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2680U -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2680U
CN203352680U CN 201320333258 CN201320333258U CN203352680U CN 203352680 U CN203352680 U CN 203352680U CN 201320333258 CN201320333258 CN 201320333258 CN 201320333258 U CN201320333258 U CN 201320333258U CN 203352680 U CN203352680 U CN 203352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e change
control device
control
detection syste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332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虎
管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Automobile Intellig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WORT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WORT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WORT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332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2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2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26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后视全景图像,所述后视全景图像是由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设备将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有效避免了拍摄盲区,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还控制后视显示设备在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指示出后视全景图像中后方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和位置,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后视全景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

Description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拥有汽车的用户越来越多,交通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交通安全问题也被广大社会群体越来越重视。例如,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进行变道时,司机就需要十分谨慎,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依赖于后视镜,通过司机的眼睛来观察后方是否有车,但由于后视镜的视野有限,造成某些角度在后视镜中无法看到,这些无法看到的视角范围即盲区,如果有车辆在盲区范围内,则导致变道过程中的擦碰十分常见,用户的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提高变道时行驶安全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后视全景图像,所述后视全景图像是由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检测电路、主芯片MCU和显示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检测端,所述主芯片MCU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检测模块,每一路检测模块包括稳压管、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稳压管的阴极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的输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经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接收第一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作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检测端。
优选地,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MOS管、保险丝和二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经第四电阻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显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接收第二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的节点上,所述MOS管的源极接收第二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MOS管的漏极经所述保险丝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与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标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后视摄像设备在待输出的所述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
优选地,所述主芯片MCU的串口通信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连接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标示控制输入端。
优选地,后视摄像设备为广角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包括左转向信号和右转向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包括后视摄像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图像输出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图像输入端,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后视全景图像,所述后视全景图像是由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将显示设备的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有效避免了拍摄盲区,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同时,控制装置还控制后视显示设备在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指示出后视全景图像中后方车辆与本车的距离情况和位置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后视全景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后视摄像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显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的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10与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20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即用于检测是否车辆需要变道,其中,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可以是用户在变道时开启转向灯的信号,当用户需要变道时,用户无需另外触碰其他按键来触发变道转向信号,只需要开启转向灯,该转向灯的开启信号直接作为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10,操作简单方便,与普通驾驶操作相同,无需多余操作,有利于安全驾驶。此外,还可增设按键来生成变道检测触发信号,该按键可以是设置于方向盘或驾驶操作台上的物理按键,也可以是显示在显示设备20上的图形控件,同样可确保对触发信号检测的可靠性。该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可作为显示设备20的视频切换信号,将显示设备20的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30,等待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30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
控制装置10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20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显示设备20显示由后视摄像设备30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其中,后视全景图像是指位于车辆后方的0~180度视角范围内的图像,后视摄像设备30采用广角摄像头,视角在水平方向上可拍摄0~180度范围,有效避免拍摄时的盲区,用户根据显示设备20显示的后视全景图像,可清楚的判断出当前变道是否安全,提高了行车变道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实施例为基础,控制装置10包括信号检测电路11、主芯片MCU 12和显示控制电路13,信号检测电路11的信号输入端作为控制装置10的信号输入端,检测是否有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到达,并将接收到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转换为可供主芯片MCU 12识别的信号;信号检测电路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主芯片MCU12的检测端,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至主芯片MCU 12进行识别;主芯片MCU 12可采用型号为STM32F系列单片机芯片,电路结构简单易实现,数据处理方便,价格便宜,可有效节约成本;在主芯片MCU 12对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后,生成显示控制信号;主芯片MCU 12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控制电路13的显示信号输入端,输出显示控制信号至显示控制电路13进行转换,转换为可供显示设备20识别的信号;显示控制电路13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作为控制装置10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显示设备20的显示控制输入端,将转换后的显示控制信号发送至显示设备20,控制显示设备20将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30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后视图像,避免变道盲区,提高变道行车安全。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后视摄像设备的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实施例为基础,控制装置10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与后视摄像设备30的标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后视摄像设备30在待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变道指示线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来标识出后方车辆与当前车辆之间的距离情况,或直接采用距离刻度线作为变道指示线。这里的距离可以只是一个距离范围,例如,用红色线段标识出与当前车辆相距0~1米范围内的后方车辆,此范围内如果变道,撞车的可能性非常大;用紫色线段标识出与当前车辆相距1~2米范围内的后方车辆,此范围内如果变道,撞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用黄色线段标识出与当前车辆相距2~3米范围内的后方车辆,此范围内如果变道,也可能存在撞车的情况;3米以外的车辆对当前车辆的安全性影响不大,可不再做标识。此外,也可预先设置线段的长度,并对变道指示线进行校准,以模拟出真实的线段距离。用户根据变道指示线,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后视全景图像中后方车辆与本车之间的距离情况和位置关系,并判断是否变道,提高变道行车安全。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为基础,将主芯片MCU 12的串口通信端作为控制装置10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连接后视摄像设备30的标示控制输入端,控制后视摄像设备30在待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主芯片MCU 12可采用型号为STM32F系列单片机芯片,串口数量充足,与后视摄像设备30之间通过串口通信协议进行信号传输,简化了电路设计,使整个控制装置10的结构简单易实现。此外,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可包括左转向信号和右转向信号,控制装置10根据检测到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来判断出当前车辆是准备向左变道或向右变道。当检测到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是左转向信号时,当前车辆准备向左变道,此时,主芯片MCU 12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后视摄像设备30在待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上只标示出左方的变道指示线;当检测到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是右转向信号时,当前车辆准备向右变道,此时,主芯片MCU 12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后视摄像设备30在待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上只标示出右方的变道指示线。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后视摄像设备30处理图像的流程,提高图像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可向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后视全景图像;此外,如果用户本打算向左变道,却错误的按成右转按钮,此时还可及时起到提示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变道行车安全。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本实施例的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检测模块,以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包括左转向信号LAMP_L和右转向信号LAMP_R为例,即包括两路检测模块,分别输出两路输出信号L_LAMP_DET和R_LAMP_DET至主芯片MCU。以下实施例以左路检测模块为例,左路检测模块包括稳压管D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稳压管D1的阴极接收左转向信号LAMP_L的输入,稳压管D1的阳极经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经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R3接收第一输入电压VCC的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作为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主芯片MCU的检测端,输出左输出信号L_LAMP_DET至主芯片MCU。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左转向信号LAMP_L为高电平信号,当左转向信号LAMP_L到达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后,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输入电压VCC经第一三极管Q1到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低电平的左输出信号L_LAMP_DET至主芯片MCU,即主芯片MCU的检测端检测到低电平的信号;如果用户没有触发左转向信号LAMP_L,则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始终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输入电压VCC经第三电阻R3输出至主芯片MCU,即主芯片MCU的检测端检测到高电平的信号。主芯片MCU根据接收到的高/低电平,即可判断出当前是否有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到达,并在有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到达时,控制显示设备将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后视图像,避免变道盲区,提高变道行车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第三实施例中显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Q2、MOS管U1、保险丝L1和二极管D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作为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经第四电阻R4连接主芯片MCU的显示信号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接收第二输入电压Vin的输入,MOS管U1的栅极连接在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之间的节点上,MOS管U1的源极接收第二输入电压Vin的输入,MOS管U1的漏极经保险丝L1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作为显示控制电路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没有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到达时,主芯片MCU始终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CTL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输入电压Vin经第二三极管Q2到地,此时MOS管U1的栅极为低电平,MOS管U1截止,二极管D2的阴极输出为低电平的输出信号OUT,显示设备不切换视频源;当有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到达时,主芯片MCU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CTL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二输入电压Vin经第六电阻R6加载到MOS管U1的栅极,MOS管U1导通,第二输入电压Vin经MOS管U1的源极、漏极和保险丝L1到达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输出高电平信号的输出信号OUT至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控制显示设备将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后视全景图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后视图像,避免变道盲区,提高变道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包括后视摄像设备和显示设备,后视摄像设备的图像输出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图像输入端,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显示设备显示后视全景图像,后视全景图像是由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
本实施例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包括前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由于采用前述控制装置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相对现有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而言,能够根据检测的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将显示设备的视频源切换至后视摄像设备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有效避免了拍摄盲区,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同时,控制装置还控制后视显示设备在拍摄的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指示出后视全景图像中后方车辆与本车的距离情况和位置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后视全景图像,进一步提高了变道时的行驶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与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后视全景图像,所述后视全景图像是由所述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后视摄像设备输出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检测电路、主芯片MCU和显示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检测端,所述主芯片MCU的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后视显示控制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检测模块,每一路检测模块包括稳压管、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稳压管的阴极接收变道检测触发信号的输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经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接收第一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作为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检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MOS管、保险丝和二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经第四电阻连接所述主芯片MCU的显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接收第二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的节点上,所述MOS管的源极接收第二输入电压的输入,所述MOS管的漏极经所述保险丝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后视显示控制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与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标示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所述后视摄像设备在待输出的所述后视全景图像上标示变道指示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MCU的串口通信端作为所述控制装置的指示线标示控制端,连接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标示控制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后视摄像设备为广角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道检测触发信号包括左转向信号和右转向信号。
9.一种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摄像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后视摄像设备的图像输出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图像输入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CN 201320333258 2013-06-09 2013-06-09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2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33258 CN203352680U (zh) 2013-06-09 2013-06-09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33258 CN203352680U (zh) 2013-06-09 2013-06-09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2680U true CN203352680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5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332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2680U (zh) 2013-06-09 2013-06-09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26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781A (zh) * 2015-07-29 2015-12-09 深圳市新达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倒车监视系统
CN107009966A (zh) * 2015-09-25 2017-08-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即将到来的车辆的主动检测和增强的可视化
CN112158131A (zh) * 2020-10-09 2021-01-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并线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781A (zh) * 2015-07-29 2015-12-09 深圳市新达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倒车监视系统
CN107009966A (zh) * 2015-09-25 2017-08-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即将到来的车辆的主动检测和增强的可视化
CN112158131A (zh) * 2020-10-09 2021-01-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并线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126B (zh) 一种辅助车辆安全变更车道的方法及系统
CN203352680U (zh)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N104714647B (zh) 一种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导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45534U (zh) 一种智能化的汽车车道变换预警系统
CN103489323A (zh) 一种红绿灯的识别装置
CN103264663A (zh) 车辆变道盲区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282158A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7644334U (zh) 一种汽车智能防撞装置
CN203165229U (zh) 用于交通路口的红绿灯
CN203698092U (zh) 双闪控制器
CN105629997A (zh) 红外循迹超声测距智能消防小车
CN202917012U (zh) 车载交通信号灯识别系统
CN111873901A (zh) 一种交通事故前线警示系统
CN205104038U (zh) 一种山区弯道会车车辆监测装置
CN103720573A (zh) 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智能导盲车
CN203492129U (zh) 一种立体车库停车装置
CN204526995U (zh) 一种电子后视镜装置
CN202920579U (zh) 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智能导盲车
CN105128781A (zh) 汽车倒车监视系统
CN203511457U (zh) 停车指示装置
CN206833714U (zh) 一种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
CN204576138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倒车系统
CN104658247A (zh) 一种基于红外探测的道路安全系统
CN206877496U (zh) 一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灯
CN203630964U (zh) 一种防止直行车辆占用右转车道的警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third floor, SKYWO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mplex, Shiyan Industrial Street, Shiy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KYWORTH AUTOMOBILE INTELLIG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hird floor, SKYWO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mplex, Shiyan Industrial Street, Shiy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KYWORTH AUTOMOTIVE 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