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7110U -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7110U
CN203477110U CN201320597593.5U CN201320597593U CN203477110U CN 203477110 U CN203477110 U CN 203477110U CN 201320597593 U CN201320597593 U CN 201320597593U CN 203477110 U CN203477110 U CN 20347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driving shaft
transmission shaft
groove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75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雄厚
罗玉功
何芸
闵孟文
章朝云
叶爱雪
项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ngli Heavy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ngli Heavy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ngli Heavy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ngli Heavy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975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7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71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内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内花键,插入安装孔内的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之间形成隔槽,所述的隔槽内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安装孔内壁对应定位板位置设有卡槽,还包括有用于将定位板压设在卡槽内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板位于卡槽内形成对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既能保证传动轴之间传动可靠,又能有效缩小减速箱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减速箱内齿轮、传动轴传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其中一传动轴来带动另一传动轴转动,目前,一般采用过盈、键(花键、平键、矩形键等)、形面(矩形、三角形等)连接等传动方式来实现其中一传动轴带动另一传动轴转动,而在传动时,还需要将两传动轴进行轴向定位,目前,采用的定位方式有多种,如将两传动轴通过压板、螺栓压紧,将两传动轴通过轴螺母压紧,其中,通过压板、螺栓压紧存在螺栓断裂的风险;通过轴螺母压紧使得减速箱沿传动轴轴向尺寸较大,从而使得减速箱体积大,而且,螺母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既能保证传动轴之间传动可靠,又能有效缩小减速箱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传动结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内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内花键,插入安装孔内的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之间形成隔槽,所述的隔槽内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安装孔内壁对应定位板位置设有卡槽,还包括有用于将定位板压设在卡槽内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板位于卡槽内形成对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传动轴插入第一传动轴的安装孔内,通过第一传动轴上的内花键与第二传动轴上的外花键啮合,使得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通过设置的定位板、定位件,将定位板压设在卡槽内,而定位板位于第二传动轴与限位板之间的隔槽内,从而使得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定位,这种结构的传动轴的传动结构,既能保证传动轴之间传动可靠,又能有效缩小减速箱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卡槽呈圆形设置,所述的定位板的形状包括有定位直边、与定位直边两端连接的圆弧边,所述的定位直边的长度小于内花键齿顶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的直径大于内花键齿根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可供定位板在其内部转动,所述的定位板的圆弧边与卡槽内壁抵触,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第二传动轴上沿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与定位板的定位直边抵触形成对定位板的定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由于定位板的定位直边的长度小于内花键齿顶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的直径大于内花键齿根圆的直径,因此,安装时,可以将定位板从卡槽中间位置放入卡槽内;所述的卡槽可供定位板在其内部转动,这样在定位板放入卡槽后,可以将定位板转动至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之间;第二传动轴上沿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定位件,这样可以防止定位板在卡槽内转动从而将定位板压设在卡槽内壁上,进而实现对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定位;这种定位件设置方式,不需要承受附加轴向的载荷,从而能防止其断裂,因此,这种结构的定位板、卡槽、定位件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定位板设有两个,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的限位板包括有矩形板体,矩形板体的长度较短的两条边分别向外延伸有圆弧状的第一分板体、第二分板体,所述的定位板沿垂直于定位直边方向的长度与矩形板体长度较长的边距离其中心位置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的半径,所述的两定位板分别位于第一分板体、第二分板体与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之间。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设置两个定位板,可以使得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之间轴向定位更加可靠,运动更加平稳;这种结构的限位板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加工,由于所述的定位板沿垂直于定位直边方向的长度与矩形板体长度较长的边距离其中心位置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的半径,因此,安装时,可以使得限位板能从两定位板之间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将定位板安装到卡槽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将第二传动轴插入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插入第一传动轴一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传动轴传动结构,包括有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所述的第一传动轴1内设有安装孔11,所述的第二传动轴2一端插入安装孔11内,所述的安装孔11内设有内花键12,插入安装孔11内的第二传动轴2上设有与内花键12相匹配的外花键21,第二传动轴2位于安装孔11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3,所述的限位板3与第二传动轴2同轴设置,所述的限位板3与第二传动轴2一体设置,所述的限位板3包括有矩形板体31,矩形板体31的长度较短的两条边分别向外延伸有圆弧状的第一分板体32、第二分板体33,所述的限位板3与第二传动轴2位于安装孔11内的一端之间形成隔槽4,所述的隔槽4呈环状设置,所述的隔槽4内设有定位板5,所述的定位板5设有两个,所述的安装孔11内壁对应定位板5位置设有圆形的卡槽13,所述的定位板5的形状包括有定位直边51、与定位直边51两端连接的圆弧边52,所述的定位板5沿垂直于定位直边51方向的长度与矩形板体31长度较长的边距离其中心位置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13的半径,所述的两定位板5分别位于第一分板体32、第二分板体33与第二传动轴2位于安装孔11内的一端之间,所述的定位直边51的长度小于内花键12齿顶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13的直径大于内花键12齿根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13可供定位板5在其内部转动,所述的定位板5的圆弧边52与卡槽13内壁抵触,还包括有用于将定位板5压设在卡槽13内的定位件6,所述的定位件6设置在第二传动轴2位于安装孔11内的一端,第二传动轴2上沿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定位件6,所述的定位件6与定位板5的定位直边51抵触形成对定位板5的定位,进而形成对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的轴向定位,所述的定位件6可以为螺栓、定位销等,这种定位件6设置方式,不需要承受附加轴向的载荷,从而能防止其断裂。
通过第一传动轴1上的内花键12与第二传动轴2上的外花键21啮合,使得第一传动轴1带动第二传动轴2转动;通过设置的定位板5、定位件6,将定位板5压设在卡槽13内,而定位板5位于第二传动轴2与限位板3之间的隔槽4内,从而使得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的轴向定位,由于第二传动轴2插设在第一传动轴1内,所述的定位板5、定位件6均设置在安装孔11内,因此,这种结构的传动轴的传动结构,既能保证传动轴之间传动可靠,又能有效缩小减速箱的体积。
安装时,由于所述的定位直边51的长度小于内花键12齿顶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13的直径大于内花键12齿根圆的直径,因此,可以先将两定位板5从卡槽13中间位置放入卡槽13内,并分别向两侧移动至对应第一传动轴1上的限位板3两侧,由于所述的定位板5沿垂直于定位直边51方向的长度与矩形板体31长度较长的边距离其中心位置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13的半径,因此,可以供限位板3从两定位板5之间穿过,然后将第二传动轴2插入第一传动轴1内,此时,转动两定位板5使得其分别位于限位板3的第一分板体32、第二分板体33与第二传动轴2之间,再安装定位件6使得定位件6与定位板5的定位直边51抵触从而限制定位板5转动,进而形成对第一传动轴1、第二传动轴2的轴向定位。

Claims (3)

1.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内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一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内花键,插入安装孔内的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与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之间形成隔槽,所述的隔槽内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安装孔内壁对应定位板位置设有卡槽,还包括有用于将定位板压设在卡槽内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板位于卡槽内形成对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呈圆形设置,所述的定位板的形状包括有定位直边、与定位直边两端连接的圆弧边,所述的定位直边的长度小于内花键齿顶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的直径大于内花键齿根圆的直径,所述的卡槽可供定位板在其内部转动,所述的定位板的圆弧边与卡槽内壁抵触,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孔内的一端,第二传动轴上沿其轴向两侧均设有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与定位板的定位直边抵触形成对定位板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设有两个,所述的限位板与第二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的限位板包括有矩形板体,矩形板体的长度较短的两条边分别向外延伸有圆弧状的第一分板体、第二分板体,所述的定位板沿垂直于定位直边方向的长度与矩形板体长度较长的边距离其中心位置的长度之和小于卡槽的半径。
CN201320597593.5U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7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7593.5U CN203477110U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7593.5U CN203477110U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7110U true CN203477110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5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759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77110U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771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142A (zh) * 2013-09-25 2014-01-01 浙江通力重型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CN103966732A (zh) * 2014-05-08 2014-08-06 湖州厉华妤婕联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喷水织机分水阀阀芯
CN104588220A (zh) * 2014-12-30 2015-05-06 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带星型连接头的离心机传动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6142A (zh) * 2013-09-25 2014-01-01 浙江通力重型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CN103966732A (zh) * 2014-05-08 2014-08-06 湖州厉华妤婕联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喷水织机分水阀阀芯
CN104588220A (zh) * 2014-12-30 2015-05-06 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带星型连接头的离心机传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77110U (zh)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CN206073393U (zh) 驱动装置及空调器
CN103486142B (zh) 一种传动轴的传动结构
CN205745002U (zh) 防反转联轴器
CN202119064U (zh) 空调器的导风装置
CN205489965U (zh) 一种调节机构
CN201841508U (zh) 适于狭小空间作业的电动螺丝批
CN207593699U (zh) 一种飞轮止动工装
CN203045600U (zh) 一种新型螺丝刀
CN203541556U (zh) 带槽盘机构的车床溜板箱
CN202266639U (zh) 一种新型减速装置
CN103758932B (zh) 大减速比角向谐波减速装置
CN204013053U (zh) 滚珠花键轴电机
CN202674233U (zh) 减速机的蜗杆
CN107394991B (zh) 一种径向支撑式永磁调速器
CN205968790U (zh) 一种省力及加速旋转的两用工具
CN203382441U (zh) 电动葫芦直连电机
CN202517443U (zh) 一种暗角套筒拆卸器
CN204610597U (zh) 一种电机输出轴的连接装置
CN205703186U (zh) 一种用于旋转丝杆螺母和内管的旋转工装
CN204067270U (zh) 一种可两面安装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CN209659079U (zh) 一种可手动控制的管状电机
CN202132337U (zh) 连接紧固插销结构
CN202001559U (zh) 用于电动铆钉枪的小型减速机装置
CN208578942U (zh) 一种滚珠丝杆花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0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