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5926U -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5926U
CN203365926U CN 201320425909 CN201320425909U CN203365926U CN 203365926 U CN203365926 U CN 203365926U CN 201320425909 CN201320425909 CN 201320425909 CN 201320425909 U CN201320425909 U CN 201320425909U CN 203365926 U CN203365926 U CN 203365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base
portable copier
carbon ribb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259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晓杰
闫丽霞
徐庆帮
孙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4259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5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5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59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复印机,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扫描机构和打印机构、以及与所述扫描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底座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携带所述便携式复印机的把手。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复印机不便携带,运输者难以保持舒适的搬运姿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印卡类介质的便携式复印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复印机,一般采用激光方式扫描,激光或喷墨方式打印,打印介质最小规格为A4幅面。当采用传统的复印机复印如身份证或者银行卡之类的卡类介质时,由于采用的纸张最小是A4纸张,所以复印后,一方面需要由人工进行二次裁剪,比较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另一面造成纸张大量区域空白浪费。
中国专利CN101383886A提供了一种专用于身份证、银行卡的卡类介质复印机,如图6所示,该复印机包括壳体100、扫描装置200和打印装置300,以及容纸机构400,其中,容纸机构400用于容纳打印介质,扫描装置200用于读取身份证等卡类介质表面的图像信息,打印装置300用于在打印介质表面打印扫描装置200读取的图像信息。由于扫描装置200的插卡口与身份证等卡类介质的尺寸相当,容纸机构400容纳的打印介质宽度与卡类介质的宽度相当,故与传统的复印机相比,这种卡类介质专用复印机的体积大幅缩小。
由于上述卡类复印机的体积较小,运输者可以用双手托住复印机的底部呈环抱状将此类复印机搬运到指定地点,但采用这种搬运方式,运输者明显会增加不舒适感,且会对其正常行走造成不便。此外,此类复印机搬运工程中,容纸机构中的纸卷极易脱落,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进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复印机,能有效解决现有卡类介质复印机不便携带,运输者难以保持舒适的搬运姿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复印机,能有效解决现有卡类介质复印机在运输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双手托住复印机的底部呈环抱状搬运此类卡类介质复印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复印机,能有效解决卡类介质复印机在运输过程中,容纸机构中的纸卷极易脱落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复印机,用于复印卡类介质;
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扫描机构和打印机构、以及与所述扫描机构和所述打印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底座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携带所述便携式复印机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枢接轴与所述盖体枢接,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底座上,邻近于所述枢接轴设置,所述把手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手持带、以及将所述手持带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紧固卡头,所述手持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枢接轴的轴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可使所述盖体固定在相对于所述底座闭合的位置的锁紧组件。
优选为,所述锁紧组件为碰珠锁,其包括插槽和插芯,所述插槽和插芯二者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插槽和插芯两者中的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盖体的内部,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底座打开时,所述插芯与所述插槽分离,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底座闭合时,所述插芯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或容纳纸卷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内侧壁上的第一轴支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第二内侧壁上的第二轴支座,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轴支座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的第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支座槽;
所述第二轴支座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的第二端插接配合的第二支座槽。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其中,当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底座闭合时,所述第一按压件与所述第一轴支座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的第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支座槽,所述第二按压件与所述第二轴支座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的第二端脱离所述第二支座槽。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机构包括沿所述扫描通道依次设置第一输送辊组、第一扫描模块、第二扫描模块和第二输送辊组,所述第一输送辊组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入口A,所述第二输送辊组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出口B1。
优选为,所述打印机构为热转印打印机构,包括相切配合的打印头和打印胶辊,以及用于支撑碳带的碳带发放轴和用于回收碳带的碳带回收轴,其中,沿碳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碳带发放轴位于所述打印头和打印胶辊的上游,所述碳带回收轴位于所述打印头和打印胶辊的下游。
优选为,所述把手呈带状,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型复印机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把手,使得运输者的搬运姿势由环抱改成手提,增强了搬运的舒适性及携带的便捷性。
(2)由于将把手设置于复印机壳体的后部,邻近于壳体的盖体与底座之间的枢接轴所在位置,从而避免把手的设置对复印机的其他功能部位产生干涉,如:在复印件的出口附近设置把手会妨碍复印件输出。另外,将把手设置于复印机壳体的后部还能减少搬运过程中枢接轴受到的扭转力,从而保证盖体与底座枢接处的可靠性。
(3)为了防止携带过程中,盖体与底座分离,在盖体与底座之间设置锁紧组件,从而使得复印机在携带过程中盖体不会被打开。
(4)通过设置按压件,保证了复印机在输运过程中打印机构中的纸卷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一轴测图,其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处于闭合位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二轴测图,其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处于闭合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剖视图,其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处于闭合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三轴测图,其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主视图,其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处于打开位置。
图6是中国专利CN101383886A提供的一种卡类介质复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2、打印机构;3、扫描机构;4、控制器;11、底座;12、盖体;13、把手;14、缝隙;15、枢接轴;131、手持带;132、紧固卡头;16、碰珠锁;161、插槽;162、插芯;21、支撑组件;211、支撑轴;212、第一轴支座;213、第二轴支座;212a、第一支座槽;213a、第二支座槽;214、第一按压件;215、第二按压件;32、第一扫描模块;33、第二扫描模块;321、第一图像传感器;322、第一压板;331、第二图像传感器;332、第二压板;31、第一输送辊组;34、第二输送辊组;22、打印头;23、打印胶辊;24、碳带发放轴;25、碳带回收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一轴测图和第二轴测图,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剖视图。
图1、图2及图3中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12均处于闭合位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复印机,用于复印卡类介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扫描机构3和打印机构2、以及与所述扫描机构3和所述打印机构2电连接的控制器4。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与所述底座11活动连接的盖体12,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2通过枢接轴15与所述底座11枢接,即所述盖体12可以绕着枢接轴15相对于所述底座11旋转,且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建立轴测图坐标系。其中,F为复印机的前方,B为复印机的后方,L为复印机的左侧,R为复印机的右侧,U为复印机的上方,D为复印机的下方。
用于携带所述便携式复印机的把手13设于所述底座11的外表面上、或者所述盖体12的外表面上、或者其一端设于所述底座11的外表面上,另一端设于所述盖体12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中优选为:所述把手13位于所述底座11上,邻近于所述枢接轴15设置,即位于所述底座11的后方,所述把手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形成缝隙14。
所述把手13呈带状,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所述把手13包括手持带131和紧固卡头132,所述紧固卡头132将所述手持带131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手持带1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枢接轴15的轴向保持一致。
当操作者需要搬运复印机时,可将一只手插入缝隙14中并握住手持带131,即可提着复印机,将其携带至目标位置。
所述扫描机构3设于盖体12内,用于扫描卡类介质双面的图像信息。扫描机构3采用的图像扫描器件可以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等器件。
扫描机构3包括第一扫描模块32和第二扫描模块33,所述第一扫描模块32与卡类介质的第一面相对,用于扫描卡类介质的第一面图像信息,所述第二扫描模块33与卡类介质的第二面相对,用于扫描卡类介质的第二面图像信息。两者分布在扫描通道中的上下两侧。
本实施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扫描模块32和所述第二扫描模块33中所采用图像扫描器件均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所述第一扫描模块3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扫描通道两侧的第一图像传感器321和第一压板322。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321与卡类介质的第一面相对,卡类介质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321和所述第一压板322之间穿过时,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321可以扫描卡类介质的第一面的图像。
所述第二扫描模块3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扫描通道两侧的第二图像传感器331和第二压板332。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331与卡类介质的第二面相对,卡类介质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331和所述第二压板332之间穿过时,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331可以扫描卡类介质的第二面的图像。
需要说明是,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描机构3采用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作为图像扫描器件时,无需设置与电耦合式图像传感器对应的压板。
所述扫描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扫描通道上的第一输送辊组31和第二输送辊组34。沿卡类介质在扫描通道内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输送辊组31位于第一扫描模块32的外侧,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入口A,所述第二输送辊组34位于所述第二扫描模块33的外侧,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出口B1。
所述卡类介质从入口A进入,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输送辊组31、所述第一扫描模块32、所述第二扫描模块33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辊组34,再从出口B1送出,完成双面扫描过程。
所述打印机构2设于所述底座11上,用于接收控制器4发送的图像信息,并依据所述图像信息在打印纸上打印,生成被扫描的卡类介质的复印件。
所述打印机构2包括打印头22、打印胶辊23、碳带发放轴24和碳带回收轴25,以及支撑组件21。所述支撑组件21可以是纸仓,也可以是纸卷支撑架,用于容纳或支撑打印用纸卷,本实施中优选为所述支撑组件21为纸卷支撑架。
所述打印头22与打印胶辊23两者相切配合,且沿打印纸输送方向位于支撑组件21的下游。所述打印胶辊23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打印纸的宽度相适配,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所述打印纸输出。
所述碳带发放轴24和所述碳带回收轴25位于所述打印头22的上方,沿碳带输送方向,所述碳带发放轴24位于所述打印头22的上游,所述碳带回收轴25位于所述打印头22的下游,所述碳带发放轴24和所述碳带回收轴25的轴线均与所述打印胶辊23的轴线平行,且均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碳带发放轴24用于支撑未使用的碳带,所述碳带回收轴25用于支撑并回收已使用的碳带。
实际使用过程中,未使用的碳带从所述碳带发放轴24引出,经过打印头22和打印胶辊23的相切配合处后,再通过所述碳带回收轴25进行回收。所述打印纸由所述支撑组件21上的纸卷引出,经过所述打印头22与所述打印胶辊23的相切配合处后,由出口B2输出。
所述碳带的非涂层面与所述打印头22相接触,所述碳带的涂层面与所述打印纸相接触,所述控制器4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打印头22发热,将所述碳带的涂料有选择性的转印到打印纸上,形成文字或图像。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剖视图,图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12处于闭合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三轴测图和主视图,图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12处于打开位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于盖体12与底座11之间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在打开或关闭时均具有一定预紧力,用于防止携带过程中盖体12相对于底座11打开,即所述锁紧组件能够将所述盖体12固定在相对于所述底座11闭合的位置。
本实施中优选为:所述锁紧组件为碰珠锁16,所述碰珠锁16包括插槽161和插芯162,所述插芯162与所述插槽161可以插接配合或分离。
所述插槽161、所述插芯162两者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底座11内部的打印机构2上,所述插槽161、所述插芯162两者中的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盖体12内部。
插槽161的内部具有V形槽,插芯162的两侧具有呈V形的外凸起。当所述盖体12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插芯162嵌入所述插槽161中进行插接配合;当所述盖体12向上打开时,所述插芯162与所述插座161分离,可以使得盖体12可以绕枢接轴110旋转至打开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剖视图,图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12处于闭合位置。
如图4,分别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的第三轴测图,图中便携式复印机的盖体12处于打开位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纸卷的支撑组件21,属于所述打印机构2的一部分。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211、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第一内侧壁上的第一轴支座212、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第二内侧壁上的第二轴支座213。其中,支撑轴211用于支撑纸卷,支撑轴251的长度大于纸卷的宽度,其外径与纸卷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轴支座212与第二轴支座213关于所述打印头(22)的打印宽度中心对称分布。
其中,支撑轴211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也可以不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当支撑轴251不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套接在支撑轴211上的纸卷可以绕支撑轴211转动,释放打印纸。
所述第一轴支座212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支座槽212a;所述第二轴支座213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二端插接配合的第二支座槽213a。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和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关于所述打印头(22)的打印宽度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和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的限制下,所述支撑轴211前后左右的运动以及向下方向的运动均被约束,仅能沿着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和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的开口向上运动。
所述盖体12内壁上设有第一按压件214和第二按压件215,当所述盖体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闭合时,所述第一按压件214位于所述第一轴支座212上方,且与所述第一轴支座212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所述第二按压件215位于所述第二轴支座213的上方,与所述第二轴支座213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二端脱离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
当盖体12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按压件214和所述第二按压件215分别封住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的上部开口和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的上部开口,约束了所述支撑轴21沿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和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的开口向上移动,从而保证了复印机在携带过程中,支撑轴21不会从两个支座槽中脱落,即保证了纸卷不会在携带过程中脱落。
此外,所述打印机构2为热传印打印机构或激光打印机构或喷墨打印机构时,均可以采用上述支撑组件。
具体使用时,由于碰珠锁16中的插槽161和插芯162的插接配合,保证了盖体12与底座11合拢后,存在一定的预紧力,使得复印机在携带过程中盖体12不会轻易打开;由于设置了第一按压件214和第二按压件215,在盖体12关闭后,支撑轴21不会脱离第一支座槽212a和第二支座槽213a,从而保证了纸卷不会随其支撑轴脱离。此外,由于按压件设置于所述盖体12上,当盖体12打开时,按压件跟随盖体12运动,故不会对纸卷更换时取出支撑轴21产生影响。
搬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复印机时,合上盖体12,然后单手握住把手13,提起复印机,便可将复印机携带至任意指定地点。
以上仅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和外观例证,更不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进或者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主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复印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扫描机构(3)和打印机构(2)、以及与所述扫描机构(3)和所述打印机构(2)电连接的控制器(4),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和与所述底座(11)活动连接的盖体(12),所述盖体(12)可以相对于所述底座(11)打开或者闭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携带所述便携式复印机的把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1)通过枢接轴(15)与所述盖体(12)枢接;
所述把手(13)位于所述底座(11)上,邻近于所述枢接轴(15)设置,所述把手(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形成缝隙(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3)包括手持带(131)、以及将所述手持带(131)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紧固卡头(132);
所述手持带(1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枢接轴(15)的轴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与所述底座(11)之间设有使所述盖体(12)固定在相对于所述底座(11)闭合的位置的锁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组件为碰珠锁(16),其包括插槽(161)和插芯(162),所述插槽(161)和插芯(162)二者中的一个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内部,所述插槽(161)和插芯(162)两者中的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盖体(12)的内部,当所述盖体(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打开时,所述插芯(162)与所述插槽(161)分离,当所述盖体(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闭合时,所述插芯(162)与所述插槽(16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构(2)包括用于支撑或容纳纸卷的支撑组件(21),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支撑轴(211)、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第一内侧壁上的第一轴支座(212)、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第二内侧壁上的第二轴支座(213),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轴支座(212)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一端插接配合的第一支座槽(212a);
所述第二轴支座(213)上具有与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二端插接配合的第二支座槽(213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1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按压件(214)和第二按压件(215),当所述盖体(12)相对于所述底座(11)闭合时,所述第一按压件(214)与所述第一轴支座(212)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一端脱离所述第一支座槽(212a),所述第二按压件(215)与所述第二轴支座(213)相对,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轴(211)的第二端脱离所述第二支座槽(213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构(2)为热转印打印机构,包括相切配合的打印头(22)和打印胶辊(23),以及用于支撑碳带的碳带发放轴(24)和用于回收碳带的碳带回收轴(25),其中,沿碳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碳带发放轴(24)位于所述打印头(22)和打印胶辊(23)的上游,所述碳带回收轴(25)位于所述打印头(22)和打印胶辊(23)的下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机构(1)包括沿扫描通道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辊组(31)、第一扫描模块(32)、第二扫描模块(33),以及第二输送辊组(34),所述第一输送辊组(31)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入口A,所述第二输送辊组(34)靠近所述扫描通道的出口B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复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呈带状,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
CN 201320425909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5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25909 CN203365926U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25909 CN203365926U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5926U true CN203365926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259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5926U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59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5548A (zh) * 2017-03-17 2017-07-28 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打印装置的机器人
CN108790509A (zh) * 2018-05-11 2018-11-13 陈歆 一种按压复制器
CN114866655A (zh) * 2022-03-25 2022-08-05 北京高德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复印一体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5548A (zh) * 2017-03-17 2017-07-28 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打印装置的机器人
CN108790509A (zh) * 2018-05-11 2018-11-13 陈歆 一种按压复制器
CN114866655A (zh) * 2022-03-25 2022-08-05 北京高德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复印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5786C (zh) 具有横向装订器的打印机
CN203365926U (zh) 一种便携式复印机
CN201970587U (zh) 纸张整平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设备
CN204077072U (zh) 可补充图像形成剂的图像形成剂储存单元和事务机
CN105517805B (zh) 记录装置
CN107065477A (zh) 一种连续供粉硒鼓
CN205149236U (zh) 轮转式数字高速uv喷墨印刷系统
CN207291321U (zh) 一种打印机墨盒的壳体结构
CN10413622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503712B (zh) 一种计算机、打印机及双面打印方法
CN207842377U (zh) 腕带热转印打印机芯和腕带热转印打印机
CN203666132U (zh) 一种墨盒
CN205809539U (zh) 高清激光打印机
CN211363977U (zh) 一种转动钩合盖体的微型热敏打印机
US7486421B2 (en) Media transfer mechanism
CN209738573U (zh) 一种纸盒用双面打印装置
CN208076924U (zh) 一种节能彩色分体硒鼓
CN202435483U (zh) 事务机
CN206416654U (zh) 一种uv光油转印装置
CN206520349U (zh) 一种二维码扫描及追溯打印装置
CN205880506U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5131723U (zh) 一种用于管材包装的卷纸机
CN108873640A (zh) 一种防折断纸制品印刷设备
CN205098687U (zh) 卷纸存放装置以及打印设备
CN209327788U (zh) 一种通用的硒鼓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