、行走部分;207、振动筛分部分;208、输送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2所述的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包括机架、悬挂部分203、动力转向部分202、翻土部分201、收集部分204、振动筛分部分207、输送部分208、行走部分206和调节部分205,在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悬挂部分203,所述悬挂部分203与拖拉机的尾部连接,所述悬挂部分203设置有四个支撑架,前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拖拉机的尾部相连接,后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机架连接,避免因纵向上长度过长所产生的悬臂梁带来的危害,以此实现牵引、升降、角度调整等功能;在机架的前方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202,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包括四个锥齿轮,所述四个锥齿轮锥齿轮A 、锥齿轮B 、锥齿轮C 、锥齿轮D依次啮合,四个锥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动力转向,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将拖拉机传递的纵向动力转换成横向动力,并将动力继续传递下去;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的外部设置有齿轮箱端盖,所述齿轮箱端盖将锥齿轮轴向固定,另外齿轮箱端盖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一段距离,以降低锥齿轮所形成的悬臂梁所带来的危害;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的下方设置有翻土部分201,所述翻土部分201包括两个犁头,每行走一次收获两行大蒜,通过拖拉机的带动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将埋在土壤里的大蒜翻出土壤,漂浮在土壤表层,便于收获;在翻土部分201的后方设置有收集部分204,所述收集部分204的后方设置有振动筛分部分207,实现筛分,将粘在大蒜表层的土壤剥离,并且输送到输送部分208;在振动筛分部分207的后方设置有输送部分208,所述输送部分208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输送部分208的前段的水平部分设置为水平结构,后段的倾斜部分设置为由低到高的倾斜结构,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搭接,水平部分上的大蒜依靠惯性输送到倾斜部分;水平部分将收集部分204传送的大蒜分散开,倾斜部分将水平部分传送的大蒜再次向上输送,最后输送至和装置同步行进的收集车中;倾斜输送带与水平输送带倾斜一定的角度,大蒜经水平输送带输送后有一定的惯性,输送来的大蒜利用惯性输送到倾斜输送带上,倾斜输送带将输送的大蒜输送一定的高度后装入与收获机同步的车斗内;所述输送部分208将筛分好的大蒜继续向上运输、装车;在振动筛分部分207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调节部分205,所述调节部分205采用液压调节,调节部分205包括调节杆116和液压缸117,所述调节杆116的一端与行走轮115转动连接,调节杆116的另一端与液压缸117连接;调节部分205是利用液压缸117的伸缩,调节行走轮115的角度,实现犁头与地面夹角大小的调整及实现减震的功能,改变犁头与地面夹角大小的调整即实现了犁头入土深度大小的调节,控制犁头入土深度即可以方便的调整适应不同蒜种嵌入土壤的深度,在收获时以最低的损伤率收获大蒜;同时使用液压调节,控制方便,工作状态稳定,噪声低;调节部分205与悬挂部分203相互配合实现犁头犁刀入土深度的调节;所述调节部分205的下方机架上设置有行走部分206,所述行走部分206包括两个行走轮115,所述行走轮115与调节部分205连接,实现装置的运动并实现减震功能,同时行走部分206可以降低对悬挂部分203的载荷,避免因出现悬臂梁而对悬挂部分203的损坏;在机架上设置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将轴承轴向定位,并且起到密封作用;其中,皮带轮A 是主动轮,带动皮带轮B 转动,皮带轮B 将动力向后一级继续传动;轴确定皮带轮C的旋转中心,并且为带轮C 提供安装点;皮带轮C 经过驱动电机带动皮带轮B 传递的动力驱动轴带动水平输送带;张紧轮将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皮带张紧,防止因为安装或者设计上皮带轮之间距离短而造成的皮带松弛。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首先依靠大蒜削除植株装置将大蒜的植株削除,然后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的犁头将大蒜果实从土壤中翻出土壤,利用收集部分204将分布在土壤表面的大蒜收集起来,接下来利用振动筛分部分207将收集部分204传送的大蒜进行筛分,最后进入输送部分208,将筛分好的大蒜装车。
为达到较好的收获大蒜的效果,犁头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收获状况;为较大程度的降低装置重量,并且不降低其强度,装置外壳采用钢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Claims (1)

1.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包括机架、悬挂部分(203)、动力转向部分(202)、翻土部分(201)、收集部分(204)、振动筛分部分(207)、输送部分(208)、行走部分(206)和调节部分(205),其特征是:在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悬挂部分(203),所述悬挂部分(203)设置有四个支撑架,前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拖拉机的尾部相连接,后面的两个支撑架与机架连接,在机架的前方设置有动力转向部分,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包括四个锥齿轮,所述四个锥齿轮锥齿轮A、锥齿轮B、锥齿轮C、锥齿轮D依次啮合;所述动力转向部分(202)的下方设置有翻土部分(201),在翻土部分(201)的后方设置有收集部分(204),所述收集部分(204)的后方设置有振动筛分部分(207),在振动筛分部分(207)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调节部分(205),所述调节部分(205)的下方机架上设置有行走部分(206),所述行走部分(206)包括两个行走轮(115),所述调节部分(205)采用液压调节,所述调节部分(205)包括调节杆(116)和液压缸(117),所述调节杆(116)的一端与行走轮(115)转动连接,调节杆(116)的另一端与液压缸(117)连接;在振动筛分部分(207)的后方设置有输送部分(208),所述输送部分(208)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输送部分(208)的前段的水平部分设置为水平结构,后段的倾斜部分设置为由低到高的倾斜结构,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搭接。
CN201320651862.1U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1862.1U CN203505044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1862.1U CN203505044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5044U true CN203505044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186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044U (zh) 2013-10-22 2013-10-22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50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3138A (zh) * 2013-10-22 2014-02-1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3138A (zh) * 2013-10-22 2014-02-1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5185B (zh) 小型履带式油菜割晒机
CN202857301U (zh) 多功能大蒜联合收获机
CN108293400A (zh) 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CN206895217U (zh) 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CN204104356U (zh) 小型履带式油菜割晒机
US20160295799A1 (en) Implement for stalk cutting in an onion plantation
CN204180488U (zh) 地下农作物播种、施肥、喷洒农药、收获用动力驱动车
CN103548467A (zh) 一种大蒜收获装置
CN203289890U (zh) 自走式土豆收获机
CN104115606A (zh) 一种四驱大蒜收获机
CN203505042U (zh) 一种可收获两行大蒜的大蒜收获装置
CN107750576A (zh) 一种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CN202524757U (zh)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CN204408937U (zh) 一种大葱挖掘机
CN103314686A (zh) 小型插秧机
CN203505044U (zh)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CN203827733U (zh) 一种大蒜收获装置
CN103583138A (zh) 一种可调节犁头与地面夹角的大蒜收获装置
CN103404292B (zh) 大葱收获机
CN206948906U (zh) 一种四轮拖挂式单垄双行花生收获机
CN207692377U (zh) 防堵型马铃薯收获机
CN203934331U (zh) 一种四驱大蒜收获机
CN103026817B (zh) 适用于垄间作业的中耕培土机
CN205510822U (zh) 一种自走式自动移栽机
CN203505045U (zh) 一种铲土不堵塞的大蒜收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