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8482U - 树脂制层叠板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层叠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8482U
CN203358482U CN 201320328196 CN201320328196U CN203358482U CN 203358482 U CN203358482 U CN 203358482U CN 201320328196 CN201320328196 CN 201320328196 CN 201320328196 U CN201320328196 U CN 201320328196U CN 203358482 U CN203358482 U CN 203358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ar portions
reinforced rib
resin
surface plate
insid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281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龙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r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r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281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8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8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84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树脂制层叠板(30),包括其间形成有中空部(280)的表面板(120A)和背面板(120B),所述背面板(120B)上设置有前端部与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对接的凹部(200),并且由所述背面板(120B)形成有印记部(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记部(150)包括刻印有标识的平面部(151),以及由该平面部(151)的周缘的一部分向所述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突出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170)熔接所形成的加强筋(152)。

Description

树脂制层叠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制层叠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印记部的树脂制层叠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机动车的内部安装件的后备箱底板、顶板或车轿厢内的地板、侧板以及顶板等采用所谓的树脂制层叠板。此外,建筑材料、物流·包装材料等也采用树脂制层叠板。
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一般具有其间形成有中空部的树脂制表面板和树脂制背面板,在背面板上设置有前端部与表面板的内表面对接的凹部。尤其是,对于重视外观的机动车的内部安装件或建筑材料而言,在表面板的表侧粘贴有无纺布。这样的树脂制层叠板已由专利申请号为201180005229.9的专利文献公开。
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树脂制层叠板中,所述凹部优选在背面板上以一定的间隔均有分布,从而能以壁厚较薄的树脂板形成满足刚度以及强度需求的树脂制层叠板,并且实现树脂制层叠板的轻量化、薄壁化。
此外,现有技术中,在树脂制层叠板的背面上,一般设置有平面状印记部(区域),在该印记部上刻印材料标记、零部件号、厂商、回收标识等,以便于部件的管理或使用、回收等。
如果树脂背面板较厚情况下,可直接在该背面板上设置印记区域或印记部,而不会使得该部分的强度、刚度降低。
但如上所述,在上述轻量化、薄壁化的树脂制层叠板中,背板的厚度较薄,如果仅仅在背板上如以往那样形成平面状印记部的话,则该部分刚度难以得到保障。并且,在背板的厚度较薄时,在层压过程中还会出现印记部鼓起或下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背板较薄的树脂制层叠板中,提供一种印记部的结构,以保证该印记部的刚度,进而保证树脂制层叠板的整体刚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使得印记部保持平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制层叠板包括其间形成有中空部的表面板和背面板,所述背面板上设置有前端部与表面板的内表面对接的凹部,并且由所述背面板形成有印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记部包括刻印有标识的平面部,以及由该平面部的周缘的一部分向所述表面板的内表面突出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熔接所形成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由所述背表面向表面板的内表面下凹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保持间隙来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沿着平面部的周缘间隔一定间距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向平面部的外侧斜向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小于加强筋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为多边形,所述加强筋连续地设置于多边形的角部的两个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与背面板的向表面板的内表面凹下并与之相粘接的其他筋板部分相连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层叠板还包括粘接于表面板外侧的装饰层。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印记部包括刻印有标识的平面部,以及由该平面部的周缘的一部分向所述表面板的内表面突出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熔接所形成的加强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由于在平面的周缘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加强筋,所以可以加大该印记部的刚度。并且,上述平面部下方的空间通过未形成有加强筋部分与中空部连通,从而可以在层叠板成型过程中,使得印记部下方空间的空气排出,防止印记部下方空间密闭有空气并由此造成印记部鼓起,保持了印记部的平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由所述背表面向表面板的内表面下凹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保持间隙所形成。由于印记部的平面部形成的比背面板的表平面低,这样使得外部载荷不容易作用于平面部,即使该部分的刚度稍低,也不会因此在受到外部载荷时造成破损。并且,由此带来的结构使得加强筋的高度变低,进而提高了印记部的刚度。再者,由于印记部形成的较低,使得平面部上刻有的标识不宜被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沿着平面部的周缘间隔一定间距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使得印记部的各部分的刚度均匀地得到加强,并使得印记部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向平面部的外侧斜向延伸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提高印记部的刚度,并且易于印记部的模压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小于加强筋的长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保证加强筋之间的平面部下方空间和和上述中空部相互连通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加大加强筋的长度,从而可以加大印记部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为圆形或多边形。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印记部的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为多边形,所述加强筋连续地设置于多边形的角部的两个边上。采用这样的结构,特别是在印记部尺寸较小时,可以有效地强化印记部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与背面板的向表面板的内表面凹下并与之相粘接的其他筋板部分相连续地形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以背面板的成型材料整体来形成印记部的加强筋,使得加工制造容易、降低了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制层叠板还包括粘接于表面板外侧的装饰层。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强层叠板的装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制层叠板用途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制层叠板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是从背面板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印记部的树脂制层叠板局部平面图,是从背面板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4A是示意性表示印记部结构的沿着图3的线A-A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示意性表示印记部结构的沿着图3的线B-B的放大剖视图,其中两图中省略了装饰材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树脂制层叠板30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制层叠板用于汽车后备箱时的情形。如图1所示,车辆10具有位于车辆后座11后方的行李舱12。在该行李舱1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收容备胎等的收容空间15。该收容空间15包括从车辆地板16上开口(开口21)并具有大致箱型的收容部20以及封闭上述开口21的板件30。该空间例如可以收纳图1所示的备胎等。上述板件30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树脂制层叠板,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上述板件30称为树脂制层叠板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树脂制层叠板30的局部立体图,该图中为了清楚表示层叠板主要部分的内部结构,选择了不包括后述的印记部和其他功能部分的部分。如图2所示,树脂制层叠板30包括:表面侧片120A、背面侧片120B、贴合在表面侧片120A的外表面上的装饰材料片140,树脂制层叠板30是装饰材料片140、表面侧片120A及背面侧片120B这三层构成的层叠结构。表面侧片120A及背面侧片120B的材料由利用聚乙烯、聚丙烯等烃系树脂或非晶性树脂等形成的片材构成。
此外,构成装饰材料片140的目的在于提高外观性、装饰性且对与成形品接触的物品(例如,在货物底板盖板的情况下为载置于盖板上表面的物品等)提供保护。装饰材料片140的材质可以适用纤维表皮材料、片状表皮材料、膜状表皮材料等。作为所述纤维表皮材料的原材料可以举出聚酯、聚丙烯、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丙烯、维尼纶等合成纤维、醋酸酯、人造丝等半合成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绵、麻、羊毛、绢等天然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纤维。但本实施例中的装饰材料片140并不是必须的,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中的树脂制层叠板也可以不包括装饰材料片140。
作为表面侧片120A及背面侧片120B各自的厚度(壁厚)及作为车辆用内部安装件30的整体厚度(板厚)根据车辆用内部安装件30的用途而适当确定即可。从轻量性的观点考虑,所述壁厚为1.5mm以下,优选为1.0mm以下,所述板厚为15mm以下,优选为10mm以下。
如图2、4所示,背面侧片120B的各自的底部具有多个凹部200,该凹部200与表面侧片120A的粘接有装饰材料片140的外表面的相反侧的面即内表面170粘接,多个凹部200的深度实质上构成层叠结构板30的厚度。多个凹部200分别以如下方式构成为,即,通过在背面侧片120B的内表面180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之间延伸的肋122而以在内表面侧突出的方式朝向内方形成为前端变细,多个凹部200各自有底,在前端最细部具有对接面240,对接面240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粘接。多个凹部200的个数根据树脂制层叠板30的用途适当设定即可,但数量越多,与重量的增加相比,能够得到更高的刚性。
如图2所示,多个凹部200分别为背面侧片120B的外表面220上的开口260锥台形。但其形状从圆锥形状、圆锥台形状、圆筒形状、棱柱形状、棱锥形状、半球形状等多种形状中适当选择即可。而且,多个凹部200优选在外表面220均等地分散配置。作为变形例,其分布形式可以为满足层叠板刚度、强度的任何其他形式,如蜂窝状。
如图2、4所示,在表面侧片120A与背面侧片120B之间形成有中空部28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包括印记部的树脂制层叠板局部平面图,是从背面侧片一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层叠板30除图2所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外,还包括印记部150和多个功能部160。
此处,所谓功能部意指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收纳部内所收纳的收纳对象物如备胎13等的结构而在层叠板上形成的凹部等,以便能容纳所述收纳对象物。简单地讲,所述功能部160包括与背面侧片120B的外表面齐平的分隔部161、由该分隔部向下呈梯形台状下凹的台形凹部162以及从台形凹部的底部进一步向下凹并呈条状的条形凹部163。其中,所述条形凹部163的前端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熔接,以加强该功能部整体的刚度。从而,所述功能部所包括的该条状凹部161与上述凹部200的作用相同,也可视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凹部。
如上所述,所述功能部160为更好地容纳所述收纳室内的收纳对象物而设置的,无容置疑,其结构可以随收纳对象或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而变化。并且,从结构上将,在该功能部160不是必须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它。
以下,结合图3、4对本实用新型的印记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印记部150包括平面部151和沿着该平面部的周缘方向间隔一定间距形成的多个加强筋部152,并且这些加强筋152均匀分布于平面部151的周缘。
如图3所示,所述平面部151上刻印有该层叠板的零部件号“12345-67890”,零部件的名称“ABCDE”,以及零部件的材料“FGHIJ”。无容赘言,在该平面部用于标记各种印记,其用于标记厂商名称、材料的可回收表示等等也是可以的。
图4A是示意性表示印记部结构的沿着图1的线A-A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示意性表示印记部结构的沿着图1的线B-B的放大剖视图,两图中均省略了装饰材料片。如图4所示,所述平面部151由所述背表面120B向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凹下并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保持间隙来形成。并且,所述间隙大致为树脂制层叠板板厚的1/2。
由于所述平面部151由所述背表面120B向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下凹形成,即,使用形成背面侧片120B的树脂薄板来形成该平面部151,使得层叠板30的制造容易完成。由于印记部150的平面部151形成的比背面侧片120B的表平面低,这样使得外部载荷不容易作用于平面部151,即使该部分的刚度稍低,也不会因此在受到外部载荷时造成破损。并且,由此带来的结构使得加强筋的高度变低,进而提高了印记部的刚度。再者,由于印记部形成的较低,使得平面部上刻有的标识不宜被磨损。
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所述间隙大致为树脂制层叠板板厚的1/2,但也不限于此,只要满足印记部150的刚度要求,可以适当选择上述间隙的尺寸。
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筋152从所述平面部151的周缘以向该平面部151的外侧斜向延伸的形式,向所述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突出来形成,并且该加强筋152的前端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熔接。如图4所示,所述平面部151、加强筋151与表面侧片120A的内表面17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间隙)153与在表面侧片120A与背面侧片120B之间形成的中空部280相互连通。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得印记部150下方的空间153和上述中空部280相互连通,从而可以在层叠板30成型过程中,使得印记部150下方空间153的空气排出,防止印记部下方空间153密闭有空气并由此造成印记部150鼓起,保持了印记部150的平整形。
此外,如图4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152与背面侧片120B中向表面侧片120A延伸并与表面侧片120B的内表面170相粘接的其他筋板部分,如图4B中的筋板190连续地形成。
如图3、图4B所示,所述加强筋152沿着平面部151的周缘间隔分布,具体而言,包括在图3上下长边上的4条加强筋,以及在矩形的平面部151的角部沿着长边和短边的方向上连续地形成的4条加强筋。如图3所示,各加强筋152之间的间隔小于加强筋的长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保证加强筋152之间的平面部下方空间和和上述中空部280相互连通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加大加强筋的长度,从而可以加大印记部150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虽然平面部形成的比背面板的其他部分低,但也可以与其他部分平齐,如与凹部200的开口平面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均匀分布于平面部的周缘部,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只要能保证平面部下方空间与中空部之间连通,加强筋可以几乎遍布外周缘的整周上。并且,在保证印记部的刚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在周缘的一部分上形成加强筋。
本实例中,所述加强筋向平面部的外侧斜向延伸设置,但也可以采用加强筋大致垂直于表面板内表面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以平面部为矩形为例做了说明,但显然,该平面部可以为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多边形。在平面部为多边形的情形下,特别是在平面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仅在多边形的角部沿着该角部的两边设置加强筋,此时,也能满足增大印记部刚度的需要。
以上分述了包括印记部的各部分的结构,毋庸赘言,包括印记部的各部分结构可以采用201180005229.9所述的方法,整体模压成型。特别是,背面板的各部分由背面板树脂薄片整体模压成型。
本实施例以作为汽车零部件的树脂制层叠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所述的层叠板可以为汽车之外的车辆上使用的部件,或飞机零部件以及建筑材料部件等。

Claims (10)

1.一种树脂制层叠板(30),包括其间形成有中空部(280)的表面板(120A)和背面板(120B),所述背面板(120B)上设置有前端部与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对接的凹部(200),并且由所述背面板(120B)形成有印记部(150),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记部(150)包括刻印有标识的平面部(151),以及由该平面部(151)的周缘的一部分向所述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突出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170)熔接所形成的加强筋(1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所述平面部(151)由所述背面板(120B)向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下凹并与表面板的内表面(170)保持间隙(153)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2任何一项的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2)沿着平面部(151)的周缘间隔一定间距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2任何一项的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2)向平面部(151)的外侧斜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2)向平面部(151)的外侧斜向延伸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2)之间的间隔小于加强筋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2、5、6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151)为圆形或多边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151)为多边形,所述加强筋(152)连续地设置于多边形的角部的两个边上。
9.如权利要求1、2、5、6、8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1)与背面板(120B)的向表面板(120A)的内表面(170)凹下并与之相粘接的其他筋板部分(190)相连续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2、5、6、8所述的树脂制层叠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于表面板(120A)外侧的装饰层(140)。
CN 201320328196 2013-06-07 2013-06-07 树脂制层叠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8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8196 CN203358482U (zh) 2013-06-07 2013-06-07 树脂制层叠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8196 CN203358482U (zh) 2013-06-07 2013-06-07 树脂制层叠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8482U true CN203358482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2819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8482U (zh) 2013-06-07 2013-06-07 树脂制层叠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84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539A (zh) * 2015-04-09 2017-12-05 魔组系统有限公司 底板系统、包括此类底板系统的车辆、例如服务车辆
WO2020098668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吴铭远 复合板材结构及箱盒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539A (zh) * 2015-04-09 2017-12-05 魔组系统有限公司 底板系统、包括此类底板系统的车辆、例如服务车辆
WO2020098668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吴铭远 复合板材结构及箱盒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4985B2 (en) Sandwich-type composite component having imprinted 3-D structures which provide at least one pattern at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component
KR101579520B1 (ko) 수지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3717389B (zh) 树脂层压板
USD557646S1 (en) Vehicle dashboard panel
CN202053585U (zh) 汽车备胎盖板
CN101274483A (zh) 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83595B (zh) 折叠式蜂窝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D603154S1 (en) Footwear upper
CN104411482B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加强的设备构件的制造方法
USD597009S1 (en) Car dashboard
JP2017532083A (ja) 不織マットで形成された手荷物物品
CN203358482U (zh) 树脂制层叠板
USD610961S1 (en) Automobile tire
USD555297S1 (en) Dog diaper
CN203612324U (zh) 栈板
KR101426602B1 (ko) 단열, 흡음, 차음, 방수 기능을 갖는 자동차 내장재용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341048A (zh) 用于机动车辆内部的装饰面板以及制造装饰面板的方法
CN102642503B (zh) 一种汽车衣帽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573912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
JP6041378B2 (ja) 車両用天井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CN102264594A (zh) 后备箱衬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2821A (zh) 汽车置物盒盖板的材料结构
USD664071S1 (en) Passenger automobile
USD598353S1 (en) Car dashboard
CN103818077B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