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1358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1358U
CN203501358U CN201320578397.3U CN201320578397U CN203501358U CN 203501358 U CN203501358 U CN 203501358U CN 201320578397 U CN201320578397 U CN 201320578397U CN 203501358 U CN203501358 U CN 203501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municated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indo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8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78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1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13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连通的室外换热器,该压缩机具有排气管和回气管;所述四通阀具有排气端、吸气端、冷凝器端和蒸发器端,其中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吸气端与所述回气管连通;蒸发器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一节流部件,所述储液罐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二节流部件。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变频空调系统中,通常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管设置一电子膨胀阀用以调节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从而改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而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曲线在两端时是非线性,无法进行控制。而当空调系统处于循环冷媒量较少时(例如春秋季节),若需制热运行,则环境温度较高,所需要循环的冷媒量较低;若需制冷运行,则环境温度较低,所需要循环的冷媒量较低。而单个电子膨胀阀对冷媒循环量的可控范围较窄,导致空调系统运行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提高空调系统中冷媒循环量的可控范围,提高空调系统运行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连通的室外换热器,该压缩机具有排气管和回气管;所述四通阀具有排气端、吸气端、冷凝器端和蒸发器端,其中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吸气端与所述回气管连通;蒸发器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一节流部件,所述储液罐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二节流部件。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四通阀的吸气端和所述回气管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与所述回气管及四通阀的吸气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压缩机相互并联。 
优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室内换热器相互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为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为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通过一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储液罐连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液罐和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部件,在储液罐和室外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件。在空调系统处于循环冷媒量较少状态下工作时,通过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二节流部件配合,从而提高循环的冷媒量的可控范围,进而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可提高循环的冷媒量的控制精度,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能效比,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四通阀11、室内换热器12和与该室内换热器12连通的室外换热器13,该压缩机10具有排气管101和回气管102;所述四通阀11具有排气端D、吸气端S、冷凝器端C和蒸发器端E,其中排气端D与所述排气管101连通,吸气端S与所述回气管102连通,蒸发器端E与所述室内换热器12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端C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3的一端连通;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储液罐14,所述储液罐14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 器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的14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14与室内换热器12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一节流部件15,所述储液罐14与室外换热器13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二节流部件16。 
具体地,上述储液罐14可通过第一连接管17与第一节流部件15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18与第二节流部件16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节流部件15和第二节流部件16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节流部件15和第二节流部件16优选为电子膨胀阀,以下以第一节流部件15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部件16为第二电子膨胀阀作出详细说明。 
当空调系统处于正常冷媒循环量的制冷模式下,可将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行冷媒调节。具体地可根据系统中冷媒的变化对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例如,需要控制循环的冷媒量增加时,则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需要控制循环的冷媒量减少时,则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小。 
当空调系统处于正常冷媒循环量的制热模式下,可将第二电子膨胀阀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行冷媒调节。具体地可根据系统中冷媒的变化对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例如,需要控制循环的冷媒量增加时,则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增大,需要控制循环的冷媒量减少时,则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度减小。 
此外,在正常冷媒循环量的制冷或制热模式下,两个电子膨胀阀也可以同时进行调节,可以使冷媒流量控制更加精细化。当空调系统处于循环冷媒量较少的制冷模式下,即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仍然需要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此时需要循环的冷媒量较低。可将第二电子膨胀阀置于该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线性可调范围中的最低开度,然后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调节循环系统中冷媒的量。 
当空调系统处于循环冷媒量较少的制热模式下,即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仍然需要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此时需要循环的冷媒量较低。可将第一电子膨胀阀置于该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线性可调范围中的最低开度,然后通过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调节循环系统中冷媒的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液罐14和室内换热器12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部件15, 在储液罐14和室外换热器13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件16。在空调系统处于循环冷媒量较少状态下工作时,通过第一节流部件15和第二节流部件16配合,从而提高循环的冷媒量的可控范围,进而提高了空调系统运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可提高循环的冷媒量的控制精度,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能效比,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四通阀11的吸气端S和所述回气管102之间的气液分离器19,所述气液分离器19分别与所述回气管102及四通阀11的吸气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回气管102位于气液分离器19内的部分呈U型设置,且端部位于气液分离器19的顶部;上述四通阀11的吸气端S通过第三连接管20与气液分离器19连通,且第三连接管20位于气液分离器19内的一端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9的顶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四通阀11的吸气端S和所述回气管102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19,从而有效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0中,进而防止压缩机10出现液击现象,因此延长了压缩机使用的寿命。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压缩机1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压缩机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且各压缩机10相互并联。上述室内换热器12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室内换热器12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时,各室内换热器12相互并联。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在节流后的冷媒状态为液态,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第一连接管17和第二连接管18与所述储液罐14连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储液罐14的底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和与该室内换热器连通的室外换热器,该压缩机具有排气管和回气管;所述四通阀具有排气端、吸气端、冷凝器端和蒸发器端,其中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吸气端与所述回气管连通,蒸发器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冷凝器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液罐与室内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一节流部件,所述储液罐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冷媒流量大小的第二节流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四通阀的吸气端和所述回气管之间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与所述回气管及四通阀的吸气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压缩机相互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各室内换热器相互并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为电子膨胀阀。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为电子膨胀阀。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之间通过一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二节 流部件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储液罐连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 
CN201320578397.3U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8397.3U CN203501358U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8397.3U CN203501358U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1358U true CN203501358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32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839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1358U (zh) 2013-09-17 2013-09-17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13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1545A (zh) * 2014-07-31 2016-03-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9059361A (zh) * 2018-07-19 2018-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
CN114440505A (zh) * 2022-03-11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1545A (zh) * 2014-07-31 2016-03-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5371545B (zh) * 2014-07-31 2017-10-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CN109059361A (zh) * 2018-07-19 2018-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空调
CN114440505A (zh) * 2022-03-11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1800U (zh) 双向增焓补气空调系统
CN203533802U (zh) 空调系统
CN202692529U (zh) 热泵式空调系统
CN103822401B (zh) 空调器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103277880A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7313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86826U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系统
CN102759147B (zh) 空调器多联机系统
CN203908097U (zh) 喷气增焓空调器
CN104930763A (zh)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CN104236155A (zh)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34301B (zh) 空调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18359U (zh) 一种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CN1982798A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及补气控制方法
CN201819346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501358U (zh) 空调系统
CN204943957U (zh) 一种喷气增焓风冷冷(热)水机组
CN204593944U (zh) 一种带过冷装置的空调室外机系统
WO2019232943A1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的控制方法
CN204027081U (zh) 空调换热器、空调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2849548Y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
CN205373132U (zh) 室内温度调控系统及空调器
CN204254925U (zh)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1315226B (zh) 一种空调器循环系统
CN10360423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