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7607U - 绳尾扣 - Google Patents

绳尾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7607U
CN203407607U CN201320437873.XU CN201320437873U CN203407607U CN 203407607 U CN203407607 U CN 203407607U CN 201320437873 U CN201320437873 U CN 201320437873U CN 203407607 U CN203407607 U CN 203407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room
pedestal
stopper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378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4378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7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7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76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绳尾扣,其于本体所具有的基座底面处形成有可供盖板盖合于其内的容室,其容室内壁面处设有贯通至本体外部的通道,并于通道外侧周边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贯通至容室内的逃孔,且逃孔相邻于容室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再于盖板侧边处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扣部,即可将绳带的尾部为由通道处穿设于基座的容室内并打一绳结或利用固定件作为挡止结构后,再将盖板为盖合于容室内,使盖板的卡扣部与基座的扣持部呈相对应扣持定位,且尾部收容于容室内部隐藏而不外露,以此逃孔结构设计,使本体成型时直接形成有扣持部,整体外观不会被破坏或受到构件限制,并利用扁长形基座提供使用者拉动时能够确实抓住,使产品轻薄且更好握持。

Description

绳尾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绳尾扣,尤指可将绳带尾部为由通道处穿设于本体的容室内打一绳结或利用固定件作为挡止结构,再将盖板盖合于容室内扣持定位,使尾部收容于容室内部隐藏而不外露,并利用扁长形基座提供使用者拉动时能够确实抓住,使产品轻薄且更好握持。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的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有不同的扣合方式,便可将扣具应用于背包、鞋体、成衣等物品上使用,然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带穿设于其内,并将绳带二端头部穿出,再由另一扣具由二头部套入,使扣具可沿着绳带表面滑动位移以供调整背包、鞋体或成衣等物品上的开口大小使用。
再者,一般物品上的拉链所具的拉链头片或绳带结尾使用的绳尾扣,大多会利用绳带结合一中空的塑料件固定使用,其是将绳带二端尾部为穿出于塑料件内的中空通道,并打一绳结作为挡止的结构,即可防止绳带脱出,不过此种作法绳结部分仍会外露于物品表面而显得相当突兀且不甚美观,使用者拉动时也容易因压到绳结产生不舒适感。
所以,便有业者采用将绳带二端尾部为直接利用绳尾扣来予以扣合,并利用齿部咬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其虽可方便绳尾扣与绳带作组装结合,并使绳带二端尾部不会外露,不过当使用者用力拉动于绳带或绳带受到外力的拉扯作用时,便会因齿部的咬合力量不足而造成绳带容易脱出于绳尾扣之外;另外,亦有业者采用将绳带二端尾部穿出于绳尾扣本体内的中空通道,并打一绳结作为挡止的结构,而具有良好的防滑脱效果,其和传统的绳尾扣差异在于,现有绳尾扣是于本体的通道外部为利用扣合方式组装有一外盖,即可透过外盖防止绳结外露于本体或物品表面,但该外盖与本体的扣合结构便需要在本体外部成型出可供外盖上的凸扣相互扣合的扣槽设计,不仅将造成有组合开口露出使整体外观被破坏,并会受到构件方向与位置的限制而无法提升外观的整体性且不美观,当使用者按压于本体上来拉动绳带时,也可能受到外力的影响造成外盖容易产生有任意松脱或跳开的情况发生,且因现有绳尾扣底部大都为一宽厚的外型,整体体积较小,若是物品的重量较重或使用者手指较滑时,便不能确实、牢靠地拉住绳带扣而仍会有滑脱的情况发生,此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创作人有鉴于现有绳尾扣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绳尾扣的实用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一种绳尾扣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形成有可供盖板盖合于其内的容室,其容室内壁面处设有贯通至本体外部且可供至少一条预设绳带尾部穿设于容室内的通道,并于通道外侧周边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贯通至容室内的逃孔,且逃孔相邻于容室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再于盖板侧边处为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扣持于基座的扣持部上呈一定位的卡扣部。
其中,该本体的基座表面上为设有镂空孔,并于镂空孔周围底面处形成有一容室,且容室相对于镂空孔另侧内壁面处设有贯通至本体外部的通道。
其中,该本体基座的各扣持部为具有扣槽,并于盖板相邻于基座容室周缘连接处延伸成型有位于镂空孔处的桥接部,且盖板相对于桥接部另侧二边处所朝外形成的卡扣部上具有扣持于扣持部上对应的扣槽内呈一定位的凸扣。
其中,该本体盖板的各卡扣部位于凸扣外侧边下方处为形成有推移面。
其中,该本体基座的镂空孔相对于容室的另侧底面处为设有至少一个凹部。
其中,该本体基座的通道内部为具有至少一个穿孔,并于穿孔内壁面处形成有可供预设绳带尾部由通道处穿出打一绳结或尾部处所结合的固定件抵持于其上形成挡止定位的阻挡部。
其中,该本体基座的各扣持部为具有扣槽,并于盖板的卡扣部上具有扣持于扣持部上对应的扣槽内呈一定位的凸扣,且二卡扣部位于凸扣外侧边下方处相对向内形成有渐缩状的推移面。
其中,该本体的盖板相邻于基座容室周缘连接处为延伸成型有桥接部。
其中,该本体的基座与盖板上相邻于桥接部二侧处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并于基座的第一挡块与盖板的第二挡块的相接面处设有相互嵌卡定位的多个定位凸点及凹槽。
其中,该本体的基座与盖板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且基座为一扁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本体所具的基座底面处所形成的容室内壁面处为设有一通道,并于通道外侧周边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贯通至容室内的逃孔,且逃孔相邻于容室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再于盖板侧边处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扣部,即可将至少一条绳带的尾部为由通道处穿设于基座的容室内并打一绳结或利用固定件结合于尾部处来作为挡止的结构后,再将盖板盖合于基座的容室内,并使盖板的卡扣部与基座的扣持部呈相对应扣持定位,使绳带的绳结收容于容室内部隐藏而不会外露,以此逃孔结构设计,使本体成型时直接形成有扣持部,整体外观不会被破坏或是受到构件的限制,以提升外观的整体性且更为美观,并利用扁长形基座提供使用者拉动时能够确实抓住,使产品轻薄且更好握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本体的基座表面上所设的镂空孔周围底面处为形成有一容室,并于盖板相邻于基座容室周缘连接处延伸成型有位于镂空孔处的桥接部,便可将盖板为以桥接部作一弯折,并使盖板反折盖合于容室内呈相对应扣持定位,且因本体的基座与盖板为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可有效节省制造所耗费的工时,同时确保制造的质量与良率,使整体的制造成本更为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当本体射出一体成型时可将公模仁中的至少一个滑块横向穿设于基座的逃孔位置,并与母模仁相靠合模后再将塑料注入于模具内利用埋入射出方式一体成型出本体,且待模具开模后可将公模仁中的滑块脱模,同时使逃孔相邻于容室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的扣槽,以此逃孔的结构设计,使本体成型时仅需使用一套模具即可直接形成有扣持部的扣槽,以有效解决基座与盖板分开成型才可进行组构所衍生模具数量增加、整体构件较多且复杂以及成本昂贵的缺失,进而达到结构简单、模具设计容易且制造成本更为低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本体基座的镂空孔相对于容室的另侧底面处为设有至少一个凹部,当使用者拉动于绳带时,仅需以手指按压于基座表面上或镂空孔处来拉动绳带调整结合物的开口大小使用,并利用扁长形的基座能够以较大的面积确实抓住,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且可透过镂空孔及凹部的结构设计有效节省材料使用成本,并具有轻量化且薄型的效果,也不易产生滑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符号说明
1、本体
11、基座
110、镂空孔
111、容室
112、通道
1121、穿孔
1122、阻挡部
113、逃孔
114、扣持部
1141、扣槽
115、第一挡块
1151、凹槽
116、凹部
12、盖板
121、卡扣部
1211、凸扣
1212、推移面
122、第二挡块
1221、定位凸点
13、桥接部
2、绳带
21、尾部
22、绳结
23、固定件
3、结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包括有本体1,其中该本体1为具有一扁长形的基座11,并于基座11表面上接近中央处设有一镂空孔110,且位于镂空孔110周围底面处形成有可供盖板12盖合于其内的凹陷状容室111,而基座11的容室111相对于镂空孔110的另侧中央内壁面处为设有贯通至本体1外部的通道112,其通道112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穿孔1121及位于穿孔1121内壁面处所形成相对向内凸出的阻挡部1122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亦可在通道112内部为形成有二平行的穿孔1121,且二穿孔1121之间形成有阻挡部1122,并于通道112外侧周边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贯通至容室111内的逃孔113,且逃孔113相邻于容室111内壁面处形成有具扣槽1141的扣持部114。
再者,本体1的基座11与盖板12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若是以一体成型为例时,该盖板12相邻于基座11的容室111周缘连接处延伸成型有位于镂空孔110处的桥接部13,并于盖板12相对于桥接部13的另侧二边处皆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具凸扣1211的卡扣部121,且二卡扣部121位于凸扣1211外侧边下方处相对向内形成有渐缩状的推移面1212。
然而,上述基座11与盖板12相邻于桥接部13二侧处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挡块115及第二挡块122,并于第一挡块115与第二挡块122的相接面处设有相互嵌卡定位的多个定位凸点1221及凹槽1151,而本体1较佳实施为由软质塑料射出所一体成型,但于实际应用时,本体1的基座11与盖板12亦可为由不同软、硬材质所分开组构而成,例如基座11为软质塑料射出所一体成型,并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不易因拉扯产生裂痕或结构破坏,且该盖板12为硬质塑料射出所一体成型,而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使基座11相对于盖板12材质相当柔软、具有软质弹性且触摸的手感、防滑性俱佳,另基座11的镂空孔110相对于容室111的另侧底面处为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个凹部116,且该基座11与盖板12表面上也可分别具有各种颜色、纹路、图案或镂空部位设计。
此外,本实用新型本体1的基座11与盖板12以分开组构而成为例时,因为不需在基座11的镂空孔110处直接成型出盖板12,即可省略镂空孔110结构设计,并于基座11的通道112外侧周边处或二侧处设有贯通至容室111内的多个逃孔113,且各逃孔113相邻于容室111内壁面处为形成有具扣槽1141的扣持部114,而基座11与盖板12之间亦可省略桥接部13结构设计,且盖板12侧边处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具凸扣1211的卡扣部121,其仅只需提供盖板12可组装结合于基座11的容室111内即可,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形式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的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搭配参阅图4、图5、图6、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及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绳尾扣的本体1为可应用于衣物(如成衣、外套等)、袋体(如背包、手提袋等)、鞋体或其它可利用绳带2固定的结合物3上,但于实际应用时,亦可搭配拉链上的拉链头片(图中未示出)调整结合物3的开口大小来作为拉绳使用。
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是先将至少一条绳带2为穿设于本体1基座11的通道112内,并使绳带2一端所具的尾部21直接由穿孔1121处穿入于容室111内后,再打一绳结22作为挡止结构,便可将尾部21拉到底,而使绳结22抵持于穿孔1121周缘处形成挡止定位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亦可将绳带2二端的尾部21或以二条绳带2一端的尾部21分别由通道112的二穿孔1121处穿出,并打一绳结22后来作为挡止的结构,或是可利用一铜扣、铆钉、套环、串珠等固定件23结合定位于尾部21处,也可利用车缝的方式结合形成接合部(图中未示出)来作为挡止的结构,便可将尾部21拉到底,再由绳结22、固定件23或接合部抵持于二穿孔1121之间所形成的阻挡部1122上形成挡止定位,同时通过绳结22、固定件23或接合部还能有效的防止绳带2滑脱于基座11的通道112外,且因绳带2的尾部21为收容于基座11的容室111内部隐藏而不会外露,可避免使用者拉动时不慎压到绳结22所产生的不舒适感。
续将本体1位于基座11的镂空孔110处的盖板12为以桥接部13作一向下弯折,并使盖板12反折盖合于容室111内后,便可将盖板12相对于桥接部13另侧二边处所朝外形成的卡扣部121与基座11位于容室111内壁面处的扣持部114呈相对应扣持定位,而盖板12盖合于基座11上的过程中,其卡扣部121的凸扣1211推移面1212便会受到容室111周缘处的推顶作用产生相对向内弹性变形位移,且待盖板12盖合于容室111内定位后,可使盖板12的二卡扣部121为以凸扣1211经由弹性变形与复位的过程而扣持于基座11扣持部114上对应的扣槽1141内呈一定位,同时亦使盖板12的各第二挡块122对应于基座11的第一挡块115处,便可将第二挡块122的定位凸点1221与第一挡块115相接面处的凹槽1151相互嵌卡定位,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且因本体1的基座11与盖板12为由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可有效节省制造上所耗费的工时,同时确保制造的质量与良率,使整体的制造成本更为低廉。
然而,当本体1塑料射出一体成型时,其模具(图中未示出)上便需要增加成型扣持部114的结构,即可将公模仁中的至少一个滑块(slide)为穿设于基座11的逃孔113位置,并与母模仁相靠合模后,再将塑料注入于模具内利用埋入射出方式一体成型出本体1,且待模具开模后使公模仁与母模仁分离,并将公模仁中的滑块脱模,同时使逃孔113相邻于容室111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114的扣槽1141,以此逃孔113的结构设计,使本体1成型时仅需使用一套模具即可直接形成有扣持部114的扣槽1141,以有效解决基座11与盖板12需要分开成型才可进行组构所衍生模具数量增加、整体构件较多且复杂以及成本昂贵的缺失,且因基座11不但可提供绳带2穿设使用,并由盖板12盖合于容室111内隐藏绳结22,其基座11表面上亦无任何组合开口露出,可使本体1的整体外观不会被扣槽1141破坏或是受到构件方向与位置的限制,用以提升其外观的整体性且更为美观,进而达到结构简单、模具设计容易且制造成本更为低廉的效果。
当使用者欲拉动于绳带2时,仅需以手指按压于本体1的基座11表面上或镂空孔110处来拉动绳带2,亦可透过绳带2拉动于拉链上的拉链头片,由此可调整结合物3的开口大小使用,并利用本体1扁长形的基座11,可提供使用者拉动时能够以较大的面积确实抓住而具有良好的止滑效果,更能够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且可透过基座11的镂空孔110及凹部116结构设计,可有效节省材料使用成本,并具有轻量化且薄型的效果,进而提升整体抓紧、握持牢靠的效果,也不易产生滑脱的情况发生,使产品轻薄且更好握持。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绳尾扣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实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10)

1.一种绳尾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底面处形成有能供盖板盖合于其内的容室,其容室内壁面处设有贯通至本体外部且能供至少一条预设绳带尾部穿设于容室内的通道,并于通道外侧周边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贯通至容室内的逃孔,且逃孔相邻于容室内壁面处形成有扣持部,再于盖板侧边处为朝外形成有至少一个扣持于基座的扣持部上呈一定位的卡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基座表面上为设有镂空孔,并于镂空孔周围底面处形成有一容室,且容室相对于镂空孔另侧内壁面处设有贯通至本体外部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基座的各扣持部为具有扣槽,并于盖板相邻于基座容室周缘连接处延伸成型有位于镂空孔处的桥接部,且盖板相对于桥接部另侧二边处所朝外形成的卡扣部上具有扣持于扣持部上对应的扣槽内呈一定位的凸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盖板的各卡扣部位于凸扣外侧边下方处为形成有推移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基座的镂空孔相对于容室的另侧底面处为设有至少一个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基座的通道内部为具有至少一个穿孔,并于穿孔内壁面处形成有能供预设绳带尾部由通道处穿出打一绳结或尾部处所结合的固定件抵持于其上形成挡止定位的阻挡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基座的各扣持部为具有扣槽,并于盖板的卡扣部上具有扣持于扣持部上对应的扣槽内呈一定位的凸扣,且二卡扣部位于凸扣外侧边下方处相对向内形成有渐缩状的推移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盖板相邻于基座容室周缘连接处为延伸成型有桥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基座与盖板上相邻于桥接部二侧处为分别设有呈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并于基座的第一挡块与盖板的第二挡块的相接面处设有相互嵌卡定位的多个定位凸点及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基座与盖板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且基座为一扁长形。
CN201320437873.XU 2013-07-22 2013-07-22 绳尾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7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7873.XU CN203407607U (zh) 2013-07-22 2013-07-22 绳尾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7873.XU CN203407607U (zh) 2013-07-22 2013-07-22 绳尾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7607U true CN203407607U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7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3787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7607U (zh) 2013-07-22 2013-07-22 绳尾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7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19327S1 (en) Hybrid duffel bag with flip cover concealed zipper
US20100062816A1 (en) Mobile phone protective cover
US9706816B2 (en) Zipper guide for facilitating closure of open-ended zipper
USD667219S1 (en) Luggage
US11096449B2 (en) Clip with side opening
CN203407607U (zh) 绳尾扣
CA103386S (en) Organizer cover
USD558979S1 (en) Clasp
CN202385873U (zh) 绳尾扣
CN202172944U (zh) 绳尾扣
CN203194732U (zh) 双孔绳眼扣
CA103385S (en) Organizer cover
CN203969233U (zh) 一种软胶背勾
USD724838S1 (en) Handbag
CN205831258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组件
CN201758903U (zh) 绳带扣
CN203708667U (zh) 保护壳
USD1030231S1 (en) Harness bra and belt with pearl strands
CN202048139U (zh) 绳带钩扣
CN203194730U (zh) 止滑绳眼扣
CN205913009U (zh) 具有鱼鳞状结构的拉链片
USD644957S1 (en) Zipper slider base
TWM465494U (zh) 繩尾扣
CN203244017U (zh) 双色双料拉绳扣
CN203328080U (zh) 拉链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