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2228U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52228U CN203452228U CN201320467741.1U CN201320467741U CN203452228U CN 203452228 U CN203452228 U CN 203452228U CN 201320467741 U CN201320467741 U CN 201320467741U CN 203452228 U CN203452228 U CN 2034522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ave groove
- transverse concave
- precast
- concrete
- shear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MzAwcHgnIGhlaWdodD0nMzAwcHgnIHZpZXdCb3g9JzAgMCAzMDAgMzAwJz4KPCEtLSBFTkQgT0YgSEVBREVSIC0tPgo8cmVjdCBzdHlsZT0nb3BhY2l0eToxLjA7ZmlsbDojRkZGRkZGO3N0cm9rZTpub25lJyB3aWR0aD0nMzAwLjAnIGhlaWdodD0nMzAw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DAuNS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I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jYuMScgeT0nMTg2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Z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4y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zguMC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ODVweCcgaGVpZ2h0PSc4NXB4JyB2aWV3Qm94PScwIDAgODUgODUnPgo8IS0tIEVORCBPRiBIRUFERVIgLS0+CjxyZWN0IHN0eWxlPSdvcGFjaXR5OjEuMDtmaWxsOiNGRkZGRkY7c3Ryb2tlOm5vbmUnIHdpZHRoPSc4NS4wJyBoZWlnaHQ9Jzg1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y4zJyB5PSc1My42JyBjbGFzcz0nYXRvbS0wJyBzdHlsZT0nZm9udC1zaXplOjIzcHg7Zm9udC1zdHlsZTpub3JtYWw7Zm9udC13ZWlnaHQ6bm9ybWFs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pub25lO2ZvbnQtZmFtaWx5OnNhbnMtc2VyaWY7dGV4dC1hbmNob3I6c3RhcnQ7ZmlsbDojRTg0MjM1JyA+SDwvdGV4dD4KPHRleHQgeD0nMjguMicgeT0nNjIuOScgY2xhc3M9J2F0b20tMCcgc3R5bGU9J2ZvbnQtc2l6ZToxNXB4O2ZvbnQtc3R5bGU6bm9ybWFsO2ZvbnQtd2VpZ2h0Om5vcm1hbDtmaWxsLW9wYWNpdHk6MTtzdHJva2U6bm9uZTtmb250LWZhbWlseTpzYW5zLXNlcmlmO3RleHQtYW5jaG9yOnN0YXJ0O2ZpbGw6I0U4NDIzNScgPjI8L3RleHQ+Cjx0ZXh0IHg9JzM1LjAnIHk9JzUzLjY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N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该建筑结构包含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墙体或者柱等,沿长度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纵向贯通孔洞,纵向边缘设置与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或者接缝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伸入到接缝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形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多个结构连接构成多层或高层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层、高层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中,可提高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受力性能良好、建筑布置灵活等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结构部分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现场制作多,湿作业多,有大量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中间环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从业人员素质、施工现场环境等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带来建筑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等问题。
[0003]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在工厂里制作,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代替现浇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化发展方向。预制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间存在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等,接缝的受力性能决定了结构整体性能。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接缝处一般存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结合性能较差,影响了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建筑结构的工业化水平,解决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可提高结构的工业化水平,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间连接的可靠性和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节省资源和能源。
[000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包含非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和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而成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墙体或者柱或者梁或者楼板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沿长度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纵向贯通孔洞(至少在靠近预制混凝土构件一侧纵向边缘设置一个),纵向边缘间隔设置与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的侧视图为梯形、矩形、半圆形、T形等。在一层结构中,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在横向凹槽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横向锚连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和其他全部或部分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形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或者在一层结构中接缝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伸入到接缝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使接缝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至少有一个纵向孔洞全部或部分叠合在一起,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和其他全部或部分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形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多层结构连接构成多层或高层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预制墙板构件、T形墙柱构件、L形墙柱构件、十字形墙柱构件、带洞口墙板构件、由预制混凝土墙体组合成的筒体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和墙板包括平板或槽形板,所述槽形 板的纵肋上有纵向孔洞,横向凹槽与纵向孔洞相交。所述槽形板全部采用普通混凝土,或者 纵肋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他部分采用轻质混凝土。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与所述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内设置纵向钢筋;当预制 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时,纵向钢筋可与横向锚连钢筋组成钢筋骨架,增加预 制混凝土构件间连接的整体性。当接缝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伸入到接缝 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时,纵向钢筋亦可以增加预制混凝土构件间连接的整 体性。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锚连钢筋是箍筋,箍筋在施工现场布置在横向凹 槽组成的空间内,方便施工。或者所述横向锚连钢筋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预埋钢筋的外露 部分,外露部分为U形或L形或者其他形状。或者所述横向锚连钢筋是箍筋与预埋钢筋的 外露部分的组合。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当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作为承重墙,采用普通混凝土制 作;当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作为非承重墙,采用轻质混凝土制作。这样可以在工厂预制承重 墙和非承重墙,满足工程需要。
[0011]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采用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 多根排列的纵向钢筋、多个排列的横向箍筋固连在一起组成。
[0012]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在两侧纵向边缘交错布 置,即一侧纵向边缘横向凹槽的位置在另一侧为横向凹槽间的突起。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纵向边缘设置预埋钢筋,所述预埋 钢筋露出段为L形或U形或直线段等。这样可以增加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整体性。
[0014]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开有连通至少一个纵向孔洞的不贯 通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位于横向凹槽处,或者位于横向凹槽之间的突起处。这样可以进 一步增加预制混凝土构件间连接的整体性,方便后浇混凝土浇筑。
[0015]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凹槽部位的一侧或两侧板面 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可以突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边缘,也可以与边缘平齐,或由边缘内 缩。这样可以减少横向凹槽处的模板,方便施工。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一侧或两侧板面设置连通纵向孔 洞的板面孔洞,板面孔洞可以设置在横向凹槽处,也可设置在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处;这样可 以增加预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结合性能,方便后浇混凝土的施工。
[0017]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 骤。
[0018] (I)将预制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到现场。
[0019] (2)将预制混凝土墙体或柱子树立放置,下端固定在基础上,将预制混凝土梁或楼 板放置于墙体或柱子上;不同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应,设置锚连钢筋;或者 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和突起咬合在一起。
[0020] (3)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和其他全部或部分纵向 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 ;混凝土硬化后,形成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
[0021] (4)在建造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的同时,建造非预制混 凝土结构部分。
[0022] (5)多次重复(I)至(4),形成多层或高层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0023] 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24] (1-1)在预制板生产场地上,采用底模,顶模,侧模和用于制作预留孔的纵向钢管 内模作模板;其中,侧模每间隔一定距离向内凹,顶模上开有与钢管内模形状尺寸相同的孔 洞。
[0025] ( 1-2)将侧模、顶模和底模组合在一起,布置钢筋笼,将钢管内模穿过一侧顶模的 孔洞,穿过钢筋笼的间隙,穿过另一侧顶模的孔洞;侧模内凹部分的端部与外侧纵向钢管内 模贴合在一起。
[0026] ( 1-3)在侧模、顶模和底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抽 出纵向钢管内模形成纵向贯通孔洞。
[0027] ( 1-4)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拆除底模,顶模,侧模,形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002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通过在纵向孔洞内布置纵向钢筋或锚 连钢筋、浇筑混凝土实现层间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通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凹槽内 布置水平锚连钢筋、浇筑混凝土实现一层结构中不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或者将预制 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和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咬合在一起,烧筑混凝土实现一层结构中不同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
[0029] 在制作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可在钢管内模表面涂抹一薄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方 便抽出钢管内模,提高成孔质量;抽出钢管内模后,可用压力水冲洗纵向孔洞表面,形成粗 糙的混凝土表面。
[003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0031] (I)可提高建筑结构的工业化水平: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为工厂化生产, 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显著减少现场工作量,节省资源、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0032] (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接缝连接方便、可靠。通过在框架-剪力墙中相邻预制混凝 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布置锚连钢筋,或者使相邻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和横向凹槽 间的突起咬合在一起,在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和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烧筑混凝土,使纵向孔 洞内、横向凹槽内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后浇混凝土为一整体,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 凝土锁扣在一起,从而避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依靠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结合性能的 情况,保证了预制混凝土构件间连接的可靠性,施工方便,避免使用阶段接缝开裂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框架-剪力墙实施例的包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构部分的 示意图。
[003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示意图,相邻预制混凝土构 件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
[0035] 图3-1是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0036] 图3-2是图2中B-B截面示意图,横向锚连钢筋为箍筋。[0037] 图4是图2中的B-B截面示意图,横向锚连钢筋由预埋钢筋组成。
[0038] 图5是图2中的B-B截面示意图,横向锚连钢筋由预埋钢筋和箍筋组成。
[0039]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示意图,相邻预制混凝土构 件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内无纵向钢筋。
[0040]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示意图,相邻预制混凝土构 件的横向凹槽与横向凹槽间突起咬合在一起。
[0041] 图8是图7中的C-C截面不意图。
[004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横向凹槽的侧视图为梯形。
[0043] 图10-1是图9中的D-D截面示意图。
[0044] 图10-2是图9中的E-E截面不意图。
[0045]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横向凹槽的侧视图为矩形。
[0046] 图12是图11中的F-F截面示意图。
[0047]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槽形板构件。
[0048] 图14-1是图13中的G-G截面示意图。
[0049] 图14-2是图13中的H-H截面示意图。
[0050]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纵向边缘设置预埋钢筋。
[0051]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开有连通纵向孔洞的不贯 通横向孔洞。
[0052] 图17-1是图16中的1-1截面示意图,在横向凹槽顶部设横向孔洞。
[0053] 图17-2是图16中的J-J截面示意图,在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处设横向孔洞,连通一 个纵向孔洞。
[0054] 图17-3是图16中的J-J截面示意图,在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处设横向孔洞,连通两 个纵向孔洞。
[0055]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在横向凹槽部位的一侧板 面有混凝土板。
[0056] 图19-1是图18中的K-K截面示意图。
[0057] 图19-2是图18中的L-L截面示意图。
[0058]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在横向凹槽部位的两侧板 面有混凝土板。
[0059] 图21-1是图20中的M-M截面示意图。
[0060] 图21-2是图20中的N-N截面示意图。
[0061]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设置连通纵向孔洞的板面 孔洞。
[0062] 图23-1是图22中的0_0截面示意图,一侧板面有板面孔洞。
[0063] 图23_2是图22中的0_0截面不意图,两侧板面有板面孔洞。
[0064]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示意图,横向凹槽在两个纵向边缘 交错布置。
[0065] 图25-1是图24中的P-P截面示意图。
[0066] 图25-2是图24中的Q-Q截面不意图。[0067]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T形墙柱构件示意图。
[0068]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L形墙柱构件示意图。
[0069]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十字型墙柱构件示意图。
[0070]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带洞口墙板构件示意图。
[0071]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预制柱构件示意图。
[0072]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预制梁构件示意图。
[0073]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梁支座处预制墙体构件示意图。
[0074] 图3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板示意图,以预制平板构件为 例。
[0075]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 描述。
[0077]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实施例中的含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部分的示意 图如图1,采用预制混凝土墙体、楼板和柱子。所述建筑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构件2、 带洞口墙板构件3、T形墙柱构件4、十字形墙柱构件5、楼板构件6、柱构件8,还包括现浇T 形墙体节点7,还包括梁构件9和柱构件10 (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或其他形式)。 所述混凝土墙板构件2、带洞口墙板构件3、T形墙柱构件4、十字形墙柱构件5、楼板构件6、 柱构件8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纵向贯通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与至少一个 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将墙柱构件4、5、墙板构件2和带洞口墙板构件3树立放置构 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部分的竖向承重骨架;不同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布 置;在横向凹槽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横向锚连钢筋(图中未示出),在纵向孔洞内设置纵向锚 连钢筋(图中未示出)。将预制混凝土楼板构件6放置于竖向承重骨架之上,不同构件间的横 向凹槽相对应,在横向凹槽部位设置锚连钢筋(图中未示出)。在组成竖向承重骨架和楼板 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和其他全部或部分纵向孔洞、横向凹 槽内填充混凝土(图中未示出);混凝土硬化后,形成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一层结构的 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在建造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的同时,建造 非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在一层结构之上依次向上构筑各层结构,上层结构的竖向承重骨 架固定在下层结构上,底层结构通过竖向钢筋11固定在基础上,构成多层或高层框架-剪 力墙建筑结构。
[0078]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的现浇T形 节点,如图1中现浇混凝土 T形节点7,代替预制T形墙柱构件;或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间 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的L形节点、十字形节点等。
[0079]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 相对布置,如图2。预制混凝土构件I内开有纵向孔洞13,纵向边缘布置横向凹槽12,与 突起14交错布置;,靠近纵向边缘纵向孔洞与横向凹槽12相交;节点两侧的横向凹槽12 相对布置形成一个空间,横向锚连钢筋17设置于其中。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之间的间距为 10mm一20mm 或 20.1mm一30mm 或 30.1mm一40mm 或 40.1mm一50mm 或 50.1mm一60mm,也可以 为60.1 — 500mm。横向锚连钢筋17可以为箍筋18,如图3_2 ;也可以是相互搭接的预埋钢 筋19的外露部分,如图4 ;或者是二者的组合,此时预埋钢筋19的外露部分可以不搭接,如图5,可相互搭接。插入到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内的纵向钢筋15与锚连钢筋17形成 钢筋骨架,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纵向孔洞13、横向凹槽12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空隙内浇 筑混凝土 16。当建筑结构受力较小或锚连钢筋伸入横向凹槽的长度满足要求时,可不设置 纵向钢筋15,如图6。
[008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中接缝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 凹槽间的突起伸入到接缝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使接缝两侧的预制混凝土 构件至少有一个纵向孔洞全部或部分叠合在一起,如图7、图8所示。叠合的纵向孔洞插入 纵向钢筋15,浇筑混凝土 16。
[008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如图9、图10-1、图10-2所示,以平板构件 为例。预制混凝土构件内沿长度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相互平行的纵向贯通孔洞13,纵向边缘 间隔设置与至少一个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12,与横向凹槽间的突起14交错分布;预制 混凝土构件上设置了安装吊环20。所述纵向孔洞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等。
[0082] 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根据建筑要求确定,用作竖向构件时,长度一般为 2000mm到5000mm ;用作水平构件时,长度一般为2000mm到12000mm。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 的厚度根据受力要求确定,用作墙板时,厚度一般为120mm到400mm ;用作水平构件时,厚度 一般为IOOmm到300mm。为满足建筑和受力要求,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长度和厚度还可采取其 他的尺寸。
[0083] 所述纵向孔洞的直径或宽度最大为板厚减去40mm,最小可取为30mm。
[0084]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的侧视图为梯形,如图9, 或矩形,如图11,亦可是其他形状。所述横向凹槽深度的最小值为预制混凝土构件最外侧纵 向孔洞外侧边到纵向边缘的距离,其他尺寸根据受力要求、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确定。
[0085]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伸入预制混凝土构件至 少与一个纵向孔洞相交,如图9和图11。横向凹槽的顶部可以在纵向孔洞范围内,如图9 ; 或者横向凹槽的顶部伸入纵向孔洞以内的墙体,如图11和图12。
[0086]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内设置至少一个纵向孔洞。图11和 图12为仅在靠近纵向边缘处设置一个纵向孔洞的实施例。
[0087]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和楼板为平板或槽型板。所述预制槽 形板的示意图如图13、图14-1、图14-2。槽形板21的纵肋上开有至少一个纵向孔洞13,纵 向边缘设置横向凹槽12。槽形板可采用普通混凝土 ;或者纵肋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他部分 采用轻质混凝土。
[0088]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纵向边缘设置预埋钢筋,所述预埋 钢筋露出段为L形或U形或直线段或其他形状。如图15,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设置有预埋钢 筋22。
[0089]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开有连通至少一个纵向孔洞的不贯 通横向孔洞,如图16,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设置横向孔洞23。所述横向孔洞可以位于横向凹 槽顶部处,如图17-1 ;可以位于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处,如图17-2。所述横向孔洞连通一个纵 向孔洞,如图17-1和图17-2 ;或者所述横向凹槽连通两个纵向孔洞,如图17-3,或者连通两 个以上纵向孔洞。
[009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凹槽部位的一侧或两侧板面有混凝土板,如图18、图20。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部位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板24,如 图18、图19-1、图19-2 ;或者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部位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板24,如 图20、图21-1、图21-2。混凝土板可以突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图20,也可以与边缘 平齐,如图18,或由边缘内缩。
[0091]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处的一侧或两侧板面设置连通纵向 孔洞的板面孔洞,如图2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板面设置有板面孔洞25,板面孔洞设置在横 向凹槽处,也可设置在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处,如图22。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一侧板面设置横 向凹槽,如图23-1,或者两侧板面设置横向凹槽,如图23-2。
[0092]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在两个纵向边缘交错布 置,即一侧纵向边缘的横向凹槽位置在另一侧为横向凹槽间的突起。如图24、图25-1、图 25-2。
[009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T形墙柱构件如图26,预制L形墙构件如图27,预制十字 形墙柱如图28,预制带洞口墙板构件如图29,预制柱构件如图30。
[009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梁如图31,梁端布置横向凹槽12和突起14 ;梁顶部开有若 干个竖向孔洞13,靠近梁端的竖向孔洞与横向凹槽12相交。
[0095] 本实用新型中的梁支座处预制墙板构件如图32所示,预制墙板构件在梁支座部 位内收28,设置向横向凹槽12、突起14和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13。
[0096]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建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0097] (I)将预制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到现场。
[0098] (2)将预制混凝土墙板2、带洞口墙板构件3、T形墙柱构件4、十字形墙柱构件5或 柱8树立放置,下端通过竖向钢筋11固定在基础上,将预制混凝土梁9或楼板6放置于墙 体或柱子上;不同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应,设置锚连钢筋(图中未示出);或者 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和突起咬合在一起(图中未示出)。
[0099] (3)在预制混凝土构件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和其他所有或部分纵向孔 洞、横向凹槽内浇筑混凝土(图中未示出);混凝土硬化后,形成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一 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
[0100] (4)在建造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的同时,建造非预制混 凝土结构部分,包括非预制混凝土柱10等。
[0101] (5)多次重复(I)至(4),形成多层或高层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010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墙体相交的节点处可以采用预制墙柱 构件,如图1的T形墙柱构件4、十字形墙柱构件5,也可以在墙板构件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现 浇混凝土墙柱,如图1中的现浇T形墙柱7。
[0103] 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以平板构件为例,如图33,包括下列步骤。
[0104] (1-1)在预制板生产场地上,采用顶模29,底模30,侧模31和用于制作预留孔的纵 向钢管内模32作模板;其中,侧模每间隔一定距离向内凹311,顶模上开有与钢管内模形状 尺寸相同的孔洞291。
[0105] (1-2)将顶模29,底模30,侧模31组合在一起,布置钢筋笼(图中未示出),将钢管内模32穿过一侧顶模的孔洞291,穿过钢筋笼的间隙,穿过另一侧顶模的孔洞;侧模内凹部 分的端部311与外侧纵向钢管内模32贴合在一起。
[0106] (1-3)在侧模、顶模和底模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抽 出纵向钢管内模形成纵向贯通孔洞(图中未示出)。
[0107] ( 1-4)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拆除底模,顶模,侧模,形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0108] 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1-2)中,可在钢管内模32 表面涂抹一薄层混凝土表面缓凝剂,以方便抽出钢管内模,提高成孔质量;抽出钢管内模 后,可用压力水冲洗纵向孔洞表面,形成粗糙的混凝土表面。
Claims (12)
1.一种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包含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而成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墙体或者柱或者梁或者楼板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沿长度方向开有至少一个纵向贯通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与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一层结构中相邻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横向凹槽相对布置,在横向凹槽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横向锚连钢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形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或者一层结构中接缝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横向凹槽间的突起伸入到接缝另一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内,使接缝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至少有一个纵向孔洞全部或部分叠合在一起,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与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横向凹槽内填充混凝土形成一层结构的预制混凝土结构部分;多层结构连接构成多层或高层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预制墙板构件、T形墙柱构件、L性墙柱构件、十字形墙柱构件、带洞口墙板构件、由预制混凝土墙体组合成的筒体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楼板和墙板包括平板或槽形板,所述槽形板的纵肋上有纵向孔洞,横向凹槽与纵向孔洞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横向凹槽相交的纵向孔洞内设置纵向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锚连钢筋是箍筋,或者所述横向锚连钢筋是外露部分为U形或L形的预埋钢筋,或者是箍筋和预埋钢筋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作为承重墙,采用普通混凝土制作;当所述预制混凝土墙体作为非承重墙,采用轻质混凝土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米用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多根排列的纵向钢筋、多个排列的横向箍筋固连在一起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横向凹槽在两个纵向边缘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纵向边缘设置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露出段为L形或U形或直线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开有连通至少一个纵向孔洞的不贯通横向孔洞;所述横向孔洞位于横向凹槽处,或者位于横向凹槽之间的突起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横向凹槽部位的一侧或两侧板面有混凝土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框架一剪力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一侧或两侧板面设置连通纵向孔洞的板面孔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7741.1U CN203452228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7741.1U CN203452228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52228U true CN203452228U (zh) | 2014-02-26 |
Family
ID=5013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677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52228U (zh) | 2013-08-02 | 2013-08-02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52228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8785A (zh) * | 2014-04-12 | 2014-07-23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 |
CN104895188A (zh) * | 2015-06-08 | 2015-09-09 | 张跃 |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WO2015135442A1 (zh) * | 2014-03-10 | 2015-09-17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
CN105951980A (zh) * | 2016-07-06 | 2016-09-21 | 刘智勇 | 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 |
US10081942B2 (en) | 2014-08-04 | 2018-09-25 | Svein Berg Holding As | Building element, a build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ch build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joining such a building element and a support element |
-
2013
- 2013-08-02 CN CN201320467741.1U patent/CN2034522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35442A1 (zh) * | 2014-03-10 | 2015-09-17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
CN103938785A (zh) * | 2014-04-12 | 2014-07-23 | 初明进 |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 |
US10081942B2 (en) | 2014-08-04 | 2018-09-25 | Svein Berg Holding As | Building element, a building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uch build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joining such a building element and a support element |
CN104895188A (zh) * | 2015-06-08 | 2015-09-09 | 张跃 |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951980A (zh) * | 2016-07-06 | 2016-09-21 | 刘智勇 | 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 |
CN105951980B (zh) * | 2016-07-06 | 2018-11-06 | 刘智勇 | 混凝土模块拼装式框架房屋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5197B (zh) | 一种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669559B (zh)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 |
CN202767230U (zh)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 | |
CN203452228U (zh) | 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 |
CN105735469B (zh) | 一种部分粘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102808450A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 | |
CN202865991U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结构 | |
CN103628563B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及制作方法 | |
CN20607083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层组合楼板 | |
CN208473116U (zh) |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腹板开洞梁 | |
CN107780576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层组合楼板及其连接方式 | |
CN103498533B (zh) | 一种预应力工字型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 |
CN103883051A (zh) | 一种装配式板-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2925762U (zh) |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 |
CN109518858A (zh) | 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225283U (zh) | 装配式混凝土框剪结构剪力墙连梁的拼装连接结构 | |
CN105064529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的大板剪力墙结构 | |
CN108086693A (zh) |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造方法 | |
CN104481031A (zh) | 装配式混凝土框剪结构剪力墙连梁的拼装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105220792A (zh) | 一种预制暗支撑耗能剪力墙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3569795U (zh) | 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箱型钢骨混凝土叠合梁 | |
CN203096923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 |
CN105275096A (zh) | 一种预制拼合双向楼板施工方法 | |
CN202850192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 | |
CN103572891B (zh) | 一种预制槽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