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5293U -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5293U
CN203455293U CN201320588546.4U CN201320588546U CN203455293U CN 203455293 U CN203455293 U CN 203455293U CN 201320588546 U CN201320588546 U CN 201320588546U CN 203455293 U CN203455293 U CN 203455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mator
receiving element
ray receiving
track
collim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885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亮
陈志强
李元景
李荐民
张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205885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5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5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52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包括:用于产生位于特定张角范围内的射线束的射线发生单元;供待检查对象通过的待检查对象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所述射线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所述射线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射线发生单元静止,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与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平行。本实用新型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最少仅使用一个射线接收单元即可完成断层扫描,因此精简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实现成本。

Description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X射线具有极好的穿透性和规律的衰减特性,基于X射线实现的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缩写为CT)装置在安全检查、无损检测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断层扫描装置主要包括射线发生单元、射线接收单元以及成像计算机等等;在断层扫描装置进行辐射成像时,断层扫描装置通过围绕待检查对象各个角度进行扫描,射线发生单元产生的射线照射待检查对象并产生投影数据,接收单元接收产生的投影数据并传输至成像计算机,成像计算机对接收的投影数据进行识别,并重建投影数据得到待检查对象每个断层的信息,从而直观清晰地展示待检查对象的结构和组成。
现有技术中,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因为不采用传统的圆轨迹或螺旋轨迹,采用的是直线扫描轨迹,日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通过射线发生单元产生的射线束对待检查对象进行直线轨迹扫描,通过在直线轨道上设置大量射线接收单元进行射线束的接收,射线接收单元包括探测器以及辐射防护部件等。这样,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探测器和辐射防护部件,造成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成本大幅度提升,严重限制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一种低成本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是亟待提供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包括:
用于产生位于特定张角范围内的射线束的射线发生单元;
供待检查对象通过的待检查对象通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
所述射线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所述射线接收单元接收;
所述射线发生单元静止,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准直器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射线束通过的第一准直缝;
所述第一准直缝位于所述张角范围内,所述第一准直器的边界超出所述张角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准直缝的数量为n;当n等于1时,所述第一准直缝一次单向运动最大的行程为s;当n大于1时,相邻所述第一准直缝的缝心间距等于s/n。
优选的,所述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准直缝的数量相同,每个射线接收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准直缝。
优选的,所述射线接收单元包括开设有第二准直缝的第二准直器以及接收透过所述第二准直器的射线束的探测器。
优选的,所述射线发生单元包括产生射线束的射线源以及将所述射线束限定在所述特定张角范围内的第三准直器。
优选的,所述射线源、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准直缝以及与该准直缝对应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运动通道两侧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准直器沿所述第一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准直器沿所述第二轨道运动;所述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的运动速度之比等于所述射线源到第一轨道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的距离之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为与所述运动通道平行的直线轨道;
或者,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为以所述射线发生单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
优选的,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射线源、第一准直器以及射线接收单元均连接至一直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准直缝和第二准直缝的宽度比等于所述射线源到第一轨道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的距离之比。
优选的,所述射线接收单元还包括用于吸收透过所述第二准直器、未被探测器吸收的射线束的辐射防护部件。
优选的,在进行断层扫描时,所述待检查对象在所述运动通道中运动;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做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待检查对象的运动速度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0.005-0.1倍。
优选的,还包括可以控制以及监测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运动状态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直线轨迹透视成像装置:
一种直线轨迹透视成像装置,包括:
用于产生位于特定张角范围内的射线束的射线发生单元;
供待检查对象通过的待检查对象通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
所述射线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所述射线接收单元接收;
所述射线发生单元静止,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运动;
在进行扫描时,所述待检查对象静止在所述运动通道中;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仅做一次单向运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通过在射线接收单元和待检查对象通道之间设置第一准直器,射线束依次透过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射线接收单元接收,在扫描的过程中,射线发生单元静止,而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与待检查对象通道平行,通过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相互配合的运动实现对待检查对象各个角度的扫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最少仅使用一个射线接收单元即可完成断层扫描,因此精简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提供的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所提供的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线源;2:第三准直器;3:第一准直器;4:第一轨道;5:待检查对象通道;6:待检查对象;7:第二准直器;8:探测器;9:辐射防护部件;10:第二轨道;11: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主要包括依次设置的射线发生单元、第一准直器3、待检查对象通道5以及射线接收单元、成像计算机等;射线发生单元用于产生射线束,并且所述射线束被限定在特定的张角范围内,例如,90度张角范围内,120度张角范围内等等;第一准直器3,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射线束,射线束透过第一准直器3后形成张角范围很窄的射线束;待检查对象通道5用于供待检查对象6通过,射线发生单元以及第一准直器3设置在待检查对象通道5的一侧,射线接收单元设置在待检查对象通道5的另一侧;射线束依次透过第一准直器3和待检查对象6后,被射线接收单元接收,并且,射线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射线束数据传输给成像计算机,成像计算机对接收到的射线束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之一在于,在对待检查对象6进行扫描检测时,射线发生单元静止,而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与待检查对象通道5平行,通过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相互配合的运动实现对待检查对象6各个角度的扫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最少仅使用一个射线接收单元即可完成断层扫描,因此精简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实现成本,从而可以为例如集装箱直线轨迹断层扫描的普及提供技术支持;由于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得到待检查对象6的断层图像,可以克服传统透视成像中图像重叠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较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结构要简单的多,搬运起来更轻便更容易,因此,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还可以设计成可搬运使用的形式,而不是固定在一处无法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中的第一准直器3可以将射线束限定在很窄的张角范围内,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散射对断层扫描成像的影响;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中可以采用数量较少的射线接收单元,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少设置避免射线接收单元之间的信号串扰,提升成像的准确性。由于节省了大量的探测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必要时可以采用性能更高的探测器,比如余晖效应小的探测器、三明治型的双能探测器或能量分辨率更高的探测器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以及实施例四对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加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如图2中所示。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射线发生单元、第一准直器3、待检查对象通道5以及射线接收单元、成像计算机等。
本实施例中,射线发生单元可以包括产生射线束的射线源1以及将射线束限定在特定张角范围内的第三准直器2;射线源1可以是X射线光机、电子加速器射线源或者同位素源等等;例如对于X射线光机或者电子加速器射线源,可以在射线源1的位置放置靶材,X射线光机的电子束或电子加速器出射的电子束轰击在靶材上,从而产生X射线辐射。第三准直器2上开设有一个第三准直缝,第三准直器2一方面用于使射线源1产生的射线束中的一部分透过第三准直缝,从而起到准直作用,另一方面,用于吸收以及阻挡另一部分未透过第三准直缝的射线束,从而起到辐射防护作用。
在射线源1的前方,设置有开设有一个第一准直缝的第一准直器3,第一准直器3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射线束,射线束透过第一准直器3后形成张角范围很窄的射线束;第一准直缝位于张角范围内,第一准直器3的边界超出张角范围,即不论第一准直器3运动到哪个位置,第一准直器3都要能够覆盖整个张角范围,从而可以吸收以及阻挡未透过第一准直缝的射线束,进而起到辐射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射线接收单元包括开设有第二准直缝的第二准直器7以及接收透过第二准直器7的射线束的探测器8,透过第一准直缝的射线束在透过待检查对象6后,继续通过第二准直缝后被探测器8接收,探测器8将接收到的射线束数据传输给成像计算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射线接收单元还包括辐射防护部件9,辐射防护部件9用于吸收透过第二准直器7、未被探测器8吸收的射线束,从而起到辐射防护作用;为了方便射线接收单元运动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准直器7、探测器8以及辐射防护部件9组合绑定在一起。
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优先用铅等重金属,这样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可以做的相对较薄,从而进一步较小整个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体积,降低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在待检查对象通道5两侧设置了第一轨道4以及第二轨道7,第一轨道4、待检查对象通道5以及第二轨道7相互平行(当然,原则上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平行即可,可以不与运动通道平行,这里明确了优选方案);第一准直器3在第一轨道4上运动,第二准直器7在第二轨道7上运动(由于射线接收单元所有部件组合绑定在一起,因此即射线接收单元在第二轨道7上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准直缝和第二准直缝的宽度比可以等于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之比,从而可以使第二准直器7能够起到准直作用。对于锥束三维扫描的情形,上述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射线源1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的比值可以改为射线源1在水平面的投影到第一轨道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和射线源1在水平面的投影到第二轨道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
在对待检查对象6进行扫描检测时,射线源1以及第三准直器2静止,而第一准直器3沿第一轨道4运动,射线接收单元(包括第二准直器7、探测器8以及辐射防护部件9)沿第二轨道7运动,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射线源1、第一准直缝以及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点,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比来实现,即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之比等于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之比。
在扫描检测期间,待检查对象6缓缓通过待检查对象通道5,例如待检查对象6的运动速度可以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千分之五至十分之一,例如可以是三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等等。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在各自的轨道上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待检查对象6各个角度下的扫描;探测器8可以在往返运动中都采集数据,也可以仅在往或返的一个方向上运动时采集数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报警单元等等;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成像计算机,成像计算机在接收到探测器8发送的数据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重建图像并显示出来;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用户交互以及在必要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报警单元等;报警单元用于的接收到数据处理系统发生的控制指令后进行报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以及监测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在各自轨道上的运动状态,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控制射线源1的产生射线束或者停止产生射线束,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或监测检查对象6的运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如图3中所示。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在结构上大致相似。区别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准直器3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准直缝;相应的,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也是两个,每个射线接收单元对应一个第一准直缝。
对于实施例一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若第一准直缝一次单向运动的最大行程为s,则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准直缝的缝心间距等于s/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准直器3可以由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准直器3改造得到,例如,可以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准直器的基础上增开新的第一准直缝,增开的位置在第一准直器3的左侧或者右侧;同时,仍然需要保证第一准直器3的边界超出张角范围,即不论第一准直器3运动到哪个位置,第一准直器3都要能够覆盖整个张角范围,从而可以吸收以及阻挡未透过第一准直缝的射线束,进而起到辐射防护作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准直器3也可以独立提供,而不是由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准直器3改造得到。
在对待检查对象6进行扫描检测时,射线源1以及第三准直器2静止,而第一准直器3沿第一轨道4运动,两个射线接收单元(均包括第二准直器7、探测器8以及辐射防护部件9)沿第二轨道7运动,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射线源1、任意一个第一准直缝以及该第一准直缝对应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即射线源1、左侧的第一准直缝、左侧的射线接收单元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射线源1、右侧的第一准直缝、右侧的射线接收单元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点,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比来实现,即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之比等于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之比。
在扫描检测期间,待检查对象6缓缓通过待检查对象通道5,例如待检查对象6的运动速度可以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千分之五至十分之一,例如可以是三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等等。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在各自的轨道上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待检查对象6各个角度下的扫描;探测器8可以在往返运动中都采集数据,也可以仅在往或返的一个方向上运动时采集数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相比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更快的进行扫描检查,扫描速率为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两倍;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仍然减少了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而且射线接收单元之间产生的串扰也很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如图4中所示。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在结构上大致相似。区别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准直器3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准直缝;相应的,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也是三个,每个射线接收单元对应一个第一准直缝。
对于实施例一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若第一准直缝一次单向运动的最大行程为s,则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准直缝的缝心间距等于s/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准直器3可以由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准直器3改造得到,例如,可以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准直器的基础上增开两个新的第一准直缝;同时,仍然需要保证第一准直器3的边界超出张角范围,即不论第一准直器3运动到哪个位置,第一准直器3都要能够覆盖整个张角范围,从而可以吸收以及阻挡未透过第一准直缝的射线束,进而起到辐射防护作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准直器3也可以独立提供,而不是由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准直器3改造得到。
在对待检查对象6进行扫描检测时,射线源1以及第三准直器2静止,而第一准直器3沿第一轨道4运动,三个射线接收单元(均包括第二准直器7、探测器8以及辐射防护部件9)沿第二轨道7运动,第一准直器3和射线接收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射线源1、任意一个第一准直缝以及该第一准直缝对应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即射线源1、左侧的第一准直缝、左侧的射线接收单元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射线源1、中间的第一准直缝、中间的射线接收单元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射线源1、右侧的第一准直缝、右侧的射线接收单元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这一点,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比来实现,即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的运动速度之比等于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之比。
在扫描检测期间,待检查对象6缓缓通过待检查对象通道5,例如待检查对象6的运动速度可以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千分之五至十分之一,例如可以是三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等等。第一准直器3和第二准直器7在各自的轨道上来回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待检查对象6各个角度下的扫描;探测器8可以在往返运动中都采集数据,也可以仅在往或返的一个方向上运动时采集数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相比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可以更快的进行扫描检查,扫描速率为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三倍;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仍然减少了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而且射线接收单元之间产生的串扰也很少。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中,第一准直器3上开设的第一准直缝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例如,第一准直器3上开设有n(n为大于3的整数)个供射线束通过的第一准直缝;第一准直缝位于张角范围内,第一准直器3的边界超出张角范围;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与第一准直缝的数量相同,每个射线接收单元对应一个第一准直缝;对于实施例一中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若第一准直缝一次单向运动的最大行程为s,则当第一准直器3上开设有n个第一准直缝时,相邻第一准直缝的缝心间距等于s/n等等,该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扫描速率为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的n倍;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线轨迹透视成像装置,该直线轨迹透视成像装置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类似,但是在对待检查对象进行扫描检查时,被检查对象不运动,而是保持静止,而且,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不做往复运动,而是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仅做一次单向运动,探测器仅在该次单向运动中采集数据,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就变成了基于X射线的透视扫描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快速扫描,避免因被检查对象运动而造成的图像误差。
实施例五
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中所提供的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类似,只是本实施例中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直线轨道替换为圆弧形轨道,其圆心均在射线源的位置,第一准直器和探测器单元分别在两圆弧形轨道上运动。
该断层扫描装置相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断层扫描装置的占地面积大,但是第一准直缝、第二准直缝以及射线源的角度一致性更高,而且易实现采样数据角度间隔的一致。
优选地,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设计如图5B所示,准直缝的边界在以辐射源为圆心的圆半径方向上;在扫描检查过程中,射线源与第一准直器准直缝、第二准直器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的准直缝缝宽比值是两轨道半径(相当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三射线源1到第一轨道4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7的距离)之比。
优选地,第一准直器在轨道上运动速度与射线接收单元在轨道上运动速度之比是其所在轨道半径比值。
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是,可以将射线源、第一准直器以及射线接收单元利用图5C中所示用直杆11桥接在一起,这样系统只要控制射线接收单元运动,第一准直器可自动跟随运动,且保持辐射源、第一准直器的准直缝、第二准直器的准直缝在同一直线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按图5C设计直杆11桥接射线源、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用于实施例一,以便保持射线源、第一准直器的准直缝、第二准直器的准直缝在同一直线上,当然有区别的是,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在直杆11的长度方向是可以活动的,以便满足实施例一的直线轨道情形。
对于断层检测装置的其他部分,可以仿造实施例一至三来扩展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对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射线源静止,被检物在通道内运动(其运动速度可以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三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等等),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在圆弧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探测器可以在往返运动中都采集数据,也可以仅在往或返的一个方向上运动时采集数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对透视成像装置,射线源静止,被检物静止,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仅做一次单向运动,探测器仅在该次单向运动中采集数据。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6)

1.一种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位于特定张角范围内的射线束的射线发生单元;
供待检查对象通过的待检查对象通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
所述射线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所述射线接收单元接收;
所述射线发生单元静止,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器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射线束通过的第一准直缝;
所述第一准直缝位于所述张角范围内,所述第一准直器的边界超出所述张角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缝的数量为n;当n等于1时,所述第一准直缝一次单向运动最大的行程为s;当n大于1时,相邻所述第一准直缝的缝心间距等于s/n。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接收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准直缝的数量相同,每个射线接收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准直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接收单元包括开设有第二准直缝的第二准直器以及接收透过所述第二准直器的射线束的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发生单元包括产生射线束的射线源以及将所述射线束限定在所述特定张角范围内的第三准直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源、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准直缝以及与该准直缝对应的第二准直缝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运动通道两侧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准直器沿所述第一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准直器沿所述第二轨道运动;所述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的运动速度之比等于所述射线源到第一轨道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的距离之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为与所述运动通道平行的直线轨道;
或者,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轨道为以所述射线发生单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射线源、第一准直器以及射线接收单元均连接至一直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准直缝和第二准直缝的宽度比等于所述射线源到第一轨道的距离和到第二轨道的距离之比。
12.根据权利要求5-7或9-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接收单元还包括用于吸收透过所述第二准直器、未被探测器吸收的射线束的辐射防护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3、5-7或9-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断层扫描时,所述待检查对象在所述运动通道中运动;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做往复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查对象的运动速度是射线接收单元运动速度的0.005-0.1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层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以控制以及监测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运动状态的控制单元。
16.一种直线轨迹透视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生位于特定张角范围内的射线束的射线发生单元;
供待检查对象通过的待检查对象通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待检查对象通道两侧的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
所述射线束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待检查对象后被所述射线接收单元接收;
所述射线发生单元静止,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器做同向运动;
在进行扫描时,所述待检查对象静止在所述运动通道中;所述第一准直器和射线接收单元仅做一次单向运动。
CN201320588546.4U 2013-09-23 2013-09-23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55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8546.4U CN203455293U (zh) 2013-09-23 2013-09-23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8546.4U CN203455293U (zh) 2013-09-23 2013-09-23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5293U true CN203455293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885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55293U (zh) 2013-09-23 2013-09-23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52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8771A (zh) * 2013-09-23 2015-03-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CN115541630A (zh) * 2022-11-30 2022-12-30 北京霍里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线接收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8771A (zh) * 2013-09-23 2015-03-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WO2015039509A1 (zh) * 2013-09-23 2015-03-2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线轨迹的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CN104458771B (zh) * 2013-09-23 2017-01-1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CN115541630A (zh) * 2022-11-30 2022-12-30 北京霍里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线接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8771A (zh)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Norton Compton scattering tomography
EP2273257B1 (en) Imaging system using a straight-line trajectory scan and method thereof
AU2007202058B2 (en) Cargo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CN102525536B (zh) 堆叠平板x射线探测器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EP2221847B1 (en) X-ray diffractio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imaging system
CN103675931B (zh) Ct系统和用于ct系统的探测装置
CN101325911B (zh) 计算机断层摄影(ct)应用中进行扫描和数据采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49648A (zh) 多能谱静态ct设备
CN102551781A (zh) 集成的x射线探测器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916611A (zh) 集装箱多重dr/ct检测装置
CN102525535A (zh) 叠层x射线照相探测器组装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65110A (zh) 一种背散射成像用射线束的扫描装置和方法
CN107144581A (zh) 基于横向错位吸收光栅的x射线光栅差分相位衬度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4644198A (zh) 用于对对象进行成像的成像系统
CN102525514A (zh) 放射线图像取得方法以及放射线图像拍摄装置
CN104853679A (zh) 辐射射束强度分布整形器
CN103959097A (zh) 包括用于探测x射线辐射的两个闪烁体的探测装置
CN103983654B (zh) 一种基于孔径编码技术的射线散射成像系统
CN104837406A (zh) 平移x射线射束发射分布图整形器
CN203455293U (zh) 直线轨迹断层扫描装置以及透视成像装置
CN106896121B (zh) 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2271587A (zh) 过滤使用具有移位几何结构的ct设备生成的x射线束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01485A (zh) 一种人体安检系统
CN101228553B (zh) 用于成像断层造影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