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6052U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6052U
CN203396052U CN201320421931.XU CN201320421931U CN203396052U CN 203396052 U CN203396052 U CN 203396052U CN 201320421931 U CN201320421931 U CN 201320421931U CN 203396052 U CN203396052 U CN 203396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ver body
supply device
conditioner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19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标
刘伟杰
杨本强
李大森
矫立涛
常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219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6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6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60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主体、前罩体及支撑板,所述送风主体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环形导流片,所述环形导流片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分割为多个热交换风分风道,所述前罩体为中空腔体,所述送风主体与所述前罩体相固定,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前罩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开口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风主体前端设置前罩体及支撑板,便于空调送风装置与空调的室内机进行装配,提高了室内机的生产装配效率及维修时拆装便利性。

Description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立式空调在送风时,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直接在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从空调上开设的出风口吹出,且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在空调上的空调送风装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包括有环形罩体,在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环形罩体壁上形成环形开口,在环形开口上设置若干环形导流片,相邻环形导流片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风道。在空调热交换器与空调壳体的出风口之间设置该空调送风装置后,不仅可以增大空调的进风量、加速室内空气流动,而且能够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改善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对于具有上述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来说,送风风道的密封性会影响所送出的混合风的风量及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比例,进而影响空调送风能力。由于空调送风装置作为单独的结构件在空调中安装,如何设计空调送风装置的结构,使其能够方便地装配到空调中并能与空调的其他部件、尤其是空调出风口之间实现密封,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关键点,这也正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通过在送风主体前端设置前罩体及支撑板,便于空调送风装置与空调的室内机进行装配,提高了室内机的生产装配效率及维修时拆装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送风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主体、前罩体及支撑板,所述送风主体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所述环形罩体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后开口形成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的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环形导流片,所述环形导流片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分割为连通所述空调的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多个热交换风分风道,所述前罩体为中空腔体,所述前罩体的前开口为所述送风装置的混合风出口,所述送风主体与所述前罩体相固定,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前罩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开口处。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为实现密封、防止热交换风泄露,所述环形罩体的前开口伸入至所述前罩体的中空腔体内,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所述环形罩体的外壁至少部分与所述前罩体的内壁相贴合。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为对空调进行装饰及照明,所述前罩体包括底座和透光端盖,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装饰灯,所述透光端盖罩设在所述环形槽的槽口处。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装饰灯为多个LED灯,所述多个LED灯沿所述环形槽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装饰灯包括多个弧形灯,每个弧形灯包括弧形灯架及设置在所述灯架上的若干LED灯,所述多个弧形灯沿所述环形槽周向方向均匀卡装在所述环形槽底部。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为方便拆装,所述透光端盖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透光端盖远离所述底座的前表面呈弧形。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左右两侧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及左右两侧面板限定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在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混合风出口,在所述后背板上至少与所述混合风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内部设置有上述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混合风出口和非热交换风进口分别与所述前面板上的混合风出口和所述后背板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相对应,且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环形罩体的后端与所述后背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送风装置中送风主体的前端设置前罩体及支撑板,可以方便地将空调送风装置装配到空调的室内机中,提高了室内机的生成装配效率及维修时的拆装便利性。通过设置前罩体及支撑板,便于将空调送风装置与空调室内机上的出风口之间实现密封装配,使得全部的热交换风沿送风主体及前罩体所限定的风道顺利从室内机的出风口吹出,保证送风装置产生足够的负压来吸入非热交换风,提高送风能力。而且,由于具有前罩体,可以在前罩体内安装装饰灯进行照明和装饰,增加了送风装置功能,提高了外观时尚美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空调送风装置组装后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于图2空调送风装置中的装饰灯的正面立体图;
图5是应用于图2空调送风装置中的装饰灯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端或后端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部分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下述的环,是指环绕形成的封闭结构,并不局限于圆环。
请参考图1,该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包括有室内机,室内机包括构成室内机本体的壳体的前面板2、后背板3、左侧面板、右侧面板及顶板和底板(图中未标注),壳体限定了室内机的内部风道4。在空调前面板2的上部开设有混合风出口(图中未标注),在空调后背板3上部、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图中未标注)。在内部风道4中,自下而上设置有离心风机6、蒸发器5和空调送风装置1,且风机6的设置使得空调内部风道4中的风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吹出。其中,空调送风装置1的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5所示。
请参考图2至图5示出的空调送风装置1的结构,其中,图2是空调送风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其组装后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其内所设置的装饰灯的立体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意,同时结合图1所示意,空调送风装置1包括送风主体11、前罩体12及支撑板13。其中,送风主体11包括环形罩体,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该环形罩体具有后开口111和前开口112,后开口111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的非热交换风进口。在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的内部风道和贯通风道的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在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上设有多个环形导流片113,环形导流片113将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分割为多个热交换风分风道114。前罩体12为中空腔体,其前开口121为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的混合风出口,送风主体11将与前罩体12相固定。此外,在支撑板13上开设有开口131,前罩体12还将与支撑板13相固定,且固定之后,前罩体12的前开口121与支撑板13上的开口131相对应,使得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形成前后中空腔体状。
在室内机中装配空调送风装置1时,空调送风装置1的混合风出口、也即前罩体12 的前开口121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相对应,而空调送风装置1的非热交换风进口、也即送风主体11的后开口111将与后背板3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相对应。然后,将支撑板13与前面板2固定,将送风主体11的环形罩体的后端、具体来说是位于后端的安装部116与后背板3进行固定即可。
通过在送风主体11的前端设置前罩体12和支撑板13,送风主体11与前罩体12固定,前罩体12再与支撑板13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支撑板13为具有较大装配面积的平面结构,可以与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2方便地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地将空调送风装置1装配到空调的室内机中。
具体来说,参考图2及图3所示意,空调送风装置1的结构及装配过程如下:
前罩体12由透光端盖122和底座123所构成,底座123上开设有环形槽1231,在底座123的外壁上、环绕外壁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卡扣1232;相应的,在透光端盖122上设置有与卡扣1232相对应的多个卡孔1221。装配前罩体12时,将透光端盖122罩设在底座123的环形槽1231的槽口周围,然后利用卡孔1221与卡扣1232的配合,实现透光端盖122与底座123的卡接固定,不仅装配方便,且便于拆卸,使用极其方便。组装好的前罩体12对准支撑板13上的开口131并插入到开口131中,直至前罩体12的透光端盖122从开口131中伸出,然后,使用螺钉将底座123与支撑板13相固定。
送风主体11在位于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的前方的罩体壁上设置有连接部115,在环形罩体壁的后端、也即其后开口111处具有安装部116。送风主体11通过连接部115与前罩体12的底座123通过螺钉相固定,从而将送风主体11、前罩体12及支撑板13连接固定为一体。
装配完毕之后,如图3所示意,送风主体11中的环形罩体的前开口112将伸入到前罩体12的中空腔体内,并靠近透光端盖122处。而且,环形罩体的外壁中口径最大的部分、也即其前开口112处将与前罩体12的内壁相贴合,能有效防止热交换风从送风主体11与前罩体12之间的缝隙泄露,保证全部的热交换风均经热交换风分风道114进入到由送风主体11的环形罩体及前罩体12所限定的风道中并向前送出,保证空调送风装置1产生足够的负压来吸入非热交换风,提高送风能力。
而且,为了方便与现有空调的弧形前面板2的结构相适配,透光端盖122远离底座123的前表面1222也呈弧形,这样装配到空调室内机中时,可以与前面板2保持相同的变化弧度,外观一致、美观。
在空调中采用上述结构的空调送风装置1之后,空调运行时,室内风进入空调壳体内部,在离心风机6的作用下,加速吹向蒸发器5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交换风从内部风道4吹向空调送风装置1。热交换风从环形热交换风分风道113进入贯通风道,进而经贯通风道从前面板2上的混合风出口吹出。从各环形热交换风分风道吹出的热交换风风速变大,从而使得相应环形导流片表面压力减小而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空调外部的室内风在负压的作用下,将从后背板3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进入贯通风道,并与环形热交换风分风道113吹出的热交换风形成混合风后一起送出到室内。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利用空气送风装置1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空气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前罩体12中设置装饰灯,以提高空调送风装置1的时尚美观性,还能够起到照明功能。具体来说,可以在底座123的环形槽1231中设置装饰灯。装饰灯可以采用图4及图5所示结构的弧形灯124来实现。如图4及图5所示,结合图2及图3所示意,由于底座123的环形槽1231为环状,为实现装饰灯的均匀分布,装饰灯采用4个90°的弧形灯124来实现。每个弧形灯124包括有灯架1243,在灯架1243的正面均匀分布有多个LED灯1241,在灯架1243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卡扣1242。4个弧形灯124放置于环形槽1231内,通过卡扣1242与弧形槽1231底部的卡孔(图中未示出)卡接实现固定。在LED灯1241上电工作后,其发出的灯光将通过透明端盖122透出,不仅能够起到照亮空调送风装置1的功能,还起到装饰效果,使得整个空调送风装置1更加时尚、美观。
通过将多个LED灯1241安装在灯架1243上,将灯架1243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装配,提高了LED灯的拆装效率。当然,也可以不采用灯架1243,而是在环形槽1231内直接安装LED灯的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主体、前罩体及支撑板,所述送风主体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所述环形罩体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后开口形成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具有该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的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在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环形导流片,所述环形导流片将所述环形热交换风主风道分割为连通所述空调的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多个热交换风分风道,所述前罩体为中空腔体,所述前罩体的前开口为所述送风装置的混合风出口,所述送风主体与所述前罩体相固定,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前罩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罩体的前开口位于所述前罩体的中空腔体内,且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所述环形罩体的外壁至少部分与所述前罩体的内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体包括底座和透光端盖,底座上开设有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装饰灯,所述透光端盖罩设在所述环形槽的槽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灯为多个LED灯,所述多个LED灯沿所述环形槽周向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灯包括多个弧形灯,每个弧形灯包括弧形灯架及设置在所述灯架上的若干LED灯,所述多个弧形灯沿所述环形槽周向方向均匀卡装在所述环形槽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端盖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端盖远离所述底座的前表面呈弧形。
8.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左右两侧面板,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及左右两侧面板限定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混合风出口,在所述后背板上至少与所述混合风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内部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混合风出口和非热交换风进口分别与所述前面板上的混合风出口和所述后背板上的非热交换风进口相对应,且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环形罩体的后端与所述后背板固定连接。
CN201320421931.XU 2013-07-16 2013-07-16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96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1931.XU CN203396052U (zh) 2013-07-16 2013-07-16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1931.XU CN203396052U (zh) 2013-07-16 2013-07-16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6052U true CN203396052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193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96052U (zh) 2013-07-16 2013-07-16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60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798A (zh) * 2013-07-16 2014-03-1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10480715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798A (zh) * 2013-07-16 2014-03-12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103629798B (zh) * 2013-07-16 2016-01-27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10480715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4807158B (zh) * 2014-01-27 2017-09-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4201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3478539U (zh)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CN103629798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103307720B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103453640A (zh)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3591674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204240479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3453632B (zh) 空调送风装置
CN203478537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4807079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03478542U (zh) 立式空调
CN103453641A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103453638A (zh)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4456888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3453644A (zh) 立式空调及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CN204084607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385757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396052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203274163U (zh) 立式空调及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CN203274148U (zh) 一种立式空调中的空调送风装置
CN203274153U (zh)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3453646A (zh) 空调及空调送风装置
CN203274162U (zh) 空调及空调送风装置
CN103453639B (zh) 一种立式空调送风装置
CN203396055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 LTD., QINGDAO CITY

Effective date: 20140528

Owner name: WUHAN HAIE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05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6101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O: 430056 WUHAN, HUBE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28

Address after: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430056 East Road,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No. 98 Haier Park

Patentee after: WUHAN HAIER CO., 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 Ltd., Qingdao City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No.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 Ltd., Qingdao City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 LTD., QINGDAO CITY

Effective date: 201409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17

Address after: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430056 East Road,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No. 98 Haier Park

Patentee after: WUHAN HAI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430056 East Road,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No. 98 Haier Park

Patentee before: WUHAN HAIE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 Ltd., Qingdao City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