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1940U - 爪极型马达 - Google Patents

爪极型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1940U
CN203481940U CN201320480519.5U CN201320480519U CN203481940U CN 203481940 U CN203481940 U CN 203481940U CN 201320480519 U CN201320480519 U CN 201320480519U CN 203481940 U CN203481940 U CN 203481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utmost point
point tooth
yoke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0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奈良精久
松野武
大庭匡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ebe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1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19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5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having an annular coil, e.g.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5Annular coils, e.g. for cores of the claw-pole typ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降低马达的振动噪声的爪极型马达。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爪极型马达(1)具备:转子(3),其具有磁铁(3m)以及供该磁铁固定的旋转轴(3j);和定子(1k),其具有绕线管(6a、6b)、卷绕于绕线管的线圈(5a、5b)、以及磁轭(7a、8a、7b、8b),其中,磁轭形成有与磁铁对置的多个极齿(7a1、8a1、7b1、8b1)且配置于线圈的外侧,在该爪极型马达设置有振动抑制单元(6a2),所述振动抑制单元与极齿的前端部(7a2、8a2、7b2、8b2)接触并将该极齿支承于绕线管的内周面(6a1、6b1),从而抑制该极齿的振动。

Description

爪极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低了噪声的爪极型马达。
背景技术
基于近来的节能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汽车产业中,使用发动机和马达来控制油耗的混合动力汽车、使用蓄积于蓄电池中的电来使马达旋转而行驶的电动汽车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这种背景,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开发得以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通过将马达作为动力源而降低车内噪声,从而大幅改善了静音性能。与此相伴,在车内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冷暖气空调设备)用致动器中,现有的噪声等级对于静音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而言并不适合,所以要求进一步的低噪声化。即,在现有的致动器中噪声较大,所以需要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
因此,为了降低致动器的振动噪声,要求作为其振动噪声发生源的马达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
关于车载空调所使用的致动器的低噪声,当所使用的马达是爪极型马达时,由线圈产生的磁场使得极齿进行振动,从而产生噪声。
以往,已知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用于降低振动噪声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提供防振对策,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绕线管(6a′、6b′)内表面设置山形的锥部,例如在压入内磁轭梳齿(11a、11b)时对内磁轭梳齿(11a、11b)的斜度进行矫正,由此能够正确地对内磁轭(5a、5b)进行定位,进而将内磁轭(5a、5b)与绕线管(6a′、6b′)完全固定。由此,改善了因无法正确地将线圈固定于磁轭而导致马达产生振动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2而言,如图1所示,凹状的定子铁芯(20、22)具备定子磁轭部(20a、22a)、以及沿轴向延设且越趋向前端宽度越窄的磁极(20b、22b),在线圈绕线管(30)的主体部(33)(图3)的内侧面,形成有形状与磁极(20b、22b)的形状大致相同的磁极收纳部(39)。
在将定子铁芯(20、22)的前端的磁极(20b、22b)插入到线圈绕线管(30)的主体部(33)的磁极收纳部(39)时,通过磁极(20b、22b)的周向侧面与磁极收纳部(39)滑动接触而自动地对错位进行修正。即,磁极(20b、22b)的周向侧面与线圈绕线管(30)的主体部(33)的磁极收纳部(39)的周向侧面接触。由此,有效地防止了因错位引起的特性异常、振动及噪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44736号公报(图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89584号公报(图1、图3)
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仅通过使极齿(11a、11b)的中央部与绕线管(6a′、6b′)接触来吸收极齿(11a、11b)的振动的方法并不充分。(参照图8)
在专利文献2中,仅仅是磁极(20b、22b)的侧面与磁极收纳部(39)的侧面接触,所以若磁极(极齿)前端部在与接触方向相差90度、且容易产生振动的厚度方向上自由,则对于因极齿的固有振动频率下的共振而产生的振动、噪声的防止效果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降低马达的振动噪声的爪极型马达。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爪极型马达具备:转子,其具有磁铁及供固定该磁铁的旋转轴;和定子,其具有绕线管、卷绕于该绕线管的线圈、以及磁轭,其中,该磁轭形成有与磁铁对置的多个极齿且配置于线圈的外侧,上述爪极型马达的结构如下。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设置有振动抑制单元,该振动抑制单元与极齿的前端部接触而将极齿支承于绕线管的内周面,从而抑制极齿的振动。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利用振动抑制单元将极齿的前端部支承于绕线管的内周面,从而防止极齿的振动、噪声。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对于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而言,当对绕线管进行成型时,使振动抑制单元与绕线管成型为一体。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由于在对绕线管进行成型时使振动抑制单元与绕线管成型为一体,因此能够抑制成本提升。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对于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而言,环状将振动抑制单元形成为插入设置于绕线管的内周面的环状部件。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由于将振动抑制机构形成为插入设置于绕线管的内周面的环状部件,因此组装性较好。
对于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而言,在极齿的前端部设置有突起或者弯曲部,以使极齿的前端部与绕线管的内周面压接。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极齿的前端部的突起或者弯曲部与绕线管的内周面压接,从而防止了极齿的振动、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降低马达的振动噪声的爪极型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3A是示出第一绕线管的组件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3B是示出第一绕线管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4A是示出第二绕线管的组件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4B是示出第二绕线管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马达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7A是在第一外磁轭的第一极齿的前端部通过塑性变形而形成突起时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7B是在第一外磁轭的第一极齿的前端部通过弯曲加工实现塑性变形而形成弯曲部时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8A在表中将因极齿的相对于绕线管的接触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噪声等级示出。
图8B是示出因极齿的相对于绕线管的接触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噪声等级的图表。
图9A是示出支承(固定)极齿基部的状态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9B是示出支承(固定)极齿中间部的状态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9C是示出支承(固定)极齿前端部的状态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10A是示出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使环状部件r1的抵接部r11的截面形成为中间高的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图10B是示出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使环状部件r2的抵接部r21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的例子)。
图10C是示出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使环状部件r3的抵接部r31的截面形成为底边高的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图11A是示出变形方式的第一、第二内磁轭的立体图。
图11B是示出变形方式的利用插嵌模具(insert mold)使内磁轭与绕线管成型为一体的状态的图。
图11C是示出变形方式的将线圈卷绕于绕线管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变形方式的第一、第二外磁轭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变形方式的定子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14A是示出在第一极齿的中央部将变形方式的定子沿径向切断的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4B是示出从转子侧观察变形方式的定子的绕线管组件的内周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1…马达(爪极型马达);1K、21K…定子;3…转子;3j…旋转轴;3m…永久磁铁(磁铁);5a、15a…第一线圈(线圈);5b、15b…第二线圈(线圈);6a…第一绕线管(绕线管);6a1…第一绕线管的内周面(绕线管内周面);6a2、16A2、16A3…抵接部(振动抑制单元);6b…第二绕线管(绕线管);6b1…第二绕线管的内周面(绕线管内周面);7a、17a…第一外磁轭(磁轭);7a1、17a1…第一极齿(极齿);7a2、17a2…前端部;7a3…突起(振动抑制单元);7a4…弯曲部(振动抑制单元);7b、17b…第二外磁轭(磁轭);7b1、17b1…第二极齿(极齿);7b2、17b2…前端部;8a、18a…第一内磁轭(磁轭);8a1、18a1…第一极齿(极齿);8a2…前端部;8b、18b…第二内磁轭(磁轭);8b1、18b1…第二极齿(极齿);8b2…前端部;r11、r21、r31…抵接部(环状部件、振动抑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外观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是爪极型(爪磁极)的马达(爪极型马达)1。以下,将爪极型马达1简单称为马达1。
马达1由下壳体2a以及上壳体2b形成外部结构,后述的转子3、定子(固定件)1k内置于上述外部结构(被上述外部结构覆盖)。从上壳体2b突设有作为马达1的旋转力的输出轴的转子3的旋转轴3j。
图2是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立体分解图。
作为马达1的旋转件的转子3构成为包括永久磁铁3m和供永久磁铁3m固定的旋转轴3j。
通过嵌入、压入等方式将轴承2a1设置于下壳体2a,转子3的旋转轴3j穿过该轴承2a1且被该轴承2a1支承。
通过嵌入、压入等方式将轴承2a1设置于上壳体2b,转子3的旋转轴3j穿过该轴承2b1且被该轴承2b1支承。
马达1具有供第一线圈5a卷绕的第一绕线管6a以及供第二线圈5b卷绕的第二绕线管6b作为定子1K。
图3A是示出第一绕线管6a的组件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第一绕线管6a的组件的立体图。
如图3A所示,在供第一线圈5a卷绕的第一绕线管6a的轴向一侧配置有第一外磁轭7a,该第一外磁轭7a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对置配置的第一极齿7a1。
另外,在第一绕线管6a的轴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一内磁轭8a,该第一内磁轭8a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对置、且配置成与第一极齿7a1错开的第一极齿8a1。
而且,如图3A的箭头所示,在供第一线圈5a卷绕的第一绕线管6a的轴向的两端缘,分别设置有第一外磁轭7a以及第一内磁轭8a(参照图3B)。
由此,卷绕于第一绕线管6a的第一线圈5a的外侧在第一外磁轭7a以及第一内磁轭8a被覆盖而构成磁路。
图4A是示出第二绕线管6b的组件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图4B是示出第二绕线管6b的组件的立体图。
如图4A所示,在供第二线圈5b卷绕的第二绕线管6b的轴向的一侧配置有第二外磁轭7b,该第二外磁轭7b形成有与上述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对置配置的第二极齿7b1。
另外,在第二绕线管6b的轴向的另一侧配置有第二内磁轭8b,该第二内磁轭8b形成有与上述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对置、且配置成与第二极齿7b1错开的第二极齿8b1。
而且,如图4A的箭头所示,在供第二线圈5b卷绕的第二绕线管6b的轴向的两端缘分别设置有第二外磁轭7b以及第二内磁轭8b(参照图4B)。
由此,卷绕于第二绕线管6b的第二线圈5b的外侧在第二外磁轭7b以及第二内磁轭8b被覆盖而构成磁路。
对于上述的供第一线圈5a卷绕的第一绕线管6a的组件和供第二线圈5b卷绕的第二绕线管6b的组件而言,利用粘着剂等在轴向上将它们接合而使之形成为一体,从而组装成图5所示的定子1K。此外,图5是示出马达1的定子1K的立体图。
定子1K的组装顺序并不局限于上述顺序。
图6是图5的A-A线剖视图。
在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形成有抵接部6a2,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与该抵接部6a2抵接。由此,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从自由端的状态转变为支承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的状态。抵接部6a2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可以成型为一体,也可以分体形成。
在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形成有形状与抵接部6a2相同的未图示的抵接部,第一极齿8a1的前端部8a2(参照图3B)与该抵接部抵接。由此,第一极齿8a1的前端部8a2从自由端的状态转变为支承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的状态。抵接部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可以成型为一体,也可以分体形成。
在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参照图4A)形成有形状与抵接部6a2相同的未图示的抵接部,第二极齿7b1的前端部7b2(参照图4B)与该抵接部抵接。由此,第二极齿7b1的前端部7b2从自由端的状态转变为支承于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的状态。抵接部与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可以成型为一体,也可以分体形成。
在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参照图4A)一体地形成有形状与抵接部6a2同样的未图示的抵接部,第二极齿8b1的前端部8b2(参照图4B)与该抵接部抵接。抵接部与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可以成型为一体,也可以分体形成。
进行上述设置的理由如下,对现有的爪极型马达进行了振动解析,结果表明成为爪极型马达噪声的旋转时的振动的原因在于磁轭(极齿)的振动,在该结论的基础上,为了不使磁轭振动,只要不使磁轭的极齿的前端部处于浮在空中的状态(自由端的状态)即可。
想到了两种方法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即:对上述绕线管(6a、6b)进行精加工(第一方法);和对磁轭(7a、7b、8a、8b)的极齿(7a1、7b1、8a1、8b1)进行精加工(第二方法)。
作为第一方法,在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的缘部设置对极齿(7a1、7b1、8a1、8b1)的前端部(7a2、7b2、8a2、8b2)施加适当的力、张力这样的防振单元、施力单元(振动抑制单元)。
上述图6示出了第一方法的情况,其中,在第一绕线管6a形成有抵接部6a2,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与该抵接部6a2抵接。如上所述,在图6中,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从自由端的状态转变为支承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的状态。
如上所述,抵接部6a2虽然可以是其它独立部件,但是从抑制部件件数的增加、组装的容易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将该抵接部6a2与绕线管(6a、6b)设置为一体,即,通过改变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的形状来设置抵接部6a2,以使该抵接部与绕线管(6a、6b)成为一体。例如,与绕线管(6a、6b)注塑成型为一体,从而能够抑制成本提升。
作为第二方法,为了不使磁轭(7a、7b、8a、8b)的极齿(7a1、7b1、8a1、8b1)悬空(悬臂支承的自由端的状态),如图7A及7B所示,使极齿(7a1、7b1、8a1、8b1)的前端部(7a2、7b2、8a2、8b2)的形状形成为突起7a3(参照图7A)、基于弯曲加工的弯曲部7a4(参照图7B)等,并以适当的压力使其与对置面的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接触。由此,能够获得相同的极齿(7a1、7b1、8a1、8b1)的防振效果。
在图7A中示出了在第一外磁轭7a的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通过塑性变形而形成突起7a3的情况。
在图7B中示出了在第一外磁轭7a的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通过进行弯曲加工实现塑性变形而形成弯曲部7a4的情况。
(噪声降低效果)
对基于极齿(7a1、7b1、8a1、8b1)的不同的支承位置的噪声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
针对因极齿(7a1、7b1、8a1、8b1)的相对于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的支承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噪声降低效果,获得了图8A及图8B所示的数据。
图8A在表中示出了因极齿(7a1、7b1、8a1、8b1)的相对于绕线管(6a、6b)的支承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噪声等级。图8B在图表中示出了该噪声等级。
图9A~图9C是示出图8A及图8B的噪声试验的条件的图,且是示出了分别支承(固定)极齿(7a1、7b1、8a1、8b1)的基部、中间部及前端部的状态(支承位置的不同)的与图5的A-A线剖视图相当的图。
噪声试验是分别使用两个样品1、2,以4种情况即现有产品(极齿自由的产品)、分别支承极齿(7a1、7b1、8a1、8b1)的基部、中间部及前端部的情况来进行的。
根据图8A及图8B可知,现有产品的噪声最大,进而噪声按照在极齿(7a1、7b1、8a1、8b1)的基部进行支承(固定)的情况、在中间部进行支承(固定)的情况、支承(固定)前端部的情况的顺序减小。
与现有产品相比,明确可知:当在极齿(7a1、7b1、8a1、8b1)基部进行支承(固定)(参照图9A)、在中间部进行支承(固定)(参照图9B)、支承(固定)前端部(参照图9C)时,实现了约1dB~5dB的噪声降低效果。进而可知平均能够获得3dB左右的噪声降低效果。
能够想到获得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由于现有产品处于极齿自由的状态(极齿为悬臂支承的自由端的状态),因此极齿的振动幅度较大,从而导致噪声也最大。
另外,能够想到:由于随着极齿(7a1、7b1、8a1、8b1)的被支承(固定)的部位从基部转变为中间部、前端部,极齿(7a1、7b1、8a1、8b1)的悬臂支承的自由端的部位的长度缩短,因此极齿(7a1、7b1、8a1、8b1)的振动幅度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噪声也逐渐减小。
此外,还能够推知:随着极齿(7a1、7b1、8a1、8b1)的被支承(固定)的部位从基部转变为中间部、前端部,虽然振动的节距的长度加长,但是因极齿(7a1、7b1、8a1、8b1)的刚性而使得极齿(7a1、7b1、8a1、8b1的悬臂支承部的长度对振动的噪声产生较大的影响。
虽然极齿(7a1、7b1、8a1、8b1)的被支承(固定)的部位可以是基部至前端部中的任意部位,但是更优选为趋向前端部侧的部位。因此,最优选对极齿(7a1、7b1、8a1、8b1)的前端部进行支承(固定)。
但是,在与极齿7a1、7b1、8a1、8b1的各前端部7a2、7b2、8a2、8b2对置的设置于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的防振单元的抵接部以极齿7a1、7b1、8a1、8b1的数量散布的情况下,若形成为其他独立部件则组装变得极为繁琐。
<抵接部的其他例子>
图10A~图10C是示出使抵接部形成为其他独立部件时的一个例子的环状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此处,环状该环状部件是由将以极齿7a1、7b1、8a1、8b1的数量散布的防振单元的抵接部r11、r21、r31接合为环状的抵接部用环状部件r1、r2、r3构成的。由此,能够以如同嵌入到O型环那样的感觉进行装配工作。
图10A是使环状部件r1的抵接部r11的截面形成为中间高的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图10B是使环状部件r2的抵接部r21的截面形成为矩形形状的例子。
图10C是使环状部件r3的抵接部r31的截面形成为底边高的三角形形状的例子。
例如,由其它独立部件的环状部件r1的抵接部r11分别形成供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抵接的抵接部6a2、供第一极齿8a1的前端部8a2抵接的未图示的抵接部、供第二极齿7b1的前端部7b2抵接的未图示的抵接部、以及供第二极齿8b1的前端部8b2抵接的未图示的抵接部。
由于相对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而存在第一极齿7a1的前端部7a2和第一极齿8a1的前端部8a2,因此将两个环状部件r1插入设置于第一绕线管6a的内周面6a1。另外,由于相对于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而存在第二极齿7b1的前端部7b2和第二极齿8b1的前端部8b2,因此将两个环状部件r1插入设置于第二绕线管6b的内周面6b1。
环状部件r2、r3也与环状部件r1相同。
这样,环状部件r1、r2、r3以分别插入设置于绕线管6a、6b的内周面6a1、6b1的状态被使用。
此外,环状部件r1、r2、r3也可以混在一起应用。
根据上述结构,作为马达的噪声的起因亦即极齿的振动的对策,使防振单元的抵接部(6a2、7a3、7a4)与绕线管(6a、6b)接触,以使得极齿7a1、7b1、8a1、8b1不发生振动。
通过在极齿7a1、7b1、8a1、8b1的板厚方向上将该极齿7a1、7b1、8a1、8b1的前端部7a2、7b2、8a2、8b2支承于绕线管6a、6b,能够抑制极齿7a1、7b1、8a1、8b1在马达旋转时的振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降低马达1的噪声。
具体而言,如图8A及图8B所示,利用抵接部支承(固定)极齿7a1、7b1、8a1、8b1的前端部7a2、7b2、8a2、8b2,由此能够确认获得1dB~5dB左右的噪声降低效果。
因此,通过对形状进行微小变更便能够有效地降低马达的振动噪声。
若使抵接部与绕线管6a、6b一体成型,则对绕线管6a、6b的形状进行微小变更即可,对于成本几乎没有影响,即,能够抑制成本的提升。
在相对于绕线管6a、6b将抵接部作为其它单独部件的情况下,环状环状若由环状的环状部件r1、r2、r3形成抵接部,则只要将该抵接部插入设置于内周面6a1、6b1即可,从而使装配变得容易。
<变形方式>
接下来,对变形方式的马达21进行说明。
图11A是示出变形方式的第一、第二内磁轭18a、18b的立体图,图11B是示出利用插嵌模具使内磁轭(18a、18b)与绕线管16成型为一体的状态的图,图11C是示出线圈15a、15b卷绕于绕线管16的状态的图。
变形方式是适用于利用插嵌模具使第一、第二内磁轭18a、18b与供线圈15a、15b卷绕的绕线管16成型为一体的情况的例子。
图11A所示的第一内磁轭18a具有平板的圆板18a2的形状,是以规定的多个第一极齿18a1沿着绕线管16的内周面16A1(参照图11B)的方式相对于圆板18a2垂直弯曲成型而成的。在第一内磁轭18a的圆板18a2穿设有多个定位孔18a3,上述定位孔18a3成为将第一内磁轭18a装入插入成型的金属模时的定位部。
同样,第二内磁轭18b具有钢板制的平板的圆板18b2的形状,是以规定的多个第二极齿18b1沿着绕线管16的内周面16A1的方式(参照图11B)相对于圆板18b2垂直弯曲成型而成的。在第二内磁轭18b的圆板18b2穿设有多个定位孔18b3,上述定位孔18b3成为将第二内磁轭18b装入插入成型的金属模时的定位部。
在变形方式中,图11A所示的第一、第二内磁轭18a、18b背对背,即配置为第一内磁轭18a的极齿18a1与第二内磁轭18b的极齿18b1朝向相反侧,圆板18a2、18b2彼此对齐(参照图11B)。而且,利用插嵌模具使该配置的第一、第二内磁轭18a、18b与下述形状的绕线管成型为一体,其中,该绕线管形成为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绕线管6a和第二绕线管6b形成为一体的形状。由此,形成11B所示的绕线管16。
将第一、第二线圈15a、15b卷绕于绕线管16,从而形成图11C所示的绕线管组件16A。
第一、第二内磁轭18a、18b各自的第一极齿18a1、第二极齿18b1埋设于绕线管组件16A的内周面16A1。
另外,供第一外磁轭17a(参照图12)的第一极齿17a1的前端部17a2抵接的抵接部16A2(参照图11B)、和供第二外磁轭17b(参照图12)的第二极齿17b1的前端部17b2抵接的抵接部16A3(参照图11B),相对于绕线管组件16A的内周面16A1成型为一体。此外,图12是示出变形方式的第一、第二外磁轭17a、17b的立体图。
通过对钢板进行拉伸加工,使得图12所示的第一外磁轭17a形成为在中央具有开口17a6的有底的短圆筒状的形状。
第一外磁轭17a具有在中央形成有开口17a6的平板部17a7、从平板部17a7弯曲成型为沿着绕线管组件16A的内周面16A1的形状的多个第一极齿17a1、以及覆盖绕线管组件16A的外周面的形状的圆筒部17a3。
在圆筒部17a3形成有供绕线管组件16A的端子部16At(参照图11C)穿过的形状的切口部17a4。
另外,在平板部17a7穿设有多个定位孔17a5,当将第一外磁轭17a装配于绕线管组件16A时,形成于绕线管组件16A的定位突起(未图示)穿过上述定位孔17a5。
由于第二外磁轭17b形成为与第一外磁轭17a相同的形状,所以将附图标记“a”替换为附图标记“b”进行表示,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3是示出变形方式的定子21k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变形方式的马达21的定子21k是通过使第一外磁轭17a和第二外磁轭17b以沿轴向从两侧如箭头所示那样地覆盖绕线管组件16A的方式组装而形成的。
图14A是示出沿径向在第一极齿17a1的中央部将变形方式的定子21k切断的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14B是从转子侧观察变形方式的定子21k的绕线管组件16A的内周面16A1的示意图。
如图14A所示,第一外磁轭17a的第一极齿17a1的前端部17a2与抵接部16A2抵接,从而抑制了第一极齿17a1的振动,进而降低了噪声。
同样,第二外磁轭17b的第二极齿17b1的前端部17b2与抵接部16A3(参照图11C)抵接,从而抑制了第二极齿17b1的振动,进而降低了噪声。
根据变形方式,第一极齿17a1的前端部17a2与第二极齿17b1的前端部17b2分别与抵接部16A2、16A3抵接,从而对第一、第二极齿17a1、17b1的前端部17a2、17b2施加适当的压力,由此抑制了振动。因此,降低了马达21的噪声。
此外,在变形方式中,虽然举例示出了第一极齿17a1的前端部17a2及第二极齿17b1的前端部17b2分别与抵接部16A2、16A3在厚度方向上抵接的情况,但是若在第一、第二极齿17a1、17b1的厚度方向上抵接,则在从基部至前端部中的任意部位均可,但是从防振方面考虑,优选为抵接部位更靠前端部侧(参照图8A及图8B)。
通过使抵接部16A2、16A3与绕线管16成型为一体,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变形方式中,虽然举例示出了使抵接部16A2、16A3与绕线管16成型为一体的情况,但是抵接部16A2、16A3也可以分别相对于绕线管16构成为其他独立部件。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爪极型马达,除了适用于具有代表性的步进马达之外,还适用于DC马达等。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修正与改变。即,本实用新型在未变更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且任意地进行变更。

Claims (4)

1.一种爪极型马达,具备:
转子,其具有磁铁及供该磁铁固定的旋转轴;和
定子,其具有绕线管、卷绕于该绕线管的线圈、以及磁轭,该磁轭形成有与所述磁铁对置的多个极齿且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所述爪极型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爪极型马达设置有振动抑制单元,所述振动抑制单元与所述极齿的前端部接触并将所述极齿支承于所述绕线管的内周面,从而抑制该极齿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爪极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绕线管进行成型时,使所述振动抑制单元与该绕线管成型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爪极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单元形成为插入设置于所述绕线管内周面的环状部件。
4.一种爪极型马达,具备:
转子,其具有磁铁及供该磁铁固定的旋转轴;和
定子,其具有绕线管、卷绕于该绕线管的线圈、以及磁轭,该磁轭形成有与所述磁铁对置的多个极齿且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所述爪极型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极齿的前端部设置有突起或者弯曲部,以使所述极齿的前端部与所述绕线管的内周面压接。
CN201320480519.5U 2012-08-09 2013-08-07 爪极型马达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19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6860 2012-08-09
JP2012176860A JP6017220B2 (ja) 2012-08-09 2012-08-09 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1940U true CN203481940U (zh) 2014-03-12

Family

ID=4891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051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1940U (zh) 2012-08-09 2013-08-07 爪极型马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46368B2 (zh)
EP (1) EP2696482B1 (zh)
JP (1) JP6017220B2 (zh)
CN (1) CN203481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5844B (zh) * 2016-03-29 2017-03-21 新日鐵住金股份有限公司 無方向性電磁鋼板及其製造方法與爪極式馬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85558A1 (de) * 2011-11-02 2013-05-02 Robert Bosch Gmbh Halter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Aggregats, insbesondere einer Pumpe, an einem Kraftfahrzeug
JP6039976B2 (ja) * 2012-09-12 2016-12-0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多相コイル端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モータ
JP6834300B2 (ja) * 2016-09-27 2021-02-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ポンプ
ES2871810T3 (es) * 2017-01-09 2021-11-02 Carrier Corp Motor con estátor interno de polos intercalados
CN112803709A (zh) * 2020-12-31 2021-05-14 深圳市利宏微形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的步进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5694A (en) * 1967-05-29 1969-05-20 Gen Motors Corp Vibration dampener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law-tooth rotors
DE2249648B2 (de) * 1972-10-11 1976-11-11 Binder Magnete Gmbh, 7730 Villingen Schrittmotor mit schwingungsdaempfung
JPS5725581Y2 (zh) * 1972-12-26 1982-06-03
JPS63144736A (ja) 1986-12-04 1988-06-16 Canon Inc コイルボビン
JPH0334668U (zh) * 1989-08-10 1991-04-04
JPH1146474A (ja) * 1997-07-25 1999-02-16 Asmo Co Ltd 永久磁石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083338A (ja) * 1998-09-04 2000-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回転子
JP3891379B2 (ja) * 1999-02-24 2007-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8980B2 (ja) * 1999-09-22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Pm形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3189584A (ja) 2001-12-17 2003-07-04 Asmo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3798354B2 (ja) * 2002-09-27 2006-07-19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扁平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3881353B2 (ja) * 2004-08-12 2007-02-14 ミネベア・松下モータ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EP1699126A3 (en) * 2005-03-01 2006-10-04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stator
JP2006311708A (ja) * 2005-04-28 2006-11-09 Valeo Thermal Systems Japan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8025461A (ja) * 2006-07-21 2008-02-07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電動軸流ポンプ
EP2053721A2 (en) * 2007-10-23 2009-04-29 Hitachi Ltd. Rotating machine
JP2012005161A (ja) * 2010-06-14 2012-01-05 Minebea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カップ形ステータヨー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5844B (zh) * 2016-03-29 2017-03-21 新日鐵住金股份有限公司 無方向性電磁鋼板及其製造方法與爪極式馬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17220B2 (ja) 2016-10-26
EP2696482B1 (en) 2021-12-01
EP2696482A3 (en) 2017-01-18
EP2696482A2 (en) 2014-02-12
JP2014036516A (ja) 2014-02-24
US9246368B2 (en) 2016-01-26
US20140125160A1 (en) 201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1940U (zh) 爪极型马达
US8283833B2 (en) Ro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20090212649A1 (e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with stator mounted in vehicle powertrain housing and method
JP5829059B2 (ja)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機
US20120220379A1 (en) Shaft
US20110181136A1 (en) Cooling structure of stator
JP2008104325A (ja) 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US20140175935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O2010058284A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2006067777A (ja) 回転電機の冷却構造
US9379589B2 (en) Stator
US8058761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KR101362361B1 (ko) 브러시리스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489380B2 (en) Rotor, spoke type motor, vehicle motor, unmanned flying body, electric assist device, and robot device
CN105229898A (zh) 旋转电机的磁体嵌入型转子
US20090127955A1 (en) Motor
JP2004120911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のシール構造
CN110326193B (zh) 具有保持臂的机器
JP2010124658A (ja) 回転電機
JP2008199854A (ja) 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5122611A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子保持结构
JP2013255303A (ja) ステータホルダおよびステータの保持方法
JP2020165409A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10124661A (ja) 回転電機
JP6007084B2 (ja) 電動モータ及びファ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