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0825U -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0825U
CN203350825U CN 201320390414 CN201320390414U CN203350825U CN 203350825 U CN203350825 U CN 203350825U CN 201320390414 CN201320390414 CN 201320390414 CN 201320390414 U CN201320390414 U CN 201320390414U CN 203350825 U CN203350825 U CN 203350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nel
pattern area
hollow
electrode
sens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904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贺勋
赖彬
许贤斌
冯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 2013203904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0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0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08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包括遮蔽层及感测层,遮蔽层具有一镂空部,感测层设置于遮蔽层下,且位于镂空部的周围。本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本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感测层位于遮蔽层之下,且位于镂空部的周围,如此,感测层会被遮蔽层遮盖,且避开了图案区的镂空部,不会透过镂空部看到感测层,提升了触控面板外观品质。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结合触控功能于显示器已成为携带式电子产品主流发展之趋势。触控面板(touch panel)已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例如智慧型手机、行动电话、平板电脑及笔记型电脑。由于使用者可直接通过屏幕上显示的物件进行操作与下达指令,因此触控面板提供了使用者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人性化操作界面。 
图1A为习知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1B为沿着图1A剖面线AA’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A及图1B,触控面板100包括盖板10,盖板10区分有可视区VA和非可视区NA,可视区VA可让显示装置影像光通过并让使用者在其上进行触控动作。非可视区NA通常位于可视区VA周边,其上形成有不透明遮蔽层11及感测层12,遮蔽层11具有镂空部13以形成代表不同功能按键的图标,例如主菜单(home)、返回及选项等功能按键。感测层12为一整层的结构,且位于遮蔽层11之下并覆盖或横跨镂空部13,以使镂空部13形成的图标具有触控功能。 
然而,感测层12覆盖或者横跨镂空部13,故可从触控面板100外部透过镂空部13看到感测层12,易造成触控面板100外观不良。 
发明内容
本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使得感测层避开图案区的镂空部,藉此,避免透过镂空部看到感测层,进而提升触控面板外观品质。 
本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包括遮蔽层及感测层,遮蔽层具有一镂空部,感测层设置于遮蔽层下,且位于所述镂空部的周围。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感测层不与镂空部重叠。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遮蔽层具有一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由所述镂空部及一非镂空部组成,且所述镂空部围绕所述非镂空部的周围。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遮蔽层具有一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由所述镂空部及一非镂空部组成,且所述非镂空部围绕所述镂空部的周围。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感测层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至少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交替排列且围绕于所述图案区周围,且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相互电性绝缘。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圆弧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圆弧及连接所述第二圆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第二圆弧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成的第一开口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圆弧的第二开口区域。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有第 一开口区域及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电部、第四导电部及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的第四连接部,且所述第三导电部与所述第四导电部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第三开口区域与第四开口区域,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第四开口区域,所述第三、第四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导电部在所述图案区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第四导电部交替排列。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圆环及连接所述第一圆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圆环及连接所述第二圆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交替排列,且在第一圆环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绝缘块,在第二圆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块。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感测层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直杆部及复数第一横杆部,所述第一横杆部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直杆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直杆部及复数第二横杆部,所述第二横杆部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直杆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杆部与所述第二直杆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横杆部与所述第二横杆部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有复数间隙,所述镂空部位于所述间隙中。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遮蔽层包括相互堆叠的复数层不透明绝缘层。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遮蔽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及第四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及第四绝缘层沿靠近所述感测层的方向依次堆叠。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镂空部一侧形成的侧面为阶梯状。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材料为白色绝缘油墨,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材料为黑色绝缘油墨。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五绝缘层位于所述感测层与所述遮蔽层之间。 
根据本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五绝缘层的材料为透明绝缘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 
本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包括盖板及上述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所述图案区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感测层之间。 
根据本新型实施例,更包括导电层,所述遮蔽层将所述盖板区分出一可视区与一非可视区,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非可视区,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可视区。 
本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盖板,具有一可视区及一非可视区;基板,位于所述盖板下;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所述图案区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以及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可视区。 
本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中,感测层位于遮蔽层之下,且位于镂空部的周围,如此,感测层会被遮蔽层遮盖,且避开了图案区的镂空部,不会透过镂空部看到感测层,提升了触控面板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为习知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沿着图1中剖面线AA’的示意图。 
图2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其中一图案区的放大图。 
图2C为沿着图2B中剖面线CC’的剖面图。 
图3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新型另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沿图8A的剖面线BB’示意图。 
图9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 
100、500、600~触控面板;            200、300、400~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 
10、20~盖板;                       11、21~遮蔽层 
22~图案区感测结构;                 23~感测层; 
24、54~镂空部;                     25、55~非镂空部; 
26~第一电极;                       27~第二电极; 
231~第一圆弧;                      232~第二圆弧; 
233、311、412~第一连接部;          234、312、422~第二连接部; 
313~第三连接部;                    314~第四连接部; 
301~第一导电部;                    302~第二导电部; 
303~第三导电部;                    304~第四导电部; 
411~第一圆环;                      413~第一绝缘块; 
421~第二圆环;                      423~第二绝缘块; 
511~第一直杆部;                    512~第一横杆部; 
522~第二直杆部;                    521~第二横干部; 
601~第一绝缘层;                    602~第二绝缘层; 
603~第三绝缘层;                    604~第四绝缘层; 
71~第五绝缘层;                     81~导电层; 
91~基板;                           92~粘结层; 
P1~第一开口区域;                   P2~第二开口区域; 
P3~第三开口区域;                   P4~第四开口区域; 
VA~可视区;                         NA~非可视区; 
G~图案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2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其中一图案区的放大图,图2C为沿着图2B中剖面线CC’的剖面图。请同时参阅图2A至图2C,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200包括盖板20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22。盖板20可供使用者触控操作时直接接触,盖板20区分有可视区VA与非可视区NA,非可视区NA通常位于可视区VA之至少一侧,例如围绕于可视区VA的四周,或位于可视区VA的相对两侧,或仅位于可视区VA的一侧。图案区感测结构22设置于盖板20上,且位于非可视区NA。图案 区感测结构22包括遮蔽层21及感测层23,遮蔽层21通常由不透明绝缘材料形成,例如黑色或白色绝缘油墨,遮蔽层21设置于盖板20之下,且将盖板20界定出非可视区NA,遮蔽层21可用于遮蔽位于非可视区NA的线路元件。遮蔽层21具有镂空部24,镂空部24可形成代表不同功能按键的图标,例如主菜单(home)、返回及选项等功能按键。感测层23位于遮蔽层21下,且位于镂空部24的周围,也即感测层23不与镂空部24重叠,藉此使得感测层23避开镂空部24,避免从盖板20上方透过镂空部24看到感测层23,从而提升触控面板外观品质,同时感测层23也无须跨越遮蔽层21与镂空部24之间的高度差,降低了感测层23断裂的风险。 
通常为了区分不同的功能键,镂空部24的图形也不相同,例如“主菜单”功能键通常为圆环形,“返回”功能键通常为指向左边的箭头形状。这里将每个功能键的对应的图标定义为一图案区G,即遮蔽层21具有至少一图案区G,图2A中以三个图案区G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图案区G由镂空部24及一非镂空部25组成,镂空部24围绕非镂空部25的周围,例如圆环形的功能键图标,当然,其他形状的图标,也可以是非镂空部围绕在镂空部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层23围绕于图案区G的周围,且与镂空部24、非镂空部25均不重叠。 
请继续参考图2B及图2C,感测层23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26及至少一第二电极27,第一电极26及第二电极27交替间隔排列且围绕于图案区G周围,且第一电极26及第二电极27相互电性绝缘。第一电极26及第二电极27可分别连接于控制器(图未示),一个作为驱动电极RX接收驱动信号,另一个作为发射电极TX将感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27之间可形成一电容,触控物体接触或靠近该感测层23时,会改变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 27之间的电容值,通过侦测该电容值从而可确定该位置图标是否有被触摸。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6包括第一圆弧231及连接第一圆弧231的第一连接部233,第二电极27包括第二圆弧232及连接第二圆弧232的第二连接部234。第一圆弧231与第二圆弧232交替间隔排列。第一圆弧231与第二圆弧232由于是弧形,即是非封闭的结构,故第一圆弧231形成有一第一开口区域P1,第二圆弧232形成有一第二开口区域P2,第一开口区域P1与第二开口区域P2较佳位于镂空部24相对两侧,第二连接部234位于第一圆弧231形成的第一开口区域P1中,第一连接部233位于第二圆弧232形成的第二开口区域P2,如此,第一电极26与第二电极27之间相互电性绝缘。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二圆弧231、232并不限定为圆弧状,其可以根据实际图标的形状来设计,例如非封闭的环状。下文将例举一些常见的感测层结构来说明。 
图3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新型另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图案区感测结构与图2B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感测层的具体结构不同。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导电部301、第二导电部302、第一连接部311及第二连接部312。第一导电部301与第二导电部302沿一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于镂空部24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导电部301与第二导电部302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有第一开口区域P1及第二开口区域P2,第一导电部301与第二导电部302通过该第一开口区域P1及第二开口区域P2相互不接触。其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较佳为相互垂直。第一连接部311电性连接所有的第一导电部301,第二连接部312电性连接所有的第二导电部302。第二电极包括第三导电部303、第四导电部304、第三连接部313及第四连接部314,第三导电部303与第四导电部304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镂空部24的相对两侧,且第三导电部303与第四导电部304之间在第二方 向上形成有第三开口区域P3及第四开口区域P4,第三导电部303与第四导电部304通过该第三开口区域P3及第四开口区域P4相互不接触。第三连接部313电性连接所有的第三导电部303,第四连接部314电性连接所有的第四导电部304。第一、第二连接部311、312分别位于第三、第四开口区域P3、P4,第三、第四连接部313、314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开口区域P1、P2,第一、第二导电部301、302在镂空部24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三、第四导电部303、304交替间隔排列。 
所有的第一导电部301通过第一连接部311电性连接,及所有的第二导电部302通过第二连接部312电性连接后,可分别作为两个驱动电极RX,用于接收驱动信号。所有的第三导电部303通过第三连接部313电性连接,及所有的第四导电部304通过第四连接部314电性连接后,可分别作为两个发射电极TX,将感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第一至第四导电部的形状具体可以根据镂空部24及非镂空部25的形状来设计,例如,图3A所示第一导电部301、第二导电部302、第三导电部303、第四导电部304均为半圆弧状,图3B所示的第一导电部301、第二导电部302、第三导电部303、第四导电部304大致为长条状。 
图4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图案区感测结构与图2B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圆环411及连接第一圆环411的第一连接部412,第二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圆环及421及连接第二圆环421的第二连接部422,第一圆环411与1第二圆环412交替间隔排列。所有的第一圆环411通过第一连接部412电性连接后,可作为驱动电极RX,用于接收驱动信号,所有第二圆环421通过第二连接部412电性连接后,可作为发射电极TX将感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在第二圆环421与第一连接部41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绝缘块413,在第一圆环411与第二连接部422之间设置有第 二绝缘块423,藉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电性绝缘。 
图5为本新型一实施例图案区感测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图案区感测结构与图2B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案区的非镂空部55围绕在镂空部54的周围,感测层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直杆部511及复数第一横杆部512,第一横杆部512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一直杆部511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直杆部521及复数第二横杆部522,第二横杆部522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二直杆部521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大致呈梳子状,第一直杆部511与第二直杆部521相互平行且位于镂空部54相对两侧,第一横杆部512与第二横杆部522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有复数间隙,镂空部54位于所述间隙中。第一直杆部511及第一横杆部512组成的第一电极可作为驱动电极RX,用于接收驱动信号。第二直杆部522及第二横杆部521组成的第二电极可作为发射电极TX,将感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图6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盖板结构示意图。请参与图6,本实施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300与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遮蔽层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遮蔽层60包括相互堆叠的复数层不透明绝缘层。在此,以四层绝缘层举例说明,但本新型不限于以四层绝缘层形成遮蔽层,根据遮蔽层材料及厚度不同,可设置一层绝缘层或多层绝缘层堆叠。遮蔽层60包括第一绝缘层601、第二绝缘层602、第三绝缘层603及第四绝缘层604,且第一至四绝缘层沿靠近感测层23的方向依次堆叠。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601与第二绝缘层602在镂空部24一侧形成的侧面为阶梯状,即第二绝缘层602在靠近镂空部24的一侧相较第一绝缘层601内缩一部分,藉此,在第一绝缘层601上形成第二绝缘层602时,可避免由于制作公差的原因导致第二绝缘层60落入镂空部,影响触控面板外观效果。当然在第二绝缘层602之后形成的其它绝缘 层均可依照第一绝缘层601的边界内缩或依次依照前一绝缘层的边界依次内缩,以保证所有绝缘层均不会落入镂空部2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601、第二绝缘层602、第三绝缘层603的材料为白色或彩色绝缘油墨,第四绝缘层604的材料为黑色绝缘油墨。通常由于白色或彩色油墨的遮蔽效果没有黑色油墨的遮蔽效果好,故需要增加白色油墨的厚度。而最后设置一层黑色油墨,可增强整个遮蔽层的遮蔽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感测层通常需要跨过镂空部,然而,当遮蔽层由多层油墨堆叠而成时,镂空部与遮蔽层之间的高度差更大,更易造成感测层的断裂,而本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感测层设置于遮蔽层上,不需要跨越镂空部与遮蔽层之间的高度差,故不易造成感测层断裂。 
图7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400与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五绝缘层71,第五绝缘层71位于感测层23与遮蔽层21之间,且第五绝缘层71也不会与图案区的镂空部24及非镂空部25重叠。第五绝缘层71的材料为透明绝缘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包括聚亚酰胺(Polyimide,PI)、氧化硅(SiO2)、氮化硅(SiN)、氮氧化硅(SiON)、碳化硅(SiC)等。遮蔽层21一般透过印刷一层或多层不透明绝缘油墨形成,由于油墨材料及印刷制程的缘故,通常油墨表面并不是非常平整,故在遮蔽层21上增加一层绝缘材料,可为后续形成感测层23提供一个相对较平整的表面,进而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 
本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图8A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图8B为沿图8A的剖面线BB’示意图。请参阅图8A及图8B,本实例提供的触控面板500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一导电层81,其中盖板结构以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来举例说明。触控面板500包括盖板20、遮蔽层21及导电层,遮蔽层设置于盖板20上,且将盖板20界定 出一非可视区NA与一可视区VA,非可视区NA位于可视区VA之周围。导电层81设置于盖板20上,且还位于可视区VA。导电层81用于提供使用者在可视区VA范围的触控操作,导电层81可为常见的单层的触控感应层或多层的触控感应层。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导电层81直接形成于盖板20上,无需另外设置承载导电层的基板,更加轻薄。 
图9为本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600与图8A及图8B所示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区别在于,触控面板600还包括一基板91,基板91位于盖板20下,导电层81设置于基板91上,导电层81与盖板20之间可透过一粘结层92粘结。导电层81可为常见的单层的触控感应层或多层的触控感应层。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粘结层92的材料包括透明光学胶,液态胶等。其他元件与图8A及图8B所示实施例中的元件对应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或不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镉锡(cadmium tin oxide,CTO)、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AZO)、氧化铟锌锡(indium tin zinc oxide,ITZO)等,不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金属或合金。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可通过印刷或溅镀及光刻制程形成。盖板及基板的材料包括玻璃、压克力(PMMA)、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等透明材料。 
本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及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中,感测层位于遮蔽层之下,且位于镂空部的周围,如此,感测层会被遮蔽层遮盖,且避开了图案区的镂空部,不会透过镂空部看到感测层,提 升了触控面板外观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新型,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蔽层,具有一镂空部;以及
感测层,设置于所述遮蔽层下,且位于所述镂空部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层不与所述镂空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具有一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由所述镂空部及一非镂空部组成,且所述镂空部围绕在所述非镂空部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具有一图案区,所述图案区由所述镂空部及一非镂空部组成,且所述非镂空部围绕在所述镂空部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层包括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至少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交替排列且围绕于所述图案区周围,且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相互电性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圆弧及连接所述第一圆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圆弧及连接所述第二圆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圆弧与所述第二圆弧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形成的第一开口区域,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圆弧形成的第二开口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有第一开口区域及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电部、第四导电部及连接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四导电部的第四连接部,且所述第三导电部与所述第四导电部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有第三开口区域与第四开口区域,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第四开口区域,所述第三、第四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一、第二导电部在所述图案区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第四导电部交替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圆环及连接所述第一圆环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圆环及连接所述第二圆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交替排列,且在第二圆环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第一绝缘块,在第一圆环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层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直杆部及复数第一横杆部,所述第一横杆部相互平行且通过所述第一直杆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直杆部及复数第二横杆部,所述第二横杆部相互平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直杆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直杆部与所述第二直杆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横杆部与所述第二横杆部相互平行且之间形成有复数间隙,所述镂空部位于所述间隙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包括相互堆叠的复数层不透明绝缘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及第四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及第四绝缘层沿靠近所述感测层的方向依次堆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镂空部一侧形成的侧面为阶梯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材料为白色绝缘油墨,所述第四绝缘层的材料为黑色绝缘油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五绝缘层位于所述感测层与所述遮蔽层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绝缘层的材料为透明绝缘有机才俩或无机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
17.一种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所述图案区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感测层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导电层,所述遮蔽层将所述盖板区分出一可视区与一非可视区,所述遮蔽层位于所述非可视区,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所述可视区。
1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具有一可视区与一非可视区;
基板,位于所述盖板下;
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图案区感测结构,所述图案区感测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以及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可视区。
CN 201320390414 2013-07-02 2013-07-02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50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90414 CN203350825U (zh) 2013-07-02 2013-07-02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90414 CN203350825U (zh) 2013-07-02 2013-07-02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0825U true CN203350825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5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90414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50825U (zh) 2013-07-02 2013-07-02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082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0360A1 (zh) * 2013-07-02 2015-01-0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N104966700A (zh) * 2015-06-04 2015-10-0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模组盖板、芯片模组封装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0520469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及控制装置
CN107239183A (zh) * 2014-12-24 2017-10-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式触控面板
TWI671673B (zh) * 2018-08-22 2019-09-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圓形或圓環形單層互電容觸控結構及利用其之觸控裝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0360A1 (zh) * 2013-07-02 2015-01-08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N104281294A (zh) * 2013-07-02 2015-01-1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N104281294B (zh) * 2013-07-02 2017-10-3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N105204696A (zh) * 2014-06-27 2015-12-30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及控制装置
CN105204696B (zh) * 2014-06-27 2018-11-09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及控制装置
CN107239183A (zh) * 2014-12-24 2017-10-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式触控面板
CN107239183B (zh) * 2014-12-24 2020-05-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挠式触控面板
CN104966700A (zh) * 2015-06-04 2015-10-07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模组盖板、芯片模组封装结构及电子装置
TWI671673B (zh) * 2018-08-22 2019-09-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圓形或圓環形單層互電容觸控結構及利用其之觸控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8972B2 (en) Touch panel and cover plate structure and sensing structure thereof
KR10239472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829162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607405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94820B (zh) 觸控面板
KR100991802B1 (ko) 터치 제어 구조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653382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CN203350825U (zh)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图案区感测结构
CN102436324B (zh) 触控面板
TW201020871A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9092106B2 (en) Touch panel
CN102023770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13818A (zh) 触控装置及其静电屏蔽方法
KR200474894Y1 (ko) 이중-층 전극 장치
CN104063085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02084018U (zh) 触控面板
US9542018B2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2263623B1 (ko) 터치 감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699290A (zh) 触控面板
TWI474385B (zh) 觸控單元
CN103946775A (zh) 触摸面板以及电气设备
JP3178844U (ja) タッチ制御ユニット
JP3179136U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5908032B2 (ja) タッチ感知装置
TWI459448B (zh) 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