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9011U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29011U CN203429011U CN201320552353.3U CN201320552353U CN203429011U CN 203429011 U CN203429011 U CN 203429011U CN 201320552353 U CN201320552353 U CN 201320552353U CN 203429011 U CN203429011 U CN 2034290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shell wall
- water
- flocculating
- agi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电动机、第一搅拌器、第二电动机、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罗茨风机、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集水槽、溢流槽、输气管、第一输流管、第二输流管、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第三排污阀、第四排污阀、进气阀、进水阀、第一排水阀、第二排水阀和污泥漏斗;在箱体内设置着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过流室、沉淀室、集水室、过滤室、絮凝剂溶液存放池和消毒药水存放池。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纳污率、洗脱率、滤水速率和出水品质,进一步降低反冲洗水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设备,特别是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发展很快,出现各种技术集成的净水设备,其集成工艺流程多为投加混凝剂,一般选用碱式氯化铝(PAC),由直列式混合器混合,经星形反应装置絮凝和V形斜板沉淀,过滤部分则采用石英砂滤料,并由二氧化氯或者次氯酸钠消毒。现有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实际上很多是家用的微型净水器,适合做直饮水或净化水,但容量很小,不适宜做小城镇或农村小区域的集中供水设备。有少部分的净水器适合作为供水设备,但处理工艺仅限于一般的沉淀、过滤、消毒,其弊病在于:反冲洗水量大、机械部分耗电量较多、出水品质不能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D5749-2006)的要求,反冲洗水量大,并且产品未形成系列,没有国家、行业、地区标准,应用的行业和地理区域有限,过滤净化程度、输水效率(滤水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可显著提高纳污率、洗脱率、滤水速率和出水品质,进一步降低反冲洗水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电动机、第一搅拌器、第二电动机、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罗茨风机、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集水槽、溢流槽、输气管、第一输流管、第二输流管、第一排污阀、第二排污阀、第三排污阀、第四排污阀、进气阀、进水阀、第一排水阀、第二排水阀和和污泥漏斗;在箱体内设置着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过流室、沉淀室、集水室、过滤室、絮凝剂溶液存放池和消毒药水存放池;在第一絮凝室内安装着第一搅拌器,在第二絮凝室内安装着第二搅拌器,在絮凝剂溶液存放池内安装着第三搅拌器,在消毒药水存放池内安装着第四搅拌器,在箱体壳壁上相应安装着驱动第一搅拌器旋转的第一电动机、驱动第二搅拌器旋转的第二电动机、驱动第三搅拌器旋转的第三电动机、驱动第四搅拌器旋转的第四电动机及罗茨风机;在箱体外壳壁上设置着连通第一絮凝室的污水进流口,第一絮凝室与第二絮凝室直接由第一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一絮凝室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第二絮凝室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一底壁,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一过流口,第二絮凝室与过流室直接由第二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二絮凝室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流室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一顶壁,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二过流口,过流室与沉淀室直接由第三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过流室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沉淀室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二底壁,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三过流口,在沉淀室内固装着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在箱体内还固装着集水槽和连通沉淀室的污泥漏斗,集水槽与箱体设置有的相应部分壳壁共同围成集水室;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集水室位于沉淀室上方,污泥漏斗位于沉淀室下方,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所分离出的污泥受重力而沉降、汇聚在污泥漏斗内继而经污泥漏斗底部具有的污泥漏口被排出;沉淀室仅通过集水槽槽壁设置的通孔连通集水室,沉淀室与过滤室直接由第四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沉淀室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滤室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二顶壁,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四过流口,集水室通过第四过流口连通过滤室,在过滤室内固装着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位于第四过流口的下方溢流槽,在过滤室内设置着滤料层;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使已分离出的水依次经集水室和第四过流口流出受重力落入而盛满溢流槽以至从溢流槽溢出而受重力下落在过滤室内底部;在形成过滤室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且相应位于过滤室底部的进气孔、净水出口和反冲洗入水口,在进气孔上安装着进气阀,在净水出口上安装着第一排水阀,在反冲洗入水口上安装着进水阀,在形成过滤室的壳壁位于过滤室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箱壁上设置着穿透其壁体的反冲洗排水口,在反冲洗排水口上安装着第二排水阀;罗茨风机通过输气管和进气孔连通过滤室,絮凝剂溶液存放池通过第一计量泵和第一输流管连通第一絮凝室,消毒药水存放池通过第二计量泵和第二输流管连通净水出口;在形成第一絮凝室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一絮凝室的第一排污孔,在第一排污孔上安装着第一排污阀,在形成第二絮凝室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二絮凝室的第二排污孔,在第二排污孔上安装着第二排污阀,在形成过流室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过流室的第三排污孔,在第三排污孔上安装着第三排污阀,在形成沉淀室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沉淀室的第四排污孔,在第四排污孔上安装着第四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序流程(原理)为:水流依靠自重从污水进流口流入第一絮凝室,与此同时,第一计量泵将絮凝剂溶液存放池内的絮凝剂溶液泵入第一絮凝室,第一搅拌器以潜流离心方式旋转而自上而下产生轴向和切向的三维旋流,使位于第一絮凝室中的污水所含悬浮物和絮凝剂相互充分接触反应,微小颗粒相互碰撞而迅速成长为絮凝体,形成粒径大于0.5mm的矾花,第一搅拌器的旋转速度为25-30转/分,携带大量矾花的水流从第一絮凝室的底部流入第二絮凝室,第二搅拌器的旋转速度控制在20-25转/分,以防止原有矾花的结构遭到破坏,避免矾花破碎,第二搅拌器在第二絮凝室中搅动而产生的水流方向与第一搅拌器在第一絮凝室中搅动而产生的水流方向相反,即第一搅拌器其转向与第二搅拌器的转向相反,第二搅拌器也以潜流离心方式旋转而自下而上产生轴向和切向的三维旋流,在位于第二絮凝室内的水中快速形成与矾花粒径处于同量级的“微涡流”,进一步提高絮凝效果,携带大量矾花的水流再从第二絮凝室的顶部流入过流室内,水流逐渐从微紊流状态过渡到平流状态,再从过流室的底部进入沉淀室,因此,“接触絮凝效应”和“动态混合效应”在第一、第二絮凝室内得到很好地应用,当水流以平稳状态从过流室的底部进入沉淀室内时由于距离沉淀室底部很近,水流所含部分絮凝物依靠自重沉淀在沉淀池的污泥漏斗内并被定时排出,在沉淀池内安装有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ZL201120386130.5),由于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内部构造形成空间倾斜的三角形排沙断面和倒三角形过清水断面,当水流从沉淀室底部逐渐上升时,絮体由于重力作用通过三角形断面排泥通道垂直下沉,而清水通过倒三角断面过清水通道垂直上升,即在沉淀室内应用“垂向异重流固液分离原理”和“浅池理论”以达到在固液两相彼此反向分流的目的,沉淀室上部所分离出的清水通过和集水槽和布水板(溢流槽)落入过滤室内,在过滤室中装填有滤料(形成滤料层)(即蝶型高效自调适塑纤混合滤料过滤体—ZL 201010211718.7或其它滤料,其过滤速度达18m3/h以上,为常规滤料过滤速度的2-4倍,反冲洗水量更小,处理后的水浊度小于1NTU),较清的水流通由滤料构成的滤料层,从过滤室底部经净水出口流出,第二计量泵将消毒药水存放池内的消毒药水泵至净水出口以与经净水出口拍流出的较清水流相混合,净水出口根据水质深度处理要求预留超滤装置接口,此外,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和/或臭氧消毒装置对经净水出口流出的较清水体进行消毒,消毒后水质达标的水则可通过水泵和外置管道泵至用户。当滤料被反冲洗时,罗茨风机通过输气管将空气经进气孔鼓入位于过滤室内的滤料层,空气气流与经反冲洗入水口进入过滤室的净水一起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完滤料的水流携带污物从反冲洗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高纳污率、洗脱率、滤水速率和出水品质,进一步降低反冲洗水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标示的A—A向剖视(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箱体、第一电动机11、第一搅拌器25、第二电动机12、第二搅拌器26、第三搅拌器29、第四搅拌器30、罗茨风机6、第一计量泵9、第二计量泵10、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集水槽13、溢流槽32、输气管、第一输流管、第二输流管、第一排污阀16、第二排污阀27、第三排污阀17、第四排污阀18、28、进气阀19、进水阀20、第一排水阀22、第二排水阀21和污泥漏斗23;在箱体内设置着第一絮凝室1、第二絮凝室2、过流室3、沉淀室4、集水室、过滤室5、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和消毒药水存放池8;在第一絮凝室1内安装着第一搅拌器25,在第二絮凝室2内安装着第二搅拌器26,在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内安装着第三搅拌器29,在消毒药水存放池8内安装着第四搅拌器30,在箱体壳壁上相应安装着驱动第一搅拌器25旋转的第一电动机11、驱动第二搅拌器26旋转的第二电动机12、驱动第三搅拌器29旋转的第三电动机、驱动第四搅拌器30旋转的第四电动机及罗茨风机6;在箱体外壳壁上设置着连通第一絮凝室1的污水进流口15,第一絮凝室1与第二絮凝室2直接由第一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一絮凝室1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一底壁,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一过流口,第二絮凝室2与过流室3直接由第二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一顶壁,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二过流口,过流室3与沉淀室4直接由第三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二底壁,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三过流口,在沉淀室4内固装着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在箱体内还固装着集水槽13和连通沉淀室4的污泥漏斗23,集水槽13与箱体设置有的相应部分壳壁共同围成集水室;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集水室位于沉淀室4上方,污泥漏斗23位于沉淀室4下方,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所分离出的污泥受重力而沉降、汇聚在污泥漏斗23内继而经污泥漏斗23底部具有的污泥漏口被排出;沉淀室4仅通过集水槽13槽壁设置的通孔31连通集水室,沉淀室4与过滤室5直接由第四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二顶壁,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四过流口,集水室通过第四过流口连通过滤室5,在过滤室5内固装着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位于第四过流口的下方溢流槽32,在过滤室5内设置着滤料层24;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使已分离出的水依次经集水室和第四过流口流出受重力落入而盛满溢流槽32以至从溢流槽32溢出而受重力下落在过滤室5内底部;在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且相应位于过滤室5底部的进气孔190、净水出口和反冲洗入水口200,在进气孔190上安装着进气阀19,在净水出口上安装着第一排水阀22,在反冲洗入水口200上安装着进水阀20,在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位于过滤室5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箱壁上设置着穿透其壁体的反冲洗排水口210,在反冲洗排水口210上安装着第二排水阀21;罗茨风机6通过输气管和进气孔190连通过滤室5,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通过第一计量泵9和第一输流管连通第一絮凝室1,消毒药水存放池8通过第二计量泵10和第二输流管连通净水出口;在形成第一絮凝室1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一絮凝室1的第一排污孔160,在第一排污孔160上安装着第一排污阀16,在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二絮凝室2的第二排污孔270,在第二排污孔270上安装着第二排污阀27,在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过流室3的第三排污孔,在第三排污孔上安装着第三排污阀17,在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沉淀室4的第四排污孔230,在第四排污孔230上安装着第四排污阀。
Claims (1)
1.一种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电动机(11)、第一搅拌器(25)、第二电动机(12)、第二搅拌器(26)、第三搅拌器(29)、第四搅拌器(30)、罗茨风机(6)、第一计量泵(9)、第二计量泵(10)、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集水槽(13)、溢流槽(32)、输气管、第一输流管、第二输流管、第一排污阀(16)、第二排污阀(27)、第三排污阀(17)、第四排污阀(18、28)、进气阀(19)、进水阀(20)、第一排水阀(22)、第二排水阀(21)和污泥漏斗(23);在箱体内设置着第一絮凝室(1)、第二絮凝室(2)、过流室(3)、沉淀室(4)、集水室、过滤室(5)、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和消毒药水存放池(8);在第一絮凝室(1)内安装着第一搅拌器(25),在第二絮凝室(2)内安装着第二搅拌器(26),在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内安装着第三搅拌器(29),在消毒药水存放池(8)内安装着第四搅拌器(30),在箱体壳壁上相应安装着驱动第一搅拌器(25)旋转的第一电动机(11)、驱动第二搅拌器(26)旋转的第二电动机(12)、驱动第三搅拌器(29)旋转的第三电动机、驱动第四搅拌器(30)旋转的第四电动机及罗茨风机(6);在箱体外壳壁上设置着连通第一絮凝室(1)的污水进流口(15),第一絮凝室(1)与第二絮凝室(2)直接由第一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一絮凝室(1)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一底壁,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一内隔壁与第一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一过流口,第二絮凝室(2)与过流室(3)直接由第二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一顶壁,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二内隔壁与第一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二过流口,过流室(3)与沉淀室(4)直接由第三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的底壁与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的底壁共同形成第二底壁,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三内隔壁与第二底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三过流口,在沉淀室(4)内固装着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在箱体内还固装着集水槽(13)和连通沉淀室(4)的污泥漏斗(23),集水槽(13)与箱体设置有的相应部分壳壁共同围成集水室;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集水室位于沉淀室(4)上方,污泥漏斗(23)位于沉淀室(4)下方,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所分离出的污泥受重力而沉降、汇聚在污泥漏斗(23)内继而经污泥漏斗(23)底部具有的污泥漏口被排出;沉淀室(4)仅通过集水槽(13)槽壁设置的通孔(31)连通集水室,沉淀室(4)与过滤室(5)直接由第四内隔壁分隔开且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的顶壁与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的顶壁共同形成第二顶壁,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相互不接触以至第四内隔壁与第二顶壁之间相应留置有第四过流口,集水室通过第四过流口连通过滤室(5),在过滤室(5)内固装着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位于第四过流口的下方溢流槽(32),在过滤室(5)内设置着滤料层(24);当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工作时,水力固液两相分离器(14)使已分离出的水依次经集水室和第四过流口流出受重力落入而盛满溢流槽(32)以至从溢流槽(32)溢出而受重力下落在过滤室(5)内底部;在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且相应位于过滤室(5)底部的进气孔(190)、净水出口和反冲洗入水口(200),在进气孔(190)上安装着进气阀(19),在净水出口上安装着第一排水阀(22),在反冲洗入水口(200)上安装着进水阀(20),在形成过滤室(5)的壳壁位于过滤室(5)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箱壁上设置着穿透其壁体的反冲洗排水口(210),在反冲洗排水口(210)上安装着第二排水阀(21);罗茨风机(6)通过输气管和进气孔(190)连通过滤室(5),絮凝剂溶液存放池(7)通过第一计量泵(9)和第一输流管连通第一絮凝室(1),消毒药水存放池(8)通过第二计量泵(10)和第二输流管连通净水出口;在形成第一絮凝室(1)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一絮凝室(1)的第一排污孔(160),在第一排污孔(160)上安装着第一排污阀(16),在形成第二絮凝室(2)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第二絮凝室(2)的第二排污孔(270),在第二排污孔(270)上安装着第二排污阀(27),在形成过流室(3)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过流室(3)的第三排污孔,在第三排污孔上安装着第三排污阀(17),在形成沉淀室(4)的壳壁底部设置着穿透其壁体而连通沉淀室(4)的第四排污孔(230),在第四排污孔(230)上安装着第四排污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2353.3U CN203429011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2353.3U CN203429011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29011U true CN203429011U (zh) | 2014-02-12 |
Family
ID=5005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5235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9011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29011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03513A (zh) * | 2015-04-23 | 2015-07-29 | 刘洋 | 一种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
CN106630264A (zh) * | 2016-11-29 | 2017-05-10 | 湖州东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7512832A (zh) * | 2017-10-13 | 2017-12-26 | 朱正直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组件 |
CN109422368A (zh) * | 2017-08-22 | 2019-03-05 | 江苏佳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净化设备 |
CN110228872A (zh) * | 2019-07-18 | 2019-09-13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装置 |
CN111115791A (zh) * | 2020-01-04 | 2020-05-08 | 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臭氧反应池 |
-
2013
- 2013-09-06 CN CN201320552353.3U patent/CN2034290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03513A (zh) * | 2015-04-23 | 2015-07-29 | 刘洋 | 一种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
CN106630264A (zh) * | 2016-11-29 | 2017-05-10 | 湖州东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9422368A (zh) * | 2017-08-22 | 2019-03-05 | 江苏佳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效果好的污水处理净化设备 |
CN107512832A (zh) * | 2017-10-13 | 2017-12-26 | 朱正直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组件 |
CN107512832B (zh) * | 2017-10-13 | 2018-07-31 | 佛山市创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CN110228872A (zh) * | 2019-07-18 | 2019-09-13 |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煤矿井下用矿井水处理装置 |
CN111115791A (zh) * | 2020-01-04 | 2020-05-08 | 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臭氧反应池 |
CN111115791B (zh) * | 2020-01-04 | 2021-11-26 | 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臭氧反应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29011U (zh) | 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 | |
CN100366549C (zh) |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 |
CN103523968B (zh) | 一种一体化净水设备 | |
CN107324539A (zh) | 一种多元化医用环保型均衡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8086415A (zh) | 一种生活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208980453U (zh) | 一种泥沙分离的水处理装置 | |
CN101519246B (zh) | 用于改善水质的水窖系统 | |
CN208327677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再生装置 | |
CN208684599U (zh) | 一种双层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 | |
CN104261588B (zh) | 含油地下水的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3021383U (zh) | 一种水处理一体化净水器 | |
CN207468312U (zh) | 市政自来水管网压力回收型反渗透纯水设备 | |
CN214990819U (zh) | 含氟废水膜处理系统中的固液分离装置 | |
CN206521376U (zh) | 一种底泥清淤及脱水净化一体化装置 | |
CN100475726C (zh) | 一种净水过滤器 | |
CN200988774Y (zh) | 整体净水器 | |
CN205133305U (zh) | 物化反应固液分离一体式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2860280U (zh) | 一种具有中置净化筒的全自动旋流除砂净水器 | |
CN208561889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2276114B (zh) | 一种水处理设备 | |
CN208517238U (zh) | 一种大型水处理装置 | |
CN207934119U (zh) | 一种生活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207575872U (zh) | 一种新型无动力水力澄清器 | |
CN201201912Y (zh) | 一体化沉淀消毒池 | |
CN207699366U (zh) | 一种净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100 Taishan street,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D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No. 100 Taishan street,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D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