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3277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3277U
CN203433277U CN201320524591.3U CN201320524591U CN203433277U CN 203433277 U CN203433277 U CN 203433277U CN 201320524591 U CN201320524591 U CN 201320524591U CN 203433277 U CN203433277 U CN 203433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transmission shaft
capping
photosensitive drum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245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武刚
马力
李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245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3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3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32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盒,其包壳体,动力接收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具有套筒、动力接收头的感光鼓。动力接收头安装在套筒的一端,在靠近感光鼓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一底壁。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孔。动力接收件具有动力接收盘、传动轴和横杆,传动轴靠近感光鼓的中心的第一端由第一孔径向定位。处理盒还包括封盖和复位弹簧。其中,设置有第二孔的封盖能拆卸地安装在动力接收头远离感光鼓的中心的一侧,传动轴远离感光鼓的中心的第二端由第二孔径向定位,横杆位于底壁和封盖之间,复位弹簧设置在横杆和封盖之间。便于维修动力接收件和复位弹簧。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动力接收头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公布号为CN10184695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具有以下图1至图6结构特点的一类处理盒。
如图1所示,处理盒100的壳体101上动力接受件110所处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杆120和弹簧。按压杆120与弹簧组成控制机构。
如图2所示,按压杆120设置于壳体101上的导向槽102中,并能在导向槽102上沿X方向滑动,弹簧121抵靠于按压杆120的抵靠面122 与导向槽102的抵靠面103之间,并为按压杆120提供弹性回复力。因此当处理盒被定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时,在弹簧121的作用下,按压杆120的抵靠面122有远离抵靠面103的趋势;按压杆120接收来外力F,克服弹簧121的回复力,沿X方向运动;当力F撤消,在弹簧121的回复力作用下,按压杆120沿X方向的反方向作复位运动。盖104用于防止按压杆120沿感光鼓轴线方向即Y方向脱离导向槽102。
如图3所示,动力接收件110上设有动力接收盘111,支撑台112,传动轴113,轴肩114、横杆115、导向轴116、以及抵压扣117。其中横杆115装配在轴肩114上。
如图4所示,动力接收头150安装在感光鼓140的套筒141的一端。动力接收头150一端嵌入套筒141内,另一端露出传动齿151。动力接收头150内具有一圆柱腔152,圆柱腔152内靠近感光鼓140中心的一侧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孔153,以及4个自底壁沿远离感光鼓中心方向延伸的受力柱154。4个受力柱154之间均匀分布有4个受力槽155。4个受力柱154的内侧面共同构成引导槽156。
如图5所示,当动力接收件110安装在动力接收头150内时,导向轴116与第一孔153间隙配合,轴肩114与导向槽156配合,以径向定位动力接收件110。动力接收件110可沿Y向滑动。弹簧118一端与抵压扣117抵接,另一端与底壁157抵接,以向动力接收件110提供内缩回复力。
如图6所示,当按压杆120在外力F作用下插入支撑台112靠近感光鼓140中心一侧时,动力接收件110被迫相对感光鼓140沿Y向朝外伸出;当外力F撤销时,按压杆120从支撑台112侧撤出后,动力接收件110在弹簧118回复力作用下回缩。
装配时,需要先将动力接收件110的导向轴116从底壁157的一侧插入并穿过第一孔153,在底壁157的另一侧把弹簧118套在导向轴116上,在导向轴116末端安装抵压扣117以卡锁弹簧118,然后再将动力接收头150嵌入套筒141内。为了保证动力接收头150和套筒141连接稳定性,通常会在套筒141的末端进行塑性变形的压边紧锁或在动力接收头150和套筒141之间使用粘合剂。因此,动力接收头150一旦安装在套筒141上便难以拆卸,即便拆卸成功,套筒141也会受到难以修复的损坏。加之,抵压扣117设置在底壁157靠近感光鼓中心的一侧,无法拆卸,因此,动力接收头110或弹簧118一旦受损便无法更换。
另外,为了避免动力接收件110与图像形成装置动力输出头啮合时在啮合死角内,动力接收件110能够在周向具备一定角度的自由活动范围。受力柱154与横杆115之间需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为了保证引导槽156的强度,受力柱154与动力接收件的接触面不能太小,即导向槽156内切圆的直径优选大于传动轴113的直径。但是,在传动轴113上设置轴肩114以与导向槽156配合,会使得动力接收件的加工难度增大,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维修可伸缩动力接收件及其复位弹簧的动力接收头的处理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处理盒包括壳体, 动力接收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具有套筒、动力接收头的感光鼓。动力接收头安装在套筒的一端,在靠近感光鼓的中心的一侧设置有一底壁。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孔。动力接收件具有动力接收盘、传动轴和横杆,传动轴靠近感光鼓的中心的第一端由第一孔径向定位。处理盒还包括封盖和复位弹簧。其中,设置有第二孔的封盖能拆卸地安装在动力接收头远离感光鼓的中心的一侧,传动轴远离感光鼓的中心的第二端由第二孔径向定位,横杆位于底壁和封盖之间,复位弹簧设置在横杆和封盖之间。
由以上方案可见,当动力接收件和弹簧损坏时,只需卸下封盖,即可将动力接收件和复位弹簧轻松取出并更换相应损坏的部件,便于维修。此外,动力接收件通过底壁上的第一孔和封盖上的第二孔进行定位,传动轴上无需设置轴肩,动力接收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加工,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方案是,封盖上设置有能让已经装配在传动轴上的横杆连同传动轴通过的通槽。该方案允许先将横杆安装在传动杆上,然后把传动轴和横杆一同穿过封盖,并在封盖的另一侧将复位弹簧旋入横杆和封盖之间即可。传动杆和横杆通常为金属部件,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一起。若先将传动杆插入封盖,在封盖另一侧套上复位弹簧,则需要先压住复位弹簧,再把横杆装入传动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2是图1 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现有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4是现有感光鼓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A-A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现有按压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处理盒的感光鼓及动力接收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图;
图10是图8的B-B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处理盒的感光鼓、动力接收件及按压杆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处理盒200的壳体201上动力接受件210所处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杆220。感光鼓240可旋转地设置在壳体201内。
如图8所示,感光鼓240具有套筒241和动力接收头250,动力接收头250安装在套筒241的一端。动力接收头250一端嵌入套筒241内,另一端设有传动齿251。封盖256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能拆卸地安装在动力接收头250上远离感光鼓240中心的一侧。当然,封盖256还可以其它方式能拆卸地安装在动力接收头250上,如卡扣配合、螺钉固定等。
如图9所示,动力接收件210上设有动力接收盘211,传动轴213,横杆215。封盖256上设置有第二孔258和通槽259。第二孔258和通槽259允许已经装配好的传动轴213和横杆215一同通过。复位弹簧218为螺旋弹簧。动力接收头250内的底壁257上设置有第一孔253,受力柱254自底壁257沿远离感光鼓240中心的方向延伸。
如图10所示,横杆215位于底壁257和封盖256之间。第一孔253与传动轴213靠近感光鼓240中心的第一端配合,第二孔258与传动轴213远离感光鼓240中心的第二端配合,以径向定位传动轴213。套在传动轴213上的复位弹簧218一端与封盖256抵接,另一端与横杆215抵接,即复位弹簧218设置在横杆215和封盖256之间。此时,动力接收件210在复位弹簧218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内缩状态。
如图11所示,按压杆220从动力接收件210的动力接受盘211靠近复位弹簧218的一侧插入而迫使动力接收件210克服复位弹簧218的回复力而沿轴向外伸。封盖256与动力接收头250之间的摩擦力为复位弹簧218的回复力的最大值的5倍到10倍。这样既能保证封盖256不会因为复位弹簧218的回复力作用而脱落,又能使得封盖易于拆卸。如果动力接收件210或复位弹簧218损坏,只需直接抽拔动力接收件210即能一同卸下动力接收件210、封盖256和复位弹簧218。

Claims (2)

1. 处理盒,包括,
壳体;
感光鼓,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套筒和动力接收头;
所述动力接收头,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一端,在靠近所述感光鼓的中心一侧设置有一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孔;
动力接收件,具有动力接收盘、传动轴和横杆,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感光鼓中心的第一端由所述第一孔径向定位;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能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动力接收头远离所述感光鼓中心的一侧,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第二孔;
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感光鼓中心的第二端由所述第二孔径向定位;
所述横杆位于所述底壁和所述封盖之间;
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横杆和所述封盖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让已经装配在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横杆连同所述传动轴一同通过的通槽。
CN201320524591.3U 2013-08-26 2013-08-26 处理盒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33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4591.3U CN203433277U (zh) 2013-08-26 2013-08-26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4591.3U CN203433277U (zh) 2013-08-26 2013-08-26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3277U true CN203433277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2459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33277U (zh) 2013-08-26 2013-08-26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327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479A (zh) * 2013-08-26 2013-11-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WO2015010538A1 (zh) * 2013-07-25 2015-01-2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接收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6200337A (zh) * 2016-02-26 2016-12-0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6707712A (zh) * 2015-07-17 2017-05-24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08563104A (zh) * 2018-01-27 2018-09-21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0538A1 (zh) * 2013-07-25 2015-01-2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扭矩接收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3399479A (zh) * 2013-08-26 2013-11-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3399479B (zh) * 2013-08-26 2016-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6707712A (zh) * 2015-07-17 2017-05-24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06707712B (zh) * 2015-07-17 2020-01-21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06200337A (zh) * 2016-02-26 2016-12-0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8563104A (zh) * 2018-01-27 2018-09-21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08563104B (zh) * 2018-01-27 2019-11-15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3277U (zh) 处理盒
CN103399479B (zh) 处理盒
MY162139A (en) Spining reel
TW200717218A (en) Portable computer docking server system
CN104421260A (zh) 固定装置
EP3241422A1 (en) Protective cover quick-changing mechanism and lawnmower with such a mechanism
CN205577650U (zh) 一种电子锁体
WO2009047432A3 (fr) Moteur electrique
CN204065566U (zh) 一键调节式护目镜
CN104039543B (zh) 冲压设备
CN103934368B (zh) 一种旋转斜楔侧整形模具
CN208527412U (zh) 一种自动除尘设备
CN103371551A (zh) 摩托车头盔面罩的联接结构
CN104802351A (zh) 一种带有t型连接件的手模座
CN211624168U (zh) 一种行星齿轮架定位装置
CN204155173U (zh) 电子装置
JP2006312175A (ja) 位置決め治具,金型及びプレス装置
CN204340402U (zh) 一种用于微型打印机切纸的动刀装置
CN203917642U (zh) 一种机壳整圆机构
CN103291130A (zh) 电子锁的机械传动装置
CN107813210B (zh) 一种抛光盘装拆装置及抛光机
CN203871243U (zh) 旋转式操作机构
CN206943261U (zh) 一种多功能洗扫车水泵动力传动装置
CN207336824U (zh) St光连接器组装工具
CN202756500U (zh) 气压盘式制动器调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25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