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0450U - 一种气浮澄清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浮澄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0450U
CN203360450U CN 201320358424 CN201320358424U CN203360450U CN 203360450 U CN203360450 U CN 203360450U CN 201320358424 CN201320358424 CN 201320358424 CN 201320358424 U CN201320358424 U CN 201320358424U CN 203360450 U CN203360450 U CN 203360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buoyance lift
pond body
floatation
ju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584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向阳
符瑞华
孙潇
高俊永
黄廷冠
谢武装
梁波
许广球
莫柳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3203584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0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0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04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溶液中的悬浮杂质通过气浮澄清分离的装置,提出一种气浮澄清器,其包括圆筒形浮升池体、拨渣组件和驱动装置,浮升池为圆筒形结构,内部为浮升室,底部中心为带稳流板的溶液进入缓冲池,拨渣组件固定于浮升池体的开口处并由驱动装置驱动,浮升池体近开口处外圈为浮渣收集槽,浮升池体的池底与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浮升池的池底为向内凹的锥型,锥面与水平面夹角α在3o~30o范围;浮升池体的底部于池壁至溶液进入缓冲池之间分布有至少3个出汁口,每个出汁口由出汁管密封连接到溶液收集室;溶液排出控制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溶液收集室和溶液排出控制箱,溶液排出管连接到溶液排出控制箱;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流体稳定、浮升快速、控制灵活、适应性强、操作维护简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浮澄清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糖、化工、水处理、食品、医药、选矿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使溶液中的悬浮杂质通过气浮澄清分离的装置,特别适用于制糖行业糖汁的浮清处理。
背景技术
在糖厂对混合汁的处理有经典的三种工艺,碳酸法、亚硫酸法和石灰法处理工艺,这三种工艺都已有百年历史,由于石灰法不能直接生产白砂糖,国内多数生产白砂糖基本采用碳酸法和亚硫酸法,为了适应社会对提高白砂糖质量的要求,多数糖厂采取“高硫、高磷、高灰”的措施,但是这两种工艺处理的糖汁需经过加热至100度左右进行沉降澄清,经过高温后混合汁中的胶体物质如多糖、淀粉以及脂质等成分部分溶解于清汁中,在沉降过程不能除去,随蒸发浓缩进入糖浆中,造成煮糖结晶困难、造蜜成分多等问题。
多年来,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科研人员研究探索了多种方法进行改进,特别是混合汁的低温磷浮工艺能比较好的将混合汁中的胶体、脂质等成分在低温浮清过程有效的除去,对混合汁中的多糖、淀粉、脂类等去除效果明显,消除了这些杂质在高温下的不良反应。目前,低温磷浮除去工艺采用的浮清器主要有借鉴传统糖浆上浮系统中正锥型浮升池和平流式浮升池两种,这两种浮清器应用于混合汁上浮或多或少的存在停留时间长、设备死角多、出汁控制不良、易造成酸败、浮渣排出适应性差等缺点,造成低温磷浮这一较好的澄清工艺未能广泛推广开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浮澄清器,能解决气浮澄清过程在设备中停留时间长、死角多、浮渣排出适应性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浮渣排出可控、易清洗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浮澄清器,包括圆筒形浮升池体、拨渣组件和驱动装置。
圆筒形浮升池体具有圆形池底和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浮升池体上端为开口,其内部为浮升室;浮升池体的高度为1.5~3米,直径为1.5~8米;浮升池体上部近开口处外圈或内圈设有浮渣收集环槽,浮渣排出管连接于浮渣收集环槽。
拨渣组件通过支撑框架固定于浮升池体的开口处,拨渣组件由驱动装置驱动;拨渣组件包括多块拨渣板和一根横杆,拨渣板通过竖杆连接到横杆,横杆中部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多组刮泥板贴靠于浮升池体底部处,刮泥板通过金属链连接于金属杆,金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拨渣组件的横杆上。
浮升池3的池底与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浮升池体的底部为向内凹的锥型设计,锥面与水平面夹角α在3o~30o范围。
还包括溶液排出控制箱,溶液排出控制箱包括有溶液排出控制调节装置和液位控制调节装置。
浮升室的底部中心设置一圆筒形溶液进入缓冲池,溶液进入缓冲池的直径小于浮升池体的半径,上部为与浮升室连通的开口,开口距离浮升室底部至少300mm,溶液进入缓冲池的底部贴靠或穿出浮升池体的池底,溶液进入缓冲池底部外连接进汁管,进汁管与溶液进入缓冲池内空间连通;浮升池体下方设置一溶液收集室。
浮升池体的底部于池壁至溶液进入缓冲池之间分布有至少3个出汁口,每个出汁口由出汁管密封连接到溶液收集室;溶液排出控制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溶液收集室和溶液排出控制箱,溶液排出管连接到溶液排出控制箱,溶液排出控制管上设有排污接头。
优化方案:溶液进入缓冲池内部设有多孔圆形稳流板。
进一步优化方案:溶液进入缓冲池的开口边缘为坡状外展结构,坡角β为35o~80o范围。
再优化方案:溶液进入缓冲池的下部穿出浮升池体的底部,溶液收集室连接于溶液进入缓冲池的下方,进汁管穿过溶液收集室。
再进一步优化方案:出汁口均布于浮升池体的底部1个以上与浮升池体同心的圆上。
使用时,待处理溶液经进汁管流入至溶液缓冲室,溶液在多孔的圆形稳流板作用下平稳的流入浮升室内,溶液在浮升室内停留一段时间。溶液在浮升室内进行快速渣液分层,含大量气泡的浮渣层快速浮升到上部并集聚,集聚的浮渣通过拨渣组件的拨渣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及时刮出,并落在浮渣收集环槽内,浮渣在外加溶液或水的冲刷下流至浮渣排出管排出;浮清的溶液从浮升池体底部的出汁孔经出汁管排出至溶液收集室,所收集的溶液再经溶液排出控制管送至溶液排出控制箱排出,控制箱通过溶液排出控制调节装置和液位控制调节装置联合操作,溶液排出控制箱可以根据进汁管内溶液流量大小联合控制溶液排出流量和浮升池内的液位及浮渣层厚度。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制糖行业糖汁的浮清处理,针对制糖行业需首先将糖汁进行加热、加灰处理,以达到合适的温度和pH值,然后经过全汁制泡并添加适量絮凝剂后进入浮升池内进行澄清处理。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进步:
1、浮升池倒锥型结构,消除死角利于溶液在池内浮升;
2、设备容积优化度高,浮升过程快,溶液停留时间短,出汁均匀可调,有效防止溶液酸败等问题;
3、浮升池进汁采用带稳流器的缓冲池设计,溶液在浮升池内流态平稳,气浮澄清分离效果好,分离得到的澄清液工艺品质高,各项指标(如简纯度、色值、混浊度等)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升池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新型的倒锥型气浮澄清器,包括圆筒形浮升池体3、拨渣组件5和驱动装置6。
圆筒形浮升池体3具有圆形池底和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浮升池体3上端为开口,其内部为浮升室30;本实施例的浮升池体3的高度为1.5米,直径为2米;浮升池体3上部近边缘处外圈设有浮渣收集环槽4,浮渣收集环槽4为一边高一边低的倾斜设计,浮渣排出管16连接于浮渣收集环槽4的最低处。
拨渣组件5置于浮升池体3的上方,通过支撑框架22固定于与浮渣收集环槽4边上,拨渣组件5包括多块拨渣板19和一根横杆21,拨渣板19通过竖杆23连接到横杆21,横杆21中部固定连接驱动装置6的驱动轴18;拨渣组件5由驱动装置6通过驱动轴18驱动,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6的变频电机。
浮升池3的池底与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浮升池体3的底部为向内凹的锥型设计,锥面与水平面夹角α在3o~30o范围(本实施例为8o)。
2组刮泥板15(每组2块刮板)贴靠于浮升池体3底部处,刮泥板15通过金属链连接于倒T形金属杆20,金属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拨渣组件5的横杆21上;一圆筒形溶液进入缓冲池12设置于浮升室30的底部中央,其直径为900 mm,高度为800 mm,上部为与浮升室30连通的开口,开口边缘17为坡状外展结构,坡角β为68o,开口距离浮升室30底部为400mm;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下部穿出浮升池体3的底部。
一溶液收集室14连接于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下方;本实施例的溶液收集室14是圆筒形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下部延伸(直径为900 mm,高度为350 mm)。
进汁管1穿过溶液收集室14连接到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底部,进汁管1与溶液进入缓冲池12内空间连通;溶液进入缓冲池12内有多孔圆形稳流板13。
浮升池体3的底部靠池壁侧分布有3个出汁口31,出汁口31的直径为150 mm,每个出汁口31由出汁管2密封连接到溶液收集室14。
浮升池体3外设置一溶液排出控制箱9,其包括有溶液排出控制调节装置7和液位控制调节装置8;溶液排出控制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溶液收集室14和溶液排出控制箱9,溶液排出管10连接到溶液排出控制箱9,溶液排出控制管11上设有排污接头110。
在本实施例应用于甘蔗制糖混合汁的处理时,压榨车间预灰后的混合汁经一次加热至50~60℃后泵入加灰反应箱,经反应后自流至全汁制泡箱,制泡后的混合汁添加絮凝剂后通过进汁管1进入溶液进入缓冲池12内,溶液在多孔的圆形稳流板13作用下平稳的流入浮升室30内,溶液在浮升室30内停留约10min。溶液在浮升室30内进行快速渣液分层,含大量气泡的浮渣层快速浮升到上部并集聚,集聚的浮渣通过拨渣组件5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的由拨渣板19及时刮出,并落在浮渣收集环槽4内,浮渣在外加溶液或水的冲刷下流至浮渣排出管16排出;浮清的溶液从浮升池体3底部的出汁孔31经出汁管2排出至溶液收集室14,所收集的溶液再经溶液排出控制管11送至溶液排出控制箱9排出,溶液排出控制箱9通过溶液排出控制调节装置7和液位控制调节装置8联合操作,溶液排出控制箱9可以根据进汁管1内溶液流量大小联合控制溶液排出流量和浮升池内的液位及浮渣层厚度。

Claims (6)

1.一种气浮澄清器,包括圆筒形浮升池体(3)、拨渣组件(5)和驱动装置(6),
圆筒形浮升池体(3)具有圆形池底和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浮升池体(3)上端为开口,其内部为浮升室30,浮升池体的高度为1.5~3米,直径为1.5~8米;
浮升池体(3)上部近开口处外圈或内圈设有浮渣收集环槽(4),浮渣排出管(16)连接于浮渣收集环槽(4);
拨渣组件(5)通过支撑框架(22)固定于浮升池体(3)的开口处,拨渣组件(5)由驱动装置(6)驱动;拨渣组件(5)包括多块拨渣板(19)和一根横杆(21),拨渣板(19)通过竖杆(23)连接到横杆(21),横杆(21)中部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6)的驱动轴(18);
多组刮泥板(15)贴靠于浮升池体(3)底部处,刮泥板(15)通过金属链连接于金属杆(20),金属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拨渣组件(5)的横杆(21)上;
其特征在于:
浮升池体(3)的池底与连接于池底边缘的池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即浮升池体(3)的底部为向内凹的锥型设计,锥面与水平面夹角α在3o~30o范围;
还包括溶液排出控制箱(9),溶液排出控制箱(9)内设有溶液排出控制调节装置(7)和液位控制调节装置(8);
浮升室(30)的底部中心设置一圆筒形溶液进入缓冲池(12),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直径小于浮升池体(3)的半径,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上部为与浮升室(30)连通的开口,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开口距离浮升室(30)底部至少300mm,溶液进入缓冲池的底部贴靠或穿出浮升池体的池底,溶液进入缓冲池(12)底部外连接进汁管(1);进汁管(1)与溶液进入缓冲池(12)内空间连通;
浮升池体(3)下方设置一溶液收集室(14),浮升池体(3)的底部于池壁至溶液进入缓冲池(12)之间分布有至少3个出汁口,每个出汁口由出汁管(2)密封连接到溶液收集室(14),溶液排出控制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溶液收集室(14)和溶液排出控制箱(9),溶液排出管(10)连接到溶液排出控制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溶液进入缓冲池(12)内部设有多孔圆形稳流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溶液排出控制管(11)上设有排污接头(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浮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开口边缘(17)为坡状外展结构,坡角β为35o~80o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浮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下部穿出浮升池体(3)的底部,溶液收集室(14)连接于溶液进入缓冲池(12)的下方,进汁管(1)穿过溶液收集室(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浮澄清器,其特征在于:出汁口均布于浮升池体(3)的底部1个以上与浮升池体(3)同心的圆上。
CN 201320358424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气浮澄清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0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58424 CN203360450U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气浮澄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58424 CN203360450U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气浮澄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0450U true CN203360450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5842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0450U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气浮澄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04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805A (zh) * 2014-10-08 2014-12-24 南宁吉然糖业技术有限公司 糖厂亚硫酸法碱性混合汁快速上浮清净设备及工艺
CN112978871A (zh) * 2021-02-25 2021-06-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805A (zh) * 2014-10-08 2014-12-24 南宁吉然糖业技术有限公司 糖厂亚硫酸法碱性混合汁快速上浮清净设备及工艺
CN112978871A (zh) * 2021-02-25 2021-06-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电氧化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07154A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clarification
US9023216B2 (en) Device for turbulence reduction
CN102719568B (zh) 蔗汁澄清的方法及设备
US9649578B2 (en) Settling tan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805222B (zh) 一种精制糖澄清装置
CN203090539U (zh) 均衡净态快速沉降器
CN101293849A (zh) 谷氨酸结晶的生产方法
CN203360450U (zh) 一种气浮澄清器
CN104857772A (zh) 一种蜂蜜搅拌除杂装置
CN102676703B (zh) 气浮清净和热浮清净相结合的蔗汁澄清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32805A (zh) 糖厂亚硫酸法碱性混合汁快速上浮清净设备及工艺
CN1687461A (zh) 糖厂滤汁处理工艺
CN203498393U (zh) 一种糖汁快速沉降器
CN202036828U (zh) 带棱锥底的矩形栅隔式强制排泥快速沉降器
CN203954746U (zh) 高效多层快速沉降器
CN203253216U (zh) 一种虹吸式无阀滤池
CN212404124U (zh) 一种用于去除蔗糖淀粉及酸性絮凝物的装置
CN105582718B (zh) 一种多级份松脂干法熔解脂液过滤器
CN110923742B (zh) 一种卤水除杂装置及除杂工艺
CN210287263U (zh) 一种用于提取栀子油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03043627U (zh) 一种分离有机硅氧烷与酸水的装置
CN102166437A (zh) 一种v型集水升流式沉淀池
CN206881296U (zh) 一种自动反洗酸性物质过滤装置
CN102766702B (zh) 一种高速沉降装置
CN104071963A (zh) 一种辐流式污泥气浮浓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