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2389U -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82389U CN203382389U CN201320408506.7U CN201320408506U CN203382389U CN 203382389 U CN203382389 U CN 203382389U CN 201320408506 U CN201320408506 U CN 201320408506U CN 203382389 U CN203382389 U CN 203382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frame
- hydraulic pump
- fixed
- hydrau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包括固定于起重机的车架(20)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支撑液压泵(8)的泵体的支撑部(1);所述副泵架还包括将所述泵体锁紧于所述支撑部(1)上的锁紧部件;该副泵架中液压泵泵体的重力可以由支撑部承担,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连接螺栓承受液压泵的重力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支撑部与液压泵面面接触,接触面积比较大,从而使液压泵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液压泵传动轴与变速箱的传动轴同心度,降低液压泵传动轴所受的剪切应力,大大改善了液压泵传动轴受力情况,从而提高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副泵架的液压泵装置和起重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液压泵的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上述副泵架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起重机中液压泵6’由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等组成的动力单元驱动,从而实现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的目的。变速箱取力器通过取力器接盘1’间接连接液压泵6’,将取力器接盘1’通过螺栓与传动轴3’连接;液压泵6’分装后,用螺栓将主泵架5’与车架2’连接,同时用螺栓将通过设置于其头部位置附近的主泵架5’与液压泵6’连接紧固;当变速箱取力轴旋转时,首先驱动取力器接盘1’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3’转动,传动轴3’带动液压泵6’接盘旋转,然后通过取力器接盘1’的内花键和液压泵6’的外花键轴相啮合,驱动液压泵6’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
由于液压泵6’与变速箱直接啮合后,液压泵6’的受力模型相当于悬臂梁,花键轴则承受较大的弯矩,花键轴一般会受到偏心循环应力的交替作用,容易形成疲劳破坏,故一般在液压泵6’的尾部会设置副泵架7’,副泵架7’将液压泵6’固定于车架2’上,以下给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副泵架7’的设置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起重机液压泵副泵架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起重机液压泵6’的副泵架7’包括立板,立板通过横向设置的螺栓4’固定于液压泵6’尾部的端面上,也就是说螺栓4’嵌入液压泵6’的内部,此处所述的横向是指垂直于液压泵6’端面的方向,并且立板的上端部使用横向设置的螺栓4’固定于车架2’上。
现有技术中副泵架7’中的立板是通过螺栓4’固定液压泵6’,即立板与液压泵6’为螺旋线接触固定,两者接触面积比较小,容易导致液压泵6’受力不均匀,液压泵6’受力不均匀导致液压泵6’的传动轴与变速箱的传动轴3’出现偏心现象,易受到剪切应力,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大大降低了液压泵6’的使用寿命。
并且,当起重机受到垂直于路面的激励时,横向设置的螺栓4’受到剪应力的作用,容易产生剪切破坏,导致螺栓4’失效。
另外地,发动机的高频振动传递到液压泵6’,液压泵6’也会随之发生振动,由于螺栓4’与液压泵6’之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无法吸收振动,长时间的振动将导致螺栓4’松动,影响液压泵的正常运转,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液压系统瘫痪。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该副泵架可以有效改善液压泵的受力状况,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该副泵架可以有效改善液压泵的受力状况,增加液压泵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副泵架的液压泵装置及起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包括固定于起重机的车架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支撑液压泵的泵体的支撑部;所述副泵架还包括将所述泵体锁紧于所述支撑部上的锁紧部件。
优选地,所述锁紧部件为半环形结构折弯件,所述折弯件环绕所述泵体的顶面及两侧面,且与所述泵体相应外表面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折弯件通过纵向设置的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泵体之间还压装有弹性减震部件,所述锁紧部件通过所述弹性减震部件锁紧所述泵体于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减震部件为橡胶环。
优选地,所述橡胶环与所述锁紧部件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锁紧部件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固定部为分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具有平板结构和连接所述平板结构的折弯部,所述平板结构支撑所述泵体,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泵架中固定架上设置有支撑液压泵泵体的支撑部,并且,通过锁紧部件将泵体锁紧于支撑部上,这样液压泵泵体的重力可以由支撑部承担,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连接螺栓承受液压泵的重力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支撑部与液压泵面面接触,接触面积比较大从而使液压泵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液压泵传动轴与变速箱的传动轴同心度,降低液压泵传动轴所受的剪切应力大小,大大改善了液压泵传动轴的受力情况,从而提高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副泵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液压泵装置,包括液压泵、固定于所述液压泵头部位置的主泵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液压泵的尾部位置的副泵架,所述副泵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副泵架。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车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液压泵装置,所述液压泵装置为上述的液压泵装置。
因液压泵装置和起重机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副泵架,故上述两者也具有副泵架的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起重机液压泵副泵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液压泵副泵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副泵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液压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取力器接盘、2’车架、3’传动轴、4’螺栓、5’主泵架、6’液压泵、7’副泵架。
其中,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支撑部、2固定部、3环形结构折弯件、4橡胶环、41容纳槽、5螺栓、6垫圈、7螺母、8液压泵、9主泵架、10传动轴、11轴承端盖、2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该副泵架可以有效改善液压泵的受力状况,增加液压泵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为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副泵架的液压泵装置起重机。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液压泵副泵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副泵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液压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起重机中液压泵8由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等组成的动力单元驱动,从而实现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的目的。变速箱取力器通过取力器接盘间接连接液压泵8,将取力器接盘通过螺栓5、螺母及垫圈与传动轴10连接;液压泵8分装后,用螺栓5、螺母7、垫圈6将主泵架9与车架20连接,同时用螺栓5、螺母7及垫圈6将通过设置于其头部位置附近的主泵架9与液压泵8连接紧固;当变速箱取力轴旋转时,首先驱动取力器接盘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10转动,传动轴10带动液压泵8接盘旋转,然后通过接盘的内花键和液压泵8的外花键轴相啮合,驱动液压泵8旋转,为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其中传动轴10上套装有轴承端盖11等部件。
液压泵8的尾部会设置有副泵架,副泵架包括固定于起重机的车架20上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架具有支撑液压泵8的泵体的支撑部1,支撑部1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具有平板结构的折弯件;副泵架还包括将泵体锁紧于支撑部1上的锁紧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副泵架中固定架上设置有支撑液压泵8泵体的支撑部1,并且,通过锁紧部件将泵体锁紧于支撑部1上,这样液压泵8泵体的重力可以由支撑部1承担,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连接螺栓5承受液压泵8的重力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支撑部1与液压泵8面面接触,接触面积比较大,从而使液压泵8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液压泵8传动轴与变速箱的传动轴10同心度,降低液压泵8传动轴所受的剪切应力大小,大大改善了液压泵8传动轴的受力情况,从而提高了液压泵8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液压泵8设置传动轴10的端部规定为液压泵8的头部,相应的另一端部即为液压泵8的尾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锁紧部件可以为半环形结构折弯件3,折弯件环绕所述泵体的顶面及两侧面,且与泵体外表面相配合;该结构的锁紧部件与液压泵8的泵体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大,有利于将泵体牢牢固定于支撑部1上。
锁紧部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根据液压泵8泵体的大小,设置合适数量的锁紧部件增加液压泵8锁紧的可靠性。
当然,锁紧部件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描述,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锁紧部件可以设置为具有多部分组成的组件形式,多部分共同围城锁紧部件实现对液压泵8的锁紧,这样便于安装时的调节。
进一步地,折弯件可以通过纵向设置的螺栓5固定于支撑部1上;本文中将沿液压泵8旋转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相应地垂直于横向且位于竖直面内的方向为纵向。
与现有技术中螺栓5横向设置相比较,本实施例中的螺栓5沿纵向设置,即使车辆在行使状态过程中产生垂直于路面的激励,螺栓5的轴向与该激励的方向相同,螺栓5的横截面上并不会产生剪应力。避免了螺栓5承受循环交变应力,提高了螺栓5的使用寿命。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锁紧部件与泵体之间还压装有弹性减震部件,锁紧部件通过弹性减震部件锁紧泵体于支撑部1上;副泵架加入了弹性减震部件柔性支撑,通过刚柔耦合连接,使副泵架能够更好的吸收冲击与振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大大增强了连接的可靠性,使液压泵8的工作更加稳定。
上述弹性减震部件可以由弹性比较好的橡胶材料制作加工而成,例如橡胶环4,也可以由其他具有减震功能的材料加工制作而成,橡胶环4与锁紧部件接触的表面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容纳槽41,锁紧部件置于容纳槽41中,容纳槽41可以增加锁紧部件和橡胶环4之间配合位置的准确性,避免两者由于装配误差或使用过程中的振动等因素产生错位现象。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固定架可以还包括与支撑部1连接的固定部2,固定部2固定于车架20上,支撑部1和所述固定部2为分体式结构;将固定架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可以根据固定架的实际安装位置,调节支撑部1和固定部2的相对位置,便于装配。
具体地,支撑部1为具有平板结构和连接平板结构的折弯部,平板结构支撑泵体,折弯部连接固定部2;该结构的支撑部1不仅便于连接固定部2,而且其使用强度比较高。
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部1和固定部2可以通过螺栓5和螺母7配合件连接,螺栓、螺母连接比较简单可靠,当然还可以使用具有弹性功能的垫圈6,以进一步缓解振动对螺栓5的影响。
请再次参考图4,在上述副泵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液压泵装置,包括液压泵8、固定于液压泵8头部位置的主泵架9以及固定于液压泵8的尾部位置的副泵架,所述副泵架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副泵架。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车架20以及固定于车架20上的液压泵装置,所述液压泵装置为上述的起重机液压泵装置。
起重机的其他方面的资料请参考现有资料,在此不作赘述。
因液压泵装置和起重机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副泵架,故上述两者也具有副泵架的上述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固定起重机液压泵的副泵架,包括固定于起重机的车架(20)上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具有支撑液压泵(8)的泵体的支撑部(1);所述副泵架还包括将所述泵体锁紧于所述支撑部(1)上的锁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为半环形结构折弯件,所述折弯件环绕所述泵体的顶面及两侧面,且与所述泵体相应外表面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通过纵向设置的螺栓(5)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泵体之间还压装有弹性减震部件,所述锁紧部件通过所述弹性减震部件锁紧所述泵体于所述支撑部(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部件为橡胶环(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4)与所述锁紧部件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槽(41),所述锁紧部件置于所述容纳槽(41)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部(1)连接的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固定于所述车架(20)上,所述支撑部(1)和所述固定部(2)为分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为具有平板结构和连接所述平板结构的折弯部,所述平板结构支撑所述泵体,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固定部(2)。
9.一种起重机液压泵装置,包括液压泵(8)、固定于所述液压泵(8)头部位置的主泵架(9)以及固定于所述液压泵(8)的尾部位置的副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泵架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副泵架。
10.一种起重机,包括车架(20)以及固定于所述车架(20)上的液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装置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液压泵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08506.7U CN203382389U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08506.7U CN203382389U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82389U true CN203382389U (zh) | 2014-01-08 |
Family
ID=49870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0850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2389U (zh) | 2013-07-09 | 2013-07-09 |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823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2395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支撑系统 |
-
2013
- 2013-07-09 CN CN201320408506.7U patent/CN2033823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72395A (zh) * | 2016-03-24 | 2016-06-15 | 徐州徐工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支撑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8712A (zh) | 防松固紧螺栓组件 | |
CN106364496B (zh) | 一种抱轴安装电机用弹性悬挂装置 | |
CN203382389U (zh) | 起重机及其液压泵装置、副泵架 | |
CN201896879U (zh) | 一种多级泵联轴器装置 | |
CN202032011U (zh) | 一种联轴器装置 | |
CN201703250U (zh) | 取力器连体泵 | |
CN101733247A (zh) | 一种适应不同跨度的插入式激振器 | |
CN205190684U (zh) | 轴连接的消音装置 | |
CN104653644A (zh) | 高稳定性螺杆泵双向推力万向联轴器 | |
CN105299073A (zh) | 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 | |
CN204164264U (zh) | 一种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挠性连接装置 | |
CN102644674A (zh) | 一种联轴器装置 | |
CN203189602U (zh) | 缓冲减振装置及搅拌车 | |
CN102954137A (zh) | 支撑减震器 | |
CN202690795U (zh) | 用于电潜螺杆泵的万向联轴器 | |
CN201991962U (zh) | 高速膜片联轴器 | |
CN202484118U (zh) | 旋挖钻机高弹联轴器 | |
CN102338199A (zh) | 一种滚珠螺杆 | |
CN203822457U (zh) | 一种工程机械 | |
CN20429525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件的衬套冲压设备 | |
CN104196956A (zh) | 一种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挠性连接装置 | |
CN205001404U (zh) | 一种用于汽轮机主油泵的联轴器 | |
CN203294991U (zh) | 一种靠背轮结构 | |
CN202266624U (zh) | 用于变速箱上方安装的衬套式橡胶悬置缓冲机构 | |
CN102062156A (zh) | 瓣式联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