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3855U - 一种翻身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身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3855U
CN203493855U CN201320632238.7U CN201320632238U CN203493855U CN 203493855 U CN203493855 U CN 203493855U CN 201320632238 U CN201320632238 U CN 201320632238U CN 203493855 U CN203493855 U CN 203493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late
middle plate
over
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22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322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3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3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3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床架上固接有与床板方向垂直的支撑导轨,可支撑并带动床板活动的支撑架置于支撑导轨上,可沿支撑导轨移动,在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中板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置于卡轴托内,由卡轴托支撑;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一侧的翻转轴脱离卡轴托、载中板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与中板相固定的翻转轴,动力操控系统只需对可移动的支撑架进行相关操作,翻转装置就自动驱动翻转轴进行相关动作,即可实现中板左翻转和右翻转的功能,具有美观实用、操作流畅、睡眠舒适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翻身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床。
背景技术
人在睡眠中的姿势通常有平卧,左侧睡和右侧睡,若在睡眠过程中长时间保持一种睡姿,则会造成血液流畅不顺,影响身体各项机能,对于自动翻身有障碍的老人或病人影响更甚。目前医疗行业大多数的翻身床只有抬头、屈腿两个功能,一些具有侧身功能的翻身床因价格昂贵或结构复杂等原因难以广泛应用,而出于保健原因用在家庭里面的翻身床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美观、结构简单、睡眠舒适,可广泛适用于医疗康复和家庭保健等方面的翻身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美观、结构简单、睡眠舒适的翻身床,可广泛适用于医疗康复和家庭保健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床板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床架上固接有与床板方向垂直的支撑导轨,可支撑并带动床板活动的支撑架置于支撑导轨上,可沿支撑导轨移动,在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中板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置于卡轴托内,由卡轴托支撑;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一侧的翻转轴脱离卡轴托、载中板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翻身床,未翻身时,人平躺在中板上,支撑架通过卡轴托同时支撑中板底下两侧的翻转轴;当需要向左翻身时,动力装置驱动支撑架向右移动,翻转装置推动中板下方的右侧的翻转轴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左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使中板向左倾斜,实现向左翻身;当需要右翻身时,动力装置驱动支撑架向左移动,翻转装置推动中板下方的右侧的翻转杆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右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使中板向右倾斜,完成向右翻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床,通过动力系统驱动可移动的支撑架沿横向轨道来回移动,即可带动左右两侧的翻转装置自动驱动中板左、右翻转,其结构简单,翻转过程顺畅,睡眠更舒适。
另外翻身床的两侧可分别安装有定拉手装置,将人的左、右手分别固定在左、右定拉手装置上,定拉手装置与中板联动,在中板带动人体向一侧翻转时,翻转侧的定拉手装置随中板翻转而移动,收拢在中板的一侧,从而使该侧的人手并拢在翻转的身体的外侧,避免外侧人手下拗,提高舒适性;而非翻转侧的定拉手装置则保持不动,与中板保持分开,使定拉手装置上的人手与翻转内侧的人的身体拉开,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防止人体在翻转过程中扑到。通过两个定拉手装置的设置,使人体在翻身过程中,始终保持舒适的睡姿,使用更舒适、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翻身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身床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翻身床实施例2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身床实施例3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翻身床拉手装置结构示意图(省略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2)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3),其特征在于:床架上设置有与床板方向垂直的底部导轨(9),支撑床板的支撑架(5)置于支撑导轨(9)内,可沿支撑导轨(9)移动,在支撑架(5)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8),中板(2)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13)置于卡轴托(8)内,由卡轴托(8)支撑;在支撑架(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一侧的翻转轴(13)脱离卡轴托(8)、载中板(2)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床架左右两侧设置相对的顶轨(18),左、右两侧的翻转装置均包括顶杆(16)和连轴杆(17),顶杆(16)和连轴杆(17)的一端相互铰接,顶杆(16)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5)中底部的一侧,连轴杆(17)的另一端则铰接在另一侧的翻转轴上,中床板、顶杆(16)、连轴杆(17)和支撑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顶杆(16)上设置有滑移导向件(20),动力操控系统驱动支撑架(5)沿支撑导轨(9)向该侧移动时,导向件(20)可支撑在该侧顶轨(18)上,使顶杆(16)和连轴杆(17)的铰接处得到支撑,从而推动四连杆机构运动,带动其中一侧的翻转轴向上载中板绕另一侧翻转。
工作过程:当翻身床处于左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底部导轨向右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右移动。由于顶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架底部一侧,顶杆另一端下方的导向件会随着支撑架移动沿着弧形顶轨向上滑行,与顶杆连接的连轴杆会推动中板下方右侧的翻转轴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左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左倾斜。同理,当翻身床处于右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底部导轨向左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左移动。由于顶杆一端铰接在支撑架底部一侧,顶杆另一端下方的导向件会随着支撑架移动沿着弧形顶轨向上滑行,与顶杆连接的连轴杆会推动中板下方左侧的翻转轴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右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右倾斜。
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2)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3),其特征在于:床架上设置有与床板方向垂直的支撑导轨(9),支撑床板的支撑架(5)置于支撑导轨(9)内,可沿支撑导轨(9)移动,在支撑架(5)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8),中板(2)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13)置于卡轴托(8)内,由卡轴托(8)支撑;在支撑架(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一侧的翻转轴(13)脱离卡轴托(8)、载中板(2)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左、右两侧的翻转装置均包括一推杆电机(21),推杆电机(21)固定在支撑架一侧底部(6)上,推杆端(22)与翻转轴铰接并能推动翻转轴向上载中板绕另一侧翻转。
工作过程:当翻身床处于左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底部导轨向右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右移动。这时推杆电机运作,推动右侧翻转轴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左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左倾斜。同理,当翻身床处于右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支撑导轨向左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左移动。这时推杆电机运作,推动左侧翻转轴脱离卡轴托向上翻转,带动中板绕右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右倾斜。
实施例3,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2)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3),其特征在于:床架上设置有与床板方向垂直的支撑导轨(9),支撑床板的支撑架(5)置于支撑导轨(9)内,可沿底部导轨(9)移动,在支撑架(5)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8),中板(2)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13)置于卡轴托(8)内,由卡轴托(8)支撑;在支撑架(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一侧的翻转轴(13)脱离卡轴托(8)、载中板(2)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床架左右两侧设置相对的顶轨,左、右两侧的翻转装置均包括中转链轮(23)、底部链轮(24)、链条(25)和杠杆(26),底部链轮(24)固定于支撑架底部的一侧,中转链轮(23)位于底部链轮(24)上方且高度与顶轨一致,链条(25)一端固定在床架上,另一端(25)绕过中转链轮(23)和底部链轮(24)后与杠杆(26)一端相连接,杠杆与链条连接一侧设有滚轮支撑在顶轨上,杠杆另一侧则与翻转轴铰接用以推动翻转轴向上载中板绕另一侧翻转。
工作过程:当翻身床处于左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底部导轨向左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左移动。这时链轮顺时针运动,由于链条一端固定在床架上,另一端带动杠杆向下运动,这时右侧翻转轴在杠杆的推动下脱离卡轴托往上运动,带动中板绕左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左倾斜。同理,当翻身床处于右翻身状态时,动力装置推动支撑架底部滑块沿着床架底部导轨向右滑行,从而让支撑架向右移动。这时链轮逆时针运动,由于链条一端固定在床架上,另一端带动杠杆向下运动,这时左端翻转轴在杠杆的推动下脱离卡轴托往上运动,带动中板绕右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实现中板向右倾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床还设有设有定拉手器,翻身床的两侧均设有定拉手器,定拉手器与翻转装置联动;在翻转装置推动中板向一侧翻转时,该侧的定拉手器不动,使该侧手臂与翻转的身体拉开,而另一侧的定拉手器则跟随移动,使该另一侧手臂收拢在翻转的身体的一侧。如图5所示,定拉手器包括置于床架上的拉手板(27),设置在中板(2)底部的横向的拉手导杆(29),拉手滑块(20)套在拉手导杆(29)上,可沿拉手导杆(29)滑动,用于连接拉手板的卡位器(28)与拉手滑块(30)通过拉手连杆(31)固连为一体;卡位器(28)位于拉手板(27)下方,随中板(2)向上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相固定,随中板(2)向下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脱开;所述拉手滑块(30)与连轴杆(17)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杆(19),同步杆(19)两端分别与连轴杆(17)和拉手滑块(30)铰接。
另外定拉手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设置在翻身床两侧的定拉手器包括置于床架上的拉手板(27),设置在中板(2)底部的横向的拉手导轨(29),拉手滑块(20)置于拉手导轨(29)内,可沿拉手导轨(29)滑动,用于连接拉手板的卡位器(28)与拉手滑块(30)通过拉手连杆(31)固连为一体;卡位器(28)位于拉手板(27)下方,随中板(2)向上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相固定,随中板(2)向下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脱开;所述拉手滑块(30)与连轴杆(17)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杆(19),同步杆(19)两端分别与连轴杆(17)和拉手滑块(30)铰接。
所述卡位器(28)为磁铁,拉手板(27)与之相对处设置能够与之相吸的磁铁或者金属。所述的卡位器(28)也可以为插块,拉手板(27)的底部设置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插块上设置可卡住插槽的横向限位块,可卡住插槽的横向限位块位于插槽的中部或者外侧。当翻身床处于左翻身状态时,同步杆在连轴杆的带动下推动右侧拉手滑块沿着拉手导杆向左运动,右侧卡位器在拉手杆的带动下向左运动,拉手板在卡位器卡扣或磁铁的作用下与卡位器同步运动,在翻身过程中推动手臂,使手臂不会被压在身体下面。同理,当翻身床处于右翻身状态时,同步杆在连轴杆的带动下推动左侧拉手滑块沿着拉手导杆向右运动,左侧卡位器在拉手杆的带动下向右运动,拉手板在卡位器卡扣或磁铁的作用下与卡位器同步运动,在翻身过程中推动手臂,使手臂不会被压在身体下面。通过安装有定拉手装置,将人的左、右手分别固定在左、右定拉手装置上,定拉手装置与中板联动,在中板带动人体向一侧翻转时,翻转侧的定拉手装置随中板翻转而移动,收拢在中板的一侧,从而使该侧的人手并拢在翻转的身体的外侧,避免外侧人手下拗,提高舒适性;而非翻转侧的定拉手装置则保持不动,与中板保持分开,使定拉手装置上的人手与翻转内侧的人的身体拉开,对人体进行支撑,从而防止人体在翻转过程中扑到。通过两个定拉手装置的设置,使人体在翻身过程中,始终保持舒适的睡姿,使用更舒适、更人性化。
左、右侧板(3)底部安装有滑轮(15),床架相对应位置设置轨道(14),滑轮置于轨道(14)内可沿其移动,可让中板和侧板翻转过程中更流畅。
实施例中所述卡轴托的形状为U形结构为最佳实施例。支撑架顶部卡轴托的形状只要底部和外侧可以为翻转轴提供支撑即可,如L形加反L形结构均可,目的是令翻转轴稳定在卡轴托内不容易产生偏移。
进一步的,中板(2)两端各自板底都安装有中板支撑轮(33),中板支撑轮(33)置于床架上,用以承托中板的重量,可有效减轻支撑架的受力情况,各部件受力更均匀,提高翻身床的寿命,更实用。
另外,在中板(2)设有屈脚架(32),屈脚架成三角形与脚稍微弯曲的形状保持一致,屈脚架(32)可让人在睡眠过程中保持曲如弓的睡眠姿势。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睡觉的时候,身体弯曲如弓,可以让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Claims (10)

1.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和置于床架上方的床板,床板包括中板(2)及其左、右两侧通过铰轴铰接的侧板(3),其特征在于:床架上设置横向的支撑导轨(9),可支撑并带动床板活动的支撑架置于支撑导轨上,可沿支撑导轨(9)移动,在支撑架(5)的顶部设置有卡轴托(8),中板(2)通过其下方固定安装的两根与铰轴平行的翻转轴(13)置于卡轴托(8)内,由卡轴托(8)支撑;在支撑架(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可驱动中板(2)一侧的翻转轴(13)脱离卡轴托(8)、载中板(2)绕另一侧的翻转轴向上翻转的翻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床架左右两侧设置相对的顶轨(18),左、右两侧的翻转装置均包括顶杆(16)和连轴杆(17),顶杆(16)和连轴杆(17)的一端相互铰接,顶杆(16)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5)底部的一侧,连轴杆(17)的另一端则铰接在另一侧的翻转轴上,中板、顶杆(16)、连轴杆(17)和支撑架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顶杆(16)上设置有滑移导向件(20),动力操控系统驱动支撑架(5)沿支撑导轨(9)向该侧移动时,导向件(20)可支撑在该侧顶轨(18)上,使顶杆(16)和连轴杆(17)的铰接处得到支撑,从而推动四连杆机构运动,带动其中一侧的翻转轴向上载中板绕另一侧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板(3)底部安装有滑轮(15),床架相对应位置设置轨道(14),滑轮置于轨道(14)上可沿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支撑架(7)顶部卡轴托(8)为U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翻身床的两侧均设有定拉手器,定拉手器与翻转装置联动;在翻转装置推动中板向一侧翻转时,该侧的定拉手器不动,使该侧手臂与翻转的身体拉开,而另一侧的定拉手器则跟随移动,使该另一侧手臂收拢在翻转的身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翻身床两侧的定拉手器包括置于床架上的拉手板(27),设置在中板(2)底部的横向的拉手导杆(29),拉手滑块(20)套在拉手导杆(29)上,可沿拉手导杆(29)滑动,用于连接拉手板的卡位器(28)与拉手滑块(30)通过拉手连杆(31)固连为一体;卡位器(28)位于拉手板(27)下方,随中板(2)向上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相固定,随中板(2)向下翻转至拉手板(27)与床架阻挡位置相接触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脱开;所述拉手滑块(30)与连轴杆(17)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杆(19),同步杆(19)两端分别与连轴杆(17)和拉手滑块(3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翻身床两侧的定拉手器包括置于床架上的拉手板(27),设置在中板(2)底部的横向的拉手导轨(29),拉手滑块(20)置于拉手导轨(29)内,可沿拉手导轨(29)滑动,用于连接拉手板的卡位器(28)与拉手滑块(30)通过拉手连杆(31)固连为一体;卡位器(28)位于拉手板(27)下方,随中板(2)向上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相固定,随中板(2)向下翻转时,卡位器与拉手板(27)脱开;所述拉手滑块(30)与连轴杆(17)之间还设置有同步杆(19),同步杆(19)两端分别与连轴杆(17)和拉手滑块(3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器(28)为磁铁,拉手板(27)与之相对处设置能够与之相吸的磁铁或者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器(28)为插块,拉手板(27)的底部设置供插块插入的插槽,在插块上设置可卡住插槽的横向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卡住插槽的横向限位块位于插槽的中部或者外侧。
CN201320632238.7U 2013-10-14 2013-10-14 一种翻身床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93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2238.7U CN203493855U (zh) 2013-10-14 2013-10-14 一种翻身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2238.7U CN203493855U (zh) 2013-10-14 2013-10-14 一种翻身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3855U true CN203493855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223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93855U (zh) 2013-10-14 2013-10-14 一种翻身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3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9489A (zh) * 2013-10-14 2014-01-01 林勇 一种翻身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9489A (zh) * 2013-10-14 2014-01-01 林勇 一种翻身床
CN103479489B (zh) * 2013-10-14 2016-03-16 林勇 一种翻身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2650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护理病床
US20150007391A1 (en) Sliding block linkage folding bed
CN106109135A (zh) 多功能护理床
JP3168541U (ja) 開脚運動器
CN204016750U (zh) 儿童专用牙科综合治疗机
CN106344309B (zh) 一种护理床及其坐便器
CN107232875A (zh) 一种儿科教育趣味性摇床
CN103611271A (zh) 一种带按摩装置的横劈叉锻炼器
CN109674637A (zh) 一种协同运动员腿部的放松器
CN103784281B (zh) 轮椅式翻身接便病床
CN103479489B (zh) 一种翻身床
CN203493855U (zh) 一种翻身床
CN201299724Y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07590930U (zh) 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床
JP2001112582A (ja) ベッド
CN214130129U (zh) 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韧带训练装置
CN106236430A (zh) 多功能医用保健床
CN109568084B (zh) 一种风湿病人膝关节压紧按摩器
CN207898884U (zh) 一种多功能老年理疗护理装置
CN201499925U (zh) 电动升降左右上下摇摆式保健吊枕
JP3148427U (ja) 腰部を回動自在とした健康器
CN109173158B (zh) 一种骨科腿部活血锻炼装置
CN201912786U (zh) 一种新型跨栏架
CN114159737A (zh) 一种分离式骨科腿部康复架
CN208910755U (zh) 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