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1418U - 一种对夹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夹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1418U
CN203401418U CN201320473852.3U CN201320473852U CN203401418U CN 203401418 U CN203401418 U CN 203401418U CN 201320473852 U CN201320473852 U CN 201320473852U CN 203401418 U CN203401418 U CN 203401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drive unit
clamping
chuck
clamp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38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星
刘俊清
王培侠
安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CE TES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CE TES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CE TES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CE TES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738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1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1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14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夹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分别设于夹具本体两相对侧且可拆卸的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设于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设于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相对设置;夹具本体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之间设有夹持位,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带动第一夹持杆及第二夹持杆逆向移动;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设有对中装置,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通过对中装置同步逆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夹持杆与夹具本体配合,避免两夹持杆的侧向受力对两驱动装置造成拉缸损坏,对中装置保证两驱动装置逆向驱动的同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对夹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夹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对夹夹具上两侧的油缸或气缸大多与夹具为一体结构,在夹具使用过程中,油缸或气缸往往会受到被夹持物传递的侧向拉力造成拉缸等损坏。当任一油缸出现故障时,就需要将夹具和油缸一起拆下,并对油缸进行维修或更换。在夹具比较大时,拆装过程会比较费时费力,影响到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整个夹具设备的工作计划。油缸的维修和更换成本也非常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两侧的油缸在对夹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对夹速度不一致造成被夹持物夹持位置不对中,影响了夹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对夹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对夹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该对夹夹具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两相对侧且可拆卸的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及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杆相对设置;
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放置被夹持物的夹持位,所述夹持位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之间,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夹持杆穿设的第一夹持孔、以及供所述第二夹持杆穿设的第二夹持孔,所述第一夹持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夹持孔内并穿出到所述夹持位内;所述第二夹持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夹持孔内并穿出到所述夹持位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杆沿所述第一夹持孔轴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沿所述第二夹持孔轴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之间设有对中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通过所述对中装置同步逆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孔和所述第二夹持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夹持杆及第二夹持杆为与所述第一夹持孔及所述第二夹持孔对应的矩形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孔和所述第二夹持孔内壁均设有衬板,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一夹持孔内的衬板配合,所述第二夹持杆与所述第二夹持孔内的衬板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杆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夹持杆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均设有卡台;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上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端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卡槽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卡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的卡槽在所述被夹持物所受的拉力F方向上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端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的卡槽在所述被夹持物所受的拉力F方向上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为油压缸或气压缸,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夹持杆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杆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杆还包括穿出到所述夹持位内的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杆还包括穿出到所述夹持位内的第二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一夹头,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与所述第二夹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头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端上,所述第二夹头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端上。
优选地,所述夹持位设于所述夹具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夹持位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对中装置包括啮合件、第一啮合条、第二啮合条,所述啮合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第一啮合条和所述第二啮合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啮合件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啮合件啮合,所述第一啮合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上,所述第二啮合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所述第一夹持杆和所述第二夹持杆通过所述对中装置同步朝向所述夹持位移动或同步远离所述夹持位移动。
优选地,所述啮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之间的中线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对夹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使两侧的夹持杆和夹具本体的配合,可以使夹持杆在夹持过程中承受的侧向力传递到夹具本体上,进而使驱动装置只在夹持方向上轴向受力,避免驱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夹持杆的侧向受力而产生拉缸等损坏。可对夹持杆单独拆下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不影响对夹夹具的工作进度安排。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对夹夹具采用了机械式的同步结构的对中装置,可以使两侧的驱动装置以同样的速度驱动,使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同步夹紧或松开,保证了被夹持物的对中;对中装置的同步精度高,且同步精度不会随着使用时间改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对夹夹具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向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3中对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夹具本体10,被夹持物11,夹持位12,第一夹持孔13,第二夹持孔14,衬板15,翻折部151,注油孔152,第一夹持单元20,第一驱动装置21,第一缸体211,第一活塞212,第一夹持杆22,第一夹持端221,第一连接端222,第一夹头23,第二夹持单元30,第二驱动装置31,第二缸体311,第二活塞312,第二夹持杆32,第二夹持端321,第二连接端322,第二夹头33,对中装置40,基板41,转动轴411,啮合件42,第一啮合条43,第一连接孔431,第二啮合条44,第二连接孔4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对夹装置实施例中,包括夹具本体10、设置在夹具本体10两相对侧的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以及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之间的对中装置40。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之间用来放置诸如板材或棒材等金属试样的被夹持物11,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通过对中装置40同步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同步将被夹持物11夹紧或松开。
夹具本体10上设有夹持位12、与第一夹持单元20对应的第一夹持孔13、以及与第二夹持单元30对应的第二夹持孔14。夹持位12为内凹于夹具本体10表面的沉孔,以放置被夹持物11,夹持位12设置在夹具本体10的中线位置。被夹持物11受朝向夹持位12外的拉力F作用,使被夹持物11拉伸或拉断。第一夹持孔13由夹持位12的内侧壁朝向第一夹持单元20设置的矩形通孔,并延伸至夹具本体10的外沿;第二夹持孔14为相对夹持位12与第一夹持孔13对称设置的矩形通孔,并延伸至夹具本体10的外沿。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孔13和第二夹持孔14也可为其他诸如圆形、半圆形或五边形等通孔。
第一夹持单元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第一夹持杆22以及第一夹头23,第一驱动装置21为油缸或气缸,其包括第一缸体211和第一活塞212,第一驱动装置21可拆卸地设置在夹具本体10的外侧,第一夹持杆22与第一活塞212可拆卸连接。第一夹持杆22的截面与第一夹持孔13的截面一致,第一夹持杆22穿设在第一夹持孔13内,第一活塞21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夹持孔13的延伸方向一致,以带动第一夹持杆22在第一夹持孔13的轴向移动。第一夹持杆22包括穿至夹持位12内的第一夹持端221,以及与第一活塞21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端221上设有燕尾槽,夹头23为与第一夹持端221端面外形对应的方体结构,第一夹头23上设有与燕尾槽对应的滑轨,第一夹头23通过滑轨与燕尾槽的配合实现与第一夹持端221的可拆卸连接。燕尾槽的安装方向与作用在被夹持物11上的拉力F方向垂直,且垂直于第一夹持杆22的移动方向,防止被夹持物11传递给第一夹头23的拉力F过大而将第一夹头23与第一夹持杆22脱离。第一连接端222上设有卡台,第一活塞212上设有与卡台配合的卡槽,卡台和卡槽在被夹持物11所受的拉力F方向上间隙配合,使卡台和卡槽在拉力F方向上留有间隙,在被夹持物11受到拉力F时,第一夹持杆22受到垂直于第一活塞212轴向的侧向力而产生细微的侧向移动,可以避免侧向移动传递到第一活塞212,对第一缸体211造成拉缸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单元30为和第一夹持单元20相同的结构,第二夹持单元30和第一夹持单元20对称设置在夹具本体10的两相对侧。第二夹持单元3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第二夹持杆32以及第二夹头33。第二驱动装置31为油缸或气缸,包括第二缸体311和第二活塞312。第二夹持杆32与第一夹持杆22结构相同,第二夹持杆32包括第二夹持端321和第二连接端322,通过第二夹持端321上的燕尾槽与第二夹头33上的滑轨配合将第二夹头33与第二夹持杆32连接。通过第二连接端322上的卡台与第二活塞312上的卡槽配合,将第二夹持杆32与第二活塞312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位12也可在偏离夹具本体10中线的位置,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也可为非对称结构,也可以是第一夹持单元20或第二夹持单元30单独与其他夹持结构组合使用。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一夹持孔13和第一夹持杆22之间还设有衬板15,衬板15为两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杆22的两相对侧,且在被夹持物11的拉力F方向上平行设置。衬板15的两端分别设有翻折部151,翻折部151上设有注油孔152,在衬板15与第一夹持杆22的配合面上设有油槽,油槽与注油孔152连通,通过在注油孔152内灌注润滑油流到油槽内,减少衬板15和第一夹持杆22的摩擦损耗。在第一夹持杆22沿第一夹持孔13移动过程中,使第一夹持杆22直接与衬板15接触摩擦,避免对夹具本体10产生损坏。衬板15的材质为铸铁或铜,以增加和第一夹持杆22之间的自润滑性。在衬板15受到磨损后,为保证第一夹持杆22移动方向不偏位,可对衬板15进行更换,以保证第一夹持杆22在第一夹持孔13内移动的精确度。在第二夹持孔14和第二夹持杆32之间也设有衬板15,以保证第二夹持杆32在第二夹持孔14内移动的精确度。
再如图1所示,被夹持物11被第一夹头23和第二夹头33夹持住,在夹持过程中,被夹持物11受到外界施加垂直于第一夹持杆22和第二夹持杆32的拉力F,以将被夹持物11拉断或拉变形。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将被夹持物11夹紧受力,夹紧过程中,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承受非常大的垂直于第一活塞212、第二活塞312轴向的力。由于第一活塞212和第一夹持杆22、第二活塞312和第二夹持杆32都通过卡槽连接,第一活塞212和第一夹头23之间、第二活塞312和第二夹头33之间都仅有轴向的相互作用压力,第一活塞212、第二活塞312不会受到垂直于轴向的作用力,避免出现拉缸的情况。
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由于施加夹持力会产生磨损,磨损后的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会影响对被夹持物11的夹持效果。由于第一夹头23和第一夹持杆22、第二夹头33和第二夹持杆32都是采用滑轨和燕尾槽配合,用户可以在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磨损后对其进行快速更换,以保证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对夹夹具的使用效率。
另外,由于第一夹持杆22和第二夹持杆32为矩形杆结构,在被夹持物11受到拉力F过程中,第一夹持杆22对第一夹持孔13产生的侧向力,以及第二夹持杆32对第二夹持孔14产生的侧向力都是面接触,增大了第一夹持孔13、第二夹持孔14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夹具本体10的损坏,同时,还可有效的防止在第一夹持杆22、第二夹持杆32夹持被夹持物11时产生转动,保证了被夹持物11的稳定性。
如图3及图4所示,对中装置40设置在夹具本体10上,且位于和第一夹持单元20、第二夹持单元30相邻的侧面,对中装置40包括基板41、啮合件42、第一啮合条43以及第二啮合条44。基板41设置在夹具本体10上,基板41上设有转动轴411,啮合件42为齿轮结构,其可旋转的设置在转动轴411上,啮合件42的旋转轴线在夹持位12的中线上,且垂直于第一夹持杆22和第二夹持杆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啮合条43和第二啮合条44为齿条结构,第一啮合条4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431,第二啮合条44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41。第一夹持杆2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431对应的螺丝孔,通过螺丝等锁固件将第一啮合条43与第一夹持杆22连接;第二夹持杆32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孔441对应的螺丝孔,通过螺丝等锁固件将第二啮合条44与第二夹持杆32连接。
第一啮合条43和第二啮合条44分别与啮合件42的两侧啮合配合,在第一夹持杆22和第二夹持杆32逆向移动过程中,同时带动啮合件42转动,啮合件42的转动保证了第一啮合条43和第二啮合条44同步逆向移动,以使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31的同步运动,同时,第一夹头23、第二夹头33也同步逆向移动,将被夹持物11夹紧或松脱。对中装置40采用了机械式的齿轮和齿条配合,保证了第一夹持杆22和第二夹持杆32同步逆向移动的一致性。
可以理解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对夹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其特征在于,该对夹夹具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夹具本体(10)两相对侧且可拆卸的第一夹持单元(20)和第二夹持单元(30),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上的第一夹持杆(22),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及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上的第二夹持杆(32),所述第一夹持杆(22)与所述第二夹持杆(32)相对设置;
所述夹具本体(10)上设有放置被夹持物(11)的夹持位(12),所述夹持位(1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31)之间,所述夹具本体(10)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一夹持杆(22)穿设的第一夹持孔(13)、以及供所述第二夹持杆(32)穿设的第二夹持孔(14),所述第一夹持杆(22)穿设在所述第一夹持孔(13)内并穿出到所述夹持位(12)内;所述第二夹持杆(32)穿设在所述第二夹持孔(14)内并穿出到所述夹持位(12)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杆(22)沿所述第一夹持孔(13)轴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32)沿所述第二夹持孔(14)轴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之间设有对中装置(40),所述第一夹持杆(22)和所述第二夹持杆(32)通过所述对中装置(40)同步逆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孔(13)和所述第二夹持孔(14)为矩形孔,所述第一夹持杆(22)及第二夹持杆(32)为与所述第一夹持孔(13)及所述第二夹持孔(14)对应的矩形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孔(13)及所述第二夹持孔(14)内壁均设有衬板(15),所述第一夹持杆(22)与所述第一夹持孔(13)内的衬板(15)配合,所述第二夹持杆(32)与所述第二夹持孔(14)内的衬板(15)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22)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22),所述第二夹持杆(32)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连接的第二连接端(322),所述第一连接端(22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均设有卡台;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31)上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端(222)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上的卡槽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上的卡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22)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上的卡槽在所述被夹持物(11)所受的拉力F方向上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的卡台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上的卡槽在所述被夹持物(11)所受的拉力F方向上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31)为油压缸或气压缸,第一驱动装置(21)包括第一缸体(211)和第一活塞(212),第二驱动装置(31)包括第二缸体(311)和第二活塞(312),所述第一夹持杆(22)与所述第一活塞(212)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杆(32)与所述第二活塞(3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22)还包括穿出到所述夹持位(12)内的第一夹持端(221),所述第二夹持杆(32)还包括穿出到所述夹持位(12)内的第二夹持端(321);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还包括第一夹头(23),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还包括第二夹头(33),所述第一夹头(23)与所述第二夹头(3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头(23)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端(221)上,所述第二夹头(33)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端(3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位(12)设于所述夹具本体(10)的中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结构相同,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夹持位(12)的两相对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40)包括啮合件(42)、第一啮合条(43)、第二啮合条(44),所述啮合件(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10)上,所述第一啮合条(43)和所述第二啮合条(44)分别设置在所述啮合件(42)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啮合件(42)啮合,所述第一啮合条(43)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上,所述第二啮合条(44)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上,所述第一夹持杆(22)和所述第二夹持杆(32)通过所述对中装置(40)同步朝向所述夹持位(12)移动或同步远离所述夹持位(1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夹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件(42)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20)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30)之间的中线上。
CN201320473852.3U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对夹夹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1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3852.3U CN203401418U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对夹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3852.3U CN203401418U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对夹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1418U true CN203401418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3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385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1418U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对夹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14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248A (zh) * 2013-07-26 2013-10-23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夹夹具
CN10852692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长沙泽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车凸轮夹具的引导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248A (zh) * 2013-07-26 2013-10-23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夹夹具
CN10852692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长沙泽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车凸轮夹具的引导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2395B (zh) 一种翻转式汽车法兰盘双面打孔装置
CN204321682U (zh) 多轴攻牙机用双面攻牙夹具
CN203401418U (zh) 一种对夹夹具
CN103358248A (zh) 一种对夹夹具
CN102398164B (zh) 用于排气管钻小法兰丝孔夹具的固定板
CN202251211U (zh) 夹具上的气缸
CN201711710U (zh) 气动夹紧定位机构
CN104325246A (zh) 汽车焊接夹具中三导杆手推机构
CN203401097U (zh) 一种间距可调节多孔钻床
CN203282401U (zh) 一种铆压治具
CN106041467A (zh) 电磁阀膜片组装机的顶头机械夹手
CN203484833U (zh) 一种电动葫芦卷筒毛坯装配焊接工装
CN104879074A (zh) 一种轨道式铁钻工旋扣钳
CN203579471U (zh) 一种液压平推夹具
CN203606216U (zh) 液压平推夹具
CN204327672U (zh) 一种液压式卡轴装置
CN204621142U (zh) 一种管类工件的高效钻孔机
CN204109360U (zh) 谐振腔压合设备工装快换装置
CN104841974A (zh) 一种管类工件的高效钻孔机
CN203295049U (zh) 可拆卸式轨道紧固装置
CN203062320U (zh) 一种偏心轮液压夹具
CN203557172U (zh) 用于铣镗床的伸长及角度转换机构
CN203679697U (zh) 一种密封骨架的拆装工具
CN202540248U (zh) 一种可取出断裂螺钉的通用夹具
CN204002641U (zh) 一种钎杆夹钳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