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4881U -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4881U
CN203344881U CN 201320283290 CN201320283290U CN203344881U CN 203344881 U CN203344881 U CN 203344881U CN 201320283290 CN201320283290 CN 201320283290 CN 201320283290 U CN201320283290 U CN 201320283290U CN 203344881 U CN203344881 U CN 20334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ensing unit
layer
elastic spac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832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w Au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City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832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48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层叠于第一导电层下侧的弹性空间间隔层,弹性空间间隔层上开设有中空孔洞;层叠于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下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于与外部电气回路连接,构成电气开关回路。本实用新型弹性空间间隔层具有空间可压缩性,当外力施压时,上下两个金属箔板经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处被受压接触,构成触点电气连接。而当人体臀部施压撤离时,在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作用下,上下两个金属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恢复为旧有的间隔状态,触点分离。本实用新型由于放弃了薄膜式电子开关的结构形式,因此避免了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发生损坏,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乘员安全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判断座椅上乘员人体的存在,可以更为有效地控制安全带的锁止、安全气囊的抑制与展开。通过对座椅上乘员人体存在的判断及相应安全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乘员更好的保护,车辆碰撞事故时可以实现更高的乘员安全保障。
以往的乘员识别系统的传感技术通常采用薄膜式电子开关技术作为人体占用开关。当人体重量施压在座椅上时,开关触点接触导通,对外向相关车身电路发出座椅被占用的信号。薄膜式电子开关通常安装于座椅承载垫之上,被座椅面套材料所覆盖。此类压力传感装置由于过于接近人体椅面,而易于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影响发生损坏。
车内的此类占用开关不仅可以用于座椅乘员人体的侦测察觉,还可以用作车内物体占用开关,用于对诸如车辆行李箱内物体放置情况的探测与识别。
同时,由于薄膜式电子开关通常采用昂贵的导电金、银浆料,采用复杂的丝网印刷形式进行生产,造成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产品的普及与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以避免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发生损坏,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导电层;
层叠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下侧的弹性空间间隔层,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上开设有中空孔洞;
层叠于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下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用于与外部电气回路连接,构成电气开关回路。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金属箔板。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中空孔洞相对应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中空孔洞相对应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为海绵层、弹性无纺毡层或弹性间隔织物层。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由层叠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和第一绝缘基材构成,所述第二导电层由层叠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和第二绝缘基材构成;
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箔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箔层相对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外侧的绝缘遮覆体。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绝缘遮覆体为由相对封闭的塑料、橡胶或绝缘布料所构成的覆盖体或囊型体。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每个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对应的所述中空孔洞为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中,所述中空孔洞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多个。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采用具有中空孔洞特征的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上下具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构成可以在压力作用下触发的人体占用开关传感单元。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夹持的中空孔洞特征的弹性空间间隔层具有空间可压缩性。当人体臀部在该压力开关点处施压时,该压力触点结构的上下两个金属箔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经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处被受压接触,构成触点电气连接。而当该压力开关点处人体臀部施压撤离时,在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作用下,上下两个金属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恢复为旧有的间隔状态,触点分离。本实用新型由于放弃了薄膜式电子开关的结构形式,因此避免了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发生损坏,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出用于汽车座椅之外,还可用于其它领域中,如可用于行李舱内,作为行李箱如果负荷过重时的察觉提醒。内置在行李箱底板内部,当压重过大时,传感器与底部支撑物(如车身骨架底板、内置舱内的轮胎)被触发引起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在受力作用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以避免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发生损坏,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层10、弹性空间间隔层30和第二导电层20。
其中,弹性空间间隔层30层叠于第一导电层10的下侧,弹性空间间隔层30上开设有中空孔洞31。第二导电层20层叠于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下侧,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用于与外部电气回路连接,构成电气开关回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采用具有中空孔洞特征的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上下具有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构成可以在压力作用下触发的人体占用开关传感单元。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之间夹持的中空孔洞31特征的弹性空间间隔层30具有空间可压缩性。当人体臀部在该压力开关点处施压时,该压力触点结构的上下两个金属箔板(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经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中空孔洞31处被受压接触,构成触点电气连接。而当该压力开关点处人体臀部施压撤离时,在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作用下,上下两个金属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恢复为旧有的间隔状态,触点分离。本实用新型由于放弃了薄膜式电子开关的结构形式,因此避免了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发生损坏,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出用于汽车座椅之外,还可用于其它领域中,如可用于行李舱内,作为行李箱如果负荷过重时的察觉提醒。内置在行李箱底板内部,当压重过大时,传感器与底部支撑物(如车身骨架底板、内置舱内的轮胎)被触发引起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均为金属箔板。金属箔板材质可为单一的金属箔片,也可以是复合的金属导电薄膜。
金属箔板可采用单一的一种基于具有挠性特征的含金属导电层的复合薄膜材料,如符合在诸如聚酯、聚酰亚胺等绝缘薄膜上的铜、铝及合金等任一种导电金属的复合膜。
请参阅图2-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在受力作用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的俯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0具有面向第二导电层20的第一凸起结构02,第一凸起结构02与中空孔洞31相对应布置。常规无压力状态下,第一凸起结构02的厚度,应小于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厚度,以实现开关触点的无压力分离状态。
第一导电层10在压力触点结构01的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中空孔洞31处,具有第一凸起结构02,第一凸起结构02凸起的高度为d1。
第一导电层10由层叠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和第一绝缘基材12构成,第二导电层20由层叠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和第二绝缘基材22构成;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与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相对布置。
在非受力条件下,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厚度为d0,由于d0>d1,第一导电层10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与第二导电层20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不接触,此时不构成电气导通回路。
当诸如人体臀压等外力F作用在压力触点结构01区域时,在压力作用下弹性空间间隔层30被压缩变薄,厚度由d0变为d2。当d2≤d1时,在中空孔洞31处,第一导电层10的第一凸起结构02与弹性空间间隔层30被压力作用至达到相互贴合,此处第一导电层10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与第二导电层20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之间的相互接触,此时构成电气导通回路,开关闭合。
进一步地,第二导电层20具有面向第一导电层10的第二凸起结构02`,第二凸起结构02`与中空孔洞31相对应布置。第一凸起结构02和第二凸起结构02`相对布置。因此,具有中空孔洞31的压力触点结构受压时,同样会导致第一导电层10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与第二导电层20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之间的相互接触导通。
进一步地,弹性空间间隔层30为海绵层、弹性无纺毡层或弹性间隔织物层。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外侧的绝缘遮覆体03。绝缘遮覆体03为由相对封闭的塑料、橡胶或绝缘布料所构成的覆盖体或囊型体,将第一导电层10、第二导电层20、和弹性空间间隔层30遮覆其中。
每个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对应的中空孔洞31可为多个。中空孔洞31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0和第二导电层20也可为多个。即人体占用开关传感单元内部设置了多个不同形态的压力触点结构01,并经过连接导线束05,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各个压力触点结构01所在区域,分别设置了一个及一个以上的不同形状的中空孔洞31。一个压力触点结构01的上下两个金属箔板0可以对应一个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31,也可以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31。同时,一个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31可以对应两个及以上的压力触点结构01。
压力开关点处的上下两个金属箔板之间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中空孔洞31的大小及形状,对于上下两个金属箔板及凸起触点的施压接近距离具有相关性。适当控制弹性空间间隔层30的中空孔洞31的大小及形状,会对该压力开关点的人体探测灵敏度特性产生影响。弹性空间间隔层材质如薄海绵层、弹性无纺毡层、弹性间隔织物层等。优选地,非受力状态下,弹性空间间隔层的厚度为3-12mm。
压力触点结构以及对应上下两个金属箔板的外形形状可以是圆形特征,也可以是方形、长形、多边形、折曲形等特征。弹性空间间隔层的中空孔洞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孔洞特征,也可以是长条形、多边形、折曲形等孔洞特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层(10);
层叠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0)下侧的弹性空间间隔层(30),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30)上开设有中空孔洞(31);
层叠于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30)下侧的第二导电层(20),所述第一导电层(10)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0)用于与外部电气回路连接,构成电气开关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0)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0)均为金属箔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0)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导电层(20)的第一凸起结构(02),所述第一凸起结构(02)与所述中空孔洞(31)相对应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20)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导电层(10)的第二凸起结构(02`),所述第二凸起结构(02`)与所述中空孔洞(31)相对应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空间间隔层(30)为海绵层、弹性无纺毡层或弹性间隔织物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0)由层叠的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和第一绝缘基材(12)构成,所述第二导电层(20)由层叠的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和第二绝缘基材(22)构成;
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箔层(11)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箔层(21)相对布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0)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0)外侧的绝缘遮覆体(0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遮覆体(03)为由相对封闭的塑料、橡胶或绝缘布料所构成的覆盖体或囊型体。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电层(10)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0)对应的所述中空孔洞(31)为多个。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物占用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孔洞(31)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0)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0)为多个。
CN 201320283290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83290 CN203344881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83290 CN203344881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4881U true CN203344881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832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4881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488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344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乘员分类传感器、乘员分类检测装置和汽车
CN106952751A (zh) * 2017-05-18 2017-07-14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WO2020187190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Babi Limited A load operable switch device and a switch system
WO2022057340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晶圆传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344A (zh) * 2015-06-29 2017-0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乘员分类传感器、乘员分类检测装置和汽车
CN106952751A (zh) * 2017-05-18 2017-07-14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乘员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WO2020187190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Babi Limited A load operable switch device and a switch system
WO2022057340A1 (zh) * 2020-09-16 2022-03-24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晶圆传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4881U (zh) 一种重物占用传感单元
US5878620A (en) Conductive fabric sensor for vehicle seats
CN106414164B (zh) 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JP5654475B2 (ja) 座席ヒーター乗員センサーアンテナ装置
CN103264674A (zh) 一种座椅乘员占用传感器
JP5324548B2 (ja) 着座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座席装置
US20140097651A1 (en) Vehicle seat occupant sensor and heater device
US20170254675A1 (en) Capacitive area sensor
CN105555618A (zh) 触摸传感器及气囊盖一体式输入装置
CN109348695B (zh)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107097689B (zh) 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EP196836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
CN203344882U (zh) 一种座椅乘员占用传感器
CN204472620U (zh) 一种人体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
CN205620052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及汽车座椅
CN1989423A (zh) 电容式发射器电极
JP6522461B2 (ja) 荷重検知装置
CN108068662A (zh) 载荷检测传感器以及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CN202896499U (zh) 汽车座椅及座位占用传感器
CN203350284U (zh) 一种人体电容传感电极
CN104709228A (zh) 一种弹性垫式安全带提醒装置
US20170010150A1 (en) Occupant sensor and seat with such an occupant sensor
CN206826437U (zh) 一种人体压力开关及汽车座椅
JP4131756B2 (ja)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
CN205871904U (zh) 一种汽车及其行李架超载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ANWEN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ANGFANG JINSESHIG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065000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TO: 201410 JINSHAN,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08

Address after: 201410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Lu Zhen Gan Xiang Jin Zhang Road No. 2548 Building 5 room 200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EW AUTO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065000 No. 194, new open road, Langfang, Hebei

Patentee before: LANGFANG GOLDEN TIM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