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9919U - 计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49919U CN203349919U CN 201320275835 CN201320275835U CN203349919U CN 203349919 U CN203349919 U CN 203349919U CN 201320275835 CN201320275835 CN 201320275835 CN 201320275835 U CN201320275835 U CN 201320275835U CN 203349919 U CN203349919 U CN 2033499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load cell
- connecting elements
- measuring apparatus
- overload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eight Measurement For Supplying Or Discharging Of Specified Amounts Of Material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量装置,在承载部或连接构件上作用有异常的载荷时,可以对测重传感器进行过负荷保护。计量装置(100)包括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和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由设在固定构件(12)上的第一支承部(121a)和设在连接构件(14)上的第一部分(131a)构成。此外,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由设在固定构件(12)上的第二支承部(122b)和设在连接构件(14)上的第二部分(132b)构成。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第一载荷时,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此外,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时,第一支承部(121a)支承第一部分(131a),同时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测重传感器的计量装置,特别涉及具有测重传感器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计量装置的测重传感器的过负荷保护方法,采用把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一侧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平5-28937号)公开的测重传感器的止动机构具有安装在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一侧的凸起部(连接构件)、从凸起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固定在凸起部上的承载部、设置成相对于突出部在上下方向上有间隙的限制部,在承载部上施加载荷时,使突出部抵接于限制部,限制过度的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平5-28937号
可是由于所述那样的止动机构是应对在通常动作中可能产生的过负荷的,例如在把承载部取下时施加过大的力或操作的人错误地坐在了承载部上等的情况下,在承载部上作用了异常的载荷时,限制部成为支点,在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上产生与载荷方向相反方向的力,有时会损伤测重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量装置,即使在承载部或连接构件上作用有异常的载荷时,也可以对测重传感器进行过负荷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方式的计量装置,是使用测重传感器的计量装置,包括固定构件、计量料斗、连接构件和过负荷保护机构。固定构件固定测重传感器的一端。计量料斗承载被计量物。连接构件连接计量料斗和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过负荷保护机构对测重传感器进行过负荷保护。此外,过负荷保护机构具有设在固定构件上的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第一载荷作用在测重传感器上时,第一支承部从下方直接或通过规定构件支承设在测重传感器或连接构件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一部分。在测重传感器上作用有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时,第一支承部支承第一部分的同时,第二支承部在隔着第一支承部与计量料斗相反一侧,从上方支承设在连接构件或测重传感器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二部分。
在所述计量装置中,在计量料斗或连接构件上作用有异常的载荷时,由于第一支承部从下方支承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此外,在作用有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时,第一支承部变成支点,在连接构件上产生弯曲力矩使连接构件向上方变形,但由于第二支承部从上方支承设在连接构件或测重传感器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二部分,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位移。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式的计量装置是在第一种方式的计量装置中,优选第二支承部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的位置上。
在所述计量装置中,第二支承部从原理上只要位于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的上方就可以,但因连接构件连接在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上,所以配置第二支承部的自由度就受到限制。可是如果是比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的位置,就可以避免与周围结构的干扰,不会使结构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式的计量装置是在第一种方式的计量装置中,优选第二支承部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的固定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的位置上。
在所述计量装置中,根据杠杆原理,第二部分和第二支承部的间隙越靠近第一支承部就越小,难以微调,但因第二支承部被设在比测重传感器的固定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的位置上,所以调节第二部分和第二支承部的间隙变得容易。
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方式的计量装置是在第一种方式的计量装置中,优选过负荷保护机构还具有上部相对支承部,上部相对支承部位于连接构件的上方,隔着连接构件与第一支承部相对。
在所述计量装置中,在操作的人错误地进行了把计量料斗或连接构件向上方推的操作时,由于上部相对支承部从上方支承连接构件,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方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计量装置中,在计量料斗或连接构件上作用有异常的载荷时,由于第一支承部从下方支承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此外,在作用有比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时,第一支承部变成支点,在连接构件上产生弯曲力矩使连接构件向上方变形,但由于第二支承部从上方支承设置在连接构件或测重传感器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二部分,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组合计量机的正视图。
图2是除去控制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杠杆原理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作用在计量料斗上的负荷载荷和测重传感器的量规面的最大应变的关系的图表。
图5A是表示在计量料斗上没有作用力时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5B是表示在计量料斗上作用了10kg的力时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5C是表示在计量料斗上作用了50kg的力时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5D是表示在计量料斗上作用了160kg的力时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5E是表示在不具有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以往的型式中,在计量料斗上作用了160kg的力时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和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6是第一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第二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第三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第四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除去控制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简易模块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在计量料斗上作用的负荷载荷和测重传感器输出的关系的图表。
图13是具有在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计量装置简易模块化的结构图。
图14是具有其他在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计量装置简易模块化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测重传感器
12固定构件
14连接构件
28计量料斗
100计量装置
121a第一支承部(过负荷保护机构)
122b第二支承部(过负荷保护机构)
122c第三支承部(过负荷保护机构)
121d第四支承部(上部相对支承部,过负荷保护机构)
131a第一部分(过负荷保护机构)
132b第二部分(过负荷保护机构)
132c第三部分(过负荷保护机构)
131d第四部分(过负荷保护机构)
135托架(规定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子,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1)具有计量装置的组合计量机150的结构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组合计量机150的正视图。在图1中,组合计量机150包括进料传送带21、进料滑道22、分散式送料器24、振动式送料器25、堆放料斗26、计量料斗28、收集滑道31、控制部50、计量部60和框架F。
进料传送带21把物品M送向进料滑道22。物品M通过进料滑道22,装到振动式的分散式送料器24上。多个振动式送料器25以俯视时呈放射状的方式配置在分散式送料器24的外周附近。振动式送料器25接收利用分散式送料器24的振动向周围分散的物品M。此外,振动式送料器25通过以规定的振幅和振动次数振动,可以把物品M向放射方向送出。
堆放料斗26配置在振动式送料器25的外端下方。此外,计量料斗28配置在堆放料斗26的下方。利用振动式送料器25的振动,把物品M送向堆放料斗26,配合计量动作临时堆放在那里。然后在打开堆放料斗26的出料口时,物品M被装入到计量料斗28中。
计量部60利用装在内部的测重传感器10测量装入计量料斗28中的物品M的重量,并向控制部50输出重量信号。控制部50根据重量信号进行组合运算,选择根据目标重量设定的容许范围内的组合重量的计量料斗28,打开其计量料斗28的出料口,用收集滑道31收集物品M,从同步门32排出。排出的物品M用下方的包装机(未图示)包装,成为重量在容许范围内的袋装商品。
框架F支承着分散式送料器24、振动式送料器25和堆放料斗26。此外,框架F在内部支承着计量部60。计量料斗28被计量部60支承。
(2)计量装置100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量装置100由计量料斗28、控制部50和计量部60构成。
图2是除去控制部5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的立体图。在图2中,计量部60具有测重传感器10、固定构件12和连接构件14。固定构件12用规定部分固定测重传感器10的一端。此后,把测重传感器10的两端中被固定在固定构件12上的一端称为固定端,把没有固定在固定构件12上的另一端称为自由端。连接构件14是连接计量料斗28和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的构件。
(3)详细结构
(3-1)固定构件12
固定构件12主要分为第一区域12a和第二区域12b。第一区域12a被设置成覆盖连接构件14的上方。此外,第二区域12b被设置成覆盖测重传感器10的固定端一侧。
此外,由于固定构件12支承预先设定在连接构件14上的多个规定部分,所以具有与各规定部分对应的多个支承部。具体说,多个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二支承部122b。
第一支承部121a被设定在开口121的下端,开口121在第一区域12a中靠近连接构件14的位置上形成。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定在狭缝122的上端,狭缝122在第二区域12b中靠近测重传感器10的固定端的位置上形成。
此外,如图2所示,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上。这是因为连接构件14被连接在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上,限制了配置第二支承部122b的自由度,因此通过将第二支承部122b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可以抑制与周围结构的干扰,抑制结构的大型化。
(3-2)连接构件14
连接构件14具有主体块构件140、第一块构件141和第二块构件142。主体块构件140连接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和计量料斗28。
第一块构件141从主体块构件140突出,贯通开口121。第一块构件141具有从开口121的上端一侧向下端一侧贯通的螺丝孔141e。第一螺栓131拧在螺丝孔141e中。第一螺栓131的头部上面和开口上端的间隙、以及第一螺栓131前端和开口下端的间隙都被设定为规定的尺寸。
第二块构件142从主体块构件140延伸,使其前端部进入到狭缝122内。第二块构件142的前端部具有从狭缝122的上端一侧向下端一侧贯通的螺丝孔142e。对第二块构件142进行位置调整,使其螺丝孔142e相对狭缝122上端,从螺丝孔142e的下侧插入第二螺栓132。
此外,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把相对第一支承部121a的第一螺栓131的前端面称为第一部分131a,把相对第二支承部122b的第二螺栓132的前端上面称为第二部分132b。
(3-3)过负荷保护机构
在计量装置100中,对测重传感器10进行过负荷保护的结构由上述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二支承部122b构成,第一支承部121a支承第一部分131a的结构具有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的功能,第二支承部122b支承第二部分132b的结构具有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功能。
在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中,第一支承部121a阻止第一部分131a产生规定值以上的位移。在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中,第二支承部122b阻止第二部分132b产生规定值以上的位移。此外,关于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包括在以下的动作说明中。
(4)动作
图3是根据杠杆原理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负荷载荷和测重传感器10在量规面上的最大应变的关系的图表。
(4-1)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
首先,在图3中,在向下的力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时,连接构件14向下方弯曲,第一部分131a靠近第一支承部121a。其中,设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时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为第一力,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比第一力大的力时,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阻止第一部分131a向下方位移。
如图4所示,从力作用于计量料斗28到力达到第一力之前,所述动作中量规面的最大应变向正方向增加。然后,在作用有超过第一力的力时,测重传感器10的应变一度减小,此后,变成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正方向)增加。这是因为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接触,阻止了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下方位移,同时以第一支承部121a为支点在连接构件14上产生了弯曲力矩,因此作用有把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上方抬起的力。
此外,参照图4,从测重传感器10的应变计的观点对以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达到第一力的点为界,最大应变的特性曲线从上升变成下降的原理、以及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从第一力增加到第二力期间,最大应变的特性曲线具有从下降变成上升的拐点的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在力没有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状态下,应变计因计量料斗28本身的重量等的自重产生一定量的变形。其中,在第一力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时,在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之前,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下方位移,所以应变计的变形量的绝对值再增加,图4的最大应变的特性曲线升高。
可是,第一部分131a一旦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由于以第一支承部121a为支点在连接构件14上产生弯曲力矩,所以向下方位移中的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变成向上方位移。此时,随着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上方位移,应变计的变形量的绝对值向变小的方向改变,所以最大应变的特性曲线下降。
而在应变计的变形量一旦被解除的时刻,图4的最大应变特性曲线的下降就停止。可是如果对计量料斗28作用更大的力,则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再向上方位移。因此应变计的变形量的绝对值重新向变大的方向改变,变成图4的最大应变特性曲线上升。
如上所述,即使在计量料斗28或连接构件14上作用有异常的力时,由于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因此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
(4-2)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
如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再增加,由于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和连接构件14的连接部位向上方位移,第二部分132b靠近第二支承部122b。其中,将直到第二部分132b与第二支承部122b接触的对连接构件14作用有弯曲力矩程度的、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设为第二力,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比第二力大的力时,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阻止第二部分132b向上方位移。
如图4所示,所述动作中的量规面的最大应变在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超过第一力以后,暂时减小之后,以大体一定的比率向与此前相反的方向(正方向)增加,但在作用的力超过第二力时,开始以与此前不同的比率增加。这是因为第二部分132b与第二支承部122b接触,阻止第二部分132b向上方位移。
作为参考,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没有第二支承部122b的情况下量规面的最大应变。在没有第二支承部122b的情况下,在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力超过第二力再增加时,量规面的最大应变急剧增加,达到极限值(图4中的水平双点划线)。
可是在有第二支承部122b的情况下,即使在力超过第二力再增加时,量规面的最大应变的增加率与没有第二支承部122b的情况相比变缓,在达到极限值(图4中的水平双点划线)之前允许的负荷载荷是没有第二支承部122b的情况的两倍以上。
因此,在作用有比第一力大的第二力时,第一支承部121a成为支点,在连接构件14上产生弯曲力矩,使连接构件14向上方变形,但由于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位移。
(4-3)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动作
图5A~图5D是分别表示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0、10kg、50kg、160kg的力时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正视图。此外,图5A~图5D分别是把实际变形量放大50倍的图。
此外,图5E是在不具有第二支承部122b支承第二部分132b的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以往型式中,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160kg的力时,表示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形状的该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正视图。此外,图5E是把实际变形量放大50倍的图。
在图5A中,在没有力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时,当然在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上看不到变形。在图5B中,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10kg的力时,即在作用有相当于图4所示的第一力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下方位移。
在图5C中,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50kg的力时,即在作用有相当于图4所示的第二力时,由于第一部分131a被第一支承部121a(参照图2)支承,所以以第一支承部121a为支点在连接构件14上作用有弯曲力矩,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上方位移。此时,由于第二部分132b被第二支承部122b(参照图2)支承,所以限制此后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向上方的位移。
在图5D中,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160kg的力时,尽管第二部分132b被第二支承部122b支承,但仍可以看到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向上方位移。这是因为连接构件14和固定构件12本身产生变形。
尽管如此,与图5E所示的不具有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以往型式中的测重传感器10和连接构件14的形状变化相比,变形量非常小,第二支承部122b支承第二部分132b的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效果显著。
(5)特征
(5-1)
计量装置100具有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和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由设在固定构件12上的第一支承部121a和设在连接构件14上的第一部分131a构成。此外,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由设在固定构件12上的第二支承部122b和设在连接构件14上的第二部分132b构成。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第一力时,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此外,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比第一力大的第二力时,第一支承部121a支承第一部分131a,同时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
其结果,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第一力时,由于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此外,在作用有比第一力大的第二力时,第一支承部121a变成支点,在连接构件14上产生弯曲力矩,使连接构件14向上方变形,但由于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方位移。
(5-2)
在计量装置100中,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上。是比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的话,可以避免与周围结构的干扰,不会使结构大型化,可以配置第二支承部122b。
(6)变形例
(6-1)第一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上,但不限于此。例如图6是第一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在图6中,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固定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上。
根据杠杆原理,第二部分132b和第二支承部122b的间隙越靠近第一支承部121a越小,难以微调。可是按照所述变形例的计量装置100,由于第二支承部122b被设置在比测重传感器10的固定端更远离第一支承部121a的位置上,第二部分132b和第二支承部122b的间隙变大,其调整变得容易。
(6-2)第二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31a被设定在连接构件14上,但不限于此。例如图7是第二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在图7中,第一部分131a被设置在测重传感器10下面靠近自由端,并且第一支承部121a与其相对配置。
当然由于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一部分131a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所以第二变形例的结构是合理的。
(6-3)第三变形例
可是在实施第二变形例那样的结构时,设想也有难以在固定构件12的结构上把第一部分131a设在测重传感器10下面靠近自由端的情况。所以在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一部分131a之间配置中介物,第一支承部121a也可以间接支承第一部分131a。
例如图8是第三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在图8中,托架135的一端(固定端)固定在设在测重传感器10下面靠近自由端的第一部分131a上。托架135的另一端(自由端)向远离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的方向延伸。而第一支承部121a被配置成与从托架135的固定端到自由端的规定部位相对。
其结果,例如即使在结构上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一部分131a不能相对,通过把托架135夹在中间,也可以确保第一支承部121a支承第一部分131a的结构。
(6-4)第四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的力向下为前题进行了说明,但也有因操作的人错误使用造成对计量料斗28作用向上的力的情况。
第四变形例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计量装置,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课题以外,即使对计量料斗28作用有向上的力时,也可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方位移。
图9是第四变形例的简易模块化的计量装置100的结构图。在图9中,第四支承部121d被配置在连接构件14的上方,隔着连接构件14与第一支承部121a相对。在连接构件14上,把第四部分131d设定在与第四支承部121d相对的位置上。
用图2对第四支承部121d和第四部分131d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2中,第四支承部121d被设定在开口121的上端面上,第四部分131d被设定在第一螺栓131的头部上端面上。
通过调节第一螺栓131的拧入量,改变第四支承部121d和第四部分131d的间隙,但此时也同时改变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一部分131a的间隙。因此,可以边调节第一支承部121a和第一部分131a的间隙边设定第四支承部121d和第四部分131d的间隙。
在所述第四变形例的计量装置中,即使操作的人错误地做了把计量料斗28或连接构件14向上方推的操作,但由于第四支承部121d从上方支承设在连接构件14上的第四部分131d,所以可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上方位移。
<第二实施方式>
(1)计量装置200的结构
图10是除去控制部5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200的立体图。在图10中,计量装置200的计量部60具有测重传感器10、固定构件12和连接构件34。此外,由于计量装置200的连接构件34是改变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的连接构件14的结构,所以在此仅对连接构件34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2)详细的结构
(2-1)连接构件34
连接构件34具有主体块构件340、第一块构件341和第二块构件342。主体块构件340连接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和计量料斗28。
第一块构件341从主体块构件340突出,贯通开口121。第一块构件341具有从开口121的上端一侧向下端一侧贯通的螺丝孔341e。第一螺栓131拧在螺丝孔341e中。第一螺栓131的头部上面和开口的上端的间隙、以及第一螺栓131的前端和开口的下端的间隙都设定为规定的尺寸。
第二块构件342以其前端部进入到狭缝122内的方式从主体块构件340延伸。第二块构件342的前端部具有从狭缝122的上端一侧向下端一侧贯通的螺丝孔342e。对第二块构件342进行位置调整,使其螺丝孔342e和狭缝122上端相对,第二螺栓132从螺丝孔342e的上侧插入。
此外,第一部分131a设定在第一螺栓131的前端面上,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相对。第二部分132b设定在第二螺栓132的头部上面,第二部分132b与第二支承部122b相对。第三部分132c设定在第二螺栓132的前端面上,第三部分132c与作为狭缝122的下面的第三支承部122c相对。
(2-2)过负荷保护机构
在计量装置200中,对测重传感器10进行过负荷保护的结构由上述的第一支承部121a、第二支承部122b和第三支承部122c构成,第一支承部121a支承第一部分131a的结构具有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的功能,第二支承部122b支承第二部分132b的结构具有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功能。
第三支承部122c支承第三部分132c的结构具有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和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辅助机构的功能。
在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中,第一支承部121a阻止第一部分131a的规定值以上的位移。在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中,第二支承部122b阻止第二部分132b的规定值以上的位移。辅助机构抑制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之前的测重传感器10的位移量的增加。此外,关于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包含在动作的说明中。
(3)动作
图11是根据杠杆原理简易模块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200的结构图。图12是表示作用在计量料斗28上的负荷载荷和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的关系的图表。
(3-1)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
首先在图11中,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有向下的力时,连接构件34向下方弯曲,第一部分131a靠近第一支承部121a。但是,第三部分132c和第三支承部122c的间隙设定成,在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第一过负荷保护机构起作用)之前,使第三部分132c与第三支承部122c先抵接(辅助机构起作用)。
因此如图12所示,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在第三部分132c与第三支承部122c抵接的A点之前急剧上升,但从过了A点到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的B点之前比较缓慢地上升。
在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接触后,以第一支承部121a为支点在连接构件34上产生弯曲力矩,对测重传感器10施加将其自由端向上抬起的力。
因此如图12所示,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在过了B点后下降(由于施加与此前相反方向的力)。因此即使在计量料斗28或连接构件34上作用有异常的力时,由于第一支承部121a从下方支承第一部分131a,所以限制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超过极限向下方位移。
(3-2)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的结构
如在计量料斗28上作用的力再增加,则由于测重传感器10的自由端和连接构件34的连接部位向上方位移,所以第二部分132b也靠近第二支承部122b。其中,在第二部分132b与第二支承部122b接触之前在连接构件34上作用有使弯曲力矩起作用的程度的力时,第二支承部122b从上方支承第二部分132b,阻止第二部分132b向上方位移。即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起作用。
因此如图12所示,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在过了第二部分132b与第二支承部122b抵接(第二过负荷保护机构起作用)的C点后,变成大体一定。
作为参考,在图12中用虚线表示了在没有第三部分132c和第三支承部122c的情况下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在图12中,在没有第三部分132c和第三支承部122c的情况下,在A点的延长线上,而且在与B点大体相同输出水平的G点之前上升,过了G点后下降(由于施加与此前相反方向的力)。
在有第三部分132c和第三支承部122c时,在第三部分132c与第三支承部122c抵接后、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之前,测重传感器10的输出与没有时相比,平缓地上升。因此,可以使第一部分131a与第一支承部121a抵接的负荷载荷比没有时大。即可以把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的间隙设定得大。
其机理是如一定的负荷(超过计量装置的计量范围的负荷)作用在测重传感器10上,首先第三支承部122c接触第三部分132c,连接构件34以第三部分132c为支点转动,然后第一部分131a接触第一支承部121a,连接构件34以第一部分131a为支点转动,第三支承部122c与第三部分132c分离,最后第二部分132b接触第二支承部122b。
(4)特征
例如,调节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的间隙,要求以非常小的距离且高精度地进行调节。因为需要以如下方式调节间隙:用计量范围内的负荷使第一部分131a不抵接于第一支承部121a,而在测重传感器10的位移量超过极限之前抵接。
可是,因为结构上(防水结构等)的关系,有时不能为调节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的间隙而接近,或难以接近,所以对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的间隙进行高精度的调节是不容易的。
与此相反,通过将第三部分132c和第三支承部122c设置在容易进行间隙调节的位置,可以使第一部分131a和第一支承部121a的间隙调节简化或不对其进行调节。
<其他实施方式>
(1)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过负荷保护机构
图13是具有在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计量装置300的简易模块化的结构图。在图13中,计量装置30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相同型式的计量装置,但在具有夹持连接构件14的锁定机构125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不同。
锁定机构125包括位于连接构件14上方的上锁定构件125a、位于连接构件14下方的下锁定构件125b、以及运转时使上锁定构件125a和下锁定构件125b避让的驱动部(未图示)。驱动部从电动机、电磁线圈和气缸等中适当选择。
上锁定构件125a和下锁定构件125b总是用弹簧(未图示)向连接构件14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使它们可以移动到把连接构件14夹入的位置。在运转停止,驱动部解除上锁定构件125a和下锁定构件125b的避让时,上锁定构件125a和下锁定构件125b利用弹簧向连接构件14的锁定位置突出。
在运转停止时,例如在维修中,即使操作的人错误地对计量料斗28或连接构件14施加过度的力时,由于上锁定构件125a和下锁定构件125b束缚住连接构件14的动作,所以可以避免发生损坏测重传感器10的事情。
(2)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其他的过负荷保护机构
图14是具有在运转停止时起作用的其他过负荷保护机构的计量装置400的简易模块化的结构图。在图14中,计量装置40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相同型式的计量装置,但在具有束缚连接构件14的锁定机构127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0不同。
锁定机构127包括贯通连接构件14的贯通孔127a、插入其贯通孔127a的锁定构件127b、以及在运转时使锁定构件127b从贯通孔127a中避让的驱动部(未图示)。驱动部可以从电动机、电磁线圈、气缸等中适当选择。
锁定构件127b总是用弹簧(未图示)向连接构件14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使它可以向进入连接构件14的贯通孔127a中的位置移动。在运转停止,驱动部解除锁定构件127b的避让时,锁定构件127b利用弹簧进入到连接构件14的贯通孔127a中,束缚连接构件14。
在运转停止时,例如在维修中,即使操作的人错误地对计量料斗28或连接构件14施加过度的载荷时,由于锁定构件127b束缚连接构件14的动作,所以可以避免损坏测重传感器10的事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用新型,由于可以对计量装置的测重传感器进行过负荷保护,所以不限于计量装置,可以用于对利用测重传感器的设备进行保护。
Claims (4)
1.一种使用测重传感器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构件,固定所述测重传感器的一端;
计量料斗,承载被计量物;
连接构件,连接所述计量料斗和所述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
过负荷保护机构,对所述测重传感器进行过负荷保护;
所述过负荷保护机构具有设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测重传感器上作用有第一载荷时,所述第一支承部从下方直接或通过规定构件支承设在所述测重传感器或所述连接构件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一部分,
在所述测重传感器上作用有比所述第一载荷大的第二载荷时,所述第一支承部支承所述第一部分,同时所述第二支承部在隔着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计量料斗相反一侧,从上方支承设在所述连接构件或所述测重传感器中的某一个上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在比所述测重传感器的自由端更远离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在比所述测重传感器的固定端更远离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负荷保护机构还具有上部相对支承部,它位于所述连接构件的上方,隔着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相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26098 | 2012-06-01 | ||
JP2012126098A JP6029859B2 (ja) | 2012-06-01 | 2012-06-01 | 計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49919U true CN203349919U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974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758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9919U (zh) | 2012-06-01 | 2013-05-20 | 计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29859B2 (zh) |
CN (1) | CN2033499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9450A (zh) * | 2018-08-21 | 2020-02-28 | 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 | 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 |
CN112129395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株式会社石田 | 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17117B2 (en) | 2014-12-10 | 2016-08-16 | Ishida Co., Ltd. | Two stage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weighing hopper |
CN113490628B (zh) | 2019-09-26 | 2023-04-28 | 株式会社石田 | 物品停留装置以及支撑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37046U (zh) * | 1980-03-18 | 1981-10-17 | ||
JPS6247929U (zh) * | 1985-09-12 | 1987-03-24 | ||
DE10214755B4 (de) * | 2002-04-03 | 2004-07-15 | Mettler-Toledo Gmbh | Waage mit einem Trägerelement zur Ankopplung einer Waagschale an eine Wägezelle |
JP4196823B2 (ja) * | 2003-12-22 | 2008-12-17 |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 秤 |
-
2012
- 2012-06-01 JP JP2012126098A patent/JP6029859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5-20 CN CN 201320275835 patent/CN2033499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9450A (zh) * | 2018-08-21 | 2020-02-28 | 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 | 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 |
US11933662B2 (en) | 2018-08-21 | 2024-03-19 | Shanghai Teroako Electronic Co., Ltd. | Load cell scale for weighing with overload protection |
CN112129395A (zh) * | 2019-06-25 | 2020-12-25 | 株式会社石田 | 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
US11274959B2 (en) | 2019-06-25 | 2022-03-15 | Ishida Co., Ltd. | Weighing apparatus and combination weighing apparatus |
CN112129395B (zh) * | 2019-06-25 | 2022-06-17 | 株式会社石田 | 计量装置及组合计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50196A (ja) | 2013-12-12 |
JP6029859B2 (ja) | 2016-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49919U (zh) | 计量装置 | |
CN102357842B (zh) | 一种数控落地镗铣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双重补偿方法及装置 | |
CN104266793A (zh) | 扭矩标准机全平衡加载系统 | |
CN105758629A (zh) | 一种飞行器强度试验中的随动加载方法 | |
CN205120238U (zh) | 双叠加砝码皮带秤在线核查装置 | |
CN103717386A (zh) | 用于校准和补偿压片机的测量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4228327U (zh) | 扭矩标准机全平衡加载系统 | |
CN202195873U (zh) | 自动称重机精度保护装置 | |
US9417117B2 (en) | Two stage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weighing hopper | |
CN104061993B (zh) | 高精度衡器载荷测量仪的自动定值系统 | |
CN201622103U (zh) | 给料称量系统 | |
CN202807162U (zh) | 一种量杯总成以及利用该量杯总成的挂面称量机构 | |
CN102142381B (zh) | 一种半导体封装设备自动上料系统 | |
CN103968212A (zh) | 一种机械设备安装架 | |
CN206930541U (zh) | 一种软材料试样切割性能测试装置 | |
CN205138608U (zh) | 一种电子皮带秤称重机构 | |
CN206756666U (zh) | 一种茶叶制品外摩擦角的测试装置 | |
CN102616526A (zh) | 一种数枚计量装置 | |
CN101905812B (zh) | 催化剂装填机 | |
CN203108818U (zh) | 电子式果蔬分选称台 | |
CN201780161U (zh) | 用于计量输送机的皮带秤复合校验装置 | |
CN101079479A (zh) | 称重分片机中取片器的安装结构 | |
CN209148106U (zh) | 一种卫生纸的称重机 | |
CN204043767U (zh) | 卷筒纸平衡式称重装置 | |
CN211810343U (zh) | 三斗式定量称重灌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